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板栗采后生理生化及其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综述了板栗采后的生理生化及贮藏保鲜技术。板栗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易失水、发霉、生虫和发芽,贮藏过程中,淀粉水解,总糖和还原糖增加,SOD酶活性下降,POD酶、CAT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板栗的贮藏保鲜技术主要从选择耐贮品种、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条件(温度、湿度、气体条件等)、贮藏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板栗采收期短,收获后果实水分含量高、新陈代谢快,且又被致密的内皮和果壳紧密包裹,很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影响食品安全的同时,还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该文综述了板栗果实贮藏保鲜方法研究进展,从产地及品种、采收成熟度、采收堆制方式、贮前处理和贮藏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板栗贮藏效果的因素;总结了包括沙藏法、冷库贮藏法、气调贮藏法、辐照处理和超高压技术在内的物理方法和涂膜保鲜处理、杀菌防腐剂等化学方法提高板栗贮藏保鲜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板栗贮藏保鲜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探讨不同保鲜贮藏方式对板栗仁中糖类的影响。以贮藏0 d的板栗仁为对照,研究箱式气调保鲜(box-type controlled atmosphere,BCA;O25%、CO24%、0℃)、主动气调包装(active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AMAP;O217%、CO24%、0℃)、被动气调包装(passive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PMAP;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包装、0℃)对板栗仁中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及糖分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30 d后,BCA处理的板栗仁霉变率高达63.2%。AMAP和PMAP保鲜贮藏期约50 d,但PMAP更易操作。贮藏20 d后,AMAP处理的板栗仁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29.44%),但随后呈下降趋势。经3种不同保鲜贮藏后,板栗仁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利用离子色谱法,初步检测出板栗仁中占比1%以上的糖分组成为蔗糖(93.37%)、水苏糖(2.43%)、棉子糖(2.20%)、葡萄糖(1.21%)。经3种不同保鲜贮藏后,蔗糖含量均增加,占比升至96.11%~98.25%,但PMAP贮藏后棉子糖、水苏糖下降幅度最大。PMAP较适用于板栗仁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品种的板栗经不同贮藏条件处理后其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不同贮藏条件下 ,板栗的成分将发生变化。板栗水分的变化主要与板栗壳的构成有关 ,与贮藏条件的关系不明显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合川板栗的水分下降 ,而贵州板栗的水分基本不变。板栗还原糖的含量在常温贮藏后期明显增加 ,而冷藏处理时还原糖的变化不大。 2种贮藏处理均使板栗的淀粉含量下降而总糖含量一直上升。  相似文献   

5.
贮前温度处理对采后浆果贮藏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果酸甜可口,且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必需营养素和多酚类等抗氧化活性物质,但其皮薄、多汁,极不耐贮藏运输,因此采后浆果保鲜是该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贮前温度处理作为无毒、无污染、操作简单的保鲜技术,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且操作成本低。本文总结归纳了热处理与冷激处理两种不同贮前温度处理方式对采后浆果类水果贮藏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采后浆果贮藏保鲜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鲜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喜爱。但如果贮藏环境控制不当,果实品质会严重下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采后贮藏保鲜是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影响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效果的主要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及微生物进行了阐述,结合国内外保鲜技术效果研究,评价适宜猕猴桃采后贮藏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蓝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其含水率高,成熟于高温多雨季节,采摘期集中,采后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耐贮性和耐运输性较差。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蓝莓加工业的发展,蓝莓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蓝莓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仍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是制约蓝莓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贮藏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贮藏效果。本文介绍了蓝莓果实采后的贮藏性能,重点综述了近5年来蓝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保鲜技术主要包括冷藏、气调贮藏、辐照处理、1-甲基环丙烯处理、涂膜处理、化学药剂保鲜等主要措施,并对未来蓝莓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预温处理对草莓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从草莓果实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入手,研究了不同贮前预温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热处理后,无论是冷藏或室温贮藏,均以贮前50℃30min 处理的果实腐烂率最低;预冷处理后,室温贮藏条件下,以5℃30min处理的果实腐烂率最低;预冷处理和预热处理均能明显抑制果实 Vc 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贮藏温度对芙蓉李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室温和低温贮藏对芙蓉李果实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为芙蓉李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依据。方法以室温为对照,测定采后贮藏期间各项理化指标变化来评价不同温度对芙蓉李果实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低温贮藏可有效抑制芙蓉李果实采后贮藏期间腐烂率和失重率上升,延缓果实硬度下降、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和丙二醛含量的积累。结论低温贮藏可提高芙蓉李采后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0.
