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卷烟主流烟气气相水分的捕集及其卡尔·费休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烟气水分对卷烟吸味的影响,以异丙醇和乙醇作吸收液,采用两级碰撞取样器串联捕集烟气气相物,卡尔·费休法测定了20种国产品牌卷烟样品烟气粒相水分和气相水分.结果表明:①微量水检测限为0.35 mg/mL,回收率>95%,粒相水分和气相水分的RSDs分别为3.5%和4.5%;②卷烟样品烟气粒相水分和气相水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33~3.01和3.71~8.89 mg/支.主流烟气气相水分可能是影响卷烟抽吸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宽窄"原味加热卷烟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环境相对湿度下存放7 d,烟支发烟段含水率、吸阻、烟气成分(烟碱、总粒相物、水分)及感官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烟支发烟段含水率、吸阻、总粒相物和烟气水分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②环境相对湿度对实验期间烟支圆周和圆度无明显影响,但与烟气烟碱释放量呈负相关.③较低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18种国内外品牌卷烟主流烟气中48种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研究了挥发性半挥发性化合物在气粒相的分配关系,结果表明:①气相中释放量较高的化合物分别是甲苯、柠檬烯、间二甲苯、乙苯和糠醛;粒相中释放量较高的化合物分别是丙二醇、乙酸、柠檬烯、2-呋喃甲醇和糠醛;②卷烟主流烟气中同一类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气相/粒相分配比随着其沸点的升高而减小;沸点相近的不同种类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气相/粒相分配比随着其极性的减小而升高;③卷烟主流烟气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气相/粒相分配比与卷烟的类型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④卷烟主流烟气中,大多数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气相/粒相分配比随着主流烟气焦油释放量的降低而增加,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更容易向气相物转移。   相似文献   

4.
卷烟主流烟气中挥发和半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分析卷烟主流烟气气相和粒相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考察了XAD-2吸附管和0.01%三乙胺/甲醇冷溶液串联捕集气相成分的效率,以及甲醇、二氯甲烷、环己烷、己烷和乙酸乙酯对XAD-2吸附管和剑桥滤片捕集成分的萃取效率,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3R4F、1R5F参考卷烟和国产烤烟型参比卷烟样品主流烟气气相与粒相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①采用XAD-2吸附管和10 mL0.01%三乙胺/甲醇冷溶液(温度≤-80 ℃)基本上可较完全地捕集卷烟主流烟气气相和粒相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②0.01%三乙胺/甲醇溶液适合这些成分的萃取;③这3种卷烟样品主流烟气气相和粒相中共鉴定出50种成分,其中,芳香类19种、酮类14种、吡啶类4种、呋喃类6种,其它类7种;④沸点>250℃和<80℃的成分分别在气相和粒相中未检出;⑤3种参考卷烟的主流烟气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气相/粒相分配比趋势相近.同一类和沸点相近的不同种类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气相/粒相分配比分别随着其沸点和其极性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一种卷烟烟气粒相物中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分析方法,以挥发性香味成分的测定值为指标,考察了不同萃取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最终确定以甲醇为萃取剂;通过对样品进行GC/MS分析,进行质谱检索,结合匹配度,确定了样品中的目标组分;将同种卷烟样品平行测定5次,卷烟烟气粒相挥发香味成分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98%~7.88%,所测烟气粒相物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在85.26%~105.59%之间,说明该优化方法可行,适于卷烟烟气粒相物中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温湿度对卷烟主流烟气化学成分的影响,分别于不同温湿度的模拟环境中对卷烟样品进行了抽吸,采用剑桥滤片对主流烟气粒相物进行了捕集,采用XAD-2吸附管和-50℃异丙醇/干冰冷阱串联对气相物进行了捕集,并分析了主流烟气常规化学指标及粒相物和气相物中化学成分释放量变化。结果表明:①卷烟主流烟气常规化学指标主要受环境湿度影响,TPM、焦油和水分均随环境湿度增加而增大,烟气pH随环境湿度增加而减小。②卷烟在不同的模拟环境中抽吸时主流烟气粒相物与气相物中的化学成分种类相同,但同一烟气成分在不同模拟环境中的释放量有明显差异,且不同成分的释放量随模拟条件的变化规律也不同。③粒相物与气相物中的化学成分释放总量都随湿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0℃下粒相物中化学成分释放总量明显低于20℃下的释放总量,但气相物中化学成分释放总量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④在粒相物中,醛酮类、酚类、低级脂肪酸和含氮化合物释放总量随湿度增加而降低,高级脂肪酸及其酯的释放总量随湿度增加而升高;在气相物中,芳香烃类、醛酮类、含氮类和有机酸类化合物释放总量随湿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烯烃类和酚类化合物释放总量随湿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7.
