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紫色马铃薯全粉、鸡蛋、高筋粉等为主要原料生产紫色马铃薯全粉沙琪玛。以沙琪玛的感官评分和含油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紫色马铃薯全粉沙琪玛的最佳生产工艺为添加紫色马铃薯全粉30 g、谷朊粉20g、高筋粉50g、鸡蛋添加量60 g、碳酸氢铵添加量1.6 g、小苏打添加量为0.7 g,醒发时间为2 h+2 h。  相似文献   

2.
紫米酸奶的工艺优化及贮藏品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熟紫米粉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研制具有抗氧化性能的紫米酸奶。将紫米酸奶的酸度、持水力和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紫米酸奶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紫米酸奶的贮藏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米酸奶的最佳工艺为紫米粉添加量22 g/L,白砂糖添加量7%,接种量0.06%。在此优化条件下,紫米酸奶的感官评分为91.1分。在贮藏期间,紫米酸奶的感官评分、持水力、pH、酸度、乳酸菌数及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紫米酸奶具有更长的货架期和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藜麦、鲜牛奶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藜麦发酵酸奶的最佳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当藜麦添加量为12.5%,白砂糖添加量为7.5%,发酵时间为7 h,发酵温度为42℃,发酵菌接种量为0.2%时,制作的酸奶具有独特谷物风味且营养丰富,感官评分为90.7.  相似文献   

4.
以黄精、红枣为主要原料研究黄精红枣酸奶的工艺配方,以感官评分为标准,选取黄精液添加量、红枣液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奶粉添加量及发酵时间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选择黄精液添加量、红枣液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和奶粉添加量4个因素设计响应面试验,通过感官评分研究4个因素对黄精红枣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黄精红枣酸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黄精液添加量30.6 g/L、红枣液添加量36.2 g/L、木糖醇添加量8.7 g/L及奶粉添加量162 g/L,最终感官评分为92.18分,与预测值较接近。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对紫马铃薯酸奶的工艺及配方进行了优化,得到其最佳工艺配方为:乳酸菌添加量0.46%、发酵时间6.09 h、蔗糖添加量7.66%、紫马铃薯粉添加量5.90%、牛奶补足至100%。方差分析显示各因素对紫马铃薯酸奶感官评分的影响:蔗糖添加量 > 乳酸菌添加量 > 发酵时间 > 紫马铃薯粉添加量。通过对紫马铃薯酸奶的质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提取出两个主成分,构建出了紫马铃薯酸奶的综合质构品质评价模型,应用此模型对紫马铃薯酸奶的品质进行评判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以紫色马铃薯全粉、低筋粉等为主要原料生产紫色马铃薯全粉饼干。以饼干的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混合粉比例、白砂糖加量、食用油和小苏打添加量。结果表明,紫色马铃薯全粉饼干的最佳生产配方为紫色马铃薯全粉与低筋粉的质量比为30∶70,白砂糖添加量为25%,食用油添加量为30%,小苏打添加量为1.4%。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优化得出葛根、紫薯复合手工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以葛根粉、紫薯粉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种进行发酵,制备复合手工酸奶。以感官评价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酸奶的最优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在100 m L鲜牛奶为基准的条件下,添加质量分数25%的葛根浆和10%的紫薯浆各20 m L,蔗糖添加量10 g,菌种接种量0.15 g,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8 h,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组织状态均匀,酸甜适中,有浓郁的酸奶特殊香气和紫薯味,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枸杞、蜂蜜、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经过乳酸菌发酵,研制出风味独特,酸甜适中的枸杞蜂蜜酸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该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枸杞汁添加量10%,蜂蜜添加量6%,蔗糖添加量4%,接入3%的发酵剂,罐装后在42℃发酵5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枸杞蜂蜜酸奶营养丰富、感官品质佳、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以亚麻籽油和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以酸奶的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亚麻籽油添加量、接种量、白砂糖添加量对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酸奶的最佳生产工艺为以脱脂乳粉和水(质量比为1∶7)的总质量为基准,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6.5 h、亚麻籽油添加量1.30%、白砂糖添加量4.16%、接种量1.59%。在此工艺条件下,亚麻籽油酸奶的感官评分为91、酸度为83°T、乳酸菌总数为1.85×10~6 CFU/g、α-亚麻酸含量为6.45 mg/g。  相似文献   

10.
以紫色马铃薯为原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紫色马铃薯酒的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马铃薯与面粉比1:0.6、料水比1:1 (g/mL)、α-淀粉酶添加量8.5 U/g、酒曲添加量0.45%。此工艺在28 ℃下发酵14 d,得到的紫色马铃薯酒酒精度13.5%vol,花青素含量166.34 mg/mL,酒体澄清透明呈紫红色,酸甜适中,有独特酒香,综合感官评定得分90分。测定主发酵期花青素和色泽的动态变化,分析表明,紫色马铃薯酒在发酵过程中花青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色度呈现先下降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色调则与之相反。聚合色度和褐变指数总体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果为工业化生产紫色马铃薯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蔗糖添加量、蛹虫草浓缩液添加量和稳定剂添加量为影响因子优化蛹虫草酸奶制备工艺。方法以酸奶的组织状态、乳清析出状况、口感及风味等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蔗糖添加量、蛹虫草浓缩液添加量及稳定剂添加量等对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确定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蛹虫草酸奶最佳制备工艺为蔗糖添加量8.11%、蛹虫草浓缩液添加量2.04%、稳定剂添加量0.69%,感官评分为94.79。结论蛹虫草酸奶具有较好的感官特性,丰富了现有的酸奶口味。  相似文献   

