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体外消化法测定大鲵皮体外消化率;使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大鲵皮胶原蛋白提取工艺;并对胶原蛋白冻干样的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的大鲵皮,其体外消化率高达96.66%;以加酶量、超声时间和提取时间为三因素,胶原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设计优化大鲵皮胶原蛋白提取率,其最优化参数为加酶量1000 U/m L料液、提取时间33 h以及超声时间12 min,此条件下最优大鲵皮胶原蛋白提取率为71.94%,与模型预测值(73.32%)较一致;在20℃、相对湿度43%和81%条件下,大鲵皮胶原蛋白能长时间保留20%水分;大鲵皮胶原蛋白在0.4 g/100 m L浓度,溶液p H7以及溶液盐离子浓度为1.25 mol/L时有最佳起泡性;当溶液p H4,盐离子浓度为0.25 mol/L时鲵皮胶原蛋白有最佳乳化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高密度CO_2(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前处理对鲵皮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以冻干鲵皮为原料,采用DPCD对鲵皮进行前处理,酶法提取鲵皮胶原蛋白,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优化DPCD处理鲵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PCD处理鲵皮的最适温度32℃、压强30 MPa、时间6 h;在该处理条件下,模型预测鲵皮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39.70%,验证值为(39.48±0.74)%,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原料未经DPCD处理胶原蛋白提取率((20.63±0.46)%)相比,提取率提高了18.85%;微观结构显示,鲵皮经DPCD处理后的组织疏松、胶束纤维有规则排列被破坏并呈现多孔状态;电泳图谱显示鲵皮经DPCD处理后,胶原蛋白保持典型的Ⅰ型胶原蛋白结构特征。DPCD处理鲵皮,在保持鲵皮胶原蛋白结构特征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胶原蛋白提取率。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2):174-179
为有效利用大鲵加工副产物鲵皮,研究了从鲵皮中提取明胶的工艺条件及其部分性质。鲵皮经碱酸预处理后,以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明胶提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鲵皮明胶最适提取条件为温度60℃,超声功率400 W、提取时间7 h,料液比1∶9(g∶m L),明胶提取率可达13.76%。鲵皮明胶中甘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相对较高,约占总氨基酸的50%,该明胶在234 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黏度为3.3 m Pa·s,凝冻强度Bloom值为216 g。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鲵肉中肌基质蛋白和大鲵皮提取的胶原蛋白基础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采用酸法、胃蛋白酶法提取大鲵肌基质蛋白和大鲵皮中的胶原蛋白,测定胶原蛋白的分子质量、光谱特性、羟脯氨酸含量、微观结构与黏度。结果表明:大鲵皮、大鲵肉中肌基质蛋白的酸溶性胶原蛋白提取率分别达18.29%和7.08%,酶提胶原蛋白提取率分别为25.67%和18.65%;酸提大鲵皮、大鲵肌基质蛋白中胶原蛋白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16.05±0.16)%和(10.49±0.42)%,酶提分别为(18.04±0.08)%和(8.67±0.12)%;酸提与酶提胶原蛋白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特性基本相似,酸提大鲵皮胶原蛋白的种类比肌基质蛋白中提取的胶原蛋白种类更多,酶提大鲵皮中胶原蛋白电泳条带比肌基质蛋白中提取的胶原蛋白条带更为清晰,但分子质量基本一致;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酸提的2种来源胶原蛋白网状结构较酶提更为完整;2 种来源的胶原蛋白黏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鲵肉中肌基质蛋白与大鲵皮胶原蛋白特性相同,可作为补充胶原蛋白制品及化妆品原料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5.
以鮟鱇鱼皮为原料,以料液比、超声时间、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提取pH为实验因素,用超声-风味酶法和超声-碱性酶法分别提取,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鮟鱇鱼皮胶原蛋白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风味酶法提取鮟鱇鱼皮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80 min,酶解时间5 h,风味蛋白酶5000 U/g,酶解温度40℃,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为3.54%±0.21%;超声-碱性酶法提取鮟鱇鱼皮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80 min,酶解时间6 h,碱性蛋白酶4000 U/g,酶解温度45℃,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为3.25%±0.68%,其中酶解时间比超声-风味酶法多1 h,但胶原蛋白提取率却不及超声-风味酶法。综上,选取超声-风味酶法提取鮟鱇鱼皮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6.
户业丽  吴洁  张瑞  吕中  程波  齐磊  蓝泽桥 《食品科技》2008,33(2):209-212
胶原蛋白是一种功能性蛋白,广泛应用于医疗和食品工业中.对人工养殖的鲟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进行详细的探讨如下:采用酸法提取胶原蛋白,对提取胶原蛋白过程中酸的种类、酸的浓度、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进行详细的研究.正交实验表明,酸法提取人工养殖鲟鱼皮中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为以 1.0 mol/L 的乳酸作为提取剂,采用 1:5 的固液比,在 20℃下提取 72 h.其提取率最高为 86.18%.同时,测定了人工养殖的鲟鱼皮胶原蛋白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 235 nm.  相似文献   

