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纤维素酶预处理糙米发芽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发芽糙米蒸煮后口感差的问题,提出酶溶液浸泡糙米提供发芽条件的同时适当降解皮层粗纤维预处理工艺.研究酶浓度、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对糙米发芽率及发芽糙米硬度的影响规律,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设计试验.并以GABA含量为考核指标,将酶预处理工艺与传统浸泡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糙米发芽率及发芽糙米硬度变化影响显著;酶预处理工艺优化参数组合为:酶浓度为0.4mg/mL、酶解温度为33℃和酶解时间为110min,在此条件下,糙米发芽率可达到传统浸泡处理的90%以上,其硬度降低14.1%.最优酶解条件下得到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略低于未经酶浸泡得到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证实了发芽糙米皮层粗纤维降解是其硬度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探索生产高含量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发芽糙米的循环加湿工艺的最优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循环加湿生产工艺的发芽温度、CaCl2浓度、纤维素酶浓度、谷氨酸钠浓度和发芽时间条件进行筛选,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检测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当循环加湿工艺的发芽温度为40℃、CaCl2浓度为1.0 mg/mL、纤维素酶浓度为0.96 mg/mL、谷氨酸钠浓度为0.8 mmol/L、发芽时间为63 h时,发芽糙米的GABA含量最高,达同品种未发芽糙米GABA含量的近5倍。结果表明,循环加湿工艺可以大幅度提高发芽糙米的GABA含量。  相似文献   

3.
结合超声波和外源酶对糙米进行预处理,利用中心组合试验模型,以超声温度、超声时间、酶质量浓度3 个因素为自变量,糙米预处理后处理液中总糖含量、糙米发芽率、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γ-amiobutyric acid,GABA)含量为响应值,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并对数据进行拟合和相关性分析。同时研究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对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总酚含量、内源淀粉酶活力以及发芽糙米糊化黏度、蒸煮后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酶预处理的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糙米发芽率和GABA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超声温度31.21 ℃、超声时间0.71 h、酶质量浓度0.28 g/L时,发芽率最高预测值为91.98%;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超声温度35.65 ℃、超声时间0.5 h、酶质量浓度0.22 g/L时,GABA含量最高预测值为38.25 mg/100 g。从发芽糙米的理化特性来看,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有利于GABA的富集,但不利于总酚的积累。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内源淀粉酶的活力,相应地降低发芽糙米粉的糊化黏度以及发芽糙米蒸煮后的硬度。  相似文献   

4.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天然存在非蛋白质的氨基酸,具有多种特殊的生理功能,在发芽糙米中含量较高。本试验以金川红糙米为原料,以GABA含量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富集GABA的最佳红糙米发芽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为25℃、浸泡时间2h、发芽时间为48h、发芽温度40℃、CaCl_2溶液浓度1mg/m L、纤维素酶溶液浓度0.64mg/m L、谷氨酸溶液浓度为1.5mmol/L。此时GABA含量可达到46.3436mg/100g,其结果约为发芽前的2倍。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NaCl胁迫联合Ca~(2+)调控下糙米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培养条件,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考察NaCl浓度、Ca~(2+)浓度、发芽温度及发芽时间4个因素对GABA含量的影响,得出糙米发芽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芽糙米在NaCl胁迫联合Ca~(2+)处理下富集GABA的最佳培养条件为NaCl浓度7.50 mmol/L,Ca~(2+)浓度15.0 mmol/L,发芽温度29℃,发芽时间2.3 d,在此条件下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为144.98mg/100g。研究结果为糙米健康食品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青稞糙米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对其发芽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应用DPPH和ABTS实验对发芽后产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考察。对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发芽温度、发芽时间、钙离子浓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发芽的最佳工艺条件: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12h、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20h、钙离子浓度1.0%。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实验,青稞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可达60.96mg/100g,而未经发芽的青稞糙米中GABA含量仅为34.02mg/100g。发芽后的青稞糙米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且优于未经发芽的青稞糙米。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改善发芽糙米口感的途径,采用物性测定与感官评定结合的方法,研究纤维素酶对发芽糙米米饭口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处理方案:酶解温度为50℃,酶用量为1.5U/mL,pH值为5.0,处理时间为60min.该条件下,纤维素酶处理使发芽糙米的硬度降低26.1%、黏着性增加7.0%、感官评分提高18.0%.  相似文献   

