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大豆样品水分测定方法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使用GB/T 5497–1985法、ASAE法和GAC2100快速仪器法三种方法对大豆中的水分含量进行测定,以确定国内外不同的检测方法是否会导致水分测定结果差异。使用上述三种方法测定同一大豆样品8平行的水分含量。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配对t检验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重比较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三种方法的结果均有显著差异。采用加标回收的方法检测三种方法水分的回收率,确定ASAE法的回收率最高,用该法测定的大豆水分含量结果最接近于大豆水分的真实值。从仪器安全、资源利用率、检测时间等方面综合考虑,建议优先使用GB/T 5497–1985法,对样品数量较多时,考虑使用GAC2100快速仪器法。  相似文献   

2.
微波加热法测定谷物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物水分含量是谷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微波加热法测定谷物水分具有操作方便、耗能低、快速等优点,测定结果与国标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FT-NIR在油菜籽品质指标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3份不同品种的油菜籽为原料,开展了油菜籽整籽粒和粉碎样品的水分、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的近红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油菜籽整籽粒和粉碎样品的水分含量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7和0.953,油菜籽整籽粒和粉碎样品的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10和0.947,油菜籽整籽粒和粉碎样品的粗脂肪含量的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76和0.896。同时,测定水分时可采用整籽粒扫描,而粉碎试样所建的蛋白质和粗脂肪模型优于整籽粒扫描。油菜籽粉碎样品的外部验证模型评价效果较好,外部验证水分、蛋白质和粗脂肪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6、0.937和0.918。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油菜籽品质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谷物水分含量是谷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谷物水分含量的测定是谷物储存、加工等的常规检测项目。烘箱加热法是国标方法,结果精确,但耗时、耗能,而使用常压快速干燥等方法,误差较大。微波加热法具有操作方便、节能、快速等优点,结果也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葵花籽和南瓜子水分测定方法进行比较与分析。方法比较几种预处理条件下105℃恒重法和130℃定时定温烘干法对葵花籽和南瓜子水分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干燥温度对样品水分含量的影响。并于130℃定时定温烘干法对两种样品进行10次重复试验,确定同一干燥条件下,不同预处理方法对不同样品测得水分结果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利用整粒粉碎方法处理葵花籽、南瓜子并在130℃定时定温烘干方法测出的水分含量更接近真实值。结论从快速、准确等方面综合考虑,建议使用130℃定时定温烘干法,用粉碎机整粒粉碎的方法对瓜子样品进行水分检测。  相似文献   

6.
通过肉制品水分测定的两种不同方法:传统直接干燥法和快速检测法对冷冻苏尼特羊肉进行水分检测,结果显示:直接干燥法测得羊肉水分含量为72. 07±1. 14;高频电磁波水分仪VM-220R测得羊肉水分含量为77. 90±0. 38;肉类水分测定仪YR-RSY-01测得羊肉水分含量为79. 58±0. 56。研究表明:两种快速水分检测仪检测结果差异性不显著(p 0. 05),而与传统的直接干燥法相比,差异性显著(p 0. 05)。两种快速测定法所得结果更接近于国标中所给定的羊肉水分含量的值,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因此,基于两种快速水分测定仪操作方便、快捷,大大缩短检测时间,适用于采样过程中快速获取羊肉样品中水分含量值,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微波加热法测定谷物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物水分含量是谷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谷物水分含量的测定是谷物储存、加工等的常规检测项目。烘箱加热法是国标方法,结果精确,但耗时、耗能,而使用常压快速干燥等方法,误差较大。微波加热法具有操作方便、节能、快速等优点,结果也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8.
刘宏超 《中国油脂》2021,46(8):92-96
以巴西大豆为试验材料,模拟海上货轮舱内环境,对大豆热损伤粒率、霉变粒率、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蛋白质溶解度和脂肪酸值进行测定,监测不同水分含量大豆在50 d模拟储运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大豆水分含量越高,对豆堆温度的影响越大,进而对大豆的品质影响越大。当大豆水分含量小于等于12%时,各项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可长期安全储存;当水分含量为13%时,储存时间超过20 d后品质指标开始发生较明显变化;大豆水分含量大于等于14%时,短期内大豆各项指标发生显著变化,不耐储存。高水分导致豆堆温度升高,进而引起大豆霉菌滋生,热损伤粒率、霉变粒率、脂肪酸值增加,蛋白质溶解度降低,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轻微下降。研究结果可为科学阐述进口大豆海上运输过程中品质变化和客观评估经济损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试不同大豆品种的抗压力,分析大豆籽粒挤压过程中的抗压力与大豆水分、脂肪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豆的抗压力差异显著,大豆抗压力值与大豆的水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大豆抗压力值与大豆的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以扬麦20、新麦26籽粒为原料制备胚乳颗粒粉,再用撞击磨、锤式磨、高速粉碎机进行不同程度的粉碎得到不同粒度的小麦粉,测定水分、灰分等基本理化指标,经激光粒度仪和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测定粉体的流动性相关指标,并用Carr指数法对小麦粉流动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3种研磨方式中,经撞击磨研磨所得小麦粉流动性最好,而经锤式磨及粉碎机研磨所得小麦粉的流动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锤式磨所得小麦粉水分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用快速微波水分仪测定果蔬罐头中水分的方法。方法在微波条件下对水分含量高的果蔬罐头进行检测,寻找出测定果蔬罐头水分的最佳条件,检测结果和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直接干燥法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本方法检测果蔬罐头,样品搅拌均匀下,均匀涂抹到样品垫上的厚度4 mm,所测定的水分含量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值理想,结果再进行F检验计算和t检验计算,所检测结果与直接干燥法检测结果也无显著性差异,结果重现性好、耗时少,能满足快速分析的要求。结论本方法可等效标准检测方法使用,适用于果蔬罐头水分的批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连续测试在一定含水量区间内的稻谷籽粒含水量,对比分析国家标准稻谷粉碎测试与国外稻谷整粒测试所得的含水量。结果表明,稻谷经粉碎后测试含水量与整粒测试含水量在整个水分测试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整粒测试所得含水量大于粉碎测试所得含水量,并且随着稻谷籽粒含水量的降低2种测试方法间含水量差异性逐渐减小,直至稻谷含水量达到11%左右时2种测试方法间无差异。因此总体来说整粒测试方法所得稻谷含水量测定结果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adjustments required to values obtained for moisture content of barley and wheat as determined by three different routine oven methods. The internationally accepted ISO712-1979 (E) ground grain method was tested against the ASAE S352, 1977 method and the NIAE 16 hr whole grain methods.Comparative determinations were made at six moisture content levels, in the range 0.1–0.39 decimal dry basis (9–28% w.b.) for both Golden Promise barley and Aquila wheat. Result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nd and whole grain methods of up to 0.01 d.b. (0.8% w.b.) m.c., the whole grain methods giving consistently lower values.  相似文献   

