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研究白桦脂酸对人的HepG2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白桦脂酸处理HepG2细胞,MTT法测定白桦脂酸对HepG2细胞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TT分析表明,白桦脂酸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白桦脂酸对HepG2细胞24,48,72 h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52,26,17.5μg/mL。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用20,30,40μg/mL的白桦脂酸分别处理48 h,总凋亡率分别为49.82%,55.575%,57.46%。细胞周期结果表明,随着白桦脂酸质量浓度的增加,G1期的细胞比例下降,S期的细胞比例增加,说明出现S期的阻滞。用质量浓度分别为20,40,80μg/mL的白桦脂酸处理的各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83.63,73.63,64.3,与对照组89.25相比,均明显降低,这表明白桦脂酸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线粒体途径有关。白桦脂酸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值,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这一机制可能与线粒体途径有关,通过将细胞阻滞在S期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卷烟烟气的危害性,研究了巴豆醛导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死亡机制.即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化学发光法检测胞内ATP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结合免疫化学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化学发光法检测caspase-9,caspase-3/7.结果显示,巴豆醛诱导细胞凋亡,且随着剂量增大,细胞由凋亡转向坏死.巴豆醛导致胞内ATP水平迅速下降,导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导致细胞色素c由线粒体释放至胞浆,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7.结论:巴豆醛诱导细胞凋亡,且caspase级联酶参与巴豆醛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通过石参提取物作用于人胃癌MKN-45细胞,检测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利用MTT法检测石参提取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AO/EB双荧光染色检测石参提取物对细胞形态的影响;使用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石参提取物对细胞凋亡内源性通路的信号蛋白表达。结果表明浓度为20、30mg/mL的石参提取物能够抑制MKN-45细胞的活性,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10、20、30mg/mL的石参提取物可引起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并引起Bcl-2的表达量下降,Bax、细胞色素c和caspase-3的表达量增加,PARP被剪切。提示石参提取物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MKN-45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硒酸软骨多糖(CA-Se)对K562人慢性髓源白血病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对K56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采用MTT比色法测定CA-Se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342/PI染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罗丹明-123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并用RT-PCR检测其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CA-Se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经CA-Se作用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膜变得不规则,染色质固缩;对照组与CA-Se处理组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96.10%和78.07%,膜电位下降;CA-Se处理后,K562细胞中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其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说明硒酸软骨多糖可通过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上调凋亡起始酶caspase-9的基因表达,激活caspase-9蛋白来诱导K56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牛乳铁蛋白素LfcinB和人乳铁蛋白素LfcinH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抑制Jurkat细胞增殖效果及两者的差异性。采用MTT法检测LfcinB和LfcinH对Jurkat细胞增殖影响;Hoechst33258染色法荧光显微镜观察Jurkat细胞核的变化;运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将LfcinB和LfcinH促进Jurkat细胞凋亡的阶段进行区分;JC-1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结果显示:LfcinH和LfcinB对Jurkat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呈剂量依赖性;经LfcinB和LfcinH处理后的Jurkat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见细胞核皱缩、碎裂呈凋亡特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Jurka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Jurkat细胞经LfcinB和LfcinH处理48 h时主要发生早期凋亡。研究结果表明:Jurkat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线粒体膜电位导致Jurkat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增殖;当两者浓度小于250μg/mL时LfcinH对Jurkat细胞抑制效果较强,浓度大于250μg/mL时两者对Jurkat细胞抑制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6.
油菜叶片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及脯氨酸对铝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研究Al3+处理下两个油菜品种(耐铝型湘杂油二号和铝敏感型浙双 758)叶片的保护酶活性、蛋白质、丙三醛(MDA)和Pro含量.结果表明,Al3+诱导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200 μmol/L Al3+浓度时活性最大,与处理7 d比较,处理14 d时SOD、cAT活性降低,POD活性增加;此外,叶片膜脂过氧化水平随着Al3+的加重而加剧,在处理14 d时尤其明显,200 μmol/L Al3+浓度下,相对耐铝品种湘杂油二号MDA含量比对照增加39%,相对敏感品种浙双758比对照增加52%;同时,叶片脯氨酸含量的提高有助于缓解膜脂过氧化程度,Al3+处理14 d时耐铝品种湘杂油二号的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铝敏感品种浙双758.由此说明,铝毒对油菜造成的伤害随着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加重;浙双758的耐铝性差于湘杂油二号;保护酶活性提高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具有缓解铝毒害的作用,但存在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7.
