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两株具有抑制真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LAC-3、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LAC-4为研究对象,分别与工业发酵剂复配生产切达干酪。通过研究传统发酵剂与具有抑真菌特性植物乳杆菌的不同菌株混合比例、接种量、培养温度、发酵时间因素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析及正交实验,确定生产切达干酪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添加植物乳杆菌生产的干酪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LAC-3菌株发酵生产切达干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传统发酵剂与ALAC-3菌种混合比例4∶4∶2.5,接种量3%,培养温度35℃,发酵时间20 min;ALAC-4菌株发酵生产切达干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传统发酵剂与ALAC-4菌种混合比例4∶4∶0.5,接种量3%,培养温度37℃,发酵时间2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干酪质量良好。25℃的贮藏条件下,添加ALAC-3(ALAC-4)生产的干酪产品抑制真菌的效果良好。因此,可以将ALAC-3和ALAC-4作为生物防腐剂应用于切达干酪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以0、15、30、45、60、75、90 d促熟干酪中主要微生物(乳杆菌、乳球菌、肠球菌、微球菌)和游离氨
基酸含量为指标,研究添加复合处理发酵剂和中性蛋白酶促熟干酪成熟过程对游离氨基酸和微生物菌落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处理发酵剂和中性蛋白酶可增加干酪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添加处理发酵剂可不同程度降低干酪中微
生物菌落数,添加中性蛋白酶对干酪成熟过程中微生物影响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3.
以新鲜羊肉为原料,分别添加植物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1:2)混合菌、干酪乳杆菌及干酪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1:2)混合菌制作发酵羊肉香肠。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发酵剂对发酵香肠pH迅速降低,实验组降至5.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w逐渐下降,成熟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植物乳杆菌复配组为0.802,显著低于植物乳杆菌单一组0.818(p0.05),干酪乳杆菌单一组0.815,显著低于干酪乳杆菌复配组0.824(p0.05);添加发酵剂对发酵香肠中的组胺有降解作用,室温贮藏4周实验组均未检测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尸胺和腐胺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室温贮藏4周,植物乳杆菌单一组中尸胺含量为386.04 mg/kg,显著低于对照组409.46 mg/kg(p0.05);干酪乳杆菌单一组和干酪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混合组中尸胺含量分别为88.01 mg/kg和72.27 mg/kg,显著低于对照组100.57 mg/kg(p0.05)。研究发酵剂对羊肉发酵香肠理化指标及生物胺的影响,为新产品的研发和发酵剂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新鲜软质干酪加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新鲜软质干酪加工过程中发酵剂菌种配比、凝乳酶添加量、加热终温度,确定干酪的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原料乳中添加发酵剂(乳脂链球菌:嗜热链球菌)比例为8∶1,凝乳酶添加量为0.01 mL/100L牛乳,加热终温度为55℃为宜,可得到产率较高,口感良好的新鲜软质干酪。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在已筛选出的发酵剂菌种、最佳凝乳酶和钙化合物的基础上,又综合考虑了影响混合乳(豆乳和牛乳)干酪的几大因素,即豆乳添加量,发酵剂添加量,乳酸钙添加量和凝乳酶添加量,由此优化出混合乳干酪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剂为干酪乳杆菌99108+嗜热链球菌(11),最佳凝乳酶为皱胃酶,最佳钙化合物为乳酸钙,而70%大豆豆乳与30%牛乳混合,添加4%发酵剂,0.2%乳酸钙和0.015%皱胃酶则为最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修饰发酵剂细胞促熟干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饰发酵剂细胞是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或基因修饰等方法使发酵剂(主要是乳酸菌)不能生长而不致产生过量的乳酸。同时在干酪中添加时细胞会完整存在,并能在成熟期间释放出活性胞内酶。修饰发酵剂的方法主要有热休克、冷休克、冷冻或喷雾干燥、溶菌酶处理、溶剂处理和基因修饰等。这些方法修饰乳酸菌(包括乳球菌,乳杆菌)与原发酵剂一并加入乳中,可加速干酪中的蛋白质降解和脂肪分解,缩短其成熟期,且增强风味(减少苦味),在促熟干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综述了现有的修饰发酵剂细胞促熟干酪的方法,详述了热休克、冷休克这两种常用的方法,最后对修饰发酵剂细胞促熟干酪的应用前景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鹰嘴豆和牛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鹰嘴豆乳牛乳混合型干酪优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混合型干酪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鹰嘴豆乳添加量15%,发酵剂添加量(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1∶1)10%,氯化钙添加量0.06%,凝乳酶添加量0.025%,制得的混合干酪具有鹰嘴豆和牛乳特有的滋味和气味,软硬适度、香味醇厚、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8.
