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讨论目标RCS分析计算中多次散射的计算方法,计算多次散射时主要考虑面元.面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过程采用几何光学法(GO)、物理光学法(PO)。同时给出计算例子,考虑多次散射时总的后向RCS与前人发表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舰船与海面构成复合目标,其雷达散射截面(RCS)的研究一直是电磁计算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文中建立了Weierstrass分形海面和目标三角面元的几何模型以及基于物理光学法(PO)和弹跳射线法(SBR)的海面目标的电磁散射模型。采用OpenGL图形编程技术与C++多线程处理技术设计了一款可视化目标电磁散射预估系统(ESEE)V1.0,对比典型目标体RCS 与商业软件FEKO 的计算结果,验证了ESEE的可靠性。通过计算不同海况的海面RCS 及超电大尺寸舰船与海面复合散射RCS,分析了海面散射以及超电大目标与海面复合散射特性。  相似文献   

3.
弹头形状对导弹RCS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导弹的结构进行简化,建立了导弹的电磁散射模型,通过综合运用物理光学法(PO)、等效电磁流法(MEC)、几何光学法(GO)等高频方法计算了导弹模型各散射中心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并考虑目标各部分散射场间的相对相位关系,计算了带橄榄型弹头导弹的整体RCS,其结果与参考文献的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这说明该文的分析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结果可满足工程预估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不同极化方式下带椭球型和半球型弹头导弹的RCS,结合RCS曲线分析了弹头形状对导弹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种飞翼布局无人机的RC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飞翼布局无人机(UAV)模型的雷达散射截面(RCS)进行了理论仿真估算和微波暗室测量.在仿真估算中采用了一种物理光学法(P0)+等效电磁流(MEC)法的混合高频计算方法,分别针对目标表面散射和目标边缘散射场进行计算.得出的理论结果与真实测量结果基本相符,证明在解决电大尺寸模型的RCS估算时以这种方法计算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能够满足仿真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快速获取二维海面上方金属目标的复合散射,通过改进计算分层粗糙面散射的层内波传播展开法(PILE),结合快速计算二维粗糙面散射的稀疏矩阵平面迭代与规范网格法(SMFIA/CAG),以及计算金属目标散射的基于三角屋顶(RWG)基函数的矩量法(MoM),提出了结合稀疏矩阵平面迭代及规范网格法的扩展层内波传播展开法(E-PILE+SMFIA/CAG)。引入锥形入射波以减小人为截断粗糙面所引起的边缘衍射,采用蒙特卡洛(Monte-Carlo)模拟生成具有Pierson-Moskowitz(PM)海浪谱的随机海洋粗糙面。数值分析了海面上方典型导体目标的复合双站散射系数,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收敛性。最后,应用该算法计算了海面上方导弹目标的电磁散射,讨论了目标高度及海面上风速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研究海面上方低空突防飞机的雷达散射特性,基于迭代物理光学法(AIPO)和等效电流法(MEC),提出了计算电大尺寸二维导体海面上方低飞目标的AIPO+MEC算法,应用AIPO计算海面与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用MEC计算棱边绕射。通过计算海面上金属立方体的双站散射系数,与已有数值算法结果相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用PM谱粗糙面模拟实际海面,应用该算法计算了海面上方三种典型隐身飞机模型的后向散射系数,并与自由空间中飞机模型的散射系数和平面上方飞机模型的散射系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海面散射以及海面与飞机之间的相互作用,后向散射系数增大,且下方为海面时的散射系数角度性分布的散射比下方为平面时更为平缓。这对现代战争中海面上方低空目标探测和雷达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云学  龚书喜 《电波科学学报》2007,22(2):266-270,291