对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进行研究。采用MTT法考察不同浓度的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40~640μg/mL)处理HepG2细胞不同时间(24h、48h和72h)后对其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测定Caspase 3/8/9酶活来探讨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处理时间和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的存活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当处理时间为72h,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浓度为640μg/mL时,细胞的存活率达到最低为9.81%±1.00%。进一步的流式细胞术分析得知,HepG2细胞内的凋亡细胞数目随着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细胞经640μg/mL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处理72h后,其细胞内凋亡细胞的数目(Sub-G1)达到最高为93.43%。通过对Caspase 3/8/9的酶活进行检测发现,Caspase 3/8/9的酶活也是随着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640μg/mL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处理细胞72h后,Caspase 3/8/9的酶活达到最大。进一步地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也表明,随着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浓度的增加,Caspase 3/8/9的蛋白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来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从而抑制HepG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花生根细胞悬浮培养制备白藜芦醇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根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优化花生根细胞悬浮培养产白藜芦醇的条件,探讨影响花生根细胞悬浮培养产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参数。当摇床转速为130r/min、接种量为38.00g/L、pH5.80、蔗糖质量浓度为40.00g/L时,培养15d,花生根细胞增殖倍数最大为(4.71±0.04)倍,白藜芦醇产量达到907.3μg/g。  相似文献   

9.
研究阿魏酸是否具有拮抗PM2.5致线粒体损伤作用及拮抗机制。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PM2.5(240 μg/m L(损伤组和阿魏酸(80 mmol/L)保护组。通过Mito SOX Red特异性探针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线粒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Annexin-V/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JC-1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活体细胞线粒体膜通道孔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通道孔(mitochondrial permeablity transition pore,m PTP)的开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含锰金属辅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 SOD)和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subunit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M2.5损伤组的细胞ROS含量、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量及细胞凋亡率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和m PTP活性及PGC-1α、Mn SOD的表达量降低;阿魏酸预处理后,显著降低了PM2.5造成的A549细胞ROS的含量、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量的升高,显著升高了PM2.5致A549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m PTP的活性及PGC-1α和Mn SOD表达量的降低。阿魏酸对PM2.5致A549细胞线粒体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芡实壳醇提物对SGC7901及HepG2细胞体外抑制作用及机制。该研究采用75%乙醇对芡实壳超声提取,采用福林酚法测定醇提物总酚含量,采用CCK-8法检测醇提物对SGC7901和HepG2细胞的增殖作用抑制率并计算IC50值,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表明,醇提物对SGC7901和HePG2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浓度为200 μg/mL的醇提物作用细胞48 h后,抑制率分别为92.63%和72.40%。