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分析卷烟吸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基于线性网络模型方法,建立了卷烟吸阻标准偏差的计算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获得卷烟各部分稳定性对整体吸阻稳定性的贡献。通过4种不同圆周的卷烟样品对模型进行验证,对比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基于线性网络模型的吸阻标准偏差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用于评价卷烟吸阻的稳定性。②造成吸阻不稳定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滤嘴通风段,提高滤嘴通风的均匀性或减小通风均可提高烟支吸阻的稳定性。③随着滤嘴通风孔部分标准偏差的降低,烟支整体标准偏差明显降低。随着滤嘴通风率的减小,卷烟总吸阻呈现出增加趋势,而卷烟整体的标准偏差呈现出下降趋势,因此对滤嘴通风段进行改善可提高吸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对部分国产白肋烟与津巴布韦、马拉维和美国白肋烟的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比较结果认为:在外观质量方面,国产白肋烟的叶片组织尚不够疏松;燃烧性方面较差,主要是钾含量偏低,硫酸根含量偏高,导致有机钾指数偏低,而且灰分也偏低;在吸湿性方面,国产白肋烟的吸湿速度慢,平衡含水率低;在化学成分方面,国产白肋烟的氮碱比严重失调,烟碱含量明显偏高,而总氮含量明显偏低,氨态碱、蛋白氮及烟丝水浸液pH值也偏低;在感官质量方面,与美国白肋烟相比质量明显不佳,表现为香气特征不够明显,香气量不足,烟气单薄欠细腻丰满,强度偏大、呛刺感较强,凝聚性较弱,特征香气回味短少、吸味欠舒适  相似文献   

3.
卷烟材料多因素对卷烟通风率及过滤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卷烟纸、成型纸、接装纸及滤嘴组合搭配对纸通风率、滤嘴通风率、总通风率及卷烟过滤效率的影响规律,采用L27(313)裂区正交设计方法进行在线试验和取样.检测结果经过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及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滤嘴长度、吸阻及接装纸透气度是影响试验指标的显著因素和重要因素;滤嘴长度为27 mm,吸阻为794 Pa卷烟的纸通风率及总通风率最大;滤嘴长度或吸阻越大,卷烟的滤嘴通风率及过滤效率也越大;接装纸透气度越大,滤嘴通风率、总通风率及过滤效率也越大,而纸通风率则越小.  相似文献   

4.
卷烟降焦技术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卷烟焦油产生量的主要因素有叶组配方、烟支结构、卷烟纸透气度和滤嘴的过滤效率。欲将卷烟焦油量大幅度降低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试图通过在卷烟配方中选用一些燃烧后焦油产生量较低的烟叶来达到降焦目的,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实现。在卷烟中加入一定量的烟草薄片和膨胀烟(梗)丝、改善烟支结构,均可降低卷烟焦油量。将卷烟纸的透气度控制在70coresta以下,适当提高滤嘴吸阻并降低烟支吸阻,不仅有利于降低卷烟焦油量,而且有利于改善卷烟的吸味品质。滤嘴通风的降焦效果取决于稀释率的大小,过高的稀释率不利于卷烟的吸味质量。  相似文献   

5.
卷烟吸阻对焦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卷烟的加工和原材料的使用过程中,不同因素都可导致卷烟吸阻的变化,对焦油产生影响。我们通过对不同烟支重量、滤嘴和滤嘴打孔、卷烟纸透气度、烟丝填充值与吸阻和焦油的关系方面进行的实验分析发现,随着烟支重量增加,吸阻逐渐增大,但与焦油产生量的高低不成正比例关系。在烟支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卷烟焦油随滤嘴吸阻的增大而降低。在烟支重量和滤嘴吸阻相同的情况下,烟支的吸阻随卷烟纸透气度的增高而降低,焦油也呈递减趋势。滤嘴打孔距离越靠近滤嘴上端,卷烟吸阻的下降幅度越大,稀释烟气的能力也越强。通风度与稀释烟气的能力成正比,大约通风度每增加10%,烟支吸阻下降8.67mmH_2O。焦油产生量与打孔通风度成反比,即通风量越大,焦油量越低。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烟丝填充值越高,烟支吸阻越小,焦油产生量也越低。  相似文献   

