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叔丁醇与水构成的复合分散体系,乙酸乙酯为溶胀剂,通过悬浮溶胀聚合的方法合成了接枝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PE-g-GMA),考察了分散体系各组分配比,单体、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并对接枝物的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结果表明,GMA单体可以接枝到CPE主链上,并且在最优聚合条件下接枝率可达37%(接枝效率7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通过自由基聚合接枝对氯化聚丙烯(CPP)进行了改性。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对氯化聚丙烯改性胶粘剂粘接性能的影响,并对接枝产物进行了FTIR表征,确定出较理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θ=110℃,反应时间t=4h,m(CPP):m(HEMA):m(BPO)=1:1:0.1。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淀粉为接枝骨架,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丙烯酸乙酯(EA)和乙酸乙烯酯(VAc)为接枝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制备淀粉基木材胶粘剂.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以及两单体配比对淀粉与丙烯酸乙酯-乙酸乙烯酯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引发荆浓度9.7×10-3mol/L、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h、VAc和EA体积比为6:4时,可得到较高的接枝效率和接枝率.  相似文献   

4.
SEBS-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甲苯溶液中进行丙烯酸(AA)接枝SEBS树脂。经红外光谱和光电子能谱(ESCA)分析表明,丙烯酸已接枝到SEBS树脂上。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聚合物接枝率、单体接枝效率等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接枝反应的适宜条件:温度为90℃,引发剂用量为聚合物的10%,丙烯酸用量为5mL,时间6h~8h。  相似文献   

5.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作引发剂,通过溶液接枝聚合法把苯乙烯接枝到原硅酸钠改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上,磺化后得到聚偏氟乙烯接枝苯乙烯磺酸(PVDF-g-PSSA)电解质膜。讨论了原硅酸钠的用量、接枝反应时间、反应温度、BPO浓度、苯乙烯单体浓度等对PVDF-g-PSSA膜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硅酸钠用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BPO浓度为0.016mol/L反应液、苯乙烯与四氢呋喃的比例为4∶1、在75℃水浴中,氮气保护下反应10h,可得到接枝率为16.1%、电导率为1.6×10-2S/cm的PVDF-g-PSSA电解质膜。  相似文献   

6.
以苎麻麻纱和精干麻为原料,研究了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与苎麻纤维的接枝反应,对反应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及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对接枝后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浓硫酸作催化剂,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10 h,浴比1∶30,TDI的用量为2 mL/g麻,接枝率较高.同样条件下,用碱处理过的脱脂苎麻为原料接枝率更高.TDI中的一个-NCO与苎麻纤维发生了反应生成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7.
明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的溶胀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明胶(Gel)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制备了明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分别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与蒙脱土(MMT)插层复合对接枝反应产物溶胀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接枝共聚及与MMT插层复合可以显著降低明胶的溶胀度.  相似文献   

8.
陈莉  陆尔力  王闻宇  冯霞  赵义平 《功能材料》2007,38(12):1990-1992
以经碱处理的聚偏氟乙烯(PVDF)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作为聚合单体,分别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为引发剂,合成了PVDF-g-PNIPA接枝共聚物.设计了反应时间、单体配比和反应温度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产物进行表征,计算接枝率.讨论了反应条件及不同的引发剂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IBN引发剂在较高温度、较长反应时间下有着更高的接枝率;而BPO引发剂在较低温度、较短反应时间下比相同条件下的AIBN更优秀.  相似文献   

9.
以马来酸酐(MAH)为接枝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熔融接枝法改性氯化聚丙烯(CPP)。采用红外和核磁对产物进行表征,计算了改性产品的接枝率,系统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接枝率对接枝产物酯溶性和在聚丙烯(PP)基材表面附着力和粘接强度的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MAH接枝CPP改变了产品极性,提高了产品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在反应条件适宜时也提高了产品在PP基材表面的附着力。当过氧化苯甲酰(BPO)用量为0.05份,100℃时,接枝改性CPP在乙酸乙酯中溶解度最大(9.58g),较未改性CPP提升了4.67倍,在PP基材上的附着力最好(国际0级),粘接强度最大(0.689MPa)。  相似文献   

