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β-环糊精和2-羟丙基-β-环糊精与地塞米松在水溶液中的包结行为以及增溶效果。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及具有不同取代度的2-羟丙基-β-环糊精对地塞米松都表现出一定的增溶能力,而且2-羟丙基-β-环糊精对地塞米松的增溶效果要大于β-环糊精。对于2-羟丙基-β-环糊精与地塞米松的增溶能力随取代度的不同以及反应介质中的NaOH质量分数变化而变化,当NaOH质量分数为0.5%1、.5%和30%时,所生成的2-羟丙基-β-环糊精对地塞米松增溶能力随着取代度增大而增大;当NaOH质量分数为3%时,生成的2-羟丙基-β-环糊精对地塞米松的增溶能力随着取代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一结果可能与2-羟丙基-β-环糊精中被取代羟基的位置有关。同时,还利用共溶剂法制备了β-环糊精与地塞米松的固体包结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氯化-3-氰-2-羟丙基三甲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氯化 3-氯 - 2 -羟丙基三甲胺 ( CHPTMA)氰化反应生成氯化 3-氰 - 2 -羟丙基三甲胺的工艺 ,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 40~ 45°C,反应时间 1 .5 h,物料配比 n( CHPTMA) ∶ n( Na CN) 为 1∶1 .0 5。在此条件下 ,产率为 78.8%。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玉米淀粉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原料,采用水法制备低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讨论了醚化剂用量、n(NaOH)∶n(CTA)、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最佳实验条件为:淀粉50 g,醚化剂用量0.0 160 mol,n(NaOH)∶n(CTA)=1.2∶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 h,制备的阳离子淀粉取代度可达0.0791%,糊液粘度为1.07,同时对阳离子淀粉在造纸工业上的应用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4.
翟明翠  刘发强  苏立强 《化工时刊》2012,26(2):18-20,34
在碱性介质条件下,以β-环糊精(β-CD)和一氯乙酸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物配比对制备产物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氯乙酸与β-CD的物质的量比为10∶1时,在65℃时,反应7 h,可得到取代度3.66的羧甲基-β-环糊精。  相似文献   

5.
李敏谊  陈艳 《广东化工》2007,34(8):64-66
以β-环糊精和环氧丙烷为原料,乙腈为分散剂,常温下合成了2-氧-(2-羟丙基)-β-环糊精,研究了改性反应条件和分离纯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对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反应时间、β-环糊精和环氧丙烷的摩尔比、不同的溶剂、不同的展开剂等条件进行改进和优化,制备得到2-氧-(2-羟丙基)-β-环糊精产率为61.8%,在25℃时溶解度≥60%(质量分数);并经IR和TLC确证。  相似文献   

6.
阳离子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HAT)为阳离子醚化剂,天然魔芋精粉为原料,异丙醇为分散剂制得系列季铵盐阳离子魔芋葡甘聚糖(CKGM)。研究了HAT、催化剂NaO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阳离子取代度(DS)的影响,用元素分析仪测定了CKGM的取代度。确定较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 h,n(HAT)∶n(魔芋葡甘聚糖)∶n(NaOH)=1.5∶1∶2,DS为0.361,反应率为24.1%,并用FTIR1、HNMR和13CNM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水解2-甲氧基-6-(2′-萘基)丙酸-(2,″2″-二甲基-3″-溴)丙酯得到萘普生,以萘普生收率为主要指标,用均匀设计和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NaOH质量分数,物料摩尔比,水解时间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解温度(110±5)℃,水解反应时间60~90 m in,w(NaOH)=40%,n(氢氧化钠)∶n(原料)=4.4∶1的条件下,萘普生收率可达99.19%。同时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萘普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β-环糊精、顺酐为原料,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为催化剂,制备顺酐-β-环糊精(MAH-β-CD)衍生物。探讨反应温度,反应物料配比以及催化剂的用量对聚合物取代度的影响,测定顺酐-β-环糊精收率。  相似文献   

9.
以氢氧化钠(NaOH)为催化剂、烯丙基溴(C3H5Br)为化学改性剂,合成了含双键的CD(环糊精)衍生物——6-O-烯丙基-β-CD。以反应时间、NaOH用量和C3H5Br用量为试验因素,以产率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制备6-O-烯丙基-β-CD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48 h、n(β-CD)∶n(C3H5Br)=1∶66.4、n(NaOH)∶n(C3H5Br)=1.333∶1且反应温度为5~10℃时,产物的收率相对最大;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法表征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的预期结构被成功合成。  相似文献   