7.
酶法提取人工养殖鲟鱼皮中胶原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原蛋白是一种具有生物功能的结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研究人工养殖鲟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采用酶法提取胶原蛋白,对提取胶原蛋白过程中酶的选择,酶的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进行详细的研究.正交试验表明.酶提鲟鱼皮中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为:以胃蛋白酶-0.5 mol/L乙酸作为提取剂,酶量4000U/g,提取温度37℃,提取时间为6 h,固液比为1:4;在此条件下得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70.15%.同时,测定人工养殖的鲟鱼皮胶原蛋白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35 nm.  相似文献   

8.
麻明友  刘建本  吴显明  陈上  温晓 《食品科学》2010,31(20):266-269
为研究柑橘皮总黄酮的超声微波双辅助提取效果,对柑橘皮先进行超声再进行微波提取。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微波功率及作用时间等因素对柑橘皮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超声微波双辅助提取技术得到的黄酮提取率较单独采用超声或微波辅助提取率高。以70% 乙醇为溶剂、固液比1:20(g/mL)、40℃超声处理30min、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3min 得到的总黄酮提取率为3.11%,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对超声辅助胃蛋白酶酶提鳙鱼鱼鳞胶原蛋白工艺进行研究。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目标,以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固液比、胃蛋白酶用量、酶解液pH和酶提时间等6个工艺参数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参数为:超声波功率420 W、超声时间30 min、固液比1∶15(g/mL)、胃蛋白酶用量6%、酶解液pH 1、酶提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为56.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的表征及氨基酸分析仪的分析表明,产品为Ⅰ型胶原蛋白,其氨基酸成分和含量与典型的哺乳动物和鱼类胶原蛋白基本一致。超声辅助酶解使胶原蛋白的提取率比常规酶解提高了87%左右,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联合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高效利用大鲵加工副产物大鲵皮,研究干制大鲵皮制备胶原蛋白的工艺条件。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分别研究胃蛋白酶添加量、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大鲵皮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化大鲵皮制备胶原蛋白工艺,确定最适工艺条件,即胃蛋白酶添加量6 000 U/g、酶解pH 2.0、酶解时间6 h,在此工艺条件下,大鲵皮胶原蛋白提取率为86.7%。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结果分析表明,用该法提取的干制大鲵皮胶原蛋白保留胶原蛋白较为完整的三股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骆驼皮为原料,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胶原蛋白的最优工艺,并对提取得到的胶原蛋白进行表征.以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指标,探讨酶添加量、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及总提取时间5个因素对骆驼皮胶原蛋白的影响,确定超声波功率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曲面分析法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酶添加量4.5%、料液比1:23、超声...  相似文献   

