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范维浩  张磊 《无线电工程》2002,32(4):45-47,55
该文介绍了一种在短波电台构成的无线通信平台上,实现GPS定位数据、视频图像、报警等信号无线传输的综合通信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构成、设计、主要功能特点及采取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差分GPS(DGPS)定位和3G通信技术的目标监控系统终端设计,阐述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重点介绍了伪距DGPS测量原理、系统终端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工作流程、3G通信数据传输、视频传输流量控制算法,以及GPS接收板的数据处理.该系统解决了目前现有同类系统定位不精确、数据传输量小的瓶颈问题,实现了对目标视频等信息的监视.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途客车普遍存在着超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S/GPRS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ARM微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开发平台,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和GPS定位技术,以GPRS无线通信技术为传输手段,实现了客车车内图像数据、速度、定位等信息的采集、存储和无线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物流企业对物流车辆高效管理和高质量通信服务的需求,结合GPS全球定位、传感器、串口通信、VoIP、3G无线通信、网络通信、车载终端等相关技术,设计了一套应用于物流运输车的车载终端系统.实测表明,系统能实现数据快速上传、车辆状态实时显示、物流车辆管理与调度、VoIP网络电话、无线网络实时通信和GPS定位等功能,在物流行业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岗 《山东电子》2008,(1):93-96
将CAN总线技术、GPRS技术及GPS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工程车辆运行参数远程实时监测、报警及车辆定位调度。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实现流程。具体给出了基于PHILIPS SJA1000的CAN接口模块。基于ROCKWELL Jupiter GPS—OEM板的GPS接收模块和基于ERICSSON GR47/48的GPRS无线通信模块的硬件实现,并给出了CAN数据收发和GPRS数据通信的软件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子系统,利用GPS接收模块实现子系统的定位,应用GPS模块的PPS输出信号实现数据采集系统的同步采集,选择XBee-Pro(2.4GHz)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数据采集子系统的参数可以实现在线配置。通过野外试验验证,采集系统实现了子系统的定位,数据的同步采集,可靠通信距离达到1600米。该系统可方便代替远距离有线数据采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公交普遍存在行车安全和乘客乘车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S/3G技术的公交车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本方案采用ARM微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和GPS定位技术,实现了对公交车车内视频监控、行车状态统计管理、定位信息采集等功能,同时以3G无线通信为传输手段,实现监控终端与控制中心通信,提高公交运行安全及服务质量,使市民能更好地乘坐公交,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8.
《导航》2005,41(4):56-61
利用GPRS网络,对GPS定位信息数据进行传输,以Intel的8031单片机为核心构架整个系统模块,给出整个系统的设计思想、硬件框图及系统的软件设计流程图并介绍了GPS信息数据格式,采用51汇编语言进行软件编程,通过单片机仿真实现了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9.
将CAN总线技术、GPRS技术及GPS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工程车辆运行参数远程实时监测、报警及车辆定位调度.给出了系统的总体结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实现流程.具体给出了基于PHILIPS SJA1000的CAN接口模块,基于ROCKWELL Jupiter GPS-OEM板的GPS接收模块和基于ERICSSON GR47/48的GPRS无线通信模块的硬件实现,并给出了CAN数据收发和GPRS数据通信的软件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10.
《通讯世界》2005,(7):82
SCADA点对多点系列电台是行业顶级的数字电台,其电路采用了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实现信道编码、前向纠错等功能。它采用CPFSK数字调制解调、相干解调、Viterbi译码、均衡软判决等技术,软件处理增益达7dB。生产工艺全部表面贴片焊接。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抗干扰性、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远远超过模拟数传电台。电台的通信范围在50公里以上。可以全双工、半双工或单工方式工作,收发同频或异频,EIA-232数据接口异步透明传输。电台支持话音通信,通过复用器可以实现数话同传。电台系统网管软件InSite6可实现空中远程设置系统内电台参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GPS的校园电子巡更系统设计。利用GPS卫星数据接收器接收巡更人员所处的位置信息,通过单片机对有效位置信息进行存储和控制,巡更仪主要通过标准串行通信接口RS-232与上位PC机进行数据通信,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通过无线收发模块NRF905与控制中心进行数据通信。PC机在MapInfo软件平台上制作校园电子地图,并通过VB编程控制,在得到巡更仪的数据后能重现巡更人员的巡更轨迹。详细讨论了电子巡更仪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控制模块、GPS卫星定位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等。经实验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通信效率高,功耗低,适合于保安巡更管理系统领域。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以太网的红外无线通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红外无线通信应用于标准的室内10Base T以太网(Ethernet)中,在点对点红外无线通信的基础上实现了与以太网兼容的红外无线通信系统;通过红外无线适配卡将以太网的曼彻斯特编码转换成适于红外无线传输的4脉冲位置调制编码,同时将以太网帧格式在其物理层上进行处理,把以太网的传输媒质从有线的铜缆双绞线转换为红外光线;并根据红外器件的发光特性,应用光学准直透镜有效地拓展了传输距离。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目前模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和现状,给出了一种在用户现有的系统和链路资源下实现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即利用移动用户终端,通过现有的无线集群系统或常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信道对用户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实时访问,以获取所需的数据信息,采用高速无线数传调制解调器芯片MX909,使系统数据传输速率达到9.6kb s。  相似文献   

14.
