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FPGA的串行维特比译码的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春霞  王匡 《计算机工程》2003,29(14):169-171
维特比算法是一种卷积码译码算法。随着卷积码约束度的增加,并行维特比译码所需的硬件资源呈指数增长,限制其硬件实现。该文讨论了一种申行译码结构的FPGA实现方案。这种申行结构适合长约束度的卷积码译码,能在性能不下降的前提下有效地节省资源。  相似文献   

2.
一种高误码(n,k,m)非系统卷积码盲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信息截获等领域中的卷积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一种高误码 (n,k,m)非系统卷积码盲识别算法。首先建立可变的数据矩阵模型,对侦收到的数据进行相关预处理,以减小误码对识别的影响,提高算法的容错性能;再对预处理后的数据矩阵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出卷积码的各项参数,并提取各个数据矩阵的校验序列;进而利用校验序列构建线性方程组求解生成多项式矩阵组,通过设定筛选生成多项式矩阵的条件,筛选出非系统卷积码的生成多项式矩阵,最终完成对非系统卷积码的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对高误码(n,k,m)非系统卷积码实现有效的盲识别。  相似文献   

3.
用卷积码的活性距离来分析卷积码的性能是随着分析Turbo码的性能而开始的,卷积码的活性距离是自由距离的扩展,它主要是由一个参数来决定的,即活性距离的斜率α。在对卷积码的活性距离进行简要介绍后,主要针对应用α对编织卷积码进行优化作出了探讨,指出了卷积码的活性距离α是分析用卷积码作为成员码的组合编码性能的重要参数。这对优化用卷积码作为成员码的组合编码,降低其编码复杂性有重要作用,也对推动该类组合码的应用有较高的价值。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删除卷积码的定义,根据删除卷积码与源卷积码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删除卷积码识别的数学模型,针对Walsh-Hadamard变换在删除卷积码校验矩阵识别中存在运算量和数据量过大的问题,对校验矩阵方程组进行了变形,提出部分Walsh-Hadamard变换(PWHT),有效地识别出校验矩阵,并在此基础上识别源码的生成矩阵和删除模式,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误码率为0.03的情况下,识别概率达到99.8%以上。  相似文献   

5.
编织卷积码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效纠错码。该文基于最大斜率(MaximumSlope)卷积码理论,提出了将具有最大斜率的卷积码作为编织卷积码成员码的一种优化设计新方法。系统仿真显示了该种方法在优化编码卷积码的编码器设计方面的显著成效,这对将该方法进一步应用于组合编码领域改善其纠错特性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特别是,仿真时我们修改了BCJR译码算法,并增加了行式随机交织器。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Walsh-Hadamard变换的删除卷积码盲解码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误码率情况下,删除卷积码的盲解码问题,提出了一种删除卷积码的盲解码算法。通过采用改进的沃尔什-哈达马变换(Walsh-Hadamard translate,WHT),识别出删除卷积码的高维校验矩阵;再基于源卷积码的生成矩阵与校验矩阵间的约束关系,求出了源卷积码的最佳生成多项式和删除模式,并提出了码字同步的方法,最终按识别出来的参数构建盲解码模型,实现了删除卷积码的盲解码。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低于0.01的情况下,该算法的译码正确率能达到93%。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CCSDS标准的删除卷积码的编译码原理,以理论推导出的等效校验矩阵为先验知识,通过构造线性方程组,识别出删除卷积码的删除图案和码头,进而提出了一种删除卷积码的盲解码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大于5 dB的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能实现所有CCSDS标准删除卷积码的盲解码.  相似文献   

8.
卷积码是信道编码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交织器的设计问题是研究卷积码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卷积码在某雷达的数字通信中的应用问题,对分块交织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新的交织器的设计方案,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证实了此方案在实现上和相关性上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本文从理论上解释了在交织长度很大时,交织器的选择对卷积码译码性能几乎没有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种卷积码维特比译码算法的软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数字通信系统中一种卷积码译码的软件实现方案,该方案应用软件技术实现了卷积码维特比译码器功能,在程序实现中充分利用了卷积码的特性,运用蝶形运算,周期性的回溯以得到译码输出。在程序设计上采用了一些宏定义等处理方法,可以提升运算速度,是一种软件方法的前向纠错编码技术。  相似文献   

