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光照变化是影响人脸识别系统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Gabor特征的自商图算法。对人脸图像采用改进的加权Gabor滤波器进行平滑的Gabor特征提取,使用自商图像的方法求取图像的光照不变特征;对得到的自商图像用直方图截断等方法进行归一化;在Extended Yale B与CMU PIE人脸库上通过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的最近邻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大幅度提高人脸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掌纹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基于Gabor小波和改进的广义K-L变换的掌纹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测试样本的掌纹ROI灰度图像进行Gabor小波变换,得到其Gabor特征向量,然后利用改进的广义K-L变换方法将高维特征向量变换到低维空间,最后将得到的低维特征向量利用欧氏距离法与训练样本库中的特征向量作匹配识别。该方法首次将基于时频变换的特征提取算法与基于子空间的特征提取算法结合起来,既充分利用了Gabor函数优良的特征提取性能,又有效解决了高维特征的降维处理问题。通过使用自行采集的数据库对该方法作对比实验,获得了94%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融合Gabor特征和局部三值模式(LTP)的人脸识别方法,并在算法中对局部三值模式(LTP)进行改进,提出能够自适应阈值的LATP算子。对归一化后的人脸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的Gabor滤波提取其对应的幅值特征,在每个幅值图像上进行LATP运算,抽取局部邻域关系模式,这些模式的区域直方图再经过信息熵加权并串联得到最终的人脸描述,识别过程使用[χ2]距离对特征直方图进行相似度匹配。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上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对人脸表情和光照变化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对噪声干扰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改进的HOG和Gabor,LBP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复杂环境下的人脸特征有效表达,提出一种改进的梯度方向直方图(HOG)人脸识别方法.首先以人脸图像网格作为采样窗口并在其上提取HOG特征;然后将所有网格HOG特征向量进行组合,实现整个人脸特征表达;最后采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识别.另外,比较了该方法与Gabor小波和局部二值模式(LBP)2种著名的人脸局部特征表示方法的优劣.实验结果表明,在调优的HOG参数下,在具有光照和时间环境等复杂变化的FERET人脸库中,较少维数的HOG特征比LBP特征有更好的表现,而且HOG特征提取时间和特征向量维数比Gabor小波方法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四元数小波变换(QWT)幅值相位表示及AdaBoost的人脸识别方法。四元数小波变换具有近似的移不变特性,可以同时支持1个幅值和3个相位,其中两个相位编码局部图像移动,而第三个相位蕴含纹理信息。方法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进行四元数小波变换并计算四元数幅值和相位特征,将这些幅值和相位组合并应用AdaBoost分类器进行分类,以实现人脸图像的最终识别。对Yale、ORL和FERET三个人脸数据库应用此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率上优于AdaBoost和Gabor+AdaBoost。特别是在FERET数据上精度提高更为明显,而且在计算复杂度上QWT特征提取明显低于Gabor特征提取。  相似文献   

6.
基于局部二元模式Gabor小波变换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局部二元模式(LBP)与Gabor小波变换相结合,用LBP算子对Gabor特征幅值的邻域变化进行编码,并用直方图分析LBP编码后的局部变化属性,这样避免了因下采样造成的信息损失,同时又通过直方图统计达到了降维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结合了LBP与Gabor变换的优点,增强了直方图的鉴别能力,又能有效降低维数,取得了较理想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分割和二次判别的手静脉识别方法,首先,将静脉图像分割成一些相同大小的互不重叠的子区域,在每一个小的子区域内抽取仅带有该区域局部特征的Gabor相位信息,再将这些特征信息级联成整幅图像的特征矢量,进行静脉识别.在抽取特征的过程中,使用Fisher线性判别(Fisher linear discriminant,FLD)降低特征矢量维度.最后,利用得到的相位信息重建一幅静脉图像,并根据阈值将图像二值化,从而分割出手静脉骨架,结合静脉骨架的相似性得到手静脉的二次识别.在香港理工大学的数据库上测试了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区域分割获取局部特征在手静脉识别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进一步结合了二次判别后,本文提出的手静脉识别方法取得了0.09%的等错误概率(Error equation rate,EER).  相似文献   

8.
