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和柱层析方法制备粗连翘酯苷A,进一步用反相硅胶色谱柱层析得到纯化连翘酯苷A,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其纯度;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法测定粗连翘酯苷A和纯化连翘酯苷A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从连翘叶中分离得到的纯度为62%粗连翘酯苷A和92%纯化连翘酯苷A均具有较强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且清除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强于阳性对照。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含量丰富,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生物活性,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保健食品及生物药品基料。  相似文献   

2.
对连翘叶提取液中同时分离连翘酯苷A、芦丁和连翘苷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以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芦丁的质量浓度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比较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和不同工艺条件对这3种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能力。最佳工艺条件为:以AB-8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药材-树脂比1.5∶1(g/g),上样流速2 BV/h,先用8 BV的水洗脱,再用6 BV的30%乙醇溶液和6 BV的50%乙醇溶液分别洗脱,洗脱流速3 BV/h;进一步采用C_(18)-硅胶柱反相层析法纯化连翘酯苷A,静置沉淀的方法纯化连翘苷和芦丁,纯化后连翘酯苷A和芦丁的纯度可达到97%以上,连翘苷纯度可达到95%以上。此工艺条件能得到高纯度的3种有效成分,为连翘叶资源的充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过氧化值(POV),研究了连翘苷对3种动物油脂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连翘苷对3种动物油脂均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中对牛油的抗氧化性最好,对猪油抗氧化性次之,最后是羊油。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连翘叶、木糖醇、柠檬酸、麦芽糊精为主要原料,开发一种连翘叶固体饮料。方法 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以优、中、差三个质量等级对产品的色泽、气味、滋味、状态四个方面进行感官评判,通过模糊数学法处理数据,得到连翘叶固体饮料最佳配方。根据固体饮料的颗粒状态和溶解速度,选取固体饮料产品颗粒粒径;直接干燥法测定固体饮料的水分含量;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体饮料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结果 连翘叶固体饮料最佳配方为连翘叶提取物4g,木糖醇5g,柠檬酸0.2g,麦芽糊精4g;固体饮料产品颗粒粒径为40目;水分含量为6.1%,符合国标要求;固体饮料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分别为0.34%和0.27%。结论 得到的连翘叶固体饮料颗粒饱满,溶解迅速,冲调后呈透明的黄色,气味淡雅,酸甜适口,本实验可为连翘叶固体饮料的开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同时测定连翘叶茶中连翘酯苷A、连翘苷、芦丁和连翘脂素的液相色谱方法。采用70%甲醇在70 ℃恒温水浴回流提取目标物,以0.3%醋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选用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在277 nm下进行液相色谱分析。该方法线性、精密度和回收率好,检出限和定量限低,适用于连翘叶茶中上述四种活性成分的测定。采用标准方法和自建方法对连翘绿茶(FGT)和连翘红茶(FBT)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14.15%和15.02%),利于茶汤甘甜滋味及香气形成;FGT的水浸出物(50.62%)、维生素C(48.63 mg/100 g)、总多酚(11.06%)、黄酮(2.39%)、连翘酯苷A(8.77%)、连翘苷(4.98%)和芦丁含量(2.19%)显著高于FBT(p<0.05),其中特征成分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含量远高于传统中药连翘(果);FBT虽特征成分含量低,但在发酵过程中生成了更易吸收和更强药理活性的连翘脂素(2.88%),含量远高于FGT(0.10%)。此外,FBT茶汤呈橙黄色,含有11.83 mg/100 g的茶黄素。综上,两种连翘叶茶均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极具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不同加工方式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BDS HYPERSIL-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连翘酯苷A为乙腈-0.4%冰醋酸溶液(15:85);连翘苷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连翘酯苷A为330 nm;连翘苷为277 nm;柱温:40℃;流速:0.8 m L/min;进样量10μL。结果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均较高,其含量顺序为:蒸后烘干炒后烘干蒸后晒干炒后晒干烘干晒干。结论不同加工方式对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有较大影响,蒸、炒后干燥有利于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成分的保存,烘干比晒干更有利于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成分的保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连翘花中芦丁、连翘酯苷A、连翘苷、松酯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Symmetry C18(4.6 mm×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 ℃。结果 不同产地的连翘花之间各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中连翘酯苷A在各样品中含量最高,芦丁含量次之,连翘苷含量最少;其中菏泽产的样品连翘酯苷A含量高达119.38 mg/g,连翘苷的含量达4.71 mg/g;临沂产的样品芦丁含量最高达75.64 mg/g;日照、青岛和烟台的样品中松脂酚含量较高且相差不大,分别是25.41、24.45、23.60 mg/g。结论 12个产地连翘花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远远高于药典规定的最低含量要求。但连翘花中连翘苷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双黄连口服液的连翘酯苷A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测定连翘酯苷A的含量,检测波长280 nm;流动相:甲醇-0.4%冰醋酸(30∶70);流速:1.0 mL/min.结果 连翘酯苷A在1.4~1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98.01%,RSD=0.8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为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连翘花中芦丁、连翘酯苷A、连翘苷、松酯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其有效成分控制提供有效方法。方法采用Symmetry C_(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结果不同产地的连翘花之间各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中连翘酯苷A在各样品中含量最高,芦丁含量次之,连翘苷含量最少;其中菏泽产的样品连翘酯苷A含量高达119.38±5.78 mg/g,连翘苷的含量达4.71±0.09 mg/g;临沂产的样品芦丁含量最高达75.64±2.09 mg/g;日照、青岛和烟台的样品中松脂酚含量较高且相差不大,分别是25.41±1.51、24.45±0.98、23.60±1.19 mg/g。结论 12个产地连翘花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远远高于药典规定的最低含量要求。但连翘花中连翘苷的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0.
连翘叶富含连翘苷、连翘脂苷A、连翘脂素、芦丁等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氧化等功效,其中连翘酯苷等成分已证实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连翘叶的开发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连翘叶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工艺及药理功效,并阐述了连翘叶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为连翘叶在食品、功能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Forsythia suspense leaves (FSL) are applied as tea in Chinese folk, and it is also considered as veterinary medicinal plant. The predominant compound was obtained from FSL by organic reagents extraction, ethanol precipitation and column filter. The crude forsythin, crude forsythiaside, purified forsythin and purified forsythiaside were analysed and quantified by HPLC method. Several biochemical assays were used to screen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crude forsythin, purified forsythin, crude forsythiaside and purified forsythiasid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ur extracts exhibited antioxidant effects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and crude forsythiaside and purified forsythiaside had the higher antioxidant activity effect than crude forsythin and purified forsythin, and purified forsythiaside showed the stronger antioxidant activities than positive control in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reducing power and lipid peroxidation assay. This study might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on forsythiaside as a novel potential antioxidant for human health.  相似文献   