12.
以花粉和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胶原蛋白,经发酵制成酸奶,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筛选出花粉胶原保健型酸奶的最佳配方和制作工艺。结果表明,花粉胶原保健型酸奶的最佳配方为花粉添加量0.25%,胶原蛋白添加量2.5%,白砂糖添加量9%,菌粉0.3%;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3 ℃,发酵时间9 h,冷藏时间17 h,在此条件下发酵制得的酸奶感官评分为93.4分。  相似文献   

13.
以桑椹、五味子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研制具有保健功能的复合酸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混料设计对复合酸奶的配方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Box-Behnken响应曲面试验对复合酸奶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桑椹五味子复合酸奶的最优配方为五味子果浆11%、桑椹果浆14.0%、白砂糖11%、鲜牛乳64%,复合稳定剂为0.6%,得出的感官评分为93.21±0.32分;制备工艺为: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41℃,接种量5.4%,进一步验证试验,得出的复合酸奶的感官评分为93.35±0.14分。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酸奶工艺稳定可行,产品质地均匀、香气协调、口感细腻。  相似文献   

14.
以红豆、全脂乳粉、蔗糖为原料,加工处理发酵成红豆酸奶,研究红豆浆料水比、红豆浆添加量及蔗糖添加量对红豆酸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出红豆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红豆浆料水比1∶4(g/mL),红豆浆添加量44%,蔗糖添加量7%,用此配方加工出的红豆酸奶感官评分为92.11分。  相似文献   

15.
以酸奶为主料,蓝莓和玉米渣为辅料,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冻干酸奶块的最佳配方,实现蓝莓深加工利用和功能性产品开发。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蓝莓浆料、蛋白粉、绵白糖、玉米渣对产品感官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进行配方优化,得到最佳配方:蓝莓浆料添加量30g、蛋白粉添加量29 g、绵白糖添加量14 g、玉米渣添加量30 g。试验开发一款工艺简单、营养丰富、口感新颖、方便携带、货架期短的功能性冻干蓝莓叶黄素酸奶块,以填补市场缺乏护眼功能酸奶块产品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选择药食同源中药材葛根为原料,复配复原乳、白砂糖和发酵剂研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功能性酸奶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优化了葛根酸奶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葛根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为脱脂乳粉添加量12.5%,葛根水提液添加量3.93%,白砂糖添加量5.89%,发酵剂接种量0.1%,于42℃发酵5.54 h,制备的葛根酸奶呈淡黄色,乳清析出少,口感绵密,酸甜可口,具有葛根清香和酸奶的独特香气,感官评分达到89.87分。葛根酸奶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4.48%和64.20%,均强于原味酸奶(65.06%和55.67%),为葛根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以富含纳豆激酶(NK)的纳豆豆浆和复原乳为主要原料,研制富含NK的抹茶纳豆酸奶。分别探究纳豆豆浆、白砂糖、抹茶粉添加量、乳酸菌接种量对富含NK抹茶纳豆酸奶感官评分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富含NK抹茶纳豆酸奶发酵工艺,并对富含NK抹茶纳豆酸奶的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富含NK抹茶纳豆酸奶最适发酵工艺条件为:纳豆豆浆添加量6%,白砂糖添加量8%,抹茶粉添加量0.7%,乳酸菌接种量0.3%。在此优化条件下,酸奶的感官评分为88.6分,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含量、酸度、NK活性及乳酸菌数分别为3.15 g/100 g、3.08 g/100 g、8.25 g/100 g、82 °T、688.6 U/mL、5.8×108 CFU/mL。其各品质指标均符合国标GB 19302—2010《发酵乳》要求,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黄芪多糖添加量、蔗糖添加量、菌种接种量、发酵时间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芪保健酸奶的发酵工艺,最终确定黄芪保健酸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蔗糖添加量10%,黄芪多糖添加量5%,发酵时间为6 h,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黄芪酸奶的感官评分为88分。  相似文献   

19.
以奶粉、花生芽和鹰嘴豆为主要原料,安琪12菌型酸奶发酵剂为发酵菌种,制备花生芽鹰嘴豆复合酸奶。以酸度、黏度、乳酸菌数、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花生芽鹰嘴豆复合酸奶发酵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酸奶感官评分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接种量>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各因素对乳酸菌数的影响依次为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糖添加量。花生芽鹰嘴豆复合酸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5 g/L,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温度39 ℃,发酵时间24 h。此优化条件下获得的酸奶风味良好,乳酸菌数为8.11×108 CFU/mL,感官评分为92分,酸度为78.31 °T。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枸杞风味酸奶的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银花、枸杞、全脂奶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金银花汁添加量、枸杞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发酵剂接种量对金银花枸杞风味酸奶发酵的影响。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金银花枸杞风味酸奶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金银花枸杞风味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金银花汁添加量5%、枸杞汁添加量6%、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剂接种量10%,发酵温度43 ℃,发酵时间5.1 h。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发酵的金银花枸杞风味酸奶组织细腻,酸甜可口,具有独特的中药香,感官评分为91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