10.
以糊精与环氧丙烷(PO)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工艺合成了羟丙基糊精。考察了原料配比、环氧丙烷的滴加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10%的氢氧化钠溶液用量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羟丙基糊精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PO∶糊精为12∶5(体积/质量),PO的滴加时间为6 h,反应时间为8 h,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为15 g,反应温度为30℃,取代度为0.12。通过初步检测、结构表征及性能评价,证明羟丙基糊精性能较好,有望作为油田用泥浆改性剂。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一氯乙酸与β-环糊精物质的量配比来合成羧甲基-β-环糊精,测定目标产物的取代度,实验结果表明:一氯乙酸物质与β-环糊精的物质的量配比为9∶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4 h的条件下,是合成羧甲基-β-环糊精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转化介质对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p.NRRLB-3683)降解植物甾醇生物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羟丙基-β-环糊精构建成一种新的超分子介质体系可以提高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和摩尔转化率,当植物甾醇质量浓度为5 g·L-1,转化168 h时植物甾醇摩尔转化率达到89.9%,较对照试验提高了3.1倍.在含有羟丙基-β-环糊精的转化体系中,研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添加量、添加时间和底物质量浓度对植物甾醇生物转化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植物甾醇质量浓度为5~10 g·L-1,转化0 h时添加与植物甾醇摩尔比为2:1的羟丙基-β-环糊精,转化72 h,底物摩尔转化率达到85%以上.本研究为环糊精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甾体生物转化反应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相溶解度曲线研究不同浓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布洛芬(BF)的超分子相互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布洛芬的标准工作曲线。配制系列浓度的HP-β-CD溶液,加入过量的布洛芬,采用HPLC法测定布洛芬的溶解度,绘制相溶解度图。结果显示,HP-β-CD与布洛芬的相溶解度曲线为线性关系,说明两者之间包合模型为AL型,布洛芬与HP-β-CD以1∶1包合,其包合常数K为7.23×10~3 L/mol。羟丙基-β-环糊精对布洛芬形成的超分子化合物均有较好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晓玲  张红亮 《应用化工》2010,39(6):895-897
以异丙醇、氢氧化钠、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了液体异丙基黄原酸钠。通过考察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NaOH浓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n(二硫化碳)∶n(氢氧化钠)∶n(异丙醇)=1∶1∶1,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30℃,氢氧化钠浓度为40%。在此条件下,异丙基黄原酸钠的产率最高可达92.2%。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丁基缩水甘油醚(BGE)为疏水化试剂,氢氧化钠作催化剂,水为溶剂,在较温和反应条件下合成了2-羟基-3-丁氧基丙基淀粉(HBPS)。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用量、水用量和BGE用量等因素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为:当n(BGE)/n〔淀粉葡萄糖单元(AGU)〕=0.615,m(H2O)∶m(AGU)=2∶1,n(NaOH)∶n(AGU)=0.5∶1,反应温度75℃和反应时间为5h,产品取代度MS=0.45,反应效率RE=73%。用IR、1HNMR、13C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热重实验表明,疏水基团的引入可提高淀粉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间苯二甲醚为原料,经酰化、脱甲基、磺化一系列的反应合成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并对其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作了探索.结果表明酰化反应较佳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溶剂,n(间苯二甲醚)∶n(苯甲酰氯)∶n(无水AlCl3)=1∶1.05∶1.05,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3 ...  相似文献   

17.
在超声波作用和无溶剂条件下,对氯苯甲醛与硝基甲烷发生缩合反应得到了β-硝基烯。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2h,物料配比为n(对氯苯甲醛)∶n(硝基甲烷)∶n(氢氧化钠)=1∶40∶2.5。在此最佳反应条件下,β-硝基烯产率为80%。  相似文献   

18.
唐安斌  黄杰  王倩  马庆柯  支肖琼  范盈 《精细化工》2007,24(10):1011-1014
对阻燃剂2,4,6-三(2,4,6-三溴苯氧基)-1,3,5-三嗪的相转移催化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完成了工业试验研究。通过向2,4,6-三溴苯酚、三聚氯氰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方式进行相转移催化合成,考察了有机溶剂、物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物料配比n(2,4,6-三溴苯酚)∶n(氢氧化钠)∶n(催化剂)∶n(三聚氯氰)=3.05∶3.05∶0.05∶1,经工艺优化,产品收率达到96.6%,用IR分析了产品结构。工业试验在3 m3反应釜中进行,消耗定额为:2,4,6-三溴苯酚800 kg、三聚氯氰146 kg、氢氧化钠96.4kg、二氯甲烷1 400 kg、乙醇1 000 kg。溶剂二氯甲烷和乙醇回收率达到90%以上,重复使用10次后,工业试验产品收率仍可达到95%。工业试验产品经热重分析,温度达到320℃时,失重为1%,在H IPS中应用结果表明,其机械性能、热性能和阻燃性能完全满足出口阻燃H IPS的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水解抑制剂及氢氧化钠的作用下,2-二乙基氨基-6-甲基-4-羟基嘧啶与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反应制备甲基嘧啶磷,优化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n(嘧啶醇)∶n(甲基氯化物)∶n(氢氧化钠)∶n(水解抑制剂)=1∶1.05∶1.2∶0.263,反应温度20~40℃,反应时间3h。此条件下产品收率94%,产品含量99%。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氢氧化钠(NaOH)为催化剂,烯丙基溴(C3H5Br)为修饰剂与β-环糊精(β-CD)反应制备了十四(2,6O烯丙基)β环糊精(Ally-β-CD),研究了催化剂与修饰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合成产物产率的影响。以苯乙烯(St)、Ally-β-CD和二乙烯基苯(DVB)为连续相,过硫酸钾(K2S2O8)、硫酸钾(K2SO4)溶于水中组成分散相,通过反相浓乳液模板法制备了Ally-β-CD与St共聚多孔材料,并研究了β-CD对多孔材料亲水性能与苯酚(PhOH)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Ally-β-CD的最佳反应工艺为n(β-CD)∶n(C3H5Br)= 1∶76.0,n(NaOH)∶n(C3H5Br)=1.34∶1,反应温度为5 ℃,反应时间为48 h;β-CD的引入可以明显提高多孔材料的亲水性能与PhOH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