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高铬型钒钛磁铁矿和普矿为原料,通过烧结杯试验考察了普矿配比对高铬型钒钛磁铁矿烧结矿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普矿配比从0提高到60%,烧结矿粒径5 mm的比例逐渐降低;垂直烧结速度、成品率、转鼓强度和烧结杯利用系数均呈现上升的趋势;随着普矿配比的增加,赤铁矿含量升高,磁铁矿含量降低,烧结矿中钙钛矿含量减少,硅酸钙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在攀钢超高碱度烧结的条件下,为了强化高铁低硅烧结,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等手段,研究了高铁低硅对钒钛磁铁精矿烧结的影响。从单因素研究表明,随着烧结矿品位的提高,烧结利用系数降低,烧结矿强度指标下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高碱度下高铁低硅烧结适宜采取“小水、中碳、厚料层、慢机速”的操作方针。  相似文献   

3.
改善钒钛烧结矿冶金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攀钢现场生产的烧结矿为基准样,在实验室模拟攀钢烧结生产条件,进行不同烧结配碳量和碱度的烧结杯实验,并测定转鼓强度、低温还原性及进行物相鉴定。着重研究烧结矿的高温还原性能和熔滴性能,探讨提高钒钛烧结矿质量的途径及全钒钛矿高炉冶炼的合理炉料结构。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钛型钒钛磁铁精矿的烧结特点,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碱度烧结矿在不同保温与还原时间下的冶金性能。其结果表明,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指数(RDI_(+3.15))与烧结矿碱度呈正相关、与保温时间和还原时间呈负相关,其影响程度为:烧结矿碱度还原时间保温时间;在高炉休风时,为送风恢复炉况缩短时间,可以在休风前采取适当提高烧结矿碱度的手段;在高炉炉况不顺时,可以采取适当提高烧结矿碱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鞍钢烧结矿的冶金性能,本文以碱度和FeO含量两个指标为出发点,进行了鞍钢烧结矿冶金性能的优化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不同碱度、不同FeO含量的烧结工艺指标和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还原性和高温软熔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鞍钢现有条件下烧结矿最适宜的碱度范围为2.0~2.1,FeO含量约为8.0~8.1%。此时,烧结能耗较低,烧结矿的强度和还原性较高,且高炉炉料的软熔区间较小,适合于高炉的强化冶炼。  相似文献   

6.
碱度对钒钛烧结矿强度和烧结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的配矿条件下,研究了碱度对承钢钒钛磁铁烧结矿的强度、矿物结构和烧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量使用澳矿时,综合考虑烧结矿碱度对承钢烧结过程、高炉炉料结构和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烧结矿碱度控制在1.9左右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高配比不同粒级贵沙褐铁粉矿对烧结性能的影响情况,本文从原料的粒度、主要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烧结矿强度、成品率、低温还原粉化指数、软化区间、熔滴总特征值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干法筛分得到的贵沙粉矿A的烧结性能指标较好,适宜的贵沙粉矿烧结参数为:贵沙粉矿40%,精矿60%,烧结矿碱度1.81~1.90,在满足高炉造渣条件下,合理提高烧结矿碱度,有利于改善烧结矿的强度及还原性能。  相似文献   

8.
低品位复杂矿烧结碱度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利用新疆区域的贫矿资源,优化高炉炉料结构,开展优化烧结矿碱度的试验研究。利用50 kg烧结杯,针对新疆复杂矿做了7组碱度为1.65~2.00的烧结杯试验。通过对烧结矿机械强度、冶金性能及矿物组成分析,得出碱度为1.80~1.85时,烧结矿中铁酸钙质量分数明显增加,烧结矿的ISO转鼓强度较高,成品率最高达到78%,还原度和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均得到改善,软熔区间最窄,为最优的烧结碱度区间;而碱度为1.65~1.75时,转鼓强度降低、熔滴性能变差,处于烧结矿的粉化区间,配加新疆区域复杂矿烧结生产时应避开此碱度区间。  相似文献   

9.
钒钛铁矿石的还原,熔滴性能及高炉炉料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各种类型钒钛铁矿石(不同碱度烧结矿以及球团矿和块矿)的低温、高温还原性及熔滴性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全钒钛铁矿石高炉冶炼的合理炉料结构。认为:高钛型钒钛铁矿石高炉冶炼的最佳炉料结构是:高碱度烧结矿加酸性氧化球团矿;在攀钢现有工艺和设备条件下,应实行提高烧结矿碱度的方针。  相似文献   