6.
现在混合型卷烟逐步为我国烟厂和消费者所熟悉。为了丰富我国国产卷烟的花色品种,逐步形成一些独特风格的卷烟,以适应工农兵和外销的要求,本刊介绍一些国外混合型卷烟的加料与干燥的情况,以供参考。混合型卷烟的基本配方:烤烟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我国混合型卷烟发展的曲折历程;分析了近年来中式混合型卷烟所呈现的销量下滑、结构偏低、状态走弱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消费需求不旺、行业政策不利和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动力不足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应从保障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充分重视中式混合型卷烟发展的意见,并从政策支持、原料保障、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卷烟在燃吸状态下逐口动态吸阻与动态通风的关系,基于卷烟冷态下的线性网络模型,建立了卷烟在热态下吸阻与通风的相关模型,得到卷烟动态吸阻与动态滤嘴通风率之间的线性关系。采用3种不同圆周卷烟进行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动态吸阻、滤嘴通风率以及总通风率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4%、6.3%、11.1%,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准确性;②不同圆周卷烟在燃吸过程中,当滤嘴通风孔和滤嘴后段的吸阻值保持不变时,动态滤嘴通风率与卷烟的总吸阻之间呈线性关系;③在逐口抽吸过程中,卷烟动态滤嘴通风率和总通风率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4~6百分点和12~20百分点;④该卷烟动态模型可以对卷烟在燃烧状态下吸阻与通风的变化进行预测,为卷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在线激光打孔设备制作通风率不同的混合型卷烟和烤烟型卷烟,考察通风率对两种卷烟物理指标、常规烟气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卷烟的总通风率、滤嘴通风率均与卷烟质量呈正相关,与吸阻呈负相关,且通风率越高,滤嘴通风率对总通风率的贡献越大;两种卷烟的总通风率、滤嘴通风率均与烟气烟碱、焦油和CO释放量呈显著负相关,影响大小依次为CO释放量焦油释放量烟碱释放量.根据卷烟烟气指标设计,可先计算总通风率,再通过调整在线激光打孔参数来满足卷烟产品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广西轻工业》2013,(6):147-148
为了研究醋纤滤嘴中添加丙二醇对卷烟品质的影响,制作了6种不同丙二醇含量的醋纤滤嘴和相应的6种卷烟,并在低湿度(温度22℃湿度30%)环境条件下对6种卷烟进行了感官质量评价。同时还研究了醋纤滤嘴中添加丙二醇对卷烟的吸阻和主流烟气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醋纤滤嘴中添加丙二醇在低湿度环境下能显著提高卷烟的感官质量,而且丙二醇在醋纤滤嘴中的添加比例为2%时感官质量达到最佳,在正常环境下该方法对卷烟感官质量没有显著影响;醋纤滤嘴中添加丙二醇对卷烟吸阻指标的影响不显著;醋纤滤嘴中添加丙二醇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烟碱、一氧化碳三项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几种国内外混合型卷烟烟丝中香味物质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的前处理分离方法,以及气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分析鉴定技术,对9种国内外混合型卷烟烟丝中的半挥发性酸性、碱性和中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共鉴定出37种碱性成分,83种中性成分和12种酸性成分。采用内标法定量测定了烟丝中的噻唑、吡啶、四甲基吡嗪、吡咯和吲哚等18种碱性香味成分;芳樟醇、二氢大马酮、香叶基丙酮、氧化异佛尔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等47种中性香味成分;乙酸、3-甲基戊酸、十四酸和棕榈酸等12种酸性成分。以及酸性、碱性和中性成分的总量,评价了该方法的重复性和前处理过程的回收率。研究结果表明,烟丝中中性成分总量的平均值国外卷烟比国产卷烟略高;烟丝中酸性成分总量的平均值国外卷烟比国产卷烟略低;烟丝中碱性成分总量的平均值(烟碱除外)国外卷烟是国产卷烟的2.2倍。   相似文献   