在分析物理光学法(PO)、等效电磁流法(MEC)、几何光学物理光学法(GOPO)等算法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MATLAB的电大尺寸目标RCS计算软件系统.应用MATLAB外部接口与FORTRAN语言混合编程提高了计算效率.最后利用该软件系统计算了典型目标和某大型舰艇的RCS,典型目标的RCS计算结果与测量值比较,吻合良好.某大型舰艇目标的RCS计算结果经分析,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大尺寸目标体的电磁散射和辐射特性,在以处理表面积分方程的矩量法(Moment method,MM)为代表的低频法基础上,将物理光学法(Physical Optical Method,PO)与之有机结合起来,构成MM-PO混合法,对局部区域较为平坦的大型反射面天线、阵列以及载体系统电磁辐射或散射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法对于快速有效地分析该类问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阴影边界增量长度绕射系数(SB-ILDC)可以用于计算电大尺寸目标在阴影边界处由不一致电流产生的表面绕射场,其在双站散射计算中对物理光学法(PO)有显著的修正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格模型的目标阴影边界寻迹算法,并将SB-ILDC拓展应用于三角网格模型光滑凸表面目标的宽带双站散射和高分辨率一维距离像的计算。通过典型目标计算结果同Mie级数解的对比,证明该方法对于凸导体目标PO散射场的修正是快速、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物理光学法(PO)与区域投影法(AP),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将两面角反射器的计算原理应用于目标与海面之间的多次散射计算.给出了一种快速判定三维空间内三角形面元是否相交的方法以加速射线追踪.针对Pierson-Moscowitz谱生成的海面,考虑海水的介电特性与海况的影响,计算了不同海况下的三维目标散射特性.并同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本文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矩量法求解二维目标结构的电磁散射问题,并在电流基混合法的基础上,对矩量法和物理光学混合法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一种矩阵方程表达式,并通过仿真实例分析了以物理光学混合法计算多组合复杂目标散射时,物理光学区域与矩量法区域的划分方式,仿真结果证明,此区域划分结论的准确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阴阳极界面修饰对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PLEDs)性能的影响,文中以ITO/MEH-PPV/Al为原型器件,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或者氟化铯(CsF)阴极界面修饰,GO或者PEDOT∶PSS阳极界面修饰对器件性能改善的影响.结果显示:CsF在修饰阴极界面时起到了主导性作用,使得PLEDs的发光亮度显著提高,而GO在修饰阴极界面时却没有这样的效果;但实验发现,GO有望成为新一代的阳极界面修饰材料,替代PEDOT∶PSS修饰ITO阳极.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仿真效果,针对SAR图像中舰船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计算的精度和效率问题,在利用几何建模方法构建三维舰船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并行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LFMA)计算了舰船目标RCS并分析了该算法的并行加速比。仿真实验表明,并行MLFMA算法适用于高频范围内较大尺寸舰船目标RCS的计算,比物理光学法(PO)和物理光学与矩量混合算法(PO—MOM)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且并行方案能明显提高求解目标RCS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飞航导弹雷达截面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应用物理光学法(PO)、等效电磁流法(MEC)和几何光学法(GO)等高频分析方法,分析了导弹目标各部分散射场之间的相互干涉作用,计算了椭球体弹头、橄榄体弹头和半球体弹头三种不同形状弹头的导弹整体雷达截面(RCS)。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有效,可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将切比雪夫逼近与弹跳射线(SBR)相结合的插值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含腔电大目标RCS宽角响应的计算中.通过SBR算法求解给定角域内切比雪夫节点处的RCS值,实现角域内任意角度入射情况下的RCS值预测,从而快速有效地分析了目标的RCS宽角响应.数值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缩短了60%以上的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段落同现频率的加权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聚类算法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这些聚类算法一般都是基于数值型信息,所以怎样把现有的一些经典聚类算法有效地应用到文本聚类,特别是中文文本聚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析,利用段落同现频率来加权特征向量权值的方法。实验证明:基于语义分析特征向量加权的方法能够提高10%左右的文本聚类效果。同时,文中还研究了段落同现频率阈值选取问题,发现段落同现频率阈值选取大小对聚类效果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