12.
甘草总黄酮对油脂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永明  余龙江  敖明章  胡菁  曹洁 《食品科学》2007,28(11):119-121
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甘草总黄酮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甘草总黄酮对四种食用油脂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且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VC、柠檬酸、酒石酸对甘草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均有协同增效作用;甘草总黄酮与合成抗氧化剂混合使用时,其抗氧化能力均好于只添加单一抗氧化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80%乙醇为溶剂从蓝莓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和抗油脂氧化能力的研究。方法:以显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定性分析,以猪油和大豆卵磷脂制备的脂质体为对象研究蓝莓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蓝莓叶提取物属于黄酮类,蓝莓叶总黄酮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以添加质量分数0.4%精制蓝莓叶总黄酮抗氧化效果最佳,略次于0.02%BHT;另外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对蓝莓叶总黄酮具有明显的协同抗氧化作用。蓝莓叶总黄酮对脂质体过氧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高于抗坏血酸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蓝莓叶精制总黄酮的IC50为67.46μg/mL,蓝莓叶粗总黄酮的IC50为121.65μg/mL。结论:蓝莓叶总黄酮是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D-异抗坏血酸钠、迷迭香、茶多酚对斑点叉尾鮰内脏精炼鱼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当抗氧化剂的添加浓度为0.02%时,抗氧化性能由大到小顺序为茶多酚>迷迭香>D-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与其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添加维生素C和柠檬酸对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均有协同增效作用,但维生素C对茶多酚抗氧化能力的增效略大于柠檬酸。  相似文献   

15.
苹果多酚提取物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苹果多酚提取物的组成及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苹果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油脂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效果同浓度,溶解性及其酚类物质的组成有关,当苹果提取物中富含原花青素低聚体、酚酸时,油溶性较好,抗氧化效果最好。此外,苹果提取物与Vc在猪油和菜油中均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与柠檬酸的协同作用则在猪油中较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板栗壳天然色素对油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猪油和花生油作为底物,采用烘箱贮藏法测定油脂的 POV值,研究板栗壳天然色素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结 果表明,板栗壳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油脂氧化能力,当色素 的添加量分别为猪油和花生油质量的0.03%和0.01%时, 效果最好,而且柠檬酸与抗坏血酸对色素的抗氧化性有 协同增效作用,柠檬酸的协同作用更好,同时添加质量分 数0.005%的柠檬酸和0.03%与0.01%的色素,对猪油和花 生油的抗氧化效果可与0.02%的BHT媲美。  相似文献   

17.
二氢杨梅素在猪油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二氢杨梅素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的新型食品用天然抗氧化剂。旨在研究二氢杨梅素及其增效剂对其在猪油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丙二醛吸光值和过氧化物值来评价抗氧化效果,确定纯度为95%的二氢杨梅素在猪油体系中的最优添加量为0.04%;当添加量为0.02%时,L-抗坏血酸、柠檬酸和EDTA可有效地提高二氢杨梅素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蔷薇果黄酮类物质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蔷薇果为原料,研究黄酮类提取物对菜籽油和猪油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蔷薇果中黄酮类提取物对菜籽油及猪油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在一定添加范围内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柠檬酸、V_C 对蔷薇果黄酮类提取物抗氧化效果都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香蕉果皮及果肉提取物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作用及与柠檬酸、酒石酸和Vc不同增效剂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果皮及果肉提取物对油脂的脂质过氧化均有良好的阻断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抗氧化效果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且果皮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要强于果肉提取物;此外,果皮提取物与柠檬酸在猪油中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而在豆油中,与Vc的协同作用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