细胞周期检测表明,浓度为200~800 μg/mL的醇提物可使SGC7901细胞阻滞于G0/G1期;浓度为50~200 μg/mL的醇提物可使HepG2细胞阻滞于S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测定表明,醇提物可使SGC7901和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且具浓度依赖性,醇提物浓度为200 μg/mL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相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1.92%和53.81%。细胞钙离子浓度测定表明,醇提物可使SGC7901和HePG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且具浓度依赖性,醇提物浓度为200 μg/mL时,胞内钙离子浓度相较对照组分别上升21.85%和14.14%。实验表明芡实壳醇提物可抑制SGC7901和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及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四川花生主产区酸性紫色土缺氮、磷、钼的现状,并依据“高效花生根瘤菌+Mo”显著的增产效果和丛枝菌根(AM)真菌高效吸磷特性,分别将R(高效花生根瘤菌)+Mo、AM菌剂(Clomusmosseae)、AM+R+Mo对盆栽花生进行处理。试验结果如下:(1)单接种G.mosseae能显著提高土著根瘤菌的结瘤能力,极显著提高盛花期植株含磷量。植株盛花期干重、叶绿素、总氮、总钾量高于单接种花生根瘤菌Spr4-5(R)和CK,且与CK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接种根瘤菌Spr4-5比单接种G.mosseae增产10.1%,差异不显著;分别比CK增产52.5%、38.5%,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Spr4-5和G.mosseae均是高效菌株。(2)Spr4-5和G.mosseae双接种比单接种Spr4-5或G.mosseae分别增产3.8%、14.3%,差异不显著;比CK增产58.3%,达极显著水平。(3)“AM+Spr 4—5+钼酸铵”菌剂处理比等钼量的“Spr4-5+钼酸铵”菌剂的产量低,且达到极显著水平;G.mosseae对钼敏感;与供试根瘤菌正协同效果最佳的钼酸铵浓度为2‰。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4个抗旱大豆品种和4个普通大豆品种叶片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R2、R4、R6三个时期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呈下降趋势,普通品种相比抗旱品种下降更为显著;在R2期,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下降较大,普通品种的下降最为显著,表观叶肉导度(AMC)变化极小;在R4期和R6期,Ci下降幅度变小,AMC呈下降趋势,以普通品种的下降最为显著,推测光合能力下降可能与非气孔限制因素有关。干旱胁迫下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ii)、光化学猝灭(qP)和表观光合量子传递效率(ETR)均降低,非光化学猝灭(NPQ)升高,原初光能转化效率(n/hz)变化不大。干旱胁迫下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以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的29个花生品种(系)为试材,在人工控水条件下,对中度土壤水分胁迫下的植株形态、生物质累积和光合色素含量等指标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主茎高和分枝数总体上降低,根冠比、光合色素含量和比叶面积增大,且随胁迫时间延长变化趋势明显,叶绿素a增加最为明显。不同花生品种对土壤水分胁迫程度和胁迫时间的反应不同,且品种间差异明显。此外,干旱胁迫造成的同一品种或品种间生物量积累分配、根/冠和比叶面积等性状的差异,在不同生长阶段并不完全一致。苗期各指标与品种(系)抗旱性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花针期各指标与抗旱性间相关关系显著,是花生干旱胁迫的敏感期。综合分析表明,花育17号、花育25号、唐科8号、丰花1号、鲁花14、冀花4号和花育27号具有较强的耐旱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仿生型信号分子(BSM)对不同烤烟品种氧化胁迫的影响,选取云烟87、翠碧1号(CB-1)、K326三个烤烟品种为供试对象,对不打顶(CK)、打顶(T1)及打顶后立即涂抹BSM(T2)不同处理后烤烟植株中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打顶后6h,云烟87、CB-1与K326的O2-.、H2O2含量较CK均表现出增加;96h后,3个烤烟品种的SOD活性亦较CK增强、MDA含量增加,说明打顶这种机械损伤使烟草植株出现了氧化胁迫。打顶后涂抹BSM,云烟87中的O2-、H2O2、MDA含量增加、SOD酶活性下降;而CB-1及K326中O2-.、H2O、MDA含量降低,SOD酶活性提高;表明BSM对CB-1及K326打顶后的氧化胁迫有缓解作用而对云烟87没有表现出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花生品种花17、农大818、丰花5号和山花11号为试材,聚乙二醇(PEG)室内砂培法模拟干旱胁迫,研究20%PEG胁迫下花生幼苗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及相关合成酶活性的变化。20%PEG开始处理后,随胁迫时间延长,幼苗叶中类黄酮含量逐步上升,在胁迫9h达到高峰,之后逐步下降至对照水平,农大818、丰花5号和山花11号均在处理后72h降至对照水平,花17在36h降至对照水平。PEG开始处理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成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酶活性均逐渐提高,6h后CHS、CHI酶活性达到高峰,9h后PAL酶活性达到高峰,之后下降,4个品种趋势一致。