10.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瓜尔胶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共聚物(GGgGMA).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在反应温度为50℃,瓜尔胶浓度为5g/L,硝酸铈铵占瓜尔胶单体质量分数为12%,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用量为4 mL,反应时间为6h时,接枝率达最大值,并对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FT-...  相似文献   

11.
用焦磷酸络锰(Ⅲ)引发丙烯酰胺接枝魔芋粉合成增稠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焦磷酸络锰的三价离子Mn^3 为引发剂,引发魔芋粉(KGM)与丙烯酰胺(AM)的接枝共聚。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介质以及KGM预处理方式等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产物的水溶性及增稠性。  相似文献   

12.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modified acrylic sheet prepared by bulk co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MMA) and styrene (ST) were improved by the addition of a small amount of graft natural rubber (GNR). The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MMA and ST onto natural rubber latex was carried out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potassium persulfate as an initiator. The properties of the modified acrylic sheet containing GNR with 22.5 wt.% graft copolymer were investigated as a function of GNR cont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mpact resistanc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of the modified acrylic shee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GNR in the range of 0.5-4 parts. From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odified acrylic sheet shifted from brittle to ductile when the amount of GNR was increased.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 of the modified acrylic sheets show the relatively smooth fracture surface with relatively few small cracks. This implies that the GNR can be used as an impact modifier for acrylic plastics.  相似文献   

13.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在醋酸-二甲基亚砜复合溶剂中进行了聚羟基丁酸酯与壳聚糖的接枝反应,探讨了温度、引发剂用量、用料比、分子量等对接枝率的影响。付里叶红外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确认了产物的结构。广角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析证实,接枝产物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好于原料壳聚糖。接枝产物的体外血液相容性评价结果表明,壳聚糖/PHB接枝共聚物表现出溶血率低,复钙化时间长,动态凝血曲线下降平缓,膜表面无血小板粘附,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单体技术合成聚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的规整接枝共聚物PBA-g-PS.研究了共聚合反应条件:聚苯乙烯大单体的投料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接枝效率的影响;PBA-g-PS可以作为ACR/PS体系的共混增容剂,研究共混物的组成,接枝物的用量,接枝物的组成对共混物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用SEM,DSC表征共混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确实能促进两组分相容,起到增容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锰盐引发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本文研究了以锰盐为引发体系的淀粉和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除了研究一般反应条件如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之外,还着重研究了淀粉用量、介质pH值、淀粉团粒大小对接枝的影响,以探讨淀粉在接枝共聚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Mn(H_2P_2O_7)_3]~(3-)为引发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实施方法,初步研究了淀粉与苯乙烯的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对该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所获接枝物的接枝率最大值为150%;对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这两种接枝共聚实施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淀粉与苯乙烯的乳液接枝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情况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丙烯酸丁酯大分子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小分子单体共聚 ,合成了以甲基丙酸甲酯为主链、丙烯酸丁酯为支链的规整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表征结构 ,研究了大单体的投料量、引发剂的用量及共聚反应温度对接枝效率的影响。并且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影响因素 ,当聚丙烯酸丁酯大单体的分子量大于 50 0 0 ,投料重量百分比在 6 0 %左右 ,得到性能良好的热塑性弹性体  相似文献   

18.
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产物结构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通过正交设计对主要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进行研究,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等方法表征产物结构。实验结果显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丙烯酸:淀粉=3.5,丙烯酸中和度=83.3%,过硫酸钾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分别为淀粉用量的3.0%和0.3%,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产物吸水率>800g/g。聚合过程中淀粉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并且接枝反应破坏了淀粉颗粒结晶结构,接枝产物趋于无定型结构。  相似文献   

19.
淀粉与DADMAC-AM接枝共聚反相胶乳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以淀粉、丙烯酰胺( A M)、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D A D M A C)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共聚物。讨论了合成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及在造纸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改变投料方式、控制两种单体适当的配比,可以获得较高分子量和阳离子度的稳定胶乳产品。通过造纸滤水性试验发现,当将本品用量为 0.05% 加入造纸系统,填料留着率与目前普遍采用的两种试剂——阳离子淀粉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相比,数值都高。因此,它是造纸业很好的助留助滤剂。  相似文献   

20.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尼龙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引发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与醇溶性尼龙在乙醇中的接枝共聚反应 ,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对接枝共聚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