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理论上对低频电压MAP的简化应用作了论述。并从实际应用中证明低频电压MAP的简应用是必要和可行的,为开发其他项目的MAP简化应用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从理论上对开发低步电压计量保证方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详细分析,证明低频电压MAP是可行的,并为开发其它项目的MAP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低频电压计量保证方案的数据处理问题,提出如何利用微机的手段进行合理的处理,并对整个数据库软件的设计思想及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可以为开发其它项目的MAP数据库软件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4.
低频电压计量保证方案郑党儿(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中心计量所)一、前言计量保证方案(MeasurementAssuranceProgram简称MAP)是指计量过程的质量保证方案,该方案可定量地确定计量过程相对干国家基准或其它指定标准的总的不确定度(包括...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温度、振幅、钢球直径等对PVC在振动磨中降解的影响,确定PVC力化学降解为无规断链过程。用力化学方法在振动磨中合成了MMA-PVC共聚物,通过IR和NMR对MMA-PVC共聚物结构进行了鉴定,研究了PVC/MMA配比和振磨时间对共聚反应产率及共聚物组成的影响。热失重分析、SEM观察和冲击强度测定结果表明,MMA-PVC共聚物比PVC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MMA-PVC共聚物对PVC/PHMA(聚甲基丙烯酸己酯)体系有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6.
几类重要的反应性高分子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叙述了PE-g-MAH,PP-g-MAH,EPDM-g-MAH,PS-g-GMA,SEBS-g-GMA,PP-g-AA等几种反应性高分子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现状和它们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PMMA/PBA乳胶IPN阻尼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其中包括:PMMA/PBA和P(MMA-co-PMA)/PB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PMMA/PBA乳胶双向互穿聚合物网络(LBIPN)以及PMMA/PBA界面交联互穿聚合物网络(ICLIPN)。动态力学谱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1)PMMA/PBA互穿聚合物网络的两组分相容性和阻尼性能可通过MMA和PMA共聚来改善;(2)双向互穿技术是一种行之  相似文献   

8.
AMPS/AM共聚物的低温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选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了AMPS/AM的低温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AMPS和AM单体的浓度和组成对聚合反应和产物的影响。通过反应条件和反应组成的优化,获得了高分子量(106~107)和高线性规整性的AMPS/AM共聚物ACP-Ⅱ系列产品,测定了它们盐水溶液的不同性能。结果表明,ACP-Ⅱ共聚物具有突出的增粘作用和对高温高盐作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酰氧基-顺丁一酸单异丙酯酰氧基-异丙氧基铝的共聚物P(MMA-MMPA)和P(St-MMPA)。研究了共聚物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分析,荧光光谱,透光率,折光率及力学性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少量(1%)自制的甲基丙烯酸十八醇酯(SMA)与丙烯酰胺(AM)共聚物P(SMA-AM)添加剂聚丙烯(PP)中进行共混,能大幅度提高聚丙烯的亲水性和粘合强度。P(SMA-AM)的加入,改善了PP的流变性能,对PP的结晶度和拉伸强度影响不大。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表明,P(SMA-AM)在PP共混物表面富集。  相似文献   

11.
低温PVA/PAM复合弹性膜的制作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性低温PVA/PAM(聚惭烯醇/丙烯酰胺)复合膜较低温OVA膜机械强度更好。PAM掺入PVA后并不影响PVA的低温结晶过程,低温PVA/PAM的性能相似于低温PVA膜,由于PVA/PAM复合膜是PVA物理交联与PAM化学交联的互穿网络络结构,因此PVA与PAM的交联都可制约小分子这膜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POM/COPA共混物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FT-IR、DSC、WAXD、SEM等方法对POM/COPA共混物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POM/COPA共混物中存在着氢键的相互作用,且氢键的相对强度随COP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COPA的加入,使POM的熔点下降,结晶温度增高,微晶尺寸L110及晶胞参数有所增加。微晶尺寸L110控制在10.87 ̄13.45nm之间时,可获得力学性能均衡的POM/COPA共混物。  相似文献   

