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析牛肉在不同包装方式下理化品质的变化,将冷鲜牛肉分别包装在空白组(空气),MAP1(吸水衬垫+45%O2+45%CO2+10%N2),MAP2(抗菌吸水衬垫+45%O2+45%CO2+10%N2),MAP3(45%O2+45%CO2+10%N2)中,并在4℃下贮藏,以色度值、p H值、汁液流失率、菌落总数和挥发性氮含量等作为品质指标,分析不同包装形式牛肉各品质指标随贮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4组牛肉的色度值a*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变化范围在5.2~7.2;汁液流失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变大,MAP2显著高于其他组,最高达7.53%;p H值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各组间相差不大,均小于6.0;菌落总数和挥发性氮含量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MAP1菌落总数和挥发性氮含量上升最慢,在第7 d时分别超过106和6.0 mg/100 g。相比空白组、MAP2和MAP3...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二氧化碳和氮气比例对生鲜鸡翅贮藏过程挥发性有机物的影响,本研究设置对照组和气调包装组(20%CO2+80%N2、30%CO2+70%N2、40%CO2+60%N2、100%N2),运用GC-IMS研究其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同时监测其感官品质、菌落总数、pH及色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菌落总数在第6 d超出国家限量标准,同时出现明显的不良气味,而20%~40%CO2气调包装组中尚未产生腐败气味。随着包装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气调包装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增强。GC-IMS分析发现,对照组腐败样品中己醛、吲哚含量高于未腐败样品。贮藏6 d,对照组中己醛、2-甲基丙酸、吲哚、2-癸酮、丁酸等挥发性有机物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且这些物质的相对浓度随着包装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因此,较高浓度的CO2可有效抑制鸡翅腐败气味的产生,己醛、2-甲基丙酸、吲哚等有机物可能是生鲜鸡翅中腐败气味形成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可为生鲜鸡翅的保鲜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何金岭 《食品安全导刊》2024,(6):132-134+138
为研究不同的气调保鲜技术对冷鲜鸡肉的保鲜效果,本文对照组(A组)采用空气包装,实验组分别采用70%CO2+30%N2(B组)、60%CO2+40%N2(C组)、50%CO2+50%N2(D组)包装,通过感官指标、理化指标、菌落总数评价不同处理组的冷鲜鸡肉在(4±0.5)℃下的品质变化。结果发现,相比较空气包装组,气调保鲜组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有效地抑制了微生物繁殖,延缓了滴水损失率及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上升。对照组在第6天出现腐败,而实验B组、C组、D组分别在第12天、第10天、第8天出现腐败,表明高浓度CO2能够有效延长鸡肉的货架期,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气调包装结合电子束辐照对蚌肉的保鲜效果,分别设置气调比例为A组:100%CO2、B组:70%CO2+30%N2、C组:50%CO2+50%N2、D组:30%CO2+70%N2和E组:50%CO2+30%N2+20%O2,气调包装后使用5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同时设置2个对照组,处理后蚌肉进行冰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气调包装结合电子束辐照能较大程度抑制蚌肉冰藏中微生物的增长,减少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产生,同时气调包装能有效减缓由于电子束辐照引起的脂肪氧化,降低蚌肉中TBA值。各气调包装组结合电子束辐照比对照1组分别延长了冰藏蚌肉货架期17、17、15、13和16 d。在CO2含量高于50%时,对蚌肉的保鲜效果相差不大(p>0.05),且20%O2的存在,可提高蚌肉的色泽度,改善感官品质。综合考虑,50%CO2+30%N2+20%O2气调包装结合电子束对蚌肉的保鲜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5.