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经二氯甲烷浸提,进行GC/MS分析,对通风、加长滤嘴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21种挥发性、半挥发性酸性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风度20%卷烟2、5 mm滤嘴卷烟与参比卷烟(20 mm滤嘴、不打孔)相比,21种酸性成分总量分别减少了22.1%、26.3%。通风、加长滤嘴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不同酸性成分减少的程度不同,分子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物质减少较多,而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物质减少较少。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切丝宽度对中支卷烟烟丝结构、烟支物理指标、烟气指标、主流烟气粒相物致香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影响,在切丝宽度分别为0.80、0.85、0.90、0.95、1.00 mm时,采用相同的烟丝加工和卷制条件卷制成烟支圆周为22 mm的中支卷烟,分析了烟丝结构和成品烟支物理指标、烟气指标、主流烟气粒相物致香成分含量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①切丝宽度由0.80 mm增加至1.00 mm,整丝率提高2.85百分点,碎丝率降低0.80百分点,烟支圆周呈现增加的趋势,烟支吸阻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烟支吸阻降低164 Pa。切丝宽度为0.85 mm时,烟支单支质量标准偏差和吸阻标准偏差最小。②烟气CO量和切丝宽度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随着切丝宽度增加,烟气烟碱量增大,变化在0.04 mg/支范围内;烟气焦油量先增大后减小,在切丝宽度为0.95 mm时达到最大。③烟气粒相物致香成分中羰基类化合物、杂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含量及致香成分总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并趋于稳定的趋势,在切丝宽度为0.85 mm时达到最大。④烟支整体感官质量得分和单项指标得分随着切丝宽度的增加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切丝宽度为0.80~0.90 mm的样品感官质量明显好于切丝宽度为0.95 mm和1.00 mm的样品。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烟丝含水率对细支卷烟烟支物理性能、烟支内部烟丝结构分布、烟支静燃速率、抽吸时燃烧锥落头率、卷烟主流烟气释放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细支卷烟烟丝含水率为11.5%~13.8%,在卷烟单重一致的情况下,烟丝结构分布、卷烟抽吸时燃烧锥落头率以及感官抽吸品质受烟丝含水率影响大。烟丝含水率增大,烟丝抗造碎性能增强,烟支中大尺寸烟丝所占比例增加,烟末减少,卷烟抽吸时燃烧锥落头现象明显减轻;烟丝含水率从11.5%增加到12.9%,燃烧锥落头率可从65%降低至30%。烟丝含水率过高会导致卷烟烟气浓度减小,满足感降低。此外,烟丝含水率增大,细支卷烟的烟支硬度、烟支静燃速率、烟气焦油和烟碱释放量也会发生细微的变化。综上,建议细支卷烟生产过程中烟丝含水率尽量控制在12.5%~12.9%。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烟丝含水率对主流烟气CO等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采用3种饱和盐溶液制备了不同烟丝含水率的卷烟,分别收集3组卷烟的烟气总粒相物、测定主流烟气中CO等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并对卷烟的物理参数和固相燃烧温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①烟丝含水率对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影响不尽相同,随着烟丝含水率的升高,卷烟主流烟气中氨(NH3)、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苯酚的释放量呈降低趋势,CO,苯并[a]芘(B[a]P)释放量呈升高趋势,氢氰酸(HCN)及巴豆醛的变化不明显;②烟丝含水率对卷烟的固相燃烧温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影响卷烟的燃烧速率(燃烧过程),进而影响了烟气成分的形成、转移和释放。  相似文献   

11.
