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东江流域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问题为导向,以流域为单元,以水为核心的东江流域综合整治总体思路,将流域划分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3个区域进行水利布局,并提出相应的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长制是以属地管理为主的河湖管理保护创新制度,流域统筹与跨省界联动不足是当前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薄弱环节。以珠江流域典型跨省界河流——东江为例,采用座谈交流、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梳理了东江流域河长制推行现状,系统总结了东江流域跨省界联防联控工作的主要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流域统筹、加快跨省界联防联控制度建设、加强跨省界联合监测、联合执法、信息共享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河长制下东江流域跨省界联防联控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其他跨省流域整体性管理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东江流域水资源调度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东江流域连续第三个枯水年,到2004年11月,东江流域下游出现了咸潮上溯、供水量不足、水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威胁了流域下游和对香港、深圳的供水安全.为解决东江流域的供水问题,广东省防总实施了东江水资源统一调度,该文对东江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东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山地城区水污染来源广,污染成因复杂,在已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改善水环境,难度较大.以重庆溉澜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为例,在准Ⅳ类水为核心目标下,介绍了流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治理总体思路以及具体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5.
贺涛  刘洁 《水资源保护》2009,25(2):91-94
以中央—地方的纵向层次和政府部门的横向层次形成的纵横交错管理格局为切入点,以东江流域为案例,分析了东江水源环境管理的制度体系。通过东江水源纵横管理机构的职能、管理范畴及其功能、权限之间的对比,指出目前东江水源管理在决策、执行、执法、管理、支援、协调职能和权限上存在的冲突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现阶段东江水源有效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从东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实现东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水污染防治计划实施和落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启动了国土江河综合整治工作,选取滦河流域作为江河流域整治的试点之一。本文从滦河流域概况、综合治理思路、目标与任务、项目选取原则、经费安排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滦河流域国土江河综合整治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8.
桑干河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水污染以及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水环境问题等,以系统、综合治理为思路,根据流域地貌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布局,提出林灌草种植、农业节水、城区优化水资源配置和污水治理、河道整治以及水生生物保护等措施,以期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分析东江流域的供需矛盾,提出三大水库改变以供水为主调度是东江流域水资源合理调配的需要,是解决供需缺口的主要措施,同时需建设石龙水利枢纽等梯级以充分利用东江流域水资源,满足东江流域的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东江流域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建立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中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东江流域旱涝事件并存,防洪与供水安全形势严峻,三大水库和干流梯级电站是东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中的重要水利工程。收集流域水工程多年运行经验、案例、数据,综述东江流域控制性水工程联合调度在管理体制、防洪调度、水量调度等方面的研究、实践现状,通过数学模型、统计等方法,对现状调度体制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管理、技术、研究等角度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滦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最终流入渤海,是海河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水系,本文在分析滦河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滦河流域国土江河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初步提出滦河流域治理对策,以实现流域“生态安全、河流美丽、流域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东江河源至石龙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拟通过航道整治,将该段航道等级提高至Ⅲ级,实现东江干流千吨级航道至河源,大幅提升东江航道的通过能力。从技术层面分析了东江(河源至石龙段)通过航道整治提高至Ⅲ级航道研究可能存在的5个难点问题:长河段各特征水位的确定、滩险特性及成因分析、整治原则的确定、航槽稳定性研究、梯级建设对航道条件的影响,为类似整治工程的研究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淮河流域未来情景描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淮河流域位于我国气候过渡带,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洪、涝、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在分析现有防洪减灾策略存在的不足基础上,提出了以流域为单元的国土综合整治防洪策略,协调人口和经济发展与流域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蓄滞洪区功能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以及新的管理思路,描绘了处于困境的淮河流域和蓄滞洪区发展的未来情景.  相似文献   

15.
李宁 《广东水利水电》2009,(8):45-46,49
建设东江流域水资源监控体系是东江分水方案的重要保障,该文论述了东江水资源水量水质监控系统的建设背景、建设思路、技术方案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梳理东江流域各地市跨界河湖问题清单和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东江流域(广东)的跨界河湖问题基本情况,逐一分析各个跨界河湖问题的焦点和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并从流域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东江流域跨界河湖问题的下一步工作设想。在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大形势下,该文对流域各地市协同解决跨界河湖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遥感和GIS的流域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及其空间分布,在资源、环境及自然灾害评估中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知。把遥感和GIS技术相结合,是探讨解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空间化的重要思路。以东江流域为例,以多期人口、GDP、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建立东江流域人口与土地利用、GDP和土地利用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土地利用数据和100 m×100 m网格数据为基础,构建东江流域人口和GDP空间分布约束力指标图层;然后结合统计模型和面积内插,实现了东江流域2009年人口、GDP统计数据的空间化。在县域空间尺度上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与同尺度研究工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模拟得到的人口和GDP空间分布数据,与同尺度的研究工作处于同一精度或者略高的精度水平,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进行流域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化处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东江建坝对生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江流域水利工程较多,改变了东江河流的自然形态,对东江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博罗站水文系列为基础,分析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水库对东江水文情势的影响;以剑潭水利枢纽为例,采用水动力学方法分析建坝后对生态关键因子之一水流流速的影响;从陆生生物、藻类、底栖动物以及鱼类4个方面分析建坝对河流生态的影响。针对目前东江的生态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摸清江西省东江流域生态安全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措施,保护好东江一江清水,首次对东江流域开展了全方位的生态安全评估研究,采用"压力-状态-功能-风险(PSFR)"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江西省东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估体系,并结合"3S"技术和专家支持系统对江西省东江流域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估。结果显示:东江流域生态安全指数(ESI)为74.80分,生态安全状态为较安全状态,流域内主要环境问题表现为流域水系不连通、水环境质量不能稳定达标、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主要成因是人为干扰活动强烈,流域河段水工建筑密度过高,废弃矿山径流和果园开发面源污染隐患,重要生境面积退化,湿地面积退化,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减弱等。在评估的基础上指出了影响东江流域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下一步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设定的指标体系对其他流域生态风险控制精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巩固和延伸渭河、浐灞综合整治成果、营造阎良城区水系河道环境、支撑阎良航空基地和渭北工业区的建设,急需对石川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湿地水环境进行整治改造,本文研究了石川河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石川河综合整治的系统思路,详细给出了可行的治理工程措施及管理保障措施,以改善河流生态环境,促进沿岸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