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器的连续再生技术(CRT技术)是柴油车排气后处理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文中利用建立的某重型柴油车GT-Drive仿真模型,对该柴油车不同道路工况下排气微粒捕集器连续再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道路工况下捕集器微粒沉积量以及柴油车载荷对捕集器连续再生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获得了该柴油车不同道路工况下排气微粒捕集器的连续再生特性以及捕集器微粒沉积量和柴油车载荷对捕集器连续再生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工作可以为柴油机排气后处理CRT技术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技术——静电旋风微粒捕集法及其过程分析与计算。这种方法具有捕集效率高、排气背压低和能够实现连续自动的清灰(再生)过程的特点。通过分析建立了静电捕集柴油机排气微粒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之上推导出了计算静电捕集柴油机微粒捕集效率的半经验公式,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这一技术提供了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1150非增压柴油机燃烧室、缸盖排气道表面采用陶瓷隔热涂层后对冷却水带走热量、性能参数和热负荷的影响。试验表明,陶瓷涂层是发动机隔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技术进行了探讨,简述了柴油机逆向喷气再生技术的原理和优点,设计了一种“扫气式”逆向喷气再生装置,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其再生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子低压撞击仪(ELPI)在线实时测量了4CK柴油机分别燃烧生物柴油与柴油排放的微粒粒径分布,应用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分析方法研究了发动机燃用柴油、生物柴油排气微粒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燃用生物柴油排放出了更多的纳米微粒,微粒形状均由球粒状的初级碳粒子凝并、聚集而成,这些初级粒子的直径分布在20~30nm之间,微粒间排列更加紧密,凝聚体微粒多以葡萄状、簇状形态存在;柴油燃烧后产生的微粒样品中碳烟成分多,颗粒物粒径较大,在聚集状态的表面形貌上表现的较为疏松,凝聚体微粒多以链状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使用过氧空气燃烧时的柴油机性能的计算分析方法,以12150L柴油机为例应用了这种方法,并在功率、比油耗、热负荷、排气温度等方面与使用标准空气时的柴油机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正> 前言 我厂制造的发动机是国内目前生产功率较大的一种非增压的强化柴油机。由于采用了W型燃烧室,提高了柴油机工作的平均有效压力,改善了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因此,相应地也增加了柴油机排气阀和排气阀坐的热负荷。而排气阀坐是控制柴油机排气气道  相似文献   

8.
以某型军用车辆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海拔4 500 m条件下的热平衡试验。在控制功率相同条件下,比较和分析了该型柴油机燃用-35号车用柴油和聚甲氧基二丁基醚型含氧燃料时的热量分配。结果表明:高原环境下柴油机燃用该型含氧燃料时,滞燃期缩短、压升率降低、冷却水和排气带走的热量降低、热效率提高,有效缓解了高原环境下柴油机后燃严重和热负荷加剧的问题,是一种适用于高原环境下聚醚型含氧燃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50单缸隔热柴油机活塞热负荷进行了研究,以实测温度为边界条件,用二维平面、轴对称平面温度场专用计算程序,对隔热前后活塞温度场和热流作了计算,绘制出等温线图和热流图。研究表明,燃烧室表面喷涂陶瓷隔热层后,减少了高温气体向燃烧室壁的传热量,改善了活塞热负荷。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静电低压撞击器(Electrical Low Pressure Impactor)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ELPI得到柴油发动机的微粒排放和粒径分布,发现柴油机排放的微粒粒径主要集中在1μm以下,因此控制小微粒排放将成为控制柴油机微粒排放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就颗粒复合材料相界面结合强度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其对颗粒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等方面作了综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颗粒复合材料相界面结合强度研究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铝基钎料在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上的润湿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多种铝基钎料进行了在SiC陶瓷、6 0 6 1铝合金及SiCp/6 0 6 1复合材料上的润湿性试验。研究了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并分析了润湿机理和界面微观特征。试验结果为实现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钎焊连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NOx and soot emissions from diesel engines can be greatly reduced by pressure wave supercharging (PWS). The diesel engine matched with PWS needs redesigning its exhaust pipes. Except for meeting the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s, the exhaust gas must be stable in pressure before rushing into PWS. In this paper the lateral and center ported divergent exhaust pipes are designed, modeled geometrically and analyzed structurally based on a 3-D design software-CATIA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wo exhaust pipes having the required inner volume. Then flow analysis for two exhaust pipes is done using a flow analysis software-ANASYS. Moreover, the optimal exhaust pipes are determined comprehensively and cast for engine test. Engin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PWS is superior to turbocharging at low engine speeds and inferior to turbocharging in power and emissions at medium-to-high engine speeds. The performance of PWS engine under high speed operating conditions can be improved by contriving larger surge volume intake and exhaust nines.  相似文献   