Nanotron技术在无线测距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流行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做了研究比较,利用Nanotron技术搭建一套无线测距系统。系统采用了以射频收发器NanoLOCTRX为核心,ATmega664V为微控制器的NanoLOCAVR模块,以WinAVR为基本的软件开发平台。在程序调试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数据传输模式设置为Auto—Simplex模式。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该系统在250m的传输距离上把误差缩小到4m以内,测量精度较高,系菇较稳定,实现了一种新的无线测距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hysical layer functions powering a new wireless data broadcasting system over analog television signals, referred to as dNTSC system (for data over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 (NTSC) standard). Novel data insertion techniques at the transmitter and data extraction techniques at the receiver allow data rates of 1-4 Mbps that coexist with existing analog transmission but do not adversely affect normal television reception. Novel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techniques include a video abatement system that reduces data-to-video crosstalk for unimpaired analog television reception, adaptive nonlinear amplifier compensation, and advanced video cancellation and adaptive data equalization methods in the receiver. An analysis of the dNTSC system through noisy, multipath channels reveals the subtleties of the dNTSC system, compared to a conventional, dedicated digital communication link.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主从方式实现点对多点的无线数传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线传输容易发生频段冲突,数据丢包等现象,采用主从分布式、双无线收发芯片、跳频技术及随机延时的思想实现点对多点的无线数传系统设计,提高无线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该系统由单片机、主无线模块和从无线模块等组成,具有成本低廉,实现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安恺  刘永智 《红外》2009,30(7):27-31
人们对无线宽带通信技术的需求在近些年稳步增长.无线电波频谱的带宽限制和频带拥堵,通过微波无线网络的发展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无线光互连技术才能使得数据传输带宽达到理想的要求.作为许多无线通讯系统的最终方案,无线光互连也被选择为长期的解决策略.并且,无线光互连的大量优势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掘,许多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研究还需要在实验层面和商业应用层面加以深入.国外,Gb/s的无线光传输已经在实验室中得到了验证,然而,可用的室内无线光互连系统也仅仅达到了155Mb/s的速度.下面将着重从收发系统、性能及安全性方面对无线光互连技术作一概况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文中设计了以ATmega8 AVR单片机为下位机控制核心,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多点动态温度测控系统。采用单总线的数字温度传感器DSl8B20进行温度的多点数据采集,利用无线收发模块nRF905发送数据。上位机利用无线收发模块nRF905接收数据,并与工控PC机进行通讯;PC机作为该系统的后台,对温度进行远程监控。将该测控系统应用于某粮仓温度监控,不仅实现多点、动态的粮仓内部温度监测,还通过数据的无线传输,实现了粮食的分布式储存和集中式监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are driving wireless network operators to add high-speed data services such as EDGE (E-GPRS), WCDMA (UMTS) and WLAN (IEEE 802.11a,b,g) to the existing network. This creates the need for multi-mode cellular handsets that support a wide range of communication standards, each with a different RF frequency, signal bandwidth, modulation scheme, etc. This in turn generates several design challenges for the analog and digital building blocks of the physical layer.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mentioned protocols, mobile devices often include Bluetooth, GPS, FM-radio and TV services that can work concurrently with data and voice communication. Multi-mode, multi-band, and multi-standard mobile terminals must satisfy all thes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Sharing and/or switching transceiver building blocks in these handsets is mandatory in order to extend battery life and/or to reduce cost. Only adaptive circuits that are able to reconfigure themselves within the handover time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a single receiver or transmitter covering all the different standards while ensuring seamless inter-operability. This paper presents analog and digital base-band circuits that are able to support GSM (with EDGE), WCDMA (UMTS), WLAN and Bluetooth using reconfigurable building blocks. The blocks can trade off power consumption for performance on the fly, depending on the standard to be supported and the required QoS (Quality of Service) level.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射频收发器芯片的矿用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无线传输终端模块的软硬件实现方法。系统采用RFID技术,通过简单的无线通讯协议,有效地解决了通信时的数据碰撞问题,可作为井下矿工定位系统,也可实现井下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该系统数据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