针对人脸识别算法缺乏对光照变化的自动调节能力的弱点,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全局和局部特征进行人脸识别的新方法。对整幅人脸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针对人脸局部特征,提出一种根据各局部子块包含的信息量即利用图像熵值进行自动加权的算法;基于贝叶斯原理对全局和局部特征进行数据融合,给出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融合算法综合全局和局部特征提取方式的优势,有效提高了人脸识别率。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双向二维加权局部保持投影算法(Two-directional Two-dimensional Weighted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2D)2WLPP)用于语音特征提取后维度的降低,考虑到普通的二维降维算法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特征降维且所降至的维数选择非常受限,该方法能够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对语音矩阵进行降维处理,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提取后的语音特征数目;考虑到不同投影向量对保持局部结构的重要程度不同,进而对各个特征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实验证明,该算法运算速度快,与已有的二维局部保持投影相比,获得了更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
面向脸部表情识别的Gabor特征选择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人脸表情识别中Gabor特征向量的高维度信息冗余问题,提出了一个2层Gabor特征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改进方差比率作为评估特征的区分能力对高维向量进行过滤,然后对过滤得到的特征子集进行AdaBoost特征选择,以挑选出最具区分度的特征,从而降低了Gabor特征的表示维度.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训练时间和识别性能两者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由于Gabor小波描述的人脸特征维数太高,直接将Gabor小波提取的特征进行识别时出现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abor小波变换与分块主分量分析的人脸识别新算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Gabor小波变换得到人脸图像特征,然后用分块主分量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降维、提取特征向量,最后用最近邻分类器分类识别。在ORL和NUST603人脸库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优于传统PCA、分块PCA、Gabor小波变换与PCA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Robust facial feature points extraction in color imag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method of facial feature points extraction based on improved active appearance model (AAM) with Gabor wavelet features wa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After the pre-processing of a standard face detector and lighting compensation, the paper proposed a hybrid AAM by combining the local skin similarity with the original local grey-level appearance model. Moreover, the feature points by the hybrid AAM and their neighbors were considered by a classification problem to further refine the results. Namely, the Gabor feature around the feature points was extracted, trained by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and classified by K Nearest Neighbor (KNN) to give the precise location of the feature points.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acial feature points can be located robustly and precisely by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更好的人脸特征,有效地提高算法的识别率,提出了一种联合Gabor 特征 与投影字典对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G-DPL。算法使用Gabor 小波提取人脸图像的局部特征,对特 征向量使用PCA 与LDA 的方法进行降维。将投影字典对学习算法与降维后的Gabor 特征融合, 然后进行分类识别。提出的G-DPL 算法在ORL 库上整体识别率达到99.00%,特征维数为39 维。 在AR 库上识别率达到96.14%,特征维数为99 维。提出的G-DPL 算法在占用较少空间的同时能 够获得更高的识别率,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常用的三种人脸特征提取方法中存在的识别率低、抗噪性较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abor变换和Zernike矩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人脸进行多分辨的Gabor变换,然后利用Zernike矩获得具有平移、尺度、旋转不变性的特征,并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进一步进行特征选择,最后采用K最近邻分类方法进行人脸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与常用的三种人脸特征提取方法的比较中,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更强的抗噪性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基于稀疏表示分类方法的训练样本于与类别标签信息提取不足,特别是在训练样本和待测样本都受到噪声污染的情况下将会明显下降及算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以Gabor特征以及加权协同为基础的人脸识别算法;最初需要对人脸图像内所包含的各个尺度以及方向的Gabor特征完成提取,在稀疏表示中引入Gabor特征,将降维后的Gabor特征矩阵作为超完备字典,再用稀疏表示增强加权协同表示得到该字典下的的稀疏表示系数,然后利用增强系数与训练样本的标签矩阵完成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识别,从而得到Gabor特征以及加权的协同表示分类方法,在Yale人脸数据库、Extended Yale B和AR人脸数据库上以及在FERET人脸数据库对人脸姿态变化的实验表明新算法具有更好的识别率和较短的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6.
基于Gabor小波与深度信念网络的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瑞敏  曹振基 《计算机应用》2014,34(9):2590-2594
特征提取与模式分类是人脸识别的两个关键问题。针对人脸识别中的高维和小样本问题,从人脸特征的提取与降维算法入手,提出基于受限玻尔兹曼机(RBM)的二次特征提取及降维算法模型。首先把图像均匀分成若干局部图像块并进行量化,再对图像进行Gabor小波变换,通过RBM对得到的Gabor人脸特征进行编码,学习数据更本质的特征,从而达到对高维人脸特征降维的目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的多通道人脸识别算法。在ORL、UMIST和FERET人脸库上对不同样本规模和不同分辨率的图像进行实验,识别结果表明,与采用线性降维和浅层网络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率和很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7.
《Information Fusion》2008,9(2):200-210
This paper presents a two level hierarchical fusion of face images captured under visible and infrared light spectrum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face recognition. At image level fusion, two face images from different spectrums are fused using DWT based fusion algorithm. At feature level fusion,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feature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fused image using 2D log polar Gabor wavelet. An adaptive SVM learning algorithm intelligently selects either the amplitude or phase features to generate a fused feature set for improved face recognition. The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is observed under the worst case scenario of using single training images.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Equinox face database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visible light and short-wave IR spectrum face images yielded the best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with an equal error rate of 2.86%. The proposed image-feature fusion algorithm also performed better than existing fusion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2D环形对称Gabor变换(2DCSGT)和独立成分分析(ICA)的特征提取方法,并用于人脸识别中。对人脸图像做5尺度2D环形对称Gabor变换;对变换后的图像下采样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降维;采用ICA获得人脸图像的独立环形对称Gabor特征(ICSGF);采用最近邻分类法分类。在ORL、YALE和FERET人脸数据库上,基于ICSGF的人脸识别算法的正确识别率分别达到99.5%、93.33%和97.14%。实验结果表明,ICSGF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的人脸描述及识别方法,首先对归一化后的人脸图像进行多方向多尺度Gabor变换;然后对人脸区域进行分块,以块为单位统计Gabor系数的均值和方差,求得块特征矢量(block feature vector,BFV),按先行后列的顺序将各块的BFV拼接,构成整幅人脸图像特征矢量(face feature vector,FFV).在分类器设计阶段,引入两两比对和投票机制,用多个两类分类器组合成多类分类器.在训练某个具体的两类分类器时,根据隶属训练样本计算FFV中每项的分辨力,以分辨力大小为依据选出最优特征子集(best subset feature vector,BSFV).基于Yale人脸数据集展开实验,与已发表的算法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