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石祥滨  宋立强  刘芳 《计算机工程》2007,33(19):264-266
提出一种适合P2P MMOG的基于状态差的欺骗检测机制。采用定积分对某玩家在其他玩家游戏视图中的状态差进行量化,并在参考网络延迟的基础上根据状态差判定该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是否进行了欺骗。判断标准为既定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欺骗检测机制能有效检测出导致玩家状态不一致类型的欺骗,提高了游戏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边假设检验的NEO改变帧长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祥滨  刘芳  赵鑫 《计算机工程》2007,33(17):280-282
使用双边假设检验来检测更新信息到达时间间隔的变化情况,根据当前网络状况精确计算帧长度调整值以改进原NEO协议简单比较及粗略调整帧长度的缺陷。将该协议中改变帧长度的投票权转交给游戏引擎,避免强制玩家参与投票。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帧长度随网络状况平稳变化,更接近真实网络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协议性能。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P2P的MMOG防欺骗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通过对现有的MMOG防止欺骗(Cheating)技术研究,提出了一种DrAS协议,该协议能防止更多种类型的欺骗。实验结果表明DrAS协议相对于AS协议明显地减少了网络延时,从而显著提高了游戏的响应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基于聚类分析入侵检测的研究大都通过改进算法增强入侵检测的效果,算法往往具有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复杂度,算法参数大多通过人工尝试得到,参数的最优化和动态改变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入侵检测模式,采用针对K-means算法的特点的预处理过程,充分利用K-means算法应用的具体环境,将可得到入侵信息指导K-means算法的执行.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解决了K-means算法本身存在的问题.通过动态确定初始中心向量和半径阈值参数建立了一种动态自适应入侵检测模式.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检测模式是有效的,能有效检测某一种具体的入侵类型.  相似文献   

5.
一种改进的ARP协议欺骗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洁  武装  陆倜 《计算机科学》2008,35(3):52-54
ARP协议欺骗作为一种交换式局域网中获取数据信息的方法,当用作攻击手段时,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分析ARP协议的漏洞及ARP欺骗的原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地址和物理地址标准对应库的ARP欺骗检测方法,达到了及时有效地检测出网络中存在的ARP欺骗报文的目的,实测表明效果良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主动队列管理算法BLUE缺乏早期拥塞检测机制及其在参数设置方面存在不足,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拥塞控制算法。算法从系统资源分配角度出发, 对缓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分配, 根据缓冲空间的利用情况预测网络拥塞并动态调整控制阈值, 及时准确地调整丢包率。NS仿真实验表明, 该算法能有效减少BLUE算法存在的队列溢出或空闲, 能有效保持队列长度稳定, 提高链路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实时视频传输过程中视频帧间存在一定帧间隔、每帧视频编码时间不同、编码后数据大小不同等特点,提出一种动态调整RTP(实时传输协议)数据包发送间隔的算法,并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降低实时视频传输过程中的丢包率和抖动时间。  相似文献   

8.
DyTrust:一种P2P系统中基于时间帧的动态信任模型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常俊胜  王怀民  尹刚 《计算机学报》2006,29(8):1301-1307
针对现有的信任模型对节点行为改变的动态适应能力和对反馈信息的有效聚合能力支持不足,提出一个基于时间帧的动态信任模型DyTrust,使用时间帧标示出经验和推荐的时间特性,引入近期信任、长期信任、累积滥用信任和反馈可信度4个参数来计算节点信任度,并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动态调节上述参数,提高了信任模型的动态适应能力.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的信任模型相比,DyTrust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能力和反馈信息有效聚合能力,能够有效处理动态恶意节点策略性的行为改变和不诚实反馈对系统的攻击.  相似文献   

