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制备竹叶提取物泡腾片并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方法:以崩解时限、pH值、硬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竹叶提取物泡腾片中泡腾剂(柠檬酸、碳酸氢钠)的最佳组成和润滑剂(聚乙二醇6000)的使用方法,并考察泡腾产品的总黄酮含量、崩解时限、pH值、硬度和发泡量。结果:泡腾剂的最佳组成为柠檬酸质量分数20%、碳酸氢钠质量分数20%,制备工艺采用聚乙二醇6000包裹碳酸氢钠后实施粉末直接压片。最优工艺所得泡腾片呈弱酸性,可迅速崩解,发泡量为13.7 mL/g,总黄酮含量为52 mg/g。结论:该工艺所制备的竹叶提取物泡腾片外观良好,崩解迅速,溶解后溶液澄清透明、呈弱酸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苦荬菜提取物泡腾片的品质,以泡腾片崩解时限、发泡量、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泡腾剂酸碱比例、苦荬菜提取物干粉、泡腾剂和润滑剂最佳配比,并考察泡腾片成品pH值、发泡量、崩解时限、感官风味剖面和黄酮含量。结果得出,泡腾片最佳配方组成为柠檬酸33%,碳酸氢钠44%,苦荬菜提取物干粉11%、润滑剂PEG6000质量分数7%,利用5%乳糖填充后直接压片即可。最优工艺所得泡腾片单片重1.0 g,pH6.0呈弱酸性,发泡量为56.1 mL/g,黄酮含量为6.10 mg/g,外观均匀、崩解迅速,溶解后溶液呈红棕色澄清透明、清苦爽口。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真空冷冻干燥及高能纳米冲击制备的麦苗粉为原料制备泡腾片,分别研究了麦苗粉添加量(质量分数)、崩解剂(NaHCO3∶柠檬酸)配比和甜叶菊糖苷添加量对麦苗粉泡腾片冲泡特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泡腾片配方进行工艺优化,结果为:当麦苗粉添加质量分数10%,崩解剂质量配比为1∶0.7(g∶g),甜叶菊糖苷添加质量分数1%时,泡腾片的感官评分最高,外观颜色良好,具有浓烈的麦香气,直径为1 cm,pH为6,产气量为7 mL、崩解时间为2 min。  相似文献   

4.
研究猪毛菜泡腾片的制备工艺。采用酸碱分开湿法制粒,以泡腾片崩解时限、p H、发泡量及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产品配方,并考察其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泡腾片的最佳配方为:猪毛菜提取物添加量12.5%,泡腾剂添加量45%,其中酒石酸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1︰2.5,阿斯巴甜添加量1.5%。最优工艺所得泡腾片呈弱酸性,可迅速崩解,总黄酮含量为10.3±0.2 mg/g。该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制得片剂符合泡腾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制备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物泡腾片剂,本文以崩解时限、pH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实验优化泡腾崩解剂配比(碳酸氢钠:柠檬酸)、泡腾崩解剂总质量、聚乙二醇6000用量,并通过片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pH、发泡量、总黄酮的含量,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泡腾崩解剂最佳配比为1∶1.21,泡腾崩解剂的总量最佳质量分数为46.15%,PEG 6000的最佳质量分数为6.02%。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泡腾片,平均片重(500±21)mg,每片总黄酮含量为(4.80±0.08)mg,崩解时限、pH和发泡量符合药典规定,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泡腾片外观良好,崩解迅速,溶解后溶液澄清透明、呈弱酸性。  相似文献   

6.
为制备蛹虫草提取物泡腾片,以感官评价、崩解时限、硬度为考察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蛹虫草提取物添加量、泡腾崩解剂酸碱比例、泡腾崩解剂总质量以及甜味剂添加量,采取酸碱混合非水制粒的方法制得蛹虫草提取物泡腾片,并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制备泡腾片原辅料最佳配比为:蛹虫草提取物11%、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的比例1.3∶1(质量比)、泡腾崩解剂总质量50%、甜味剂阿斯巴甜0.25%。按最佳工艺制得的泡腾片外观光滑完整,大小和色泽均匀,溶液澄清透明呈酸性,味道酸甜可口,并伴有蛹虫草特有香味,平均硬度在50 N以上,发泡量为23.95 mL/g,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虫草多糖含量为10.01 mg/g,虫草素含量为0.65 mg/g。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真空冷冻干燥及高能纳米冲击制备的麦苗粉为原料制备泡腾片,分别研究了麦苗粉添加量(质量分数)、崩解剂(NaHCO3∶柠檬酸)配比和甜叶菊糖苷添加量对麦苗粉泡腾片冲泡特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泡腾片配方进行工艺优化,结果为:当麦苗粉添加质量分数10%,崩解剂质量配比为1∶0.7(g∶g),甜叶菊糖苷添加质量分数1%时,泡腾片的感官评分最高,外观颜色良好,具有浓烈的麦香气,直径为1 cm,pH为6,产气量为7 mL、崩解时间为2 min。  相似文献   

8.
