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皮革废水中三价铬吸附菌种的筛选及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某污水处理中心二次沉淀池中分离出了4株耐三价铬的细菌菌株和5株耐三价铬的真菌菌株,对这9株菌株的耐三价铬性能及吸附三价铬的性能做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编号为ChrB4的真菌吸附三价铬的性能最好。在诱变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吸附三价铬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30℃、pH6·0左右、时间72h的条件下,吸附率最大,最高吸附率可达29·1%。  相似文献   

2.
选用自然发酵的苹果醋醪液为样品,以恶臭醋酸杆菌AS1.41为对照菌株。采用钙平板分离初筛、革兰氏染色与产醋酸定性试验初步鉴定、乙醇氧化试验法复筛等方法从中分离筛选出5株醋酸菌。再经过产酸量试验、耐盐性试验、耐酒精性试验等一系列试验后,确定了2株产酸量高且稳定的优势醋酸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 DNA序列以及dna K功能基因序列分析。最终鉴定这2株菌分别为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B103和热带醋酸杆菌(Acetobacter tropicalis)B104。其中巴氏醋酸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B103的产酸量达到35.6g/L,耐酒精浓度为7%,耐盐浓度为0.3%。热带醋酸杆菌(Acetobacter tropicalis)B104的产酸量达到33.2g/L,耐酒精浓度为7%,耐盐浓度为0.3%。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内蒙古天然风干肉及肉肠中葡萄球菌的筛选,得到105株球菌。对菌株进行降解蛋白质和脂肪试验,筛选出2株具有降解蛋白质,17株降解脂肪的菌株。将19株菌进行耐6.5%Na Cl、10%Na Cl、耐Na NO2、葡萄糖产气、产H2S、硝酸盐还原、产生物胺等试验,结果表明19株菌中H2O2酶试验均为阳性,5株菌硝酸盐还原酶试验阳性,6株菌分解赖氨酸、5株菌分解酪氨酸产胺试验阳性,4株菌产H2S试验阴性。经以上筛选,得到12株菌性能良好菌株。通过生化鉴定,其中5株菌为木糖葡萄球菌,适合用作肉品发酵剂。  相似文献   

4.
研究热镀锌层三价铬钝化后不同封孔剂对封孔后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用水性丙烯酸树脂、硅酸钠和硅烷偶联剂3种封孔剂对三价铬钝化后的镀锌层进行封孔处理,采用乙酸铅点滴试验、中性盐雾试验、极化曲线测定等方法对镀层耐腐蚀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丙烯酸树脂封孔的样品耐腐蚀性最好,其耐盐雾时间为120 h。乙酸铅点滴时间为173 s,自腐蚀电位为-0.693 V,极化电阻为5 673.2Ω·cm2。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制作糯米炸糕的优势乳酸菌,从传统生产工艺的沥水米浆和发酵湿米粉中分离出7株细菌,经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反应、过氧化氢酶试验,以及葡萄糖发酵试验等生理生化特征考察,并分析菌株的16SrRNA序列。结果表明:菌株B1、B5-2、B7、B8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2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5-1、B6为印度尼西亚醋酸杆菌(Acetobacter indonesiensis)。通过测定4株乳酸菌的产酸能力和生长速度,发现菌株B5-2的生长速度和产酸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6.
该实验从红提葡萄发酵过程中分离出酵母菌株,并对其耐受性进行研究,旨在提高红提葡萄酒酿造品质。通过培养不同发酵时期菌株,并用肉眼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其菌落和细胞形态,再测定其发酵能力、耐糖性、耐酸性、耐酒精度。结果表明,共分离出酵母菌140株,经菌落形状和细胞形态鉴定后,获得典型的三类共6株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加入分离菌株比自然发酵可多发酵1.6%葡萄糖,多产生0.78% CO2和0.82%vol的酒精,且发酵趋势和安琪酵母、自然发酵过程一致;以安琪酵母为对照,对6株菌进行耐糖性、耐酸性、耐酒精度试验,得出综合耐受性较好的酵母菌株为A3、B7和C1。  相似文献   

7.
