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初筛、复筛从茯砖茶中筛选到了1株产阿魏酸酯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个体形态和菌落特征初步鉴定其为冠突散囊菌;以阿魏酸酯酶酶活为衡量指标,选取黑毛茶含水量、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为因子,研究确定筛选出来的冠突散囊菌进行固态发酵黑毛茶的产酶条件。结果表明:黑毛茶固态发酵实验中,黑毛茶含水量26%,接种量1‰,温度30℃条件下培养4d,其酶活力最高可以达到142m U/g。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浓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阿魏酸酯酶的菌株。方法 将大曲样品中筛选出的11株菌进行划线纯化培养,进一步挑选出产阿魏酸酯酶酶活较强的菌株并鉴定,分析其安全性及生物学特性,最后对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得到一株产阿魏酸酯酶酶活较强的菌株为L-7,经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经毒力基因检测、有害代谢产物实验结果均为阴性;生物学特性研究实验结果为:在16 h时生物量达到最大,耐最低pH为4,最高为11, NaCl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仍能生长,耐受最高的乙醇体积分数为13%;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有耐乙醇、耐盐、广泛的pH耐受性等优良性能。通过发酵产酶条件优化,该菌株产阿魏酸酯酶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6%体积分数、培养温度32℃、转速160r/min、培养时间96 h;此时该菌株产阿魏酸酯酶的酶活为(44.68±0.05) U/L,较优化前提高了57.05%。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为产阿魏酸酯酶的菌株筛选提供参考,且筛选所得屎肠球菌在提高浓香型白酒及其他发酵食品中阿魏酸含量及风味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平板筛菌和牛津杯透明圈试验法筛选具有产阿魏酸酯酶的菌株,将其接种于麸皮中进行固态发酵,采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析发酵麸皮其阿魏酸酯酶活力、总酚酸以及阿魏酸的释放量,并进行个体形态、菌落特征和TIS测序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菌株的阿魏酸酯酶酶活优于其他菌株,在发酵第4 d该菌株的阿魏酸酯酶酶活达最高为163.5 m U/g;而且发酵麸皮释放总酚酸的能力较高,将麸皮的总酚酸量提高6.6倍,其中阿魏酸的量达到0.697%,比没有发酵的麸皮阿魏酸的含量增加了0.22%。对其进行分子鉴定,该菌株与烟曲霉(Aspergillus clavatus)同源性达100%,确认为烟曲霉命名为烟青。将该菌应用于麸皮发酵提高阿魏酸含量,是农副产品增值利用以及药用功能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初筛和复筛试验,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产阿魏酸酯酶活力较高的菌株A3,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8S/ITS功能区进行测序鉴定其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通过单因素轮换法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该菌株进行产酶条件考察及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量5%、温度28℃、180 r/min条件下培养84 h,菌株A3产阿魏酸酯酶的酶活最高为843.52 mU/mL。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白酒酿造过程中阿魏酸的含量,该研究从浓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筛选产阿魏酸酯酶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以阿魏酸酯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产阿魏酸酯酶的菌株,编号为M2。经鉴定,其为一株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株产阿魏酸酯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5%,发酵温度30℃,初始pH值5.5,发酵时间72 h。在此优化条件下,阿魏酸酯酶活力为33.89 U/L,比优化前提高10.03%,具有较强的产阿魏酸酯酶能力。  相似文献   

