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印染》2019,(24)
采用低用量丁烷四羧酸(BTCA)和免烫树脂对纯棉织物进行复合抗皱整理。研究了免烫树脂用量和不同整理工艺对棉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整理工艺对BTCA与棉织物酯交联度和整理织物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BTCA和免烫树脂对棉织物两步法抗皱整理时,BTCA的酯交联度高,整理织物具有较好的抗皱性,折皱回复角(WRA)由原布的128°提高至250°,纬向撕破强力保留率为63.3%,同时整理织物的甲醛释放量比单独用免烫树脂降低了近一半。  相似文献   

2.
周晓东  朱平 《印染》2008,34(4):28-30
采用氯乙酸(CAA)处理棉织物使之阴离子化,然后与阳离子丙三醇(CG)交联,以赋予棉织物抗皱性.确定了棉织物的阴离子化工艺:浸轧→烘干→冷轧堆;研究了CAA浓度、CG浓度对离子交联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交联织物的抗皱性明显提高,干折皱回复角提高到220°左右,湿折皱回复角高达240°;整理织物的断裂强力保留率随CG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自度逐渐降低,但均高于经2D树脂整理棉织物的断裂强力和白度.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醚化2D树脂对纯棉织物抗皱整理的可行性和最佳工艺设置,设计正交试验探究醚化2D树脂、催化剂、保护剂、柔软剂在成衣免烫技术中的应用工艺,确定最佳工艺为醚化2D树脂F-AP质量浓度150 g/L、催化剂FM质量浓度40 g/L、保护剂HDP质量浓度35 g/L、柔软剂NUP质量浓度15 g/L。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4种助剂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效果做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相对另外3种助剂,醚化2D树脂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效果影响最为显著。重点分析了醚化2D树脂对整理后织物性能的影响,发现醚化2D树脂质量浓度超过160 g/L时,棉纤维与树脂的反应呈现饱和,使棉织物折皱回复角和断裂强力变化趋缓,过多的树脂残留使纱线间的摩擦力增加,对织物抗撕破起负效果。  相似文献   

4.
《印染》2015,(3)
以自制的第二代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新型的改性PAMAM无甲醛抗皱整理剂,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考察了整理剂质量浓度、催化剂质量浓度和焙烘温度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棉织物抗皱整理的耐久性。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整理剂10 g/L,氢氧化钠40 g/L,在130℃焙烘75 s。与未整理的织物相比,整理织物的回复角提高了17.5%,白度可达85.1%,强力保留率可达90%以上,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5.
棉织物采用芳香羧酸BSTA免烫整理剂进行整理,以单因素分析法研究BSTA浓度、次亚磷酸钠(SHP)浓度、纤维保护剂KSA浓度、整理浴pH值及焙烘条件等对抗皱效果的影响;使用正交试验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析各因素对棉织物折皱回复角及强力损失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棉织物折皱回复角的影响程度次序为:BSTA浓度焙烘条件pH值SHP浓度KSA浓度;各因素对织物强力保留率的影响程度次序为:pH值BSTA浓度焙烘条件KSA浓度SHP浓度。优化的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条件为:BSTA浓度0.3 mol/L、SHP浓度0.1 mol/L、KSA质量浓度30 g/L、pH值1.8、180℃焙烘1.5 min。对分别经BSTA、BTCA和2D树脂处理后的织物进行耐水洗性测试,结果显示BSTA处理织物的抗皱效果与BTCA接近,强力保留率比BTCA更好,多次水洗后,外观平整度SA等级能达到3.0级以上。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常见的8种水性聚氨酯在醚化2D树脂整理体系中对棉织物免烫整理效果和强力的影响,并讨论强力保护剂在醚化2D树脂和水性聚氨酯复配整理中对棉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和强力保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加入醚化2D树脂整理体系后,棉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强力保留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水性聚氨酯3458整理棉织物折皱回复角最高可达275.00°,强力保留率提升12.35%;水性聚氨酯6222整理棉织物强力保留率高达69.52%,折皱回复角达到243.75°。强力保护剂可提高免烫整理后棉织物的强力保留率,但过量的保护剂会使织物折皱回复性能下降。在醚化2D树脂质量浓度为100 g/L,水性聚氨酯3458质量浓度为40 g/L,强力保护剂质量浓度为35 g/L时,织物免烫效果最佳,折皱回复角高达271.25°,强力保留率高达65.12%。  相似文献   

7.
王海英  李栋 《纺织学报》2011,32(5):91-94
 为减少棉织物传统焙烘抗皱整理中对织物断裂强力和白度造成的损伤,本文对棉织物的轧-蒸潮态抗皱整理方法进行了探索。主要讨论了棉织物潮态抗皱整理过程中的几个因素如聚马来酸浓度、催化剂用量、汽蒸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变化对折皱回复角、织物断裂强力及白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时采用潮态整理工艺同普通焙烘工艺相比,前者不仅能取得同焙烘工艺相当的抗皱性能,而且织物的其他性能指标如断裂强力等也明显优于焙烘工艺。  相似文献   