制曲水分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水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成分,微生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在制曲的不同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亦不同。多数制曲水分控制在37%~40%,制曲水分酱香>浓香>清香。曲霉孢子在制曲时要求湿度达到90%,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曲中水分逐渐下降,到40d时,水分下降到13%左右,微生物数量则有增有减,其中细菌数呈增长势头,从发酵5d的每克曲含菌2.97×106个增至第40天的1.19×109个;酵母菌则从4.05×106个下降到3.5×105个;霉菌菌数则先降后升再降。米曲水分控制在24.4%~33.3%时,生淀粉糖化力随水分增大而加强,其他酶类波动幅度不大。水分过量则对酶的生成不利。各种微生物对水分需要量大小依次为细菌>酵母菌>根霉>曲霉>青霉。(晓)  相似文献   

12.
恒重法测水分时间长、工效低,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使用LDS-1H型电脑水分测定仪速度快,但若操作不当,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通过分析检测玉米干燥机出机粮食水分的实践过程和数据,总结快速水分检测仪准确检测粮食水分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织物含水率在线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纺织印染行业,湿度作为关键工艺参数,几乎贯穿于每一个工艺过程,对其进行检测尤为重要.为确保在印染过程中对织物湿度的准确测量,实现在线实时检测,本文在对织物的介电特性和微波的电磁特性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微波透射法在线检测织物湿度的方案.该系统基于微波测量原理,能在线测量织物含水率,具有无损检测,测量范围宽、不受材料颜色的影响、测量误差小、输出显示织物含水率等特性.通过试验,将微波测量法与烘箱法含水率检测方法相比,该系统具有使用方便、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电阻式粮食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阻式水分测量方法因其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特点在粮食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传统电阻水分测量方法的基础上 ,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用于粮食工业中的电阻式水分测量方案 ,并对各种方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木材测湿仪测量竹篾含水率的修正问题。根据烘干法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修正,并计算了拟合优度,检验了回归关系的显著性和回归残差的分布,结果表明,用木材测湿仪测量竹篾含水率按回归方程y=1.172x-8.843修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Water diffusivity within sponge cake was determined at 5, 20, and 25 °C by identification from a water sorption kinetic and using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Fick's 2nd law. Water diffusivity at 20 °C within sponge cake varied from 0.5 × 10-10 m2/s to 7.5 × 10-10 m2/s as a function of sponge cake moisture content.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concentration-dependent diffusivity was investigated. The activation energy was found to vary with sponge cake moisture content from 84 to 128 kj/mole. Effective diffusivity variation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changes in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that was observed by using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level of porosity in the material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effective diffusivity.  相似文献   

17.
阐述在刨花板生产过程中,含水率对木质原料储备、木片制备、刨花制备、刨花干燥、调施胶、热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引起粮食水分增高的原因,以及提出了如何稳定粮食水分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蒋伟  赵树超  王伟 《中国油脂》2003,28(10):17-18
介绍了高水分大豆脱皮的生产工艺以及在大豆预处理工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达到在实际生产中皮与仁的较彻底地分离,以此来增加浸出设备的处理量,降低大豆粕中残油,提高豆粕含量,减少各种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20.
谷物水分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电容传感器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容传感器用于谷物含水率测量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电容传感器的谷物水分测量的设计方法,分析了适合该种传感器的检测电路,给出水分测量系统组成.实践表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