由于抗氧化肽具有苦味、易吸湿、不易保存、加工过程中容易丧失活性等特点限制其应用范围,为了丰富其产品形式,本文对马鲛鱼内脏抗氧化肽泡腾片的制备工艺进行探究及质量评价。本研究以感官评分、崩解时限、pH及发泡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泡腾片的制备工艺,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泡腾片。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酸碱比例1:0.88、甜菊糖苷添加量1.55%、PEG6000添加量10.70%、抗氧化肽粉添加量20%、酒石酸添加量26.60%、碳酸氢钠添加量23.40%、PVP-K30添加量4%、麦芽糊精添加量13.75%。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试验,得到马鲛鱼内脏抗氧化肽泡腾片的感官评分为(4.615±0.012)分,其崩解时限、片重差异、pH、发泡量、硬度及脆碎度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泡腾片的质量要求,DPPH·清除率为85.17%±0.07%。泡腾片颜色呈淡黄色,表面光滑,酸甜适宜,冲调后澄清度良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茶膏包埋型泡腾片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以武夷岩茶茶膏为包材,以泡腾片p H、崩解时限和硬度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混合酸、碳酸氢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质量分数,并考察泡腾片成品p H、崩解时限、硬度、发泡量和茶多酚含量。结果得出,泡腾片最佳配方组成为;柠檬酸7.5%、酒石酸10%,碳酸氢钠30%,PVP质量分数5%,利用武夷岩茶茶膏包埋粉末后直接压片即可。最优工艺所得泡腾片呈弱酸性,发泡量为26.2m L/g,茶多酚含量为6.43%,外观良好,崩解迅速,溶解后溶液呈红棕色澄清透明、酸甜可口、茶香浓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五味子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以崩解时限、产气量、pH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泡腾崩解剂配比、泡腾崩解剂质量分数、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的用量,并通过片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pH值、产气量、硬度及脆碎度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柠檬酸∶碳酸氢钠最佳配比为1∶0.7(质量比),泡腾崩解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55%,五味子水提物浸膏质量分数26%,PEG 6000的最佳质量分数为5%,甜菊糖苷2%,氯化钠2%,乳糖10%。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泡腾片,外表呈浅粉色,片剂表面光滑,可迅速溶于水中,产生丰富气泡,汤色呈浅粉色,并伴有五味子特有香气,口味酸甜适中,口感良好,每片泡腾片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为(9.79±0.18)mg,平均片重(500±20)mg,崩解时限为(87.42±1.91)s,pH值平均值为4.63±0.071,崩解时限、pH值均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1.
