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芹菜榨汁后的芹菜渣为原料,采用微波法提取芹菜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研究了浸泡时间、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料液比等对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提取芹菜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50 min,微波时间3 min,微波功率600 W,料液比1∶30(g/m L)。此条件下,芹菜渣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达到13.13%。试验得到的芹菜膳食纤维,颜色为淡黄色,无任何特殊气味,是较为理想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该方法提取芹菜渣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便捷、高效、节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水提法和超声结合酶法提取花生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探讨了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加酶量等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水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超声时间25 min,超声功率150 W,花生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最高为12.56%;超声结合酶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 g/mL,超声时间15 min,加酶量2%,超声功率175 W,花生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15.84%,比超声水提法提取率提高了26.11%。花生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对·O2-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其IC50为0.33 mg/mL;花生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404%,膨胀力为2.70 mL/g。  相似文献   

3.
陈仕学  郁建平  杨俊  代鸣 《食品科学》2014,35(18):57-62
研究野生阳荷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提取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和浸提液pH值为影响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51.4 s、料液比1∶33(g/mL)、微波功率264 W、浸提液pH 3.65,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5.52%,与理论值5.75%相差较小。由此可知,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阳荷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时间短、能耗低、提取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超声波法提取苣荬菜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工艺,考察提取液pH、料液比、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单因素对水溶性膳食纤维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三因素三水平Box-Ben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pH 3,料液比1:25 g/mL,超声波功率320 W,超声时间22 min,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苣荬菜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3.65%±0.02%。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465%,溶胀力为5.53mL/g。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红薯叶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考察柠檬酸质量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和时间、提取温度等单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红薯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为:柠檬酸质量分数4%,料液比1∶35,超声波功率240 W,超声时间21 min,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4.37%±0.04%。该方法操作简便,周期短,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米糠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探讨加酶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料液比对得率的影响,以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进行超声辅助酶法提取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加酶量、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最佳提取工艺为酶终浓度5.3%、超声时间5min、超声功率415W、料液比1∶24(g/m L)。在此条件下,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最高,预测值为9.22%,验证实验得到的得率为9.36%。  相似文献   

7.
花生壳水溶性膳食纤维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微波辅助提取花生壳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工艺及其性质进行研究,探讨了料液比、柠檬酸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SDF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料液比、柠檬酸浓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SDF得率有极显著影响。花生壳SDF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柠檬酸质量分数为5%、料液比为1∶20、微波功率为320 W、处理时间为30 s,此时花生壳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17.25%。所得SDF具有良好的持水性、溶胀性、结合水力和一定的阳离子交换能力,是一种优质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8.
以香菇柄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法提取其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采用正交试验对香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香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柠檬酸质量分数为5%、料液比1∶20、微波功率640 W、微波处理时间3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香菇柄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平均得率为10.24%,持水力为2.27 g/g,膨胀力为4.13 m L/g。  相似文献   

9.
以莲藕为原料,探讨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对超声-微波提取膳食纤维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提取莲藕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3(g/mL)、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15 min、纤维素酶添加量0.6%、酶解温度60℃,该条件下膳食纤维提取率为36.83%。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火龙果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SDF),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探讨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 H、液料比、超声波功率五个因素对SDF得率的影响,并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火龙果SDF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00 W、提取温度67℃、提取时间50 min、p H3.3、液料比20∶1(m L/g),然后采用95%的乙醇沉淀2 h,4000 r/min离心20 min后用75%乙醇洗涤沉淀,SDF得率达26.45%。该工艺可以有效地从火龙果皮中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11.
陈艳  程胜  王晓丽  林松毅 《食品科学》2010,31(22):119-123
为开发利用啤酒废酵母资源,以啤酒废酵母为实验材料、海藻糖为研究对象、蒸馏水为提取剂,利用单因素与正交多项式回归设计相结合的试验方法,优化微波提取海藻糖工艺。结果表明:获得微波法提取海藻糖的回归模型为Y=3.672+ 0.00142Z12 - 0.0297Z1+0.00187Z3[Z1 为微波时间/min,Z2 为液料比(mL/g),Z3 为微波功率/W];优化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40:1(mL/g)、微波功率500W、微波时间25min、微波温度80℃,在此参数条件下海藻糖得率达到5.07%;综合分析发现:虽然微波提取法得率不及微波辅助法与超声波辅助法,但提取时间显著少于另外两种方法(P < 0.05),提取时间仅为微波辅助法的1/9、超声波辅助法的1/15。  相似文献   