6.
筛选高产阿魏酸酯酶菌株,并对其发酵特性及在黄酒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初筛及复筛,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rDNA ITS1-5.8S-ITS2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构建分析进行菌株鉴定;以阿魏酸含量为衡量指标,考察温度、初始pH、麦麸添加量、酒度等因素对菌株发酵过程中产阿魏酸的影响;菌株经过富集培养反添加到黄酒酿造过程中。筛选出一株高产阿魏酸酯酶霉菌,经分子鉴定为枝状枝孢霉菌株(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5549。菌株在30℃、pH 4.8、麦麸添加量5%、酒度9%条件下培养3 d,菌株产阿魏酸酯酶活力最高可达175.4 U/L。当菌株添加量为0.010%时,黄酒阿魏酸含量提高到150%。筛选到一株新的高产阿魏酸酯酶的枝状枝孢霉菌株,并将其反添加到黄酒酿造过程中,对黄酒阿魏酸含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证明菌株在产阿魏酸酯酶及富含阿魏酸功能性食品开发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向黑曲霉ZJUQH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滑石粉、氧化铝和高岭土,探究添加微颗粒对黑曲霉产阿魏酸酯酶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颗粒提高了黑曲霉产阿魏酸酯酶的酶活,其中添加0.5 g/L滑石粉、氧化铝和高岭土使黑曲霉产阿魏酸酯酶的比酶活达到最高。该研究提供了一种优化和设计高产量丝状真菌形态的新途径,同时对黑曲霉ZJUQH产阿魏酸酯酶酶活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汽爆玉米秸秆固态发酵生产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汽爆玉米秸秆为原料 ,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优化了发酵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发酵温度为 37℃ ,固液比为 1∶3,培养基中 (NH4 ) 2 SO4 的添加量为 4.5 % ,经过 4d发酵 ,蛋白含量为 16 .7% ,FPA酶活为9.5U/g .min ,失重率为 2 7%。汽爆秸秆发酵结果好于未处理的秸秆。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高酯化力红曲菌,采用紫外线结合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复合诱变对实验室保藏的红曲菌进行诱变育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固态发酵条件,提高菌株产酯化酶能力。出发菌株N3经过复合诱变,采用透明圈法初筛及酯化酶活力测定法复筛,得到1株产酯化酶活力高且遗传稳定性较好的诱变菌株Z14,其酶活稳定至34.44 U/g,较出发菌株提高了74%。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到优化的固态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5%、含水量为70%、培养时间为7 d。在该条件下Z14产酯化酶活力达到38.53 U/g,较出发菌株提高了95%。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快速诱变技术对产单宁酶黑曲霉菌株B0201进行诱变,通过溴酚蓝平板变色圈法初筛,液态发酵产酶测定法复筛获得突变株B1401,其诱变后的菌株在液态发酵中获得17.61 U/g酶活,提高2倍;并在固态发酵中进行验证,在固态培养中获得酶活27.68 U/g,提高1.64倍。通过因素优化,得出其液态培养产酶的条件为单宁酸浓度5%,葡萄糖浓度2.5%,最适培养时间3.5 d,最适产酶生长温度28℃。  相似文献   

11.
从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生产样品中分离得到1株白地霉MTBD,对其液态发酵条件下的不同原料比、料水比、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菌株产蛋白酶酶活力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地霉MTBD液态发酵产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为:原料高粱∶小麦∶麸皮为5∶4∶1;料水比为1∶8;pH值为5;发酵时间为6 d;发酵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发酵测定蛋白酶活力为3387.61 U/mL。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及料液比对麦麸水溶性多酚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麦麸水溶性多酚的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菌混合发酵可以提高水溶性麸皮多酚含量,在液料比为1:1、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84 h条件下,水溶性麸皮多酚含量达(13.41±0.10)mg/g,较发酵前提高了294.41%。发酵可提高游离型和结合型阿魏酸含量,分别达20.22、1160.6 mg/kg,且水溶性麸皮多酚主要以结合型阿魏酸形式存在。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微生物发酵处理后,麸皮多酚的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但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却出现下降。因此,微生物发酵可以提高水溶性麸皮多酚含量,改变其组成,增强抗氧化活性,为麦麸中多酚类物质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考氏科萨克氏菌(Kosakonia cowanii)为试验菌株,对其产酶条件、酶活性质以及初步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产酶条件为装液量90 mL/250 mL、培养基初始pH值为5.5、接种量4%、温度34 ℃。在此优化条件下,酶活为28.27 U/L,比优化前提高了20.92%。该酶最适反应温度、pH值分别为 50 ℃、5.6,在30~40 ℃及pH 5.0~6.8范围内稳定性良好。将该菌株应用到麸皮、大曲和糟醅中,麸皮中发酵至第7天时阿魏酸含量比最初提高了22.42%,糟醅中阿魏酸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大曲中阿魏酸含量呈递增趋势,表明添加菌株有利于释放麸皮、糟醅和大曲中的阿魏酸。  相似文献   

