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麦冬果实蓝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麦冬果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水为提取溶剂,将提取的色素液在200~650nm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而后分别探讨碳水化合物、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对色素在可见光区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色素在紫外可见光区有3个吸收峰,波长分别为380、574、617nm;葡萄糖、蔗糖等碳水化合物在一定程度上使色素的稳定性增加,当温度低于60℃时麦冬果蓝色素可保持其蓝色不变,但当温度大于30℃时,色素水溶液中有沉淀产生。大多数常见金属离子可使麦冬果实蓝色素吸光值增加,其中Cu2 、Fe3 、Na 、K 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蛇莓果实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成 《食品科学》2008,29(4):124-127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及辅色物质对蛇莓果实色素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pH2的酸性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对色素提取液在200~600nm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获得其3个吸收峰,而后分别探讨pH、碳水化合物、氧化剂以及辅色物质对色素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该色素的三个吸收峰波长分别为338、490、540nm;蛇莓果实色素对热较稳定,但不耐高温;pH对其影响很大,在低酸性条件下使用;氧化剂对其有一定的影响;防腐剂、碳水化合物对其影响不显著;各种辅色剂中谷氨酸能够起到一定的稳定色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酸模叶蓼果实红色素在可见光区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pH2的8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对色素提取液在400~700nm进行紫外扫描,而后分别探讨温度、pH、H2O2、VC、金属离子以及蔗糖对色素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该色素的四个吸收峰波长分别为444、475、519、665nm;酸模叶蓼果红色素可耐受一定高温,pH对其影响很大,应在低酸性条件下使用;H2O2可使其褪色,VC对其影响不大;大多数金属离子对其无影响,Fe3+等少数金属离子对色素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伟  张赟 《食品科学》2010,31(15):135-138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红菜苔红色素在可见光区的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红菜苔红色素的稳定性。方法:采用pH2 的酸性75% 乙醇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对色素提取液在400~700nm 范围内进行扫描获得3 个吸收峰,而后分别探讨温度、pH 值、H2O2、VC、蔗糖、金属离子对色素3 个吸收峰的影响。结果:该色素的3 个吸收峰波长分别为416、527、658nm;红菜苔红色素对热较稳定,可耐受一定高温;pH 值对其影响较大,需在低酸性条件下使用;H2O2、VC 对其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蔗糖可使其稳定性增加,大多数金属离子对其无影响,而Fe3+ 可使色素褪色。  相似文献   

5.
以紫红豇豆为原料,研究了豆荚与种子中紫红色素理化性质以及防腐剂、pH值、光照、温度、还原剂、氧化剂和7种常见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旨在为紫红豇豆色素的提取加工及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豆荚与种子的紫红色素在紫外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70nm和207nm,在可见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42nm和481nm,紫红色素水溶性好,颜色随pH值变化而变化(pH<3时颜色鲜红;pH>7时,颜色由紫色转为绿色)。酸性条件(pH<)下该色素对光、低温有很好的稳定性,耐氧化性与耐还原性较强。Ca2+、Na+、Mg2+、K+、Zn2+等离子对紫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Cu2+、Fe3+离子使色素稳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6.
板栗壳色素化学性质及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板栗壳为材料,首先优化了板栗壳色素的纯化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纯化色素的化学性质、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硅胶柱层析表明,优化的色素纯化方法简便有效。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1)色素甲醇溶液在紫外光区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在218nm和264nm附近;(2)pH3.0、4.0条件下,紫外光区在218nm和264nm附近有明显的吸收峰,可见光区在480nm附近有小的吸收峰;(3)pH5.0、6.0条件下,紫外光区在218nm和272nm附近有明显的吸收峰,可见光区在510nm附近有小的吸收峰,中性及碱性条件下的光谱也具有相同特点。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色素的主要吸收波数为3400、3145、3043、1715、1630、1400、1036和620cm-1。结合色素的化学性质鉴定,初步推断板栗壳色素含有苯环及酚羟基,而不具有典型黄酮类色素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从一株新型镰刀菌(Fusarium sp. B158)液态发酵菌丝体提取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是酸性乙醇(pH2)。色素的全波长扫描显示,该色素在324nm和360nm波长处均有吸收峰,实验,选择360nm作为色素的最大检测波长。色素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色素对热、光、甜味剂以及常见食品添加剂表现稳定,对溶剂的pH值以及氧化剂和还原剂敏感。大部分的金属离子(Cu2+和Fe3+除外)对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房岩强  刘建垒  李恬  和珊  赵丽  宋晓庆 《食品科学》2009,30(23):176-179
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紫色马铃薯花色苷,研究pH 值、温度、光照对色素的影响,探讨在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剂、防腐剂、食盐、葡萄糖等存在的条件下花色苷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紫色马铃薯花色苷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6nm,为水溶性色素;70℃以内比较稳定;pH 值对色素有显著影响,在酸性条件下较为稳定;金属离子Al3+、Zn2+、Na+、Ca2+ 对色素色泽无不良影响,而Sn2+、Fe3+ 影响显著;色素耐氧化性、耐还原性差,且光照能加速色素降解;防腐剂、食盐及葡萄糖等常用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德经 《食品科学》2006,27(10):155-158
通过对板栗仁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板栗仁色素为脂溶性色素,用乙醚溶剂,料液比1:3,35℃,提取1.5h,板栗仁色素的含量为2.8%,其分布是外部多内部少,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对色素有破坏作用;(2)板栗仁色素可见光区最大吸收波长441nm,光照、温度、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褐变等因素增强板栗仁色素的影响稳定性,而铅离子、pH、紫外光照、100℃以上温度影响色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樟树熟果红色素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开发利用樟树果实的丰富资源,增加其经济附加值及为寻找新的天然食品着色剂提供依据,从提取工艺条件、pH、温度、时间等方面对樟树熟果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pH1,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90min;该色素在可见区最大吸收波长为509nm;该色素受pH值影响较大,在pH1时的A509nm较大,色泽鲜艳,对温度不稳定.在pH5时的A509nm较小,但对温度较稳定,在pH>9时色素变色;色素对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较高,Fe^3+使色素溶液变色,Cu^2+对色素有增色效果,但加速了色素的降解,Ca^2+对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Mg^2+、Na^+对色素无不良影响;食品添加剂VC、柠檬酸对色素有一定增色效果,苯甲酸钠对色素有降色效果,蔗糖和淀粉对色素的影响不大;氧化还原剂对色素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心萝卜色素分布及其抑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红心萝卜色素含量及其分布特性,探究红心萝卜色素的稳定性和抑菌性,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4种红心萝卜的色素,比较色素分布差异,综合分析色素稳定性和红心萝卜色素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4种萝卜中,胭脂萝卜色素总量最高(0.039 mg/g)。萝卜个体内部色素存在差异,萝卜皮中的色素含量显著高于萝卜内部其他部位(P<0.05)。提取色素对高温(≥60 ℃)较为敏感,在pH=7时色素较稳定,抗Fe3+、Al3+的干扰能力较弱;耐还原能力比耐氧化能力强;柠檬酸和维生素C对色素有保色作用,蔗糖和食盐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显著,且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Spectral, colorant, and stability properties of colorants based on red cabbage, grape, cranberry, beet, and Red No. 40 were compared in buffer and in a simulated beverage. At pH 3, red cabbage imparted a red color similar to that of beet juice and less orange than that of the other colorants. Increasing the pH of red cabbage extracts to 4 produced a bathochromic shift and decreased color strength. Tristimulus parameters displayed maxima when L was varied. Red cabbage pigments were more stable during heating and storage than were the other colorants tested. pH had little effect on color stability; exposure to light greatly increased color loss during storage.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桃金娘色素的稳定性和理化性质,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为桃金娘色素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桃金娘色素易溶于酸性水溶液、酸性醇溶剂,不溶或难溶于非极性溶剂;在溶液pH小于4.0时桃金娘色素对光、热有较好的稳定性,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16nm;耐强氧化剂和还原剂较差;Zn2+、K+、Al3+、Na+、Ca2+离子对桃金娘色素有不同程度的保护和增色作用,但Mg2+、Fe3+离子降低色素的稳定性。经过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表明桃金娘色素主要由4种色素组成。  相似文献   