甘肃天然优良酵母菌株的发酵特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分离自甘肃的146株野生酵母为材料,通过杜氏管发酵法初筛出发酵力强、香味浓的24株菌作为供试菌株,其中23株酵母菌耐SO2浓度超过550mg/L;15株耐NaCl浓度高达28%;5株耐51℃高温:10株耐pH值为1.5-13;17株耐70%的葡萄糖;7株耐18%的乙醇,模拟发酵结果表明:菌株SQ5、SQ13、SQ14、SQ15、SQ24起始发酵快,其中菌株SQ24产酒精度为8%(vol),SQ4产浓郁果香。以蛇龙珠和巨峰葡萄为原料酿酒,菌株SQ4、SQ14、SQ24发酵能力强,葡萄酒品质和理化指标达到国标要求,有望用于甘肃地方特色葡萄酒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锦州小菜作为辽宁省特色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蕴藏丰富的乳酸菌和酵母菌。本研究从44种锦州小菜中分离到20株酵母菌菌株,通过耐酸、耐胆盐能力比较,以及耐盐、产气、产璞和产醇等发酵特性分析,初步筛选出5株(HG2、HD3、LJ1、SJ4和SJ5)优良酵母菌菌株。通过消耗糖能力、产风味能力、分解蛋白能力等指标对其进行复筛,最后得到具有较高还原糖消耗率、产风味能力和分解蛋白能力的2株酵母菌(HD3和SJ4)。经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试验及26S rDNA鉴定,菌株HD3为毕赤酵母菌,菌株SJ4为戴尔有孢圆酵母,研究结果为优良酵母菌发酵剂的开发和应用奠定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泡菜中益生性乳酸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筛选具益生特性的泡菜发酵剂为目的,从15个泡菜样品中通过比较溶钙圈的大小分离出59株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通过测定发酵液的酸度以及耐酸性和耐胆汁盐试验,再从中筛选出2株产酸能力和在胃肠道生存能力都强的菌株A18和B17。经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A18和B17均属于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10.
蜂粮是植物花粉、蜂蜜和蜜蜂唾液的发酵混合物,是营养丰富的天然食材。作者从蜂粮中分离到61株乳酸杆菌,经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为Lactobacillus kunkeei。首先,用邻苯二甲醛法对61株L.kunkeei进行胆固醇去除能力检测,其中5株菌胆固醇去除能力均大于15%,菌株B35对胆固醇的去除率达到(29.07±1.30)%。随后,对这5株L.kunkeei进行酸耐受性、胆盐耐受性、抗生素耐药性及抑菌等益生特性进行研究。耐酸实验和耐胆盐实验结果表明,5株L.kunkeei均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胆盐耐受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5株L.kunkeei对4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均敏感。通过琼脂扩散法抑菌实验,发现5株L.kunkeei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B35菌株的细胞黏附性能良好,对Caco-2细胞的黏附率达到3.32%。从蜂粮中分离到5株具有良好益生特性的菌株,其中菌株B35的益生特性最佳,为益生菌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1.
通过明胶平板法结合水解铬革屑试验,筛选到一株产耐铬胶原蛋白酶的菌株。经16S r D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命名为B.amyloliquefaciens TCCC11319。用茚三酮显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铬革屑水解液中氨基酸浓度为45.6μmol/m L,游离铬含量为1.3mg/m L。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一步分析了水解液中氨基酸成分。对菌株及其所产胶原蛋白酶的Cr(Ⅲ)耐受性分析发现,菌株B.amyloliquefaciens TCCC11319能耐受的最大Cr(Ⅲ)浓度为0.3g/m L;B.amyloliquefaciens TCCC11319产生的胶原蛋白酶能耐受的最大Cr(Ⅲ)浓度为0.8mg/m L。研究结果为生物法降解含铬胶原废弃物技术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主要通过3种诱变方式对酵母进行诱变,这些诱变方式包括紫外照射、化学剂诱变和复合诱变,并筛选出高产耐铬菌株。结果表明:通过紫外诱变,当诱变时间为100 s时,致死率达到80%,所以把100 s确定为最佳诱变时间,并筛选出了5株菌株,分别命名为Z1、Z2、Z3、Z4、Z5;通过不同体积分数的DES对酵母进行诱变,最佳致死剂量是体积分数为4%的DES,与此同时,在这个酵母诱变过程当中,5株菌株被筛选分离出来;对酵母进行复合诱变时,选用4%的DES对待处理的菌样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5 min,再利用紫外照射对菌悬液照射60 s,筛选出长得好的10只菌株,命名为F1、F2、F3、F4、F5、F6、F7、F8、F9、F10;针对上述经过单一诱变和复合诱变的菌株进行第二次筛选,选出铬含量高的菌株F1、F2、F6、F9、Z1,其中F9的铬含量最高,达到13.4 mg/g。  相似文献   

13.