针对鲜切肉苁蓉易出现褐变和品质劣变的问题,该研究以新疆荒漠肉苁蓉为研究试材,在(4±0.5)℃条件下,采用气调包装(4%O2+2%CO2+94%N2、4%O2+4%CO2+92%N2、4%O2+6%CO2+90%N2)进行处理,采用L*值、ΔE、褐变度、硬度、水分含量、呼吸强度、维生素C含量、总酚含量和菌落总数等指标评价气调包装对鲜切肉苁蓉褐变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包装处理能有效抑制鲜切肉苁蓉在贮藏过程中褐变和品质劣变,且以4%O2+6%CO2+90%N2气调包装保鲜效果最佳。该处理能有效抑制贮藏期间鲜切肉苁蓉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P<0.05)、延缓其褐变过程。此外,该条件可显著抑制鲜切肉苁蓉呼吸强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高氧气调包装安徽地方品种猪肉在贮藏中的品质变化,以优良地方猪种—圩猪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背最长肌经高氧气调包装(72%O2+28%CO2、82%O2+18%CO2)和对照包装(80%N2+20%O2),于4 ℃下贮藏9 d的品质变化,测量包括理化指标(滴水损失、pH、肉色)和安全性指标(酸价、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挥发性盐基氮含量(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结果表明,高氧气调包装显著降低了肉样的滴水损失(P<0.05),延缓了贮藏后期腐败变质导致的pH升高(P<0.05)。此外,高氧气调包装组的L*值和b*值始终高于对照包装组,同时a*值降低相对较慢,有助于保持肉色。同时,高氧气调包装组的酸价显著低于对照包装组(P<0.05),而过氧化值较高。贮藏期内,高氧气调包装组的TBARs值持续升高且从第5 d起显著高于对照包装组(P<0.05),而菌落总数和TVB-N含量相对较低。综合菌落总数及其他各项指标,高氧气调包装圩猪组肉样的货架期相比对照包装组延长了4 d,且品质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7.
以狮子头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和气调包装组(100% N2、30% CO2+70% N2、40% CO2+60% N2),研究其在4 ℃贮藏过程中,包装顶空气体组成及狮子头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腐败时期气调包装狮子头的菌群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 CO2+70% N2和40% CO2+60% N2气调包装组能够抑制狮子头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的生长繁殖。贮藏15 d时,30% CO2+70% N2组的菌落总数显著高于40% CO2+60% N2组(P<0.05)。因此40% CO2+60% N2组的抑菌效果优于30% CO2+70% N2组。腐败时期,三个气调包装处理组的菌群结构主要由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sp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eter spp.)、热杀索丝菌属(Brochothrix sp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p.)、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 spp.)以及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 spp.)组成。本研究可为延长气调包装狮子头的货架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牛背最长肌为原料,分别采用空气包装(air-packaging,AP),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ing,VP)和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其中MAP又包括两种气体比例:MAP1为高氧气调包装(78.8%O_2、18.8%CO2和2.4%N_2),MAP2为无氧气调包装(60%CO_2和40%N_2),将4种包装的牛肉在冰温(-1.5℃)和低温(2℃)条件下贮藏,研究贮藏过程中牛肉微生物(菌落总数及嗜冷菌)及8种生物胺的生成情况,并分析微生物与生物胺形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包装形式的牛肉在两种贮藏温度下,其菌落总数与嗜冷菌数均呈上升趋势,AP组贮藏10 d时,牛肉的菌落总数及嗜冷菌数均超过6.00 lgcfu/g,而VP和MAP却能较好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不同贮藏组中生物胺总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腐胺是主要的生物胺,其次是尸胺和酪胺,色胺、苯乙胺及组胺均未检出。冰温贮藏可以显著抑制微生物生长及腐胺、尸胺和酪胺的生成。相关性分析表明,腐胺、尸胺及生物胺总量与微生物生长存在显著正相关,特别是腐胺及生物胺总量与菌落总数及嗜冷菌数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可作为判定牛肉品质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熟制蟹肉蟹黄由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暴露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腐败变质,使货架期大大缩短,严重限制了产品生产和销售规模。本文以熟制蟹肉蟹黄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气调包装方式(空气,60% CO2+40% N2和40% CO2+60% N2)在4℃贮藏条件下对其品质的影响,分析风味物质变化规律和货架期,最后确定产品最优气调包装方式。研究结果显示,与空气组比较,气调包装组的菌落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及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且40% CO2+60% N2组效果最佳;40% CO2+60% N2组样品挥发性风味物质随时间变化损失较少,呈味核苷酸腺苷酸(AMP)含量显著减少,肌苷酸(IMP)、肌苷(HxR)及次黄嘌呤(Hx)显著增加(P<0.05),感官评价得分最高,货架期可达到28 d左右,比空气包装组延长了8 d。因此在4℃贮藏条件下采用40% CO2+60% N2气调包装能有效提高熟制蟹肉蟹黄的风味品质和货架期限,是一种较好的冷藏保鲜方式。  相似文献   

10.