13.
在合成α,ω-双甲基丙烯酰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BMAPEG)的基础上,通过BMAPEG与甲基丙烯酸盐(MAAM)共聚,制备了离子导电率(σ)在30℃时为4.0×10-6S/cm的单离子传导的AB交联型聚醚类固体电解质(ABCPE)。研究了影响ABCPE离子导电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用甲基丙烯酰氯与聚乙二醇进行酯化反应可以合成所期望结构的BMAPEG。ABCPE的σ随PEG链段长度和共聚单体浓度的增加出现最大值;降低BMAPEG的双键官能度,或升高温度,σ升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乳液共聚合分别合成了两种具有互补结构的共聚物乳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聚P(MMA-BA-MM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乙烯基吡咯烷酮)P(MMA-BA-VP)。通过^1H-NMR测定,研究了共聚物组成与单体投料组成的关系;通过FR-IR、DSC、表 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P(MMA-BA-MMA)/P(MMA-BA-VP)共聚物复合体系氢键相互作用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BA-MMA)/P(MMA-BA-VP)共聚物复合体系存在氢键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导致复合体系表面降低、拉伸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诸鸿 《中国包装》1994,14(3):28-31
浅论商品销售包装开发的几个问题诸鸿ABRIEFANALYSISONTHESALESPACKAGINGOFCOMMODITIES¥ZhuHongAbstract:Salespackagingofcommodities,asanyotherthing,n...  相似文献   

16.
通过IR,DSC,TG,TEM溶胀比测定等方法,对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BA-St-MMA)交联共聚物的结构和EP/P(BA-St-MMA)Semi-LIPN(EP为环氧树脂)的结构,热稳定性,溶胀性及乳胶膜的吸水性,乳胶粒开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St-MMA共聚物中主要是无规共聚物,也含有嵌段或接枝共聚链段,但并不太长;当该Semi-LIPN受热时,其中的EP因未交联而先  相似文献   

17.
PET/HDPE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IR、SEM、DSC和力学测试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熔融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g-MA)和界面改性剂(IM)对PET/HDPE共混物形态结构、界面偶联状况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在明,HDPE-g-MA改善了PET与HDPE的相容性,使HDPE较均匀地分散在PET基体中,但并未检测到PET/HDPE-g-MA界面有化学反应发生。界面改性剂的作用在于,一方面通过提高PET基体的粘度,并接近HDPE相的粘度而使分散相细化;另一方面通过与HDPE-g-MA和PET的偶联反应而增强了PET/HDPE-g-MA界面粘结,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共混物的抗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8.
将STEP的方法和规范应用于机械CAD/CAM系统开发是解决信息集成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本文在研制汽车后桥园锥齿轮CAD的实践中,采用的CAD信息建模方法严格按STEP地零件产品数据采用统一的信息模型,制定了汽车后桥园锥齿轮的应用协议(ACAP),利用SDAI开发应用程序界面,提出了一种实践CAD、CAPP、CAM各功能子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与共享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子复合和增塑制备新型高分子固体电解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MMA-MAA)]与聚氧化乙烯(PEO)的分子间氢键复合抑制PEO的结晶,分子复合形成的独特超分子结构赋予材料优良的力学性和成膜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塑进一步提高PEO链段的活动性和锂盐在体系中的溶解性,制备出室温电导率达8.31×10~(-5)S·cm~(-1)、成膜性优良、实用价值较高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P(MMA-WAA)/PEO/A_2L_1ClO_4。  相似文献   

20.
衣康酸接枝PP对PA6/PP共混物增容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马来酸酐接枝作对照,用ESCA,SAXS,WAXD,SEM、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衣康到接枝对PA6/PP共混物和增容作用机理,证实共混物中有PA-co-gPP共聚物生成,讨论了gPP,PA-co-gPP的结构与后者生成量和增容效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PA-co-MPP和PA-co-IPP的增容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