14.
刘宏超 《中国油脂》2021,46(1):38-41
为科学判定我国进口巴西大豆在储存期间的品质变化,采用模拟储存试验的方式,对不同水分含量巴西大豆在储存过程中粗脂肪、脂肪酸值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巴西大豆在储存6周后,营养指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储存28周时粗脂肪含量下降0.52~1.76个百分点,脂肪酸值(KOH)升高3.38~105.48 mg/100 g,亚油酸和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超过安全水分值(12%)越高,大豆品质下降越明显。低于安全水分值的大豆在储存18周后,品质开始发生较明显变化。因此,认为低水分含量(≤12%)大豆最佳储存期在18周内,高水分含量(>12%)大豆最佳储存期在6周内。通过试验不仅能够准确判定巴西大豆储存过程中的品质随时间的变化,也可以指导国家和地方大豆储备库对大豆的管理,保证大豆安全储存。  相似文献   

15.
大豆堆压缩密度与体变模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LHT-1型粮食回弹模量仪测定不同含水率不同围压的大豆堆的压缩密度与体变模量。测定结果表明:未受压缩的大豆堆密度随着含水率(8.58%~16.52%w.b.)的增大而减小(718~680 kg/m3),呈线性关系;不同含水率大豆堆的压缩密度随着围压(0~124 k Pa)的增大而增大,趋向各自的最大值,这些最大值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774~914 kg/m3);大豆堆的体变模量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依据测定的数据,建立了以含水率与围压作为自变量压缩密度作为函数的预测模型,建立了以含水率与围压作为自变量体变模量作为函数的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的压缩密度、体变模量与实验测定值几乎一致(平均误差分别为5.2%和5.4%)。  相似文献   

16.
刘杲华 《中国油脂》2020,45(12):142-144
通过在生产线安装近红外分析仪在线测定豆粕的水分、粗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对比研究了近红外分析仪安装位置、豆粕流速和流量稳定性对在线近红外分析仪测定结果与传统国标法测定结果之间误差的影响,确定了生产线的改造方案,并对改造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通过对下料口进行技术改造,加装限料挡板和流量调节手柄,可使豆粕流速和流量稳定,从而减小测定误差;将近红外分析仪安装在成品粕下料溜槽处后方,在线近红外分析仪与国标法测定打包线及发货车辆豆粕的水分、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结果的绝对误差分别小于0.20%、0.30%和010%,测定结果稳定可靠。在线近红外分析仪可以用于豆粕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谷物酿造料酒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新方法,以国家标准为基础,以天然色素为显色剂,以等物质的量反应为依据,用中性甲醛转化样品中的氨基酸,加入所需等量的强碱快速反应和鉴别。结果表明:紫甘蓝色素为紫色或红色时,各级别谷物酿造料酒合格,与国标法对照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法快速直观、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成本低廉、适用性广,利于现场快速检测,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Grinding kinetics of soybeans at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 (6%, 8% and 12%) were investigated. The hardness of soybean particles increased and showed brittle characters as the moisture content decreased. Three theoretical models for grinding, such as the Rittinger, Kick, and Bond model, were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 grinding process of soybeans. The lower moisture content showed less grinding constants including Bond’s work index. Sigmoid model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changes in particle size of soybeans at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s during grinding (r2 > 0.96). The TBARS (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at different size of soybean flours were measured at 25 °C and 50 °C for 20 days and the yield of oil composition at different size of soybean flours were measured. As the particle sizes decreased, the TBARS values increased during storage, while the oil yield from soybean flour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9.
建立筒仓中大豆分层压缩平衡微分方程,实验测定微分方程中的参数,数值求解压缩平衡微分方程得到筒仓内大豆堆应力分布值;建立筒仓中大豆籽粒堆放模型,求解大豆籽粒堆放模型得出筒仓内大豆堆应力与籽粒压力的关系;实验测定大豆籽粒压缩力与塑性应变关系;设定大豆籽粒产生0.4 %的塑性应变为籽粒损伤阈值,结合筒仓内不同深度大豆堆应力、籽粒压力与塑性应变,给出大豆的堆高安全域。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含水率为8.58%~15.01% w.b.并且储藏时间为60 d~240 d的大豆,在半径为10 m的筒仓内安全堆高的范围是47.6 m~20.6 m;在半径为15 m的筒仓内安全堆高的范围是40.2 m~19.3 m;在半径为20 m的筒仓内安全堆高的范围是37.4 m~18.8 m;筒仓内大豆堆的安全堆高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筒仓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储藏期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