12.
以野菊花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研究响应面法(RSM)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野菊花抑菌物质的工艺参数。得到乙醇体积分数为50%,最佳参数为液固比40:1(mL/g)、提取时间15min、微波功率480W。经验证在此条件下,野菊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7.02mm,与预测值24.56mm 差异不显著,置信区间大于95%。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归正交实验优化了杏鲍菇中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进行4因素3水平二次回归正交实验,依据二次回归线性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杏鲍菇子实体多糖提取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6℃,提取时间12 min,料液比1∶35,微波功率700W,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多糖的得率可达11.80%。  相似文献   

14.
冯颖  陈巧红  孟宪军  王建国 《食品科学》2010,31(22):268-272
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分别对无梗五加果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和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70(g/mL)、提取时间50min、提取功率175W、提取温度为60℃,实际测得多糖得率为3.491%;微波法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80s、提取功率595W,实际测得多糖得率为3.482%,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辅助提取猪皮胶原蛋白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持胶原蛋白的生物活性、提高得率,采用微波技术提取猪皮胶原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微波处理温度、微波处理时间、固液比、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微波辅助提取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时间2min、微波温度25℃、固液比1:30(g/mL)、提取时间35h条件下,猪皮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76.72%。  相似文献   

16.
超声微波双辅助提取葡萄籽低聚原花青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吐鲁番的赤霞珠葡萄籽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微波双辅助法提取其中的低聚原花青素.以低聚原花青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研究固液比、微波功率、微波辐照时间、作用次数、乙醇体积分数5个单因素对葡萄籽低聚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结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超声微波双辅助萃取技术得到的低聚原花青素提取率较单独采用超声或微波辅助得到的原花青素提取率高.在以70.3%vol的乙醇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4.6 (g∶mL)、超声处理30min、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30s的条件下,得到的低聚原花青素提取率最大为7.62mg/g.  相似文献   

17.
王雅  赵萍  任海伟  张锦琇  赵丽娟 《食品科学》2010,31(18):120-123
采用微波辐助萃取法对葫芦巴茎叶挥发油提取工艺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用还原力、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和Rancimat 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乙醚为萃取溶剂,从葫芦巴茎叶中萃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为低火、萃取时间30s、料液比1:4(g/mL)、提取前浸泡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得率达3.374%;各因素对挥发油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浸泡时间>微波功率>微波萃取时间;葫芦巴茎叶挥发油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对DPPH 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当质量浓度为200mg/L 时对猪油的抗氧化活性最强,但其抗氧化活性小于同质量浓度的VC。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工艺简单的普洱茶泡腾片生产工艺。方法:选择云南普洱茶为主要原料,利用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手段快速获得活性物质,采用β- 环糊精包合技术解决挥发性成分损失和酸碱相同步制粒难的问题,实现一步法工艺。结果:常温条件,以料液比(g/mL)1:80、pH5.5 左右、功率30kW、超声处理10min 且微波提取功率400W 提取5min,有利于茶叶有效成分的萃取;其泡腾片最佳工艺配方:茶粉占总质量35%、酸碱相占(泡腾剂)总量45%、黏合剂1%、润滑剂5%、葡萄糖14%。结论:所得产品性能符合药典要求,工艺可行稳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系统研究微波提取黑木耳多酚化合物的工艺条件。以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为主要考虑因素,确定了黑木耳多酚化合物微波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作用功率450W、微波作用时间120s、料液比1:25、浸提剂乙醇体积分数75%,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0.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