研究CO2冷海水处理结合气调包装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新鲜南美白对虾经饱和CO2冷海水处理,采用不同气调包装(QT1,100% CO2;QT2,40% CO2+60% N2;QT3,85% CO2+5% O2+10% N2;QT4,40% CO2+30% O2+30% N2)后于4℃冷藏,以普通空气包装(CK1)和真空包装(CK2)为对照,比较了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多酚氧化酶活性、质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菌落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均呈上升趋势,且显示较好的正相关性,多酚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剪切力逐渐下降。QT1、QT2和QT3均可抑制贮藏期间菌落总数增加,减缓TVB-N上升速度,同时QT2和QT3可明显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显示出良好的防褐变效果,在CO2冷海水预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2~3 d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冷鲜鸭肉气调包装微环境及评价其对冷鲜鸭肉品质的影响,增强其保鲜效果,延长冷鲜鸭肉货架期,本研究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感官评价为指标,基于单纯形-格子点设计考察不同气体比例对冷鲜鸭肉品质的影响。进一步以贮藏第7 d和第9 d的菌落总数及TVB-N值建立回归模型,解析最优气调比例并进行验证,并对包装容积比和贮藏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53%O2+47%CO2为冷鲜鸭肉最优气调比例;在此条件下,1/2容积比和4 ℃贮藏温度均能使冷鲜鸭肉在第10 d时保持二级鲜度。综上,适宜的气调包装微环境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减少TVB-N的生成并提高感官品质,有助于延长冷鲜鸭肉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气调贮藏对茭白的保鲜效果。方法:以常压冷藏为对照,在0℃和相对湿度为85%~90%的贮藏条件下,比较4种不同比例气体组分(CA1:2%O2+7%CO2+91%N2,CA2:5%O2+10%CO2+85%N2,CA3:5%O2+7%CO2+88%N2,CA4:2%O2+10%CO2+88%N2)对茭白感官品质、质构(硬度、咀嚼性、剪切力)、色泽(L*、WH值)、蛋白质、木质素和纤维素、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气调处理可以显著延缓茭白感官品质、L*值、WH值的下降及可溶性蛋白质的消耗(P<0.05),气调处理中CA2的保鲜效果最好。贮藏90 d, CA2处理茭白PAL、PPO活性显著低于对...  相似文献   

13.
雷婷婷  殷诚  孙陟岩  钱静 《食品科学》2023,(13):112-119
本研究旨在评估气态臭氧(ozone gas,OG)和微孔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对杨梅的保鲜效果。为确定杨梅保鲜的最佳贮藏条件,用不同比例的包装气体组成和不同浓度的臭氧气体对杨梅进行单独和协同处理。结果表明:10%O2+10%CO2+80%N2和18.3 mg/m3分别是杨梅贮藏的最佳气体比例和OG浓度,孔径100μm、孔数为2个/243.39 cm2的微孔膜可以使MAP包装内维持最佳气体比例且处于动态平衡。单独MAP或OG处理均能显著抑制杨梅采后腐烂的发生,并维持较高的总酚、花青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MAP与OG协同处理增强了对杨梅的保鲜效果,有效减缓了其硬度的下降,降低了总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的损失,同时将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分别提高到未经任何处理对照组的1.42倍和1.9倍,从而减少过氧化氢和超氧化物阴离子的积累,使得杨梅无霉保质期延长到8 d。  相似文献   

14.
酱牛肉作为我国传统的美食,历史悠久,品种多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更关注其贮藏性、方便性。酱牛肉由于味美、营养丰富和即食等优点备受青睐。酱牛肉富含蛋白质、脂肪和水分,在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等一系列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从而造成酱牛肉变质。酱牛肉的包装不仅可以隔离外界环境,而且能抑制微生物快速增长,有效的包装方式对酱牛肉的安全和货架期具有明显影响。该研究基于此,对比了气调包装、真空包装和空气包装3种方式对酱牛肉贮藏期间菌落总数、感官评分、TBARS含量、TVB-N含量、水分含量和pH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调包装和真空包装与空气包装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抑制酱牛肉中脂质的氧化和微生物的增长。将5种气调包装方式相比较,发现80%CO2+25%N2的包装方式优于其他包装方式,能够有效地延长酱牛肉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牛肉在不同包装方式与贮藏温度下理化性质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该试验将牛肉背最长肌分别采用空气包装(air-packaging,AP)、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ing,VP)和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其中MAP包括两种气体比例:MAP1为78.8%O2...  相似文献   

16.