对香格里拉葡萄酒产区中的野生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进行分离鉴定,对鉴定出的98株酿酒酵母进行抗性评价以及发酵特性分析。运用杜氏管发酵法从98株酿酒酵母中选取16株起发早、发酵速度快、产香好的菌株,然后对这16株酿酒酵母进行耐糖、耐酒精、耐氯化钠以及耐高温等抗性评价,最终选出DW4-3、DS3-8、DS2-5、DS3-6、JP2-3等5株可以耐受500 g/L葡萄糖,120 g/L氯化钠,14%vol酒精和耐55℃高温的酿酒酵母菌株做下一步的模拟酒精发酵和酿酒试验。最后对不同菌株发酵葡萄酒的理化性质进行综合分析,菌株DS2-5所酿干红葡萄酒总糖、酒精度和总酸均符合干红葡萄酒国家标准,且在干浸出物,总酚和单宁含量等方面表现突出,干浸出物和总酚含量高于商业酵母F15,色调和商业酵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耐胃液乳酸菌的筛选、鉴定与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乳酸菌菌种17株,经过耐胃液实验筛选,得到耐胃液能力较强、生长良好的乳酸菌菌株5株,选取4株菌株利用API乳酸菌生化系统和16S rDNA分析鉴定,并进行耐胃液驯化选育.结果表明,鉴定的4株乳酸菌中2株(编号:BR1-2和R8)为副千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1株(编号:BR3-2)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1株(编号:BR2-2)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驯化后各菌株耐胃液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BR1-2经人工胃液处理存活率提高52.2%;其他三株菌株的存活率也均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从宜春明月山毛竹林采集的富硒土壤中,筛选出耐硒酵母菌株并进行鉴定。采用PDA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马丁氏培养基筛选出耐亚硒酸钠浓度较高的酵母菌株,根据菌株形态学特征和2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从土壤中分离得到7株耐硒菌株,其中2株具有典型酵母菌特征的菌株,经鉴定结果表明:菌株A1为Saitozymapodzolica,菌株P为Cyberlindnerasaturnus。得到2株耐硒酵母菌株,丰富了耐硒酵母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以从野木瓜自然发酵过程中筛选出的8株发酵力强、产香好的酵母菌,对其进行抗性(温度耐受性、葡萄糖耐受性、酒精耐受性等)评价。供试菌株中,在NaCl浓度为140 g/L时,有4株菌仍可生长发酵并具耐高渗性,可用于高盐环境发酵中;菌株B7-2、C-4、BL-5的耐高温性较好,在55℃时仍可生长,可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温环境;所有供试菌株都有很好的SO2耐受性,筛选的5株优良酵母模拟酒精发酵实验中,菌株C-4、B1-3产酒精度高于商品酵母RC212,可以作为优良酵母进一步开发利用。菌株B7-2产酒精度为0,但产香很好,可作为产香酵母在发酵过程中适量添加以增加香味,或者用于面包和无醇饮料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湘西传统酸豆角优势乳酸菌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湘西传统发酵酸豆角中分离出A、B、C、D、E等5株乳酸菌,经过培养特性、生理生化试验、发酵能力测定,筛选出B、D两株产酸快、发酵风味好的菌株作为优势菌株。经初步鉴定,确定B菌株为肠膜明串株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D菌株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evies)。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明日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筛选可利用菌株,利用选择性平板分离培养技术,对明日叶茎、叶、花和果实器官中可培养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结合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菌株多样性,并筛选产黄酮和抑菌功能菌株。明日叶中共分离出34株可培养内生真菌,可划分为1门、4纲、8目、10科、10属、22种,优势属为Cladosporium(32.4%)。以纲为类群单位,果实器官的5属8种12株系统发育可分为4个类群,茎的5属10种11株分为3个类群,叶的5属8种9株分为2个类群,花的1属2种2株分为1个类群。果实中的优势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茎的为Cladosporium tenuissimum,叶的为Colletotrichum karsti,花的为Aspergillus sp.。对产黄酮和抑菌功能的筛选发现,9株产黄酮,15株对至少1种病原细菌有抑制效果,26株对至少1种真菌指示菌显示抑制作用,其中菌株MRY-1效能最佳,最优培养基条件为初始pH 7、时间7 d、温度26℃、转速120 r/min、装液量60 mL/150 mL。因此,明日叶不同器官中分离的内生真菌具有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以市售不同厂家的豆豉和腐乳为原料,采用溶钙圈法,从中分离得到31株菌株;经Na Cl耐受性试验,筛选得到5株耐盐性较强的菌株,即BD2、DB15、FW1-2、GH1-2B和WZH1-3B,耐盐性可达到12%,耐盐性菌株的筛选对提高豆豉腐乳的品质起着重要作用。然后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BD2、DB15、GH1-2B和WZH1-3B为坚强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FW1-2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传统臭鳜鱼制品存在风味稳定性差、安全性低等问题,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技术,在自然发酵臭鳜鱼中分离获得菌株,通过薄层层析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 TLC)初步筛选获得10株产氨基酸菌株,测定菌株上清液中游离氨基氮总量,复筛获得1株优良氨基酸产生菌L2-2,经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通过耐盐试验、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和抑菌试验确定菌株的加工特性。经鉴定菌株L2-2为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其耐盐特性较好,精氨酸脱羧酶呈阳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