选用乌梅提取物为基础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曲线法对配方进行分析优化,获得了乌梅泡腾片的最佳配方为乌梅提取物、泡腾剂和阿巴斯甜质量比为54.95︰40.29︰0.54,质量分数5%PVP的乙醇溶液和L-亮氨酸分别为乌梅提取物和泡腾剂质量和的2.5%和0.6%,酸源中柠檬酸和酒石酸质量比为4︰1,酸源和碳酸氢钠质量比为1.37︰1。在该配方下,采用湿法混合制粒,得到的乌梅泡腾片发泡量为6.7 mL,崩解时间为128 s,脆碎度为0.86%,所得饮料p H为5.3,具有乌梅饮品酸甜爽口的特征口感,用量仅为市售酸梅粉的34.8%,具有质量轻,携带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由姬松茸多糖泡腾片的崩解时限和脆碎度综合得出的归一化值(Z)为响应值,对姬松茸多糖泡腾片配方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对酸碱质量比、柠檬酸质量百分比、聚乙二醇(PEG6000)质量百分比进行三因素五水平的试验设计,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获得姬松茸多糖泡腾片最优配方。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最优配方条件为酸碱质量比0.81,柠檬酸质量分数16.96%,PEG6000质量分数4.08%。在该条件下制得的姬松茸多糖泡腾片崩解时限少于300s,脆碎度合格,与模型预测值非常接近,表明该配方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荔枝草提取物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评价。以感官评分、崩解时限、pH及产气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选荔枝草提取物添加量、泡腾崩解剂添加量、泡腾崩解剂配比(碳酸氢钠:柠檬酸)、甜味剂添加量进行感官评分;最终以泡腾片的重量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荔枝草泡腾片的最佳配方为荔枝草提取物18.0%,泡腾崩解剂的最佳质量比是1:1.9(共计40.0%),甜菊糖苷2.75%,聚乙二醇6000 4.0%,氯化钠2.0%,乳糖33.25%。最佳工艺下制得的荔枝草泡腾片口感良好,感官评分(4.79±0.02)分,且外观良好,崩解迅速,汤色呈黄褐色澄清透明,平均片重(500±12) mg,片重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每片总黄酮含量为(7.52±0.06) mg。  相似文献   

14.
使用白酒丢糟为原料制备蛋白发泡剂。以蛋白发泡剂的发泡性能为评价指标,优化白酒丢糟的水解条件和蛋白发泡剂的制备条件,确定最适的水解条件为:选用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组成的复合水解剂,其中氧化钙用量为丢糟质量的6%,并添加氢氧化钠使得pH值为12.5,固液比为1∶4(g∶mL),温度120 ℃,时间3 h。此外蛋白发泡剂最佳制备条件为:脱钙率50%,浓缩前后蛋白液的pH均为7,浓缩温度和蛋白含量分别为36 ℃和3%,黄原胶添加量为0.15%。在此最佳条件下,最终得到蛋白发泡剂起泡体积为330 mL,稳泡体积为255 mL。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SL2K为研究对象,对其产柚苷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碳源、氮 源、诱导物、接种量、初始pH值和培养时间进行考查,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取麸皮粉添加量、蛋白胨添加量、接种量、初始pH值4个因素 进行4水平正交试验优化。 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产酶发酵条件为麸皮粉添加量3%,蛋白胨添加量5%,接种量8%,初始pH值为5.0,鼠李 糖0.08%、KH2PO4 1 g/L,KCl 0.5 g/L,MgSO·4 7H2O 0.5 g/L,FeSO4 0.01 g/L,装液量为100 mL/250 mL,摇床转速180 r/min,培养温度28 ℃, 培养时间96 h。 在此优化条件下,柚苷酶活力为233.89 U/mL,是优化前的2.13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解决蜂王浆泡腾片中难溶成分10-羟基-2-癸烯酸(10-HDA)溶出率低的问题。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泡腾剂添加量、泡腾剂比例(柠檬酸:碳酸氢钠)、甜味剂添加量对蜂王浆泡腾片崩解时间及产气量的影响,并探索了不同食品添加剂对蜂王浆泡腾片中10-HDA溶出度的影响,获得了最佳配方。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蜂王浆泡腾片的结晶度。结果:最佳配方为蜂王浆冻干粉10%,泡腾剂添加量45%,泡腾剂最佳比例(柠檬酸:碳酸氢钠)=1.5:1,甘露醇10%,罗汉果甜苷1%,硬脂酸镁0.8%,15%乳酸钙或者0.5%聚甘油脂肪酸酯,剩余以乳糖填充至100%。该配方下制得的蜂王浆泡腾片,口感良好、崩解迅速,并有效提高了10-HDA的溶出率,10-HDA的累计溶出率在15 min左右可使达到85%以上。结论:在蜂王浆泡腾片配方中加入乳酸钙或聚甘油脂肪酸酯可以有效提高10-HDA的溶出率,为提高蜂王浆相关产品中10-HDA溶出率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于颖  孙冰玉  张光  石彦国 《食品工业科技》2011,(12):351-353,358
实验对一种高纤维减肥饼干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针对其营养素含量的不足,通过速溶片的形式进行补充。分别以崩解时间和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对速溶片的配方进行优化,确定了速溶片的基料为:柠檬酸55%,碱剂35%,阿斯巴甜3%,甜橙粉末香精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