10.
龙光利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3):216-217
卷积码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差错控制编码。本文阐述了卷积码编解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在MAX PLUS2软件平台上,给出了利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的(2,1,6)卷积码编解码器电路,并进行了编译和波形仿真。综合后下载到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EPM7128SLC84-15中,测试结果表明,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软件生态系统和开源社区的发展,代码常在多个软件系统中复制、传播和演化,给软件系统带来了软件质量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高效地查找软件系统代码可能的来源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提出一种基于代码克隆检测的代码来源分析方法,将目标软件代码以方法为单位切割为代码片段,转换为词袋后,在大规模代码资源库中进行并行化代码克隆检测,从而实现方法粒度的代码来源分析。基于该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代码来源分析工具。该工具能自动分析被测软件项目代码与代码资源库中多个项目以及版本之间的可能来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找出目标项目在大规模代码库中的代码来源信息,辅助软件维护人员理解和维护代码。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存储网格中数据的高可获取性,提出了一种对数据资源进行RS编码和LT编码级联的新方法,使RS码和LT码互相促进,同时实现纠删和纠错,这是单独采用两种编码都无法达到的。仿真结果表明,RS-LT级联编码可提高LT码译码成功概率,能够以较小的系统代价大幅度提高数据的可获取性。  相似文献   

13.
大量现行教材与专著中所表述的“机器数补码首位是符号位”之说,其补码加法法则不能被解释,令人困惑。对机器数补码全字长各位定义了位权,提出了“首位负权记数制”及新的机器数补码数据模型。在这个新的模型下,建立了补码与其真值的等量映射,论证了机器数补码的表值域,论证了补码真值负与非负的判定法则及机器数补码[x]与其真值[y]二者之间相互转换的求解法则;给出了机器数补码的加法法则,论证了在封闭运算条件下机器数补码加法的等效加法运算法则。揭示了机器系统内部补码信息表示的内涵与补码加法法则的真相,建立了“机器数补码全字长数位说”。“机器数补码首位符号说”中种种无可释然的困惑,在“机器数补码全字长数位说”里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IT社区和代码托管平台的发展,针对代码的用户评论数量急剧增加。用户在使用代码后给出的评论中包含丰富的静态和动态代码质量信息,对其进行提取与分析将有助于开发者了解用户关注的代码质量信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代码质量,还有助于用户选择满足要求的代码。为此,文中提出了包含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代码质量模型,以及识别并分析用户评论中代码质量信息的方法。首先,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句型规则识别出具有代码质量的用户评论;然后,应用评价对象和评价观点抽取代码质量属性表现;最后,通过分析代码质量属性表现和情感倾向给出代码静态和动态质量的相关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用户评论中的代码质量信息。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技术领域中,使用键盘输入汉字的方法实质是区位码/国标码输入法。本文介绍了区位码/国标码输入法的现实意义,IME的组成结构以及区位码/国标码输入法的发展动态。主要说明区位码/国标码输入法在中文键盘输入法的重要地位,并简单分析了中文键盘输入法编辑器的组成结构等技术。  相似文献   

16.
TD—SCDMA中的扰码性能分析及分配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TD-SCDMA扰码规划时由于码的相关性引入的小区间干扰问题,分析TD—SCDMA中扰码和信道化码组成的复合码的自相关、互相关性能,按相关性关系把扰码分成不同的集合。探讨了扰码对广播信道的影响以及扰码的位移重合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尽量避免冲突的扰码分配算法,从而能为小区分配合适的扰码,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码重分布的系统循环码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系统循环码的定义及矩阵描述,分析其码重分布特性,根据向量间距离的概率定义码重分布距离,推导随机序列的理论码重分布概率,提出实际序列码重分布概率的估计方法和利用实际序列的码重分布概率和随机序列的理论码重分布概率之间的距离估计码组长度和起始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高斯消元法估计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并提出了在误码情况下的识别方法。最后并对不同长度的码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在误码为10-3的情况下有效地识别中短码。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基于工控机和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中G代码解释器的设计开发,采用GRETA正则表达式设计了一种G代码编译器,给出G代码检错和翻译的部分程序.获得了对G代码的检错功能和G代码到运动控制卡可识别代码之间的转换结果.采用研华PCI-1240运动控制卡控制三个伺服电机的供给.该G代码解释器经过试验验证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面向交通管理的城市道路编码方法,并从应用角度对城市道路编码中的几个主要组成要素,即编码对象、编码粒度、编码结构和编码属性进行了详细编码设计。从广州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的实施效果来看,编码设计方案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20.
陈浙哲  鄢萌  夏鑫  刘忠鑫  徐洲  雷晏 《软件学报》2022,33(8):3015-3034
代码自然性(code naturalness)研究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和软件工程领域共同的研究热点之一,旨在通过构建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代码自然性模型,以解决各种软件工程任务.近年来,随着开源软件社区中源代码和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注重钻研源代码中蕴藏的信息,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与此同时,代码自然性研究在代码语料库构建、模型构建和任务应用等环节面临许多挑战.鉴于此,从代码自然性技术的代码语料库构建、模型构建和任务应用等方面对近年来代码自然性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了代码自然性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概况;(2)归纳目前代码自然性研究的语料库,并对代码自然性模型建模方法进行分类与总结;(3)总结代码自然性模型的实验验证方法和模型评价指标;(4)总结并归类了目前代码自然性的应用现状;(5)归纳代码自然性技术的关键问题;(6)展望代码自然性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