9.
优化的动态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动态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中的标签个数估计进行改进,采用动态调整机制,使标签个数估计式系数自动调整,解决阅读器下一个查询周期应该使用的帧时隙长度的问题。针对实测中当帧长度与标签个数相等时冲突率较高的问题,将查询命令时间计入总的帧长度中以优化帧长度。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DFSA算法延迟时间减少,冲突率降低,系统效率提高,在标签数量较少时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针对ViBe算法在动态背景下存在鬼影消除时间长、算法适应性差、前景检测噪声多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ViBe算法框架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采用鬼影检测法标记第1帧中的鬼影区域,并向位于鬼影区域的背景模型中强制引入背景样本,从而快速抑制鬼影;在像素分类过程中,引入自适应分类阈值,解决全局阈值易受动态噪声干扰的问题;在背景模型更新中,根据像素分类的匹配值来动态决定更新因子,提高算法适应场景变化的能力.定性与定量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相较于ViBe算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动态背景下的运动目标,应用于河流漂浮物检测场景中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结构P2P文件共享系统对不同流行度的文件使用相同的搜索策略从而导致大量网络资源的浪费问题,在研究Gnutella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LogLog算法的文件流行度判定机制,将它与Expanding Ring算法结合,给出一种基于流行度的搜索机制。与Expanding Ring相比,该搜索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网络开销和响应时间,特别是稀缺文件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2.
彭蕾  吕敬祥  刘秋平 《传感技术学报》2016,29(11):1737-1741
能耗问题已经成为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研究热点,因此如何设计高能效的路由协议是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为了降低传感器节点的能耗,提出一种适用大规模网络的基于LEACH算法的混合无线传感网络节能路由算法。首先,根据距离信息,设计一种簇成员向基站直接传输或者通过簇头转发数据的路由协议。然后,推导出满足该算法的能耗条件。最后,通过MATLAB工具仿真表明与已有的LEACH协议和M-LEACH协议相比,混合路由协议能够有效降低基站周围节点的能耗,从而延长整个网路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负载均衡是P2P网络的研究热点之一,当前负载均衡技术存在负载均衡程度低、假设条件过多等问题.提出一了种增强型负载均衡算法ELB_P2P,它根据节点的承栽能力为其分配相应大小的可动态调整的ID地址空间以及合理的载荷,在负载转移时自动选择延迟小带宽高的轻栽节点,并引入负载转移流量控制机制.实验表明,相对于Chord等传统P2P协议,ELB_P2P算法有更快的负载均衡速度、更小的负载均衡开销,系统稳定性好,在网络重栽情况下也能取得较低的负载不平衡度,并且对节点属性没有苛刻的限制和假定.  相似文献   

14.
P2P环境提供了便捷的资源共享和直接通信,但也使病毒等获得了更为方便的传播和感染渠道.提出一种基于免疫协作的混合式对等网络病毒检测模型,利用对等节点间的协作实现记忆检测器的共享,通过在中枢节点建立疑似病毒库降低病毒检测的漏检率和误栓率.在检测器生成阶段,提出基于二次成熟的否定选择算法以降低检测器集的冗余度;在病毒检测阶...  相似文献   

15.
负载不均衡是影响P2P系统应用服务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flat DHT(Distributed Hashing Table)的P2P系统模型上。将分布式负载均衡算法结合虚拟服务器技术的优势相结合。设置双阈值以解决不必要的节点间通信问题;并在热区迁移中采用隔层负载迁移策略,以期减少不必要的反复的负载迁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保证负载在各节点上趋于公平并使热区的次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着重讨论了基于P2P结构的移动对象kNN组查询算法。组查询算法采用建立计时区间的方法合并计时器,并通过改变临界物体的应答模式来优化临界物体间的通信协议。为降低移动对象资源的紧张程度,设计了区间计时算法和临界点信息处理算法以降低通信频率,减少响应次数,增强组查询的实时性。在模拟实验中,组查询算法有效降低了移动物体的CPU资源紧张程度和无线通信代价。  相似文献   

17.
P2P流媒体点播系统中,由于用户的VCR操作存在不确定性,在查找合作节点时存在一定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邻居节点选择算法。描述了基于虚拟直播频道的点播系统覆盖网构建方式,将系统中的节点通过DHT协议的方式组织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学习预测策略模型,根据该模型预测结果提前查找所需邻居节点。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改善用户跳转响应延时,促进节点协作。  相似文献   

18.
一种减少网间P2P流量的Peer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合理引导对等网络(P2P)的流量,减少关键位置的带宽占用,该文以常用P2P软件BitTorrent(BT)为例,提出一种基于片段融合度的peer选择算法,使得在BT下载效率降低很少的同时,减少了BT流量。通过建模与分析,证明该算法可以大大减少P2P的网间流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结构化对等网络中存在的由查询负载不均衡所导致的拥塞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入度调整的拥塞控制算法。算法根据节点查询负载的情况,动态判定出可能存在的热点,并将热点周围的节点组织起来,通过调整每个节点入连接的数量对负载进行调整。为了克服节点处理能力的异构性,算法将热点组中的节点进一步划分为多个能力组,并在能力组内和组间分别进行调整。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处理突发流量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查询失败的次数,降低拥塞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