14.
针对智能弹药中的软回收系统排气装置,采用稀疏网格响应面模型与多目标遗传算法(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MOGA)联合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将初步参数模型作为流场边界条件,结合内弹道条件分析真实流场壁面上的压力分布;通过流固耦合分析得到排气管的应力变形分布,以此修正最终模型,得到排气管尺寸参数的最优解。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为回收系统精细化分析、试验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许多一体式排气歧管发动机耐久试验失效主要与支架失效有关.通过低周疲劳理论知识,以及材料疲劳原理,采用CAE/试验的方式,对一体式排气歧管进行低周疲劳分析和试验验证.文中介绍了在设计前期低周疲劳造成的支架损坏的预测方法,并在后期试验中验证预测方法的有效性,从而将此方法运用到排气歧管支架的研发中.  相似文献   

16.
纪常伟  赵勇  马慧  韩爱民  李超 《兵工学报》2006,27(3):385-389
柴油机采用气波增压可有效降低NOx和烟度排放,匹配气波增压器的柴油机需重新设计排气管,除满足安装要求外,就是要保证进入气波增压器的排气压力稳定。设计侧向和中央出口渐扩式排气管,基于三维设计软件CATIA对这2种管进行几何建模及结构分析,确定满足气波增压要求的排气管结构,然后再基于流动分析软件ANSYS对这些试验管进行流动分析,综合考虑确定性能较好的排气管,加工出该管并进行台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排气管的气波增压柴油机的动力和排放性能,在低转速下优于原机;在中等转速下接近原机;在高转速下比原机差。  相似文献   

17.
柴油发动机颗粒排放物的组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点对柴油机的颗粒排放物进行分析研究,将柴油机颗粒排放中的碳和可溶性有机成分(SOF)分离开来,并对SOF的来源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润滑油对柴油机颗粒排放中SOF的贡献不容忽视,降低柴油机润滑油消耗量和改善润滑油品质是降低柴油机颗粒排放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坦克排气流场与温度场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毕小平  杨雨 《兵工学报》2008,29(9):1025-1028
建立了坦克排气流动与传热的计算流体力学( CFD)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完成三维数值分析。对排气管出口截面的气体温度与压力进行了测试,分析值与测试值符合较好。通过CFD分析得到了坦克排气流场与温度场的详细分布特性和外界环境温度与风速对排气的影响。分析结果可以为坦克排气红外辐射特征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Aimed at the high temperature of tank's exhaust,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thermoelectric generation technology to tank thermal restraint was analyzed. Its applic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test the exhaust temperature under different rotating speed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can output sufficient electric energy to drive fans; the external surface temperature of radiator is reduced by over 65.0% compared with exhaust surface due to the combination effect of thermoelectric conversion, fan cooling and heat radiation; the exhaust surface temperature rise caused by increase of the engine's rotating speed results in the increases of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th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s cold and hot sides, the fan's driving voltage and heat convection, thus, the effect of fan's cooling i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the temperature rise caused by exhaust.  相似文献   

20.
汽车排气消声器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管道声学理论,利用AVL公司的Boost软件建立排气消声器模型,进行某轿车的排气消声器改进设计.实验证明,这种设计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发动机排气气流对消声性能的影响,并可以在消声器设计过程中兼顾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和消声器的消声性能,是排气消声器设计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