8.
全棉薄织物的高强力保留率免烫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棉薄织物的基础强力绝对值低,单独使用免烫树脂对其进行抗皱整理会降低织物的强力,严重影响服用性能.将聚氨酯与免烫树脂复配,用于全棉薄织物抗皱整理.试验得到全棉薄织物免烫整理的优化工艺条件:免烫树脂整理剂LT质量浓度80 g/L,水溶性聚氨酯交联剂PU95质量浓度7.5 g/L,水溶性聚氨酯交联剂PU2F质量浓度20 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2 min.整理后的织物缓弹折皱回复角190°,经纬向断裂强力保留率分别为64.46%和79.22%,经纬向撕破强力保留率分别为96.45%和91.98%.  相似文献   

9.
柞蚕丝织物的壳聚糖抗皱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坚  孙永刚 《印染助剂》2008,25(5):25-28
采用壳聚糖和低温等离子体对柞蚕丝织物进行处理具有明显的抗皱效果,壳聚糖整理织物缓弹回复角可提高30.6%,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柞蚕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皱耐久性和柔软的手感.通过均匀实验和单因素分析得出了壳聚糖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整理剂质量浓度0.12g/L,柔软剂质量浓度6g/L,pH值为4,预烘温度90℃,150℃焙烘3.5min.对整理后织物的服用性能和抗皱耐久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急弹回复角提高了约36%,缓弹回复角提高了约30%,强力损失较小,硬挺度有所提高,没有出现泛黄现象;急弹和缓弹回复角都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而缓慢降低,洗涤20次后分别为126.5°和179.5°.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精纺羊毛织物褶裥保持性,提高羊毛织物品质,提出了提高精纺羊毛织物褶裥保持性后整理工艺路径。针对已有生产实践,确定双槽煮呢工艺及聚氨酯树脂抗皱整理工艺等作为影响面料褶裥保持性的主要工艺,并分别设计正交试验方案,探究煮呢工艺、树脂整理工艺对织物折皱回复角、毡缩率、落水变形、褶裥外观等指标影响规律,建立煮呢、树脂整理工艺与织物褶裥保持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煮呢工艺加压次数的增加、温度提高,精纺羊毛织物折皱回复角提高;当聚氨酯抗皱整理剂BAP质量浓度为45 g/L、轧液率为60%、烘焙温度为190℃时,面料具有优良的褶裥保持性。  相似文献   

11.
张华  张杰  高燕 《纺织学报》2021,42(6):128-132
锦纶/棉混纺织物存在易折皱外观不平整的问题,制约了其在高档服装上的应用。为此,以锦纶/棉混纺织物为研究对象,在坯布预处理后染整前对其进行液氨处理,研究了液氨处理对织物拉伸强力、撕破强力、折皱回复角及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平滑感、温暖感及柔软感3个定量指标,评价液氨处理前后锦/棉混纺织物的风格、手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液氨整理可以提升锦/棉织物的拉伸强力及撕破强力,处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从218°提升至252.3°,粗糙度波长与振幅之比从50.46降低至44.87,表明液氨处理后织物的抗皱性和平滑感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尽管液氨处理未明显改善织物的柔软感,但处理织物的热导率较未处理织物仍有一定程度降低,致使织物接触温暖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2.
柠檬酸和壳聚糖对棉织物抗菌整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柠檬酸和壳聚糖在棉织物抗菌整理中的应用,研究了壳聚糖的浓度对棉织物抗菌性的影响,多元羧酸的含量对壳聚糖固着率的影响及焙烘温度对壳聚糖固着率和白度的影响;并对整理后棉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用柠檬酸和壳聚糖的混合液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的效果是明显的,整理后棉织物的耐久定型和折皱回复率都有提高,而且经反复洗涤后,其抗菌性仍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聚酯(PET)长丝/棉复合纱斜纹织物的保形性及服用性能,利用PET长丝与纯棉纱开发了3种线密度为9.8 tex的纱线,并以二上二下斜纹组织织造了4种织物。对织物进行了折皱回复性、免烫性、尺寸稳定性、悬垂性等保形性能,强伸性、拉伸弹性、顶破性等抗变形性测试,以及手感风格、透湿性、透气性等服用性能测试。对比分析了纯棉纱织物与复合纱织物的保形性与服用性能。结果表明:PET长丝/棉复合纱可改善纯棉织物的折皱回复性、悬垂性,提高免烫等级,同时又不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包芯纱织物比包缠纱织物有更好的保形性,更高的免烫等级,是免烫衬衫面料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纯棉纱线合股数对织物力学性能和保形性的影响,采用线密度相同的单纱、双股线、3股线、4股线4种股线类型,以适当的经、纬密分别织制成平纹、斜纹、缎纹组织的织物。对织物的拉伸性能、撕裂强力、拉伸弹性、折皱回复性、悬垂性、弯曲性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3股线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撕裂强力较大,4股线织物的断裂伸长率较大,双股线织物的拉伸弹性回复率较大;平纹织物仅有双股线织物的折皱回复性优于单股线织物,斜纹和缎纹织物的折皱回复性随合股数的增加均变差;双股线平纹织物悬垂性相对较好,但均没有斜纹和缎纹织物的悬垂性好;单纱织物的弯曲性能比股线织物好。  相似文献   