8.
发芽糙米的营养价值高于精白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膳食纤维、γ-氨基丁酸(GABA)、VB1及VB2含量分别是精白米的4.7倍、4.6倍、4.0倍及2.5倍;但发芽糙米表层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物质,纤维素酶预处理能部分降解这些物质,从而降低发芽糙米的蒸煮糊化温度,改善其食用品质,使其成为可接受的主食。本实验首先选用纤维素酶预处理发芽糙米,然后将发芽糙米与精白米复配蒸煮生产常温无菌包装方便米饭。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酶浓度1.0U/mL,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80 min;发芽糙米与精白米的最佳配比为20∶80~30∶70,发芽糙米与精白米复配米最佳蒸煮工艺为蒸煮米水比1∶1.2,蒸煮压力0.06 MPa,蒸煮时间15 min,此时得到的复配方便米饭感官评价分值最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发芽糙米生产过程中糙米所含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变化规律,以发芽温度、发芽时间、浸泡时间、赤霉素浓度等工艺参数对产品植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发芽温度和发芽时间对植酸含量的影响显著,发芽温度的提高和发芽时间的持续使糙米中植酸的含量逐步下降;通过发芽降低糙米植酸含量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发芽温度36℃、发芽时间34 h、浸泡时间12 h、赤霉素(GA3)浓度0.30 mg/L,此条件下发芽糙米产品中的植酸含量为3.22 mg/g.  相似文献   

10.
以发芽糙米粉为原料,将水溶性指数(WSI)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纤维素酶添加量、中温α-淀粉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膨化发芽糙米粉WSI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双酶预处理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发芽糙米粉的最佳双酶预处理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为29.00 U/g,中温α-淀粉酶添加量为17.00 U/g,酶解温度为51.00℃,酶解时间为40.00 min,所得膨化发芽糙米粉的WSI最高,为81.54%。表明纤维素酶和中温α-淀粉酶预处理协同挤压膨化可显著提高发芽糙米粉的冲调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低温胁迫对糙米发芽率及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的影响,选择优质"长粒香"糙米为实验材料,以不同低温胁迫温度、胁迫时间和发芽时间为影响因素,以发芽率及GABA含量为指标进行研究,并利用正交设计优化糙米发芽工艺。实验表明,低温胁迫能够促进发芽糙米中GABA的积累,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胁迫温度0℃,胁迫时间2h,发芽时间30h。该条件下制得的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为35.16mg/100g,是原料糙米的2.58倍,是对照组发芽糙米的1.19倍。  相似文献   

12.
以发芽糙米为原料酿造米酒,对发芽温度、发芽时间、超高压处理压力、超高压处理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条件下酒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并对米酒成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发芽糙米酒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发芽条件为温度28℃、时间20 h,获得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较高,为346.7 μg/g。发酵后获得的发芽糙米酒GABA含量为24.7 mg/L。在超高压处理压力200 MPa、超高压处理时间30 min,获得的糙米酒成品GABA含量较高,达到27.4 mg/L。在200 MPa处理后的发芽糙米酒中共检测出醇类12种,酯类20种,酮类5种,酸类1种。相较于未经超高压处理的发芽糙米酒,超高压处理后的发芽糙米酒中酯类种类增加,醇类含量减少,酸类含量减少。通过感官评价,发现200和300 MPa处理的样品均优于未处理组,说明加压处理提高了发芽糙米酒的滋味,大大提高了米酒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研究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浸泡法的非浸泡法生产发芽糙米.在非浸泡法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后期发芽条件对发芽糙米中GABA的影响规律,并将浸泡法与非浸泡法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非浸泡法中发芽温度和发芽时间对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的影响规律均为先增加、后降低;利用Excel...  相似文献   

14.
富硒发芽糙米生产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富硒发芽糙米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 组合设计考察浸泡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发芽时间、发芽温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糙米发芽率及重要营养物质γ- 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通过软件分析得到使发芽率及γ- 氨基丁酸含量均达到最大值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建立富硒发芽糙米发芽率与γ- 氨基丁酸含量的数学模型,富硒发芽糙米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泡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5mg/L,浸泡时间9h,浸泡温度28℃,培养时间21h,培养温度31.5℃。该条件下得到发芽率77.67%,GABA 含量330mg/kg,硒含量0.5mg/kg 的富硒发芽糙米。  相似文献   