发酵牛肉香肠生产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木糖葡萄球菌(Lactobacillus casei)为发酵牛肉香肠的混合发酵剂。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牛肉香肠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添加干酪乳杆菌和木糖葡萄球菌发酵剂,并采用缓慢发酵法,可加工出质地口感适中、风味柔和、适应我国消费习惯的产品类型;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6h、pH5.0、发酵温度30℃、菌种接种量107CFU/g、相对湿度85%、菌种混合配比(G:M)3:1。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切达干酪的特点,以实验室现有的3株优良乳酸乳球菌为出发菌株,对3种单一菌株和3种复合菌株进行产酸、产黏、产香、蛋白水解及自溶度等工艺性能的测定,旨在开发适合切达干酪生产的优良发酵剂菌种。结果表明,复合菌株L4(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KLDS4.0424和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KLDS41326)适合用作切达干酪发酵剂,以用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白鲢鱼为原料,研究干制鱼肉水分含量、肉料配比、发酵菌种配比、发酵剂添加量和发酵温度对发酵香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干鱼肉水分含量在45%、香肠肉料配比为鱼糜∶干制鱼肉∶猪背膘∶蛋清=100∶30∶20∶11(m/m)时,混合发酵菌种采用戊糖片球菌10196∶植物乳杆菌6001∶干酪乳杆菌6002∶汉逊酵母=2∶3∶1∶1、菌种发酵液最佳添加量为3%,30℃下发酵33 h,制得的风味白鲢鱼肉干香肠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副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3种商业菌株复配而成的复合发酵剂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乳糖添加量、黄浆水初始pH、乳酸菌接种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产酸量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实验并与单一发酵剂豆干比较。结果各因素对产酸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培养温度、乳酸菌接种量、黄浆水初始pH值和乳糖添加量,其中培养温度对产酸量影响显著。发酵剂最优制作工艺为:菌种复配比例为副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1:1:2、乳糖添加量2%、黄浆水初始pH值5.5、乳酸菌接种量8%、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60 h。结论复合发酵剂豆干的出品率、质地、保水性、口感及感官评价上整体优于单一发酵剂豆干,本研究为酸浆豆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影响新鲜软质干酪品质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新鲜软质干酪加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新鲜软质干酪加工过程中发酵剂菌种配比、凝乳酶添加量、加热终温度,确定干酪的工艺流程及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原料乳中添加发酵剂(乳脂链球菌:嗜热链球菌)比例为8:1,凝乳酶添加量为0.01mL(每100 L乳中),加热终温度为55℃为宜,可得到产率较高,口感良好的新鲜软质干酪。  相似文献   

13.
以青春双歧杆菌ys01和干酪乳杆菌ys05为原料制备富硒酸奶发酵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青春双歧杆菌ys01和干酪乳杆菌ys05混合富硒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富硒条件为低聚果糖1%、Se4+质量浓度6.83μg/mL、初始pH6.0、青春双歧杆菌ys01和干酪乳杆菌ys05接种比例2:1、接种量3.8%、培养温度42℃、培养24h加硒、培养时间60h。在上述条件下,青春双歧杆菌ys01和干酪乳杆菌ys05混合菌体含硒量为(551±4.6)μg/g,硒转化率为(42.2±3.6)%。利用青春双歧杆菌ys01和干酪乳杆菌ys05制备的富硒酸奶发酵剂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用其发酵制备富硒酸奶,其有机硒含量为(17±4.5)μg/kg。  相似文献   

14.