14.
龙陵紫皮石斛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 种类型的龙陵紫皮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茎为试材,用溶剂法提取色素,并研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3 种类型龙陵紫皮石斛色素溶液在可见光533.0 nm波长处有吸收峰,其色素的主要成分为花色苷。紫鞘型、紫条型和血草型紫皮石斛花色苷含量分别为39.65、35.05、15.85 mg/L。温度的改变对紫皮石斛花色苷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颜色逐渐加深;在阳光照射下,花色苷极不稳定,Mg2+和Al3+对花色苷有很好的增色、稳定作用;Cu2+、Zn2+和Fe3+使花色苷明显褪色,并伴有沉淀;随着H2O2 和VC、Na2SO3浓度的增大,颜色逐渐消退;食盐对紫皮石斛花色苷有一定的增色作用;蔗糖和柠檬酸使花色苷明显褪色。  相似文献   

15.
李伟  周大寨 《食品科学》2012,33(17):87-89
研究不同溶剂浸提的红叶甜菜红色素在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80%乙醇和蒸馏水为提取溶剂,将提取的色素液在230~700nm范围内进行紫外-可见扫描,而后分别探讨不同温度和光照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将醇提与水提液色素进行HPLC分析。该色素的水提液液和醇提液共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为270nm和538nm;水提液的红叶甜菜色素对温度和光照略微稳定,且色素的纯度也高于醇提色素。  相似文献   

16.
红花檵木叶片花色素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花檵木叶片为材料,对其花色素的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花檵木叶片花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99.5%的甲醇、料液比1:5(g/mL)、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2h。红花檵木叶片花色素具光、热不稳定性;在强酸性时稳定,微酸近中性时变色。色素抗氧化、还原能力差;对螯合剂、苯甲酸钠敏感。葡萄糖、蔗糖对色素无明显影响,食盐、柠檬酸有增色作用,VC具减色作用。金属离子A13+、Ca2+、Co2+等具增色作用,Cu2+、Mg2+、Zn2+、Mn2+、K+、Sn2+等有减色作用,Fe2+、Fe3+、Pb2+影响色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红色素产生菌粘质沙雷氏菌D菌株经LB平皿培养后,采用乙醇时其红色素进行浸提.研究温度、光照、金属离子、pH、氧化剂及还原剂对该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红色素对温度、pH 5~10、H2O2和Na2SO3具有稳定性,但对紫外光照比较敏感.此外,Ca2+和Mg2+对该色素有保护作用,K+和CO2+对其消色作用明显.该红色素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