石榴采后病害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榴果实色泽鲜艳、籽粒营养丰富、鲜食味美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石榴采后易发生果皮褐变和腐烂变质而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本文对石榴采后病害、贮藏环境因素和相关保鲜技术进行综述,着重介绍石榴贮期生理病害和微生物病害的起因、症状及防控措施,在确定贮藏温度、相对湿度、气体成分、环境净度为影响贮藏品质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机械冷藏、自发气调包装贮藏、气调贮藏、涂膜贮藏等保鲜方法,并对未来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石榴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四、山野菜采收前后影响因素与保鲜贮藏 山野菜品种不同,内含物质和组织结构不同,耐贮性不同,即使是同种品种的山野菜,因生长环境不同,采前采后各种处理措施不同,耐贮性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山野菜保鲜贮藏过程中,必须首先了解各种山野菜在各自生长的因素,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单单追求保鲜贮藏技术,忽视先决条件,保鲜贮藏是很难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赤苍藤采后贮藏特性,该研究比较分析了桂赤1号、桂赤2号在4℃条件下的还原糖、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维生素C、蛋白质、粗纤维、含水量、酶活性相关生理代谢指标变化。结果表明,4℃低温条件下,桂赤1号和桂赤2号在贮藏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幅度小于3%,各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粗维素含量呈上升趋势。两者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外观形态、糖类物质、维生素C和各类酶活性方面,低温贮藏下桂赤2号叶片皱缩速度更快,褪色明显,糖类物质和维生素C下降更快,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桂赤1号更低,通过综合比较,桂赤1号比桂赤2号更耐贮藏,营养物质和风味口感方面也优于桂赤2号。桂赤1号在4℃贮藏的最佳货架期为10 d,桂赤2号在4℃贮藏的最佳货架期为5 d。该结论为赤苍藤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玉米属于全谷物范畴,兼具粮和果两类食物特性,富含蛋白质、淀粉、果糖以及多种矿物质等。鲜食玉米则因其甜、香、糯以及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备受人们青睐。目前,我国鲜食玉米总种植面积高居全球第一。但鲜食玉米采收具有季节性,并且采后呼吸旺盛,采后贮藏过程中易发生褐变、霉变、虫害、苞叶变黄以及甜度下降等品质劣变问题,进而影响其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保鲜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鲜食玉米采后呼吸强度以及营养物质的流失,维持鲜食玉米的感官品质、酶活性和芳香物质含量。因此,本文对鲜食玉米采后品质劣变问题和保鲜技术2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鲜食玉米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1- 甲基环丙烯处理对鱼腥草贮藏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俐  肖峰  岳彩艳 《食品科学》2010,31(4):260-263
为延长鱼腥草的贮藏期,提升产品价值,以新鲜鱼腥草为原料,采后分别用不同添加量1- 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然后用0.04mm PE 食品保鲜袋包装,于4℃的条件下贮藏,在贮藏过程中对鱼腥草可食率、失重率、腐烂率、呼吸强度、还原糖含量、VC 含量、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MCP 对鱼腥草贮藏有比较显著的保鲜效果,1-MCP 处理抑制了鱼腥草的呼吸强度与PPO、POD 及PAL 的活性,减缓了鱼腥草VC 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使鱼腥草的货架期和贮藏期明显延长。其中以2000nL/L 的1-MCP 处理的鱼腥草保鲜效果最佳,经60d 贮藏可食率达88.3%。  相似文献   

15.
桑椹采后生理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桑椹采后生理、贮运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后生理涉及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营养成分、细胞壁组分和水解酶活性、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舍量、酶促褐变相关酶活性和物质含量的变化;桑椹的采收和贮运保鲜涉及采收、贮藏保鲜、运输.最后对桑椹采后贮运保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果蔬在采后以及贮藏过程中易发生氧化褐变、组织软化、腐烂变质等生理生化变化,造成果蔬品质下降、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此,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熏蒸技术主要是利用熏蒸剂在密闭空间内以气态形式扩散并与果蔬作用,通过调控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酶活性、抑制细菌生长等方面发挥保鲜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普遍使用的乙醇、一氧化氮和植物精油等熏蒸剂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研究进展,为果蔬保鲜研究中熏蒸剂的选择与熏蒸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温度波动对果蔬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板栗为试材,基于0 ℃设定4 种温度波动条件:±0.1、±0.5、±1.0、±2.0 ℃,以研究温度波动对板栗采后贮藏保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 ℃温度波动条件的板栗失重率达到了4.69%和4.96%,腐烂率达到了13.96%和16.92%,±0.5 ℃温度波动条件下的板栗失重率和腐烂率分别为3.98%和8.62%,而在±0.1 ℃温度波动条件下,其果实的失重率仅有3.41%,腐烂率为5.90%。此外,±0.1 ℃温度波动条件下可以很好地抑制板栗果实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控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增加以及保持比较完整的微观结构。综上,温度波动的幅度越小,越有利于保持板栗采后贮藏保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双孢蘑菇的采后生理特性、贮藏特性和贮藏保鲜条件。综述国外双孢蘑菇的保鲜技术研究现状,包括气调保鲜、辐射保鲜、臭氧保鲜、涂膜保鲜、化学药物保鲜和低温保鲜等,并对其贮藏保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板栗是难以贮藏的坚果之一,本文旨在探索提高板栗采后保鲜效果的有效方法。以湘栗四号板栗为材料,采用1.5%壳聚糖涂膜(处理1)、复合植物精油[山苍子、肉桂、迷迭香和牛至精油按1:1:1:1(v/v/v/v)混合](处理2)和复合植物精油+1.5%壳聚糖涂膜(处理3)3种处理,除防虫试验的板栗置于室温条件下贮藏75 d外,其他的在(0±1)℃、RH85%~90%下贮藏150 d,考察不同处理对采后板栗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除了处理1的防虫效果不明显外,各处理组的保鲜效果明显好于前者;处理3可减少板栗的失重,防止霉变、虫害,抑制石灰化,减少VC的消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活性并减少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积累,效果明显好于处理1和处理2,在150 d后好果率仍高达93%。植物精油处理结合1.5%壳聚糖涂膜在板栗采后保鲜实践中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后不同贮藏温度(25、15、4℃)对'石硖'龙眼果实糖组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测定龙眼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3种主要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对不同贮藏温度各个时期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载荷因子分析,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5℃贮藏的龙眼SSC下降最快,贮藏8 d即从23.5%降至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