以甘肃天祝牧区白牦牛乳为原料制作硬质干酪,优化加工白牦牛乳硬质干酪的工艺参数,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成熟期干酪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白牦牛乳硬质干酪在发酵剂添加量3%,凝乳酶添加量30μl/100ml,凝乳温度40℃,凝乳pH6.1,氯化钙添加量0.03% 时,品质较好,其成熟30d 时蛋白质含量为27.82%,脂肪含量为36.43%,出品率为15.5%;成熟30d 和90d 的白牦牛乳干酪微观结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5.
对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干酪乳杆菌和木糖葡萄球菌进行发酵特性研究,确定其是否适合作肉品发酵剂。以感官评价、POV值和TBA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其发酵温度、接种量、菌种配比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干酪乳杆菌和木糖葡萄球菌是良好的肉品发酵剂,最佳发酵工艺:发酵温度15℃,接种量5%(发酵剂浓度1×107cfu/mL),干酪乳杆菌和木糖葡萄球菌最佳配比1∶1。在此条件下,发酵鸭肉香肠感官评分97分,POV值0.29g/100g,TBA值0.13mg/1000g。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制得的香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是78.44%,79.42%,95.86%,该产品抗氧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谢爱英  陈祎  党亚丽  周玲 《食品科学》2014,35(15):188-192
以0、30、60、90 d促熟干酪中生物胺(组胺、色胺、苯乙胺、尸胺、酪胺)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为指标,研究了添加复合处理发酵剂对干酪产生游离氨基酸和生物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发酵剂添加量对各种生物胺产生的影响不同;添加处理发酵剂干酪中生物胺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其含量随着复合处理发酵剂添加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白牦牛乳软质干酪的加工及其质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天祝牧区白牦牛乳为原料制作软质干酪。优化了加工白牦牛乳软质干酪的工艺参数,并测定其保藏期前后的理化指标和质构。结果表明,牦牛乳软质干酪在发酵剂添加量2g/100mL,凝乳温度35℃,凝乳pH5.9,CaCl2添加量0.01g/100mL时,品质最佳,出品率为22.5g/100g;保藏30d后的软质干酪与新鲜干酪相比,其非脂物质水分含量(P0.01)、干物质脂肪含量(P0.01)、胶着性(P0.05)、硬度(P0.01)和咀嚼性(P0.01)均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鸡肉为主要原料 ,采用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plan tarum)和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luscasei)双菌混合 (1∶1 ,v/v ,接种活菌数达 1 0 9cfu/ml)发酵制备香肠 ,主要研究菌种接种量(Z1 )、发酵时间 (Z2 )和酸性蛋白酶添加量 (Z3 )等发酵因素对产品pH值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廉价的原料来优化多菌复合酸菜发酵剂的发酵培养基,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综合考虑菌体生物量和产品得率两因素,在混菌发酵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选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的最佳用量。确定培养基的最佳组合为:玉米糖化液2.5%、豆粕水解液1.5%、玉米浆0.5%、K2HPO42g/L、MgSO40.5g/L、MnSO420mg/L,优化后发酵培养的活菌数量可以达到2.06×109CFU/mL。菌种比例为副干酪乳杆菌(L1):布氏乳杆菌(L5):凝结芽孢杆菌(B.c)=1:2.12:2.87,该比例接近本实验室确定的酸菜复合发酵剂的菌种比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产EPS干酪乳杆菌(EPS++)、不同添加量的半脂切达干酪进行感官评价及对蛋白分解两方面综合分析,确定了EPS++菌株作为辅助发酵剂的最佳添加量为2%(体积分数),并将EPS+和EPS-菌株以此添加量制作对照组干酪进行研究,探讨了高产EPS菌株对半脂干酪组成成分、质构、熔化特性及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PS++菌株对半脂干酪的质地、熔化性及感官特性均有明显改善,接近全脂对照组切达干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