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微波照射下合成硫代硫酸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密闭容器和微波照射下,以亚硫酸钠和硫横磺黄为原料合成了硫代硫酸钠,对影响反应的因素如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和时间等进行了试验和优化,研究了在亚硫酸钠共存下用碘量法测定硫代硫酸钠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硫代硫酸钠的产率可达82.4%,与传统密闭加热法相比,反应速度提高了15倍,证实了在微波化学中非热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双氧水、Fe^2+四种不同的还原剂在相同条件下对PbO2的还原效果,并研究了矿浆浓度、反应时间、还原剂浓度、温度对最佳还原剂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的还原剂还原能力依次为: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硫酸亚铁〉双氧水;以硫代硫酸钠作为还原剂的最佳还原条件为还原剂浓度0.8 mol/L,矿浆浓度2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 min,此时PbO2还原率可达82.97%。  相似文献   

3.
微波合成牛磺酸及反应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醇胺法合成牛磺酸,第二步反应采用了微波合成。对微波输出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和投料比3个因素进行了优化反应条件考察。得出在乙醇胺硫酸酯(A)与亚硫酸钠(B)的投料比n(A)∶n(B)=1∶2.0,微波功率40%(260 W),微波加热80 min条件下,产物的收率达50%。较之传统加热时间25~30 h,反应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4.
以硫酸二甲酯和硫代硫酸钠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经氯气氧化制备甲基磺酰氯,再将水解成甲烷磺酸,讨论了几个主要反应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吡啶和溴代正丁烷为原料采用微波法合成了中间体溴化N-丁基吡啶([BPy]Br),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微波功率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摩尔比1︰1.1时,微波功率在400 W,反应时间20 min为较佳的反应条件。中间体在微波辐射下经过离子交换合成了N-丁基吡啶四氟硼酸盐([BPy]BF4)和N-丁基吡啶六氟磷酸盐([BPy]PF6)。产物结构由IR和1HNMR确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对甲苯磺酰氯为起始原料,首先通过亚硫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进行烷基化、其次在浓硝酸和浓硫酸加热回流的条件下硝化、最后在浓硝酸和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氧化,3步反应合成了玉米田高效除草剂甲基磺草酮的重要中间体2-硝基-4-甲磺酰基苯甲酸.重点考查了各步反应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在优化工艺条件下,3步反应的总收率为72.0%,产物纯度为98.5%.产品结果由IR和1HNMR确认.  相似文献   

7.
以稻草秸秆苯酚选择性液化物为原料,稻草秸秆苯酚液化采用100℃选择性液化的方式,在碱性条件下与甲醛、亚硫酸钠发生改性反应,制备木质素磺酸盐型分散染料分散剂。通过分散力、高温稳定性及研磨性进行性能测试,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定性分析。考察了亚硫酸钠用量、甲醛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木质素磺酸盐型分散染料分散剂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的改性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5h,亚硫酸钠用量5mmol/g,甲醛用量5mmol/g。此时的产品分散力为82.4%,高温稳定性达到13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混合碳四、正己烷在微波条件下,尖锌和镍双金属改性HZSM-5上芳构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气液相产物分布的影响并与常规加热作了比较,详细探讨了微波芳构化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1)在反应温度400℃,质量空速1.0h^-1。以混合碳四为原料,经微波芳构化和常规加热芳构化实验对比,微波芳构化下的芳烃收率提高约17.08%,BTX选择性远远高于常规加热;(2)从反应温度对性能影响的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混合碳四、正己烷在微波条件下,在锌和镍双金属改性 H Z S M- 5 上芳构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气液相产物分布的影响并与常规加热作了比较,详细探讨了微波芳构化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1) 在反应温度400 ℃,质量空速1 .0 h - 1 ,以混合碳四为原料,经微波芳构化和常规加热芳构化实验对比,微波芳构化下的芳烃收率提高约17 .08 % , B T X 选择性远远高于常规加热;(2) 从反应温度对性能影响的考察表明,反应温度变化对微波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比较大。微波芳构化具有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选择性和芳烃收率及降低反应温度等优点,是更好的实现择形催化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密闭体系下,采用微波辐照与碱联合处理剩余污泥过程中污泥性质的变化。实验表明,密闭条件下微波辐照与碱联合处理可以加剧污泥的破解,使污泥中的物质释放到液相中。在微波辐照功率为800W、辐照时间为110s、每克悬浮固体(SS)NaOH投加量为0.14g时,SS去除率达到46%;处理后污泥中溶解性有机物浓度明显增加,SCOD增至2 487mg/L,比单独微波处理的190mg/L增加了约12倍。污泥破解后,污泥溶液中的TP、TN质量浓度明显增加,分别增加了1.45倍和1.7倍。污泥中的蛋白质、多糖等成分释放到溶液中,与单独微波相比,蛋白质和多糖的浓度分别增加了7.9倍和0.89倍。污泥破解后,释放出的脂肪酸与污泥中的碱反应,使污泥溶液的pH由10.5降至9.1。  相似文献   

11.
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计算机机构动画仿真的方法,对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机构双曲柄存在的条件,两连杆铰接点C的轨迹曲线可到达的区域及该轨迹曲线形状随机构结构参数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综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文安斜坡内带深层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等方法研究识别隐蔽油藏.通过兴隆1井地层重新划分及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应用,将该区沙三、沙四段地层之间重新确定为不整合接触.在三级层序地层框架建立的基础上,刻画各体系域砂体展布特征,构建了坡折带控制沙四下自生自储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通过钻井实践,首次在霸县凹陷发现沙四下段含油层系及新的烃源岩层,实现了深层自生自储式油藏类型的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13.
数学优化方法在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种数学优化方法及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理论为依据,介绍了优化方法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将率定成果与API模型进行了对比,说明这3种优化方法在大宁河流域参数率定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变截面梁变形计算的初参数法,运用该方法求密炼机转子的变形,并得到了精确的解。  相似文献   

15.
主要借助螺线特性,对一类含间隙分布时滞的种群增长模型特征方程λ+c=d(1+λT)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浓度的纤维索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对红豆杉种子的胚进行了处理,采用3% 0.5%(m/v)的纤维索酶 果胶酶混合液效果好.得到了红豆杉胚原生质体;同时采用了B5、V-KM、MS3种培养基对所得到的原生质体进行了初步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V-KM附加椰子汁(含天然植物激素)培养基培养胚性原生质体效果较好,并研究了植物激素的浓度和光照强度等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的影响,表明采用IAA和NAA对愈伤组织生长效果较好,光照强度在1000lx生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从而避免虚增企业利润。但在实务中,一些企业却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原则性,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达到操纵会计利润的目的,本文即是从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入手,以实例来揭示企业计提秘密准备的意图,以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高等学校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现行高校固定资产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设想,研究了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会计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扬声器的自滤波特性与D类功放失真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圈式扬声器的电—力—声类比等效线路对动圈式扬声器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利用扬声器的自滤波性能改善因D类功放移相网络引起信号相位失真的方法。同时,采用比较、反馈的方法对音频信号的谐波加以抑制,使得数字功放的总体失真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圆锥面截交线为椭圆时的投影方程,分析了截交线的投影形状,为准确作图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用解析法分析了圆锥面与圆柱面正交时相贯线的投影形状、特殊点位置及其作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