14.
将发酵麦麸作为功能配料用于高膳食纤维面包面团制作,采用化学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及离子色谱法分析麦麸发酵、面包制作过程及面包中阿拉伯木聚糖溶解性和酚类化合物释放。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延长,麦麸中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游离酚及阿魏酸含量逐渐增加。发酵处理后,麦麸中游离阿拉伯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增加,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显著提高,分支度显著下降(P<0.05)。面包搅拌、醒发及烘焙过程中,阿拉伯木聚糖不断溶解,酚类化合物持续释放;富含发酵麦麸的面包中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及分支度更高。模拟肠、胃消化后,富含发酵麦麸的面包中游离酚和阿魏酸含量更高,且吸收效果好。此外,发酵麦麸显著提高了面包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芯与麸皮为主要原料,对影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JD-1固态发酵的因素如玉米芯与麸皮的比例、氮源浓度、发酵温度、时间、料水比等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取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固体发酵条件为即玉米芯与麸皮质量比为7∶3,培养温度30 ℃,料液比1∶2.0(g∶mL),培养时间96 h,接种量为10%。在此优化条件下,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达8.95 IU/g,滤纸酶酶活力达2.00 IU/g。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实验室选育的黑曲霉XZ-3S(Aspergillus niger XZ-3S)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试验因素的产酶条件为天然原料麸皮与玉米芯的比例为5∶3,接种量1.0%(孢子悬液,孢子浓度5×107个/mL),料水比例1∶1.7,培养基初始pH值为7.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65h,其间翻曲2~3次,在上述条件下木聚糖酶的活力可达23612.38IU/g干曲.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50℃和5.0,低于50℃、pH3.0~8.0酶稳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短小芽孢杆菌固态发酵生产木聚糖酶的培养条件,确定了利用麸皮作为在主要基质进行固态发酵生产木聚糖酶的适宜条件:pH9、温度35℃、料液比1:2、接种量10%。在500mL三角瓶中固态培养72h左右,木聚糖酶的活力可达4915U/g干曲。  相似文献   

18.
以稻壳和麸皮的混合物为主要原料 ,采用绿色木霉 (Trichodermasp 3 2 942 )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浅盘发酵实验表明 ,稻壳经 4%的NaOH溶液 40℃浸泡 2 4h后 ,以 30 %的质量比添加到麸皮中发酵 ,滤纸酶活和CMC酶活比未经处理时提高了 2 7 5 %和 2 5 1 %;最优发酵条件为 :培养温度 30℃ ,接种量 2 0 %,培养基初始含水量 45 %~ 60 %,此时滤纸酶活和CMC酶活可达 5 1 5IU/g(干物质 )和 38 46IU/g(干物质 )。  相似文献   

19.
阿魏酸是一种有益人类健康的酚酸,它可以使糖尿病、胆固醇、心脏病和癌症等严重疾病的风险降低。在小麦中阿魏酸是含量最高的酚酸类物质,主要集中在小麦麸皮部位。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小麦麸皮中阿魏酸的制备和阿魏酸功能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小麦麸皮制备阿魏酸的方法一般有碱解法、生物酶法和生物发酵法,也有很多研究通过物理手段来辅助以上制备方法,例如超声波、高温蒸汽等。本文通过总结小麦中阿魏酸的分布、存在形式及利用小麦麸皮制备阿魏酸的方法,分析以小麦麸皮为原料制备阿魏酸方法优缺点,为小麦麸皮中阿魏酸的开发研究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