12.
低焦油、低自由基、富硒烤烟型卷烟的研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提高卷烟的安全性,本文研制开发了一种低焦油、低自由基、硒含量较高的烤烟型卷烟。在研制过程中,利用一系列工艺技术,如选择能够促进有机化合物裂解、减少干馏物形成的催化剂添加到卷烟烟丝中来降低焦油释放量;选择能够提高燃烧锥温度和燃烧速率的助燃剂;添加高效能的自由基捕获剂来捕获卷烟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在叶组配方中使用一定量的富硒烟叶等。同时,在产品的设计中采用了高透气度盘纸、烟丝膨胀技术和有添加剂的卷烟滤嘴等卷烟降焦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卷烟焦油量在12 mg/支以下,自由基总量降低了40%,微量元素硒成功地导入到主流烟气中,研制的卷烟主流烟气硒含量比普通卷烟的硒含量增加了140%。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GC-TEA)对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4种烟草特有N-亚硝胺(TSNAs)进行了分析;优化了前处理过程及仪器分析条件;建立了使用经抗坏血酸处理的玻璃纤维滤片收集卷烟主流烟气,用二氯甲烷萃取卷烟主流烟气中的TSNAs,萃取液经碱性氧化铝层析柱纯化,TSNAs通过GC-TEA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并对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98种卷烟样品中的TSNAs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混合型卷烟主流烟气中TSNAs的含量显著高于烤烟型卷烟;国外混合型卷烟中NNK的含量高于国内混合型卷烟。这些研究结果为制定我国卷烟烟气中TSNAs含量限量标准、建立技术壁垒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烟碱/焦油比与卷烟吸味品质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低焦油卷烟的设计水平 ,对烤烟型卷烟的烟碱 /焦油比与其吸味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烟碱 /焦油比与吸味品质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A、B类卷烟的平均烟碱 /焦油比分别为 0 .0 73 8和 0 .0 5 92 ;中低焦油卷烟的平均烟碱 /焦油比为 0 .0 73 5 ,相当于A类卷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卷烟“三纸一棒“对烟气特征及感官质量的影响(二)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收集具有不同参数的10种卷烟纸、10种成形纸、7种接装纸以及5种丝束,分别搭配组合并选用同一批次的混合型卷烟烟丝卷制成89种试验卷烟.然后对全部试验卷烟进行烟气分析测试及感官质量评吸,最终建立卷烟辅助材料参数与焦油量、烟气烟碱量、烟气CO量、抽吸口数、过滤效率、总稀释率等烟气分析指标的数学回归方程,在试验范围内利用这些方程可直接计算出辅助材料参数的改变对烟气分析指标的影响.具体的方程包括卷烟纸自然透气度、总稀释率、滤嘴长度以及滤棒吸阻(对通风卷烟及不通风卷烟)等分别与焦油量、烟气烟碱量、烟气CO量、抽吸口数的关系,滤棒吸阻及滤嘴长度与过滤效率的关系,卷烟纸自然透气度与自由燃烧速度的关系等.本文还建立了成形纸透气度、接装纸透气度与总稀释率的回归方程,在试验范围内利用此方程可直接计算出总稀释率的大小.并对丝束规格对烟气分析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还定性描述了卷烟辅助材料参数的改变对感官质量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制丝过程中不同档次卷烟化学成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制丝过程中不同档次卷烟配方叶组化学成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分析了制丝过程的6个生产工序高、中、低档烤烟型卷烟配方叶组的多酚、淀粉、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和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①在制丝过程的6个工序中,除贮片工序还原糖含量略有增大外,高、中、低档卷烟配方叶组的多酚、淀粉、总糖、还原糖、烟碱和总氮均持续降低;②多酚氧化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从投料口至第1次润叶后均有所增加,之后工序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持续降低,淀粉酶活性至贮片工序后仍有所增加,之后持续降低;③在制丝过程的6个工序中配方叶组的多酚、总糖及还原糖含量、碱氮比及糖碱比与最佳值接近程度、淀粉酶活性与其卷烟档次成正比,而烟碱、总氮、淀粉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其卷烟档次成反比。  相似文献   

