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Ba(OH)2.8H2O,Al(NO3)3.9H2O,TEO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aO-Al2O3-SiO2三元系粉末,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生成稳定溶胶和胶化时间的影响,用TG-DTA,XRD研究了溶胶-凝胶的热处理过程,用TEM观察了粉体的粒径。  相似文献   

2.
溶胶-凝胶法合成BaAl_2Si_2O_8超细粉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Ba(OH)2·8H2O,Al(NO3)3·9H2O,TEO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aOAl2O3SiO2三元系粉末,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生成稳定溶胶和胶化时间的影响,用TGDTA、XRD研究了溶胶凝胶的热处理过程,用TEM观察了粉体的粒径。  相似文献   

3.
柠檬酸盐法合成γ—LiAlO2超微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LiNO3,Al(NO3)3.92HO和柠檬酸为原料合成γ-LiAlO3超微粉。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TG,DTA,XRD和TEM等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在550℃以试样基本恒重。562℃有一相变峰,生成纯相γ-LiAlO2超微粉。  相似文献   

4.
朱雪梅  贺玲 《化工时刊》1998,12(12):16-18
在强碱条件下,MnCl2和Mg(MnO4)2反应,选用Ni^2+作模板剂,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新型催化材料锰氧化物八面体分子筛Ni-OMS-1,用RXD、BET、FT-IR等分析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5.
由工业氯化钙制备高纯碳酸钙微粉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电子陶瓷行业的需要,进行了由工业CaCl2制备高纯CaCo3的过程研究,重点考究了CaCl2R OGE RMHJBWT VS TSWR,TFFUCF UTKKGJ WX NTCER  相似文献   

6.
用水解法由TiCl4制备了纳米级TiO2。探讨了制备纳米级TiO2的最佳酸度条件,TEM、XRD研究表明,200℃处理得到的TiO2为金红石型,平均粒径8nm。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喷涂Al2O3+TiO2复合陶瓷涂层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EM,TEM,EDAX及X射线等手段研究了Al2O3+TiO2/NiCrAlY复合陶瓷等离子喷涂层的组织结构,涂层呈片层状,Al2O3+TiO2陶瓷涂层由γ-Al2O3,TiO2及少量的α-Al2O3组成,由于喷涂层温度比较高,部分熔化的Al2O3和大部分熔化的TiO2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互熔,形成了Al2O3+TiO2共晶组织。片层内由Ni基固溶体及弥散分布其上的γ相(Ni3Al)组成,片间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大量的配方实验,利用OM、TEM和XRD分析,系统研究了0.20R2O-0.25CaO-0.55ZnO-Al2O3-SiO2系统的分相与析晶。研究结果表明,在Al2O3含量高于0.30摩尔的区域可以获得乳浊程度和光泽度各异的析晶乳浊釉,在低铝区可获得分相乳浊釉,且乳浊程度随Al2O3含量的降低、SiO2含量的提高而提高。用Na2O取代K2O,有利于瓷釉的析晶而不利于瓷釉的分相,分相区具有铝  相似文献   

9.
用湿化学法制备LaAlO3微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建  刘存业 《硅酸盐学报》1994,22(5):504-508
以Al2O3超微颗粒为基体材料,用湿化学法制备了粒径在150nm左右的LaAlO3微粒,经XRD分析,在焙烧过程中,800℃时开始形成La(OH)3;在1000℃时物相主要为La2O3,并残留有La(OH)3;1200℃时生成LaAlO3。用TEM的明场象和暗场象技术分析了不同温度下微粒形态以及平均粒径和分布,并用EDX确定了各温度下微粒的元素成分。探讨了湿化学制备LaAlO3微粒在焙烧过程中的相  相似文献   

10.
废化学镀镍液合成Ni—P纳米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废化学镀镍溶液添加分散剂以PdCl2为催化剂,在80℃条件下制备Ni-P纳米粉。TEM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粉末粒径约10-20nm,粒度均匀,形状规一、分散性好。  相似文献   

11.
周宇涵  孟庆伟  苗蔚荣 《精细化工》2004,21(10):785-787
3 取代苯基 5 羟基 5 三氟甲基异口恶唑啉是合成具有异口恶唑结构的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重要中间体。通过以下途径制得4个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异口恶唑啉中间体:首先,在回流状态,n(甲醇钠)∶n(取代苯乙酮)=2∶1的甲醇钠存在下,取代苯乙酮与三氟乙酸乙酯缩合得到取代苯基 4,4,4 三氟 1,3 丁二酮;后者可在室温下,于二氯甲烷溶剂中,用氯化硫酰氯化,在侧链上引入氯原子;最后,以乙酸作溶剂,回流下,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苯基 1,3 丁二酮与盐酸羟胺闭环得到产物。反应总收率大于95%。产品结构经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确认正确。  相似文献   