模拟蟹肉复合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生物保鲜剂(水溶性壳聚糖0.4%+食用级植酸0.04%)结合气调包装(75%CO2+25%N2)和冰温〔(-2±0.5)℃〕贮藏的复合保鲜技术对模拟蟹肉的保鲜效果。通过测定样品的菌落总数、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及其与贮藏时间的相关性,分析V1(真空包装)、V2(真空包装+保鲜剂)、M1(气调包装)和M2(气调包装+保鲜剂)等处理方式对冰温贮藏条件下模拟蟹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蟹肉冰点为(-3.4±0.5)℃,添加保鲜剂后冰点基本不变。冰温贮藏模拟蟹肉的合适温度为(-2±0.5)℃。模拟蟹肉贮藏至56d时,各组样品的菌落总数都小于1 logCFU/g,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贮藏至70d时,V1组样品菌落总数为3.32logCFU/g,其它3组样品的菌落总数均小于1logCFU/g。贮藏70d后V2、M1和M2组样品细菌总数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经综合评定,冰温贮藏条件下V1样品的货架期为84d左右,M1和M2样品的货架期为98d左右,V2样品的货架期最长,可达到100d以上。研究结果显示复合保鲜技术可明显抑制腐败菌的繁殖,延缓感官品质的下降,在模拟蟹肉产业化中显示了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菌落总数、硬度、胶着性的变化与贮藏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感官评分、凝聚性、回复性与贮藏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将这些指标作为反映模拟蟹肉品质变化的指标。而pH、TVB-N、白度在贮藏期变化不大,不适合作为反映模拟蟹肉品质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延长调理鸭肉制品货架期,将调理后的鸭肉分别以托盘包装为对照,用不同含氧气调包装方式(MAP1(20% CO2+80% N2)、MAP2(20% CO2+40% O2+40% N2)、MAP3(20% CO2+80% O2))对调理鸭肉制品进行保鲜处理(0~4 ℃),测定调理鸭肉贮藏期间微生物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托盘包装组相比,3 种气调包装方式均能有效抑制调理鸭肉中微生物生长,减少挥发性盐基氮产生;含氧组(MAP2和MPA3)的保鲜效果显著优于MAP1组和对照组(P<0.05),含氧组的保质期均为12 d;在贮藏12 d时,MAP2组的TBARS值和肠杆菌数显著低于MAP3组(P<0.05),MAP3组的菌落总数显著低于MAP2组(P<0.05),且这两组的TVB-N含量和L*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MAP2包装对调理鸭肉制品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改进烤鸭的包装方式,延长其货架期,以气调包装(MAP)为对照,探究牛至精油和茶树精油分别协同MAP(30%CO_2/70%N_2)对烤鸭保鲜效果的影响。以肉色(L~*,a~*,b~*)、脂肪氧化值(TBARS)、微生物(菌落总数、乳酸菌及肠杆菌科)及感官品质等为评价指标,同时对比不同包装方式下贮藏期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均可维持烤鸭贮藏期间(14 d)的肉色稳定性,减缓脂质氧化进程(0.11~0.60 MDA mg/kg),同时保持其良好的感官特性。相较于对照组,牛至和茶树精油处理抑制脂质氧化(0.11~0.36 MDA mg/kg)和微生物增殖的效果更佳(P 0.05),可分别延长货架期4 d和7d。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贮藏期间4种包装方式下存在不同的菌群演替规律,均以弧菌属、发光杆菌属和索丝菌属为主要优势菌群,表明精油处理可能通过对以上多种优势微生物的抑制,实现延长气调包装烤鸭货架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茶籽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变严重、贮藏期短的问题,探究98%N2气调、40%CO2气调、真空和空气贮藏条件对油茶籽贮藏过程中含水率、含油率、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酶及脂氧合酶活性变化的影响,采用零阶和一阶数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98%N2气调、40%CO2气调和真空贮藏可以显著减少油茶籽水分的损失,并通过抑制脂肪酶和脂氧合酶活性,延缓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增加,贮藏6个月后,油茶籽酸值、过氧化值分别从初始的0.188 mg/g,0.448 mmol/kg最大增加到0.707 mg/g,1.772 mmol/kg;一阶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不同条件下油茶籽贮藏过程中酸值和空气、40%CO2气调条件下过氧化值的变化。研究为油茶籽气调贮藏品质变化规律的探究及贮藏条件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肉类研究》2015,(4):6-9
目的:分析云南牛干巴加工过程中产生物胺的微生物的消长规律。方法: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牛干巴,并于腌制前、腌制中期、腌制后期、成熟1个月、成熟2个月及成熟3个月取样,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菌落总数和产生物胺微生物:乳酸菌、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菌落计数。结果:菌落总数在加工过程中先增加后减少,在成熟1个月时达到最大值;乳酸菌、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细菌的数量在加工过程中先增加后减少;其中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细菌的数量在腌制后期达到最大值,乳酸菌的数量在成熟1个月达到最大值。结论:从数量上来说,乳酸菌是牛干巴加工中的优势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