17.
烟叶类型和外加成分对卷烟烟气粒相物pH值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捕集在剑桥滤片上的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用去CO2 的蒸馏水提取 ,用精密 pH值计测量水提取液的 pH值。对于不同的单料烟卷烟 (包括烤烟、白肋烟、香料烟 )和不同类型的卷烟 (包括中式烤烟型、英式烤烟型、美式混合型 )的烟气pH值进行了测定 ,结果分别呈下列顺序 :白肋烟 >香料烟 >烤烟 ,混合型 >英式烤烟型 >中式烤烟型。分别将各种糖类、有机酸类、无机酸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盐类、酚类成分加入对照卷烟 ,探讨了这些化学成分对烟气 pH值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乳酸、蔗糖等可显著降低烟气pH值 ,烟碱可显著增加烟气pH值。提供了国内外一些卷烟牌号的烟气pH值测定数据。  相似文献   

18.
周妍  吴秉宇  费婷  王亮  吴达  刘百战 《烟草科技》2022,55(11):67-74
为研究吸烟者的唾液成分,改进并优化了闭环回路气提系统,使用咀嚼刺激法以棉球收集吸烟者唾液,建立了吸烟者唾液成分的闭环回路气提-热脱附-气质联用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卷烟吸烟者的唾液成分。结果表明:①相较于主流烟气,唾液中不同种类化合物的组成以及比例变化明显,其中,变化最为显著的是环戊酮类、吡嗪类和内酯类化合物以及三乙酸甘油酯,唾液中环戊酮类和吡嗪类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与烟碱的比值提升了10~30倍,内酯类化合物和三乙酸甘油酯的色谱峰面积与烟碱的比值降低了95%以上;②不同类型卷烟吸烟者唾液的主要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差异明显,差异较大的成分为吡啶类、吡嗪类、环戊烯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英式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吸烟者唾液中吡啶类和吡嗪类化合物的色谱峰面积高于中式烤烟型,中式烤烟型卷烟吸烟者唾液中环戊烯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则高于英式烤烟和混合型卷烟。   相似文献   

19.
Effects of low nicotine content cigarettes on smoke intak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igarettes with selective reductions in nicotine delivery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potential tools to prevent or treat nicotine dependence or to reduce harm by virtue of reduced nicotine and nitrosamine delivery. An important question is whether individuals smoke these products more intensively, as has been shown to occur with ventilated-filter cigarettes. To investigate this issue, we compared conventional highly ventilated filter cigarettes, having very low tar and nicotine yields when smoked by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method (1 mg tar, 2 mg carbon monoxide [CO],.2 mg nicotine), with low nicotine content cigarettes, manufactured from a genetically modified strain of tobacco, which had higher tar but lower nicotine yield (14 mg tar, 13 mg CO,.02 mg nicotine). A total of 16 cigarette smokers participated in two 8-hr sessions (order counterbalanced) during which they smoked each type of cigarette ad libitum. Expired-air CO, plasma nicotine, and smoking topography measures were collected. Subjects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smoking when using the highly ventilated filter cigarettes, and puff volum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with the low nicotine content cigarettes. Subjects achieved an expired-air CO level 74% as high as with the low nicotine content cigarettes; the latter produced CO levels similar to those measured at baseline when subjects smoked their habitual brands of cigarettes. Plasma nicotine levels obtained when subjects smoked the highly ventilated filter cigarettes also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when they smoked the low nicotine content cigarett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livery of substantial amounts of smoke, with selective reductions in nicotine yield, appears to prevent compensatory smoking behavior. Further studies should determine whether similar results are obtained in naturalistic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20.
卷烟烟支化学成分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因子分析和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烟支化学成分与烟气化学成分(总粒相物、烟气烟碱、焦油和一氧化碳)的关系.结果表明,将总糖、总氮、总碱、还原糖、氯、钾、蛋白质7种烟支化学成分划分为有意义的糖因子、氮因子、碱因子和钾因子,其中碱因子和钾因子是对烟气化学成分影响较大的两个潜在因子,该4因子模型解释了试验数据总方差的98.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