12.
以牛皮为原料,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提取牛皮中胶原蛋白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以牛皮胶原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优化得到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牛皮中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61 W、超声波处理时间64 min、胃蛋白酶添加量109 U/g、料液比1:16 g/mL,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63.77%。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紫外光谱(UV)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提取的胶原蛋白符合Ⅰ型胶原蛋白的特征,保持了其完整的三螺旋结构,氨基酸组成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得到超声波辅助酶提取的胶原蛋白三螺旋稳定程度略微下降。本研究为牛皮中胶原蛋白的提取优化了一种有效的工艺,且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胶原蛋白的提取时间,并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超声辅助提取对藏羊皮胶原蛋白肽含量及功能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料液比、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3个因素,确定了胶原蛋白肽最佳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对藏羊皮胶原蛋白肽进行了抗氧化能力分析,模拟消化过程中的还原力和·OH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处理能明显提高胶原蛋白肽含量,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8、超声功率220 W,超声时间27 min,藏羊皮胶原蛋白肽含量为30.21%±1.67%。超声波辅助提取后胶原肽的还原力和·OH清除率为0.49和83.2%,与超声前的胶原肽相比分别提高了4%和38.3%,经胃肠消化后还原力和·OH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超声辅助提取藏羊皮胶原蛋白肽具有提高胶原蛋白肽含量和增强体内抗氧化活性的优势,为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中华鳖背甲中胶原蛋白的提取率,探索鳖甲脱钙工艺条件,以盐酸为脱钙剂,在超声波辅助处理下对鳖甲脱钙条件进行优化。以脱钙率和胶原蛋白迁出率为评价指标,考察盐酸浓度、料液比、脱钙时间、脱钙温度、超声间隙工作时间和超声功率6个因素对鳖甲脱钙效果的影响,确定单因素最优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对鳖甲脱钙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紫外光谱扫描、SDS-PAGE图谱、傅立叶红外扫描、氨基酸分析和圆二色光谱结果探讨超声辅助脱钙过程对胶原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鳖甲脱钙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0.8 mol/L、温度25 ℃、料液比1:40(g:mL)、脱钙时间60 min、超声功率145 W、超声间隙30 s/30 s,在此条件下鳖甲脱钙率为64.97%±1.03%,胶原蛋白迁出率为3.22%±0.84%。超声脱钙处理未引起鳖甲胶原蛋白的亚基组成、三螺旋结构和二级结构组成等结构特征的明显变化。因此超声波辅助盐酸对鳖甲脱钙有较好的效果,这将为鳖甲进一步提取胶原蛋白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普通溶剂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对温州蜜柑皮β-隐黄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温州蜜柑皮β-隐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乙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1:17.5,超声时间33min,超声波功率180W,超声温度45℃,超声波浸提次数2次。在此提取条件下β-隐黄素的得率为0.3022‰。  相似文献   

16.
以中华鳖裙边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加酶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对胶原蛋白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求得最佳酶提工艺,比较常规酶提和超声辅助酶提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在提取溶剂为乙酸(0.5?mol/L)、料液比1∶20(g/mL)的条件下,采用超声酶提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0.8%、超声时间43?min、超声功率176?W,此条件下胶原蛋白得率为74.50%;差示扫描量热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酶提胶原蛋白的热稳定性显著优于常规酶提胶原蛋白。该研究可为中华鳖裙边胶原蛋白的精深加工及其应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赤霞珠葡萄皮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多酚化合物。在探讨超声时间、超声功率、酶解pH及酶解温度对葡萄皮渣多酚得率影响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葡萄皮渣多酚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多酚得率的主次因素为超声时间>酶解温度>超声功率>酶解pH,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15 min,超声功率400 W,酶解pH6.0,酶解温度60 ℃,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得率最高为1.493%±0.0068%。该工艺成本低、简单快速、稳定可行且提取剂环保无公害,因此可以有效替代传统方法提取葡萄皮渣中的多酚。  相似文献   

18.
以红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复合酶添加量、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耦合遗传算法优化超声辅助复合酶提取(ultrasonic assisted complex enzyme extraction,UACEE)红枣多糖工艺,并对比不同提取方式对红枣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UACEE红枣多糖最优的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308 W、提取温度40℃、复合酶添加量0.49%、料液比1∶32(g/mL),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红枣多糖得率为(7.68±0.01)%。试验值和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3.09%。表明响应面耦合遗传算法可较好地模拟和预测红枣多糖得率,且优化工艺参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