15.
李新彤  丛洪莲 《纺织学报》2018,39(12):47-52
为改善机织西服缺乏弹性、穿着舒适度不理想的问题,提升西服面料的服用性能,更好地将针织西服面料应用于市场,根据西服面料的应用,对针织西服面料进行设计开发并测试研究其相关性能。结果表明:针织西服面料中棉纤维含量较多时,透气率可提高70 ~210 mm/ s;棉型西服面料透湿量比毛型西服高300 ~400 g/ (m2·d),折皱回复角度高5°左右,回弹性能较为优异;根据不同原料的西服面料的优势特点,结合其服用性能,可广泛将面料运用至季节性商务服饰的开发;研究开发的针织西服面料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使用国产直接染料和低甲醛类防皱整理剂对纯棉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整理。主要研究了防皱整理剂、催化剂、焙烘条件、直接染料以及添加剂对染色整理织物的表面深度、折皱回复角以及断裂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并且测定和评价了其染色坚牢度。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棉织物的防皱性能,采用不同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通过冷轧堆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借助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染色棉织物的化学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究了活性染料基团数量、种类、距离对染色棉织物防皱性能的影响,并对染色棉织物的颜色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活性基团染料,双活性基团染料可以提高棉织物的防皱性能;相较于含有异双基团的活性红198染色棉织物,含有双乙烯砜基团的活性黑5染色棉织物具有更好的防皱性能;在活性黑5、活性橙131、活性蓝203以及活性红AS这4种双乙烯砜基团染料中,活性基团距离越大,染色织物的防皱性能越好,其中活性黑5染料染色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可达到210°;染料主要在纤维的无定形区与大分子链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合反应,形成交联结构提升了棉织物的防皱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氨纶丝预牵伸倍数对弹力织物性能的影响,在一定的工艺设备与条件下,纺制了不同牵伸倍数的环锭弹力纱及转杯弹力纱,利用这些弹力纱作为纬纱,分别织制了环锭弹力纱织物和转杯弹力纱织物.为了进行对比,还织造了相同规格的纯棉织物.经织物性能测试表明:弹力织物除断裂强度比纯棉织物低外,断裂伸长率、弹性回复率、折皱回复率、透气性能均优于纯棉织物;环锭弹力纱织物除折皱回复性比转杯弹力纱织物低之外,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弹性回复性、透气性能指标均优于后者;弹力织物除透气性外,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回复、折皱回复都随弹力丝预牵伸倍数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全聚纺纺纱方式生产了JC/PET、JC/PTT、JC/SPH、JC/T400四种包芯纱和一种纯棉纱,利用这五种纱线织造了规格相同的五种机织物。分别利用客观与主观评价法,评价织物的抗皱性及平整度等级,同时测试了织物的拉伸弹性回复率,以研究芯丝种类对织物抗皱性及抗变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芯丝的加入可以改善纯棉织物的平整度;长丝的初始模量、弹性影响织物的抗皱等级,SPH的初始模量最高、T400的弹性回复性最好,因此JC/SPH和JC/T400包芯纱织物抗皱等级最高,可以达到3. 5级;且这两种长丝的表面均有沟槽,截面为异形,起到毛细管作用,其织物具有较好的吸湿排汗作用,是开发高保形免烫衬衫面料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天然抗皱免烫衬衫面料,探讨纺纱方式对拉伸弹性及抗皱性的影响,用聚酯(PET)长丝与纯棉纱通过全聚纺、全聚纺包芯、全聚赛络纺包芯、全聚赛络纺双丝包芯、全聚纺包芯合股5种纺纱方式,开发了5种线密度为14.8 tex的纱线,并织造了相同规格的5种织物,对织物的抗皱性、尺寸稳定性、刚柔性、拉伸变形性等进行测试与分析。 结果表明:纤维的急弹性变形比例、初始模量越大,织物的弹性及折皱回复性越好;纱线的毛羽少、表面光洁、条干均匀、初始模量大,则织物抗皱性好;全聚赛络纺包芯纱、全聚纺包芯双合股纱的抗皱性、尺寸稳定性、拉伸弹性回复性均较好,织物的外观平整度均为3.5级;全聚赛络纺包芯纱比全聚纺包芯纱双合股纱生产流程短,成本低,更适合用于开发高保形免烫衬衫面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