12.
芳族硝基化合物的电还原反应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线性扫描以及恒电位电解等测试方法,对o,m,p-氯硝基苯,o,m,p-硝基甲苯、o,m-硝基苯甲酸等八种芳族硝基化合物在硫酸-乙醇水溶液中的电还原性能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芳族硝基化合物在苯环上的取代基位置不同以及在相同位置上取代基的种类不同均可使各芳族硝基化合物的电还原性能发生较大差异;吸电子取代基在电还原过程中电位较正,推电子取代基的电还原电位较负;邻位取代基在反应过程中由于空间位阻效应,苯环上的硝基在电还原时电位往负方向移动.在电还原过程中,还原峰电流和表观活化能的大小均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相关,同时取代硝基氯苯得3个电子将还原生成氧化偶氮苯类化合物:邻、间硝基甲苯、硝基苯甲酸得4个电子将还原生成酚类化合物;对硝基甲苯得6个电子将还原生成胺类化合物,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芳族硝基化合物的电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13.
孙志成  佘远斌  周阳 《化学试剂》2011,33(5):457-459
以二甲苯为溶剂,氯乙酸为催化剂,硝基苯为氧化剂,由取代苯甲醛与吡咯发生缩合反应合成了6种取代四苯基卟啉化合物,并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红外光谱(IR)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酸性催化剂和氧化剂对卟啉合成收率的影响,使卟啉收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其中对位取代四苯基卟啉的合成收率>45%,邻位取代四苯基...  相似文献   

14.
取代邻硝基苯胺的还原工艺改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戴桂元  刘德龙  刘蕴  胡涛 《化学世界》2003,44(5):252-253,280
对取代邻硝基苯胺的还原方法进行了改进 :采用 Raney- Ni催化下水合肼还原 ,制得的取代邻苯二胺与乙基黄原酸钾环缩合生成取代巯基苯并咪唑 ,总收率达 84%~ 92 % ;比较了几种常见的还原剂对 2 -硝基 - 4-甲氧基苯胺的还原情况 ,以及催化剂用量与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可以看出 :用水合肼还原取代邻硝基苯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粉煤灰、矿渣掺量的胶砂抗压、抗折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泥胶砂中随粉煤灰取代水泥量增加,胶砂3d、28d抗压和抗折强度不断减小.水泥胶砂中随矿渣取代水泥量增加,胶砂3d抗压和抗折强度不断减小;当矿渣取代量小于55%时,胶砂28d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稍有提高,当矿渣取代量大于60%时,胶砂28d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  相似文献   

16.
以液晶材料取代联苯硼酸化合物异构体混合物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正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的作用下,于碱性条件下,105~115℃反应3~8 h,得到液晶材料取代联苯化合物,它是生产相应的液晶材料取代联苯硼酸化合物的初始原料。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质谱确认。  相似文献   

17.
芳基取代香豆素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彦英  孟宪梅 《染料与染色》2003,40(1):39-41,35
本文综述了在香豆素母体环上具有不同取代基的3-位和4-位芳基取代化合物的合成进展。其中Perkin反应以水杨醛和芳基乙酸为原料,在有机碱和醋酸酐存在下反应,而对于有N,N-二乙氨基取代的香豆素则需要用Knoevenagal反应在催化量的有机碱存在下由N,N-二乙氨基取代的水杨醛与芳基乙腈反应制得。由于一些取代水杨醛的合成比较困难,这时可利用Pechmann反应在路易斯酸催化下由取代酚直接反应制备香豆素化合物,以上这三种制备芳基取代香豆素的方法一般收率都较高,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另外,在Vilsmeier-Haack反应中可用Vilsmeier试剂来制备芳基香豆素化合物。该反应副产物反物很少,条件比较温和,利用钯金属等催化合成的4-芳基香豆素化合物反应中,避免了常用的Pechmann反应中使用等当量的矿物酸或路易斯酸。可减少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An organocatalytic Michael addition of protected 2‐amino‐1‐nitroethanes to α,β‐unsaturated aldehydes followed by treatment with TFA afforded 4‐substituted 3‐nitro‐1,2,3,4‐tetrahydropyridines with good diastereoselectivity and excellent enantioselectivity. Good yields were observed in the case of β‐aryl‐substituted α,β‐unsaturated aldehydes as the substrates, while moderate yields were obtained when β‐alkyl‐substituted α,β‐unsaturated aldehydes were used.  相似文献   

19.
梁玲  吴茂英 《中国塑料》2014,28(4):56-61
用烘箱变色法研究了几种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均具有初效型主热稳定剂的热稳定特性,与硬脂酸钙(CaSt2)和环氧大豆油并用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效应;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的热稳定性能随其分子中与脲亚胺基相连基团的拉电子性的增强而提高;根据其热稳定性能递变规律推测出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通过其羰基C原子作为亲电原子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发挥热稳定作用,传统的Frye和Horst理论不适用于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  相似文献   

20.
Preparation and Sulfation of N-Substituted 12-Hydroxy-octadecan-(9) Acid-(1) Amides Ricinoleic acid amides, substituted at the nitrogen atom, were converted to the sodium salts of the monosulfuric acid esters of the substituted ricinoleic acid amides (sodium salt of substituted 12-hydroxy sulfonyl-oxy-oleic acid amide) by sulfation with chlorosulfuric acid-diethyl ester-adduct followed by neutralisation. Washing capacity as well as surface tension, angle of contact and wetting capacity in relation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queous solutions of these anion active surfactants are measu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