15.
发芽条件及营养液对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糙米为原料,研究浸泡温度和时间对糙米吸水率的影响,发芽温度和时间对糙米发芽率和GABA含量的影响,同时分析pH值及不同营养液对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下浸泡10h吸水率达到22%左右;在30℃下发芽24h,糙米发芽率高且出芽整齐,且糙米GABA含量高达515.21μg/g。在营养液pH为5.5时,发芽糙米GABA含量可达1330.90μg/g,Ca2+浓度在0.15mmol/L时,GABA含量可高达586.24μg/g。磷酸吡哆醛(PLP)浓度在2.0mmol/L时,发芽糙米GABA的含量可达543.14μg/g。VB6浸泡液在1.5mmol/L时,发芽糙米GABA含量为566.61μg/g。谷氨酸钠浓度为2.00mg/mL时,GABA含量达590.01μg/g。可见控制发芽条件以及选择合适的营养液,能有效调节糙米富集GABA。  相似文献   

16.
以糙米为主要原料制备富硒发芽糙米,以有机硒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富硒发芽糙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芽时间19 h,发芽温度32℃,亚硒酸钠浓度15 mg/L,得到有机硒含量为0.532 mg/kg。以葡萄糖当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富硒发芽糙米的最佳酶解反应条件为:酶解温度85℃,酶浓度35μg/m L,酶解时间60 min。以富硒发芽糙米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蔗糖、β-环糊精,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以产品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富硒发芽糙米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6(g/m L),蔗糖添加量为8%,β-环糊精添加量为1.5%,加入0.06%黄原胶和0.10%海藻酸丙二醇酯。该饮料具有营养、保健的功能,色泽、香味、口感俱佳。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糙米发芽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糙米发芽后营养价值大大提高,其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提高最显著.以糙米为原料,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富集GABA的糙米发芽条件进行优化.先以GABA生成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糙米的发芽条件,再以正交实验初步优化糙米发芽工艺条件,最后根据正交实验结果,确定影响较大的3个主要因素,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糙米的发芽工艺条件,得出富集GABA的最佳糙米发芽工艺条件为:发芽时间25.8 h,发芽温度32.9℃,浸泡液pH5.11,浸泡液温度30℃.此时发芽糙米的GABA含量达到149.42 mg/(100 g),约为发芽前的2.8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并优化了各种条件对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含量的影响,确定了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达到最高时的发芽条件。结果表明:浸泡12 h后,糙米吸水基本达到饱和,浸泡温度为30℃时,糙米吸水较快且不影响糙米感官品质。糙米最佳发芽条件为: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24 h、pH5.5、谷氨酸钠浓度12 mmol/L、钙离子浓度0.5%,在该条件下,发芽糙米中GABA的含量可达63.34 mg/100g(干基)。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简便,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糙米高水分通风加湿调质后γ-氨基丁酸富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水分加湿调质后的糙米进行γ-氨基丁酸(GABA)富集工艺实验,探讨了不同培养条件下所得发芽糙米中GABA的含量变化,并得到了GABA富集最佳工艺条件,为经过通风加湿调质处理的发芽糙米生产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结果表明:糙米加湿调质后GABA富集与糙米水分含量、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有密切关系,GABA富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糙米水分含量21%、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30 h,该工艺条件下发芽糙米的GABA含量为11.7 mg/100 g.  相似文献   

20.
研究稻谷品种、铁营养剂、Fe2+浓度、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培育温度、培育时间对发芽糙米有机铁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影响,优化了糙米发芽过程中有机铁生物强化的生产工艺,并对发芽糙米铁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0.005 mol/L FeSO4溶液为铁营养剂对‘绿旱1号’品种糙米进行铁强化发芽处理时,有机铁和GABA含量显著提高。获得铁强化发芽糙米最优生产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30 ℃、浸泡时间10 h、培育温度32 ℃、培育时间44 h。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铁强化发芽糙米的有机铁含量为(405.48±9.18)mg/kg,是普通发芽糙米的51 倍, 其中铁主要是与蛋白结合的形态, 占总铁含量的53.74%;GABA含量为(508.04±13.50)mg/kg,是普通发芽糙米的14 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