分析表明PEG处理后山花11号和丰花5号的合成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积累速率是其类黄酮快速大量合成的原因,而农大818CHS酶活性和PAL酶活性提高速率较低限制了其类黄酮的积累,3种酶的活性和积累速率均较低导致花17叶中类黄酮合成少,含量提高慢。相关分析表明PEG胁迫下PAL、CHS、CHI共同调控类黄酮的代谢,胁迫引起PAL、CHS、CHI酶活性改变是类黄酮含量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旱涝急转对花生生理生化的影响,以不同旱涝耐性的3个花生品种中花8号(抗旱)、豫花15(耐涝)和湘花2008(旱涝兼耐)为材料,进行不同梯度的先旱、后涝连续处理,比较不同花生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旱、涝急转的胁迫过程中,干旱对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甚于湿涝。一定强度的旱或涝胁迫总体上均可使花生叶片的4种抗氧化酶POD、SOD、CAT、GR活性提高,随着胁迫的加深活性降低,复水后活性回落至对照水平,且旱甚于涝。MDA含量总体变化趋势是干旱胁迫下各品种花生叶片中MDA含量有所升高,并于复水解除干旱胁迫后恢复至对照水平;而湿涝处理阶段,MDA含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在胁迫解除后有所降低。中花8号、豫花15、湘花2008等3个花生品种具有显著不同的水分适应性,中花8号抗旱性更强而耐涝性较弱,豫花15抗旱性较弱而耐涝性强,湘花2008抗旱性中等而耐涝性更强,为水分广适性品种。  相似文献   

17.
刘永惠  沈一  陈志德  王州飞  颜伟 《中国油料》2012,(2):168-173,180
以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指数为指标对41个花生品种(系)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效应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强,0.5%NaCl胁迫能较好反映品种萌发期的耐盐性差异,可用于花生品种资源的耐盐性鉴定。聚类分析表明,在欧氏距离D=15水平上可以细分为A、B、C、D、E共5个类群,其中A类群耐盐性较强,E类群表现为盐敏感。不同地区品种对不同NaCl浓度的耐性差异明显,河南品种的耐盐性较强;不同类型花生品种中以高世代品系的耐盐性较强。本研究筛选到3份耐盐品种和2份盐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18.
硒的生理保健功能及富硒花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微量元素硒的生理保健功能,对部分花生品种进行了硒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远杂9102、豫花黑一号和远杂0005硒含量较高,并在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DB6124.01-2010)中坚果硒含量(0.01-1.00mg/kg)的范围之内,属于富硒花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RACE技术从花生叶片cDNA中克隆到了UDP-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基因,命名为AhUGT83A1-like(GenBank注册号为KF411463)。该基因全长为1 530bp,ORF为1 380bp,编码460个氨基酸。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有保守的UDPGT结构域,并且与其它植物的UGT蛋白同源性较高。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hUGT83A1-like基因在高盐和低温处理的花生根和叶片中均上调表达;在干旱处理时,根中表达也受到显著上调,但叶片中表达量则有明显下降。以上结果表明AhUGT83A1-like可能参与了花生对干旱、低温和高盐的抗性调控。ABA处理结果表明,AhUGT83A1-like在花生根中对ABA响应明显,但在叶片中对ABA没有明显响应,表明该基因在花生根中对非生物胁迫的调控可能是以依赖ABA的方式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光质配比对大豆幼苗形态及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模拟玉米/大豆套作下大豆冠层光质配比,设定白光(对照)、红光/蓝光为0.8和红/远红光为0.6三个处理,大豆品种选用贡选1号和桂夏3号,研究大豆幼苗形态及光合生理参数在不同光质配比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红光/蓝光配比和红光/远红光配比处理与对照相比,大豆幼苗株高分别降低和增加,茎粗则相反。而根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在红光/远红光配比处理下最低,与白光和红光/蓝光配比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白光和红光/蓝光配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1)。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在红/远红光配比处理下分别最低和最高,而两个大豆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PSII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额(ΦPSⅡ)均在红光/蓝光处理下最高,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最低。两个大豆品种的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在各处理间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