10.
在石钢目前的原料条件下,探索不同烧结矿配比的适宜碱度值。碱度拟定为1.8、2.1、2.4等3个梯度水平,在碱度变化过程中其它参数保持不变。实验结果表明,随碱度的增加,烧结矿软熔性能、烧结矿粒度及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指标明显改善。当碱度在2.1时烧结矿综合指标最佳。  相似文献   

11.
通过烧结杯试验研究了承德钒钛磁铁矿的低碱度烧结过程和烧结矿质量,探讨了低碱度钒钛烧结矿替代球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高碱度钒钛烧结矿相比,低碱度钒钛烧结矿的成品率高、强度好、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好,可以满足高炉冶炼要求。但其垂直烧结速度慢,w(FeO)高。碱度控制在0.8,配碳量控制在3.4%~3.6%,配加20%的澳矿粉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在采取不同精矿比例与不同生石灰比例参与预制粒进行烧结试验研究,探索了强化钒钛磁铁矿烧结的新途径。结果表明:在钒钛磁铁精矿烧结中,精矿参与预制粒比例增加,烧结速度提高;生石灰比例增加,烧结矿强度指标改善,利用系数提高。结合攀钢的生产实际,采取预制粒精矿在25%~50%、生石在4%等措施,可以起到强化烧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承钢钒钛磁铁矿烧结面临的两大问题是机械强度差、低温还原粉化严重。从烧结过程、矿物组成、矿物结构、烧结矿强度和低温还原粉化几个方面对承钢高碱度烧结进行研究,得出碱度在2.0~2.3时转鼓强度与低温还原粉化率出现了低洼区现象,生产要避免此区间。  相似文献   

14.
钒钛磁铁精矿具有低铁、低硅、高钛、高亚铁等特点,以此为主要烧结铁矿原料的烧结矿,容易生成高熔点 的矿物,使得烧结矿的强度降低。针对这些难点,德胜烧结工程采取单设燃料破碎、集中配料、强化制粒、新型宽皮 带加九辊布料、实施低硅高碱度和厚料层烧结技术;烧结机采用集中智能润滑系统和板簧密封滑道、在烧结机头尾 设计柔磁性密封装置来降低漏风率;工程建成投产后,以钒钛磁铁精矿为主要原料的烧结矿强度达到72%以上,烧 结工序能耗为49.34 kg/t。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w(MgO)对承钢含钒、钛烧结矿的矿物组成、矿物结构、烧结矿强度和烧结过程的影响,发现提高烧结矿中的w(MgO)对于提高承钢高碱度烧结矿的产量和改善烧结矿的质量都是十分不利的.考虑到高炉冶炼的需要,承钢烧结矿中的w(MgO)应控制在2.0 %左右.  相似文献   

16.
碱度对钒钛烧结矿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碱度对钒钛烧结矿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碱度由2.1提高到2.5,烧结矿中钛磁铁矿、铁酸钙与硅酸二钙含量增加,钛赤铁矿与玻璃质含量降低;骸晶状赤铁矿与包边结构减少,显微结构由斑状向交织熔蚀结构过渡;相应的烧结矿强度增加.碱度为2.5时,铁酸钙主要以柱状、针状形态存在,钛磁铁矿主要以他形粒状形态存在,钙钛矿主要呈十字形和他形晶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偏光显微镜对不同碱度不同类型烧结矿矿相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磁铁矿型及赤铁矿型烧结矿金属相为磁铁矿及赤铁矿,而含钛型烧结矿出现钙钛矿;不同类型烧结矿黏结相均为铁酸钙、硅酸二钙及玻璃质。随碱度的增加,不同类型烧结矿金属相含量降低,黏结相含量增加,且铁酸钙含量增加明显;显微结构逐渐均匀化,磁铁矿型及赤铁矿型烧结矿由斑状结构过渡为交织熔蚀结构,钒钛型烧结矿由钛磁铁矿及钙钛矿共同分布结构过渡为熔蚀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钒钛磁铁精矿配比变化对烧结的影响,研究了不同钒钛磁铁精矿配比对混合料制粒、混合料液相生成特性、烧结性能、烧结矿矿物组成、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钒钛磁铁精矿配比在46%~67%时,随着精矿配比的升高,烧结矿中TiO2含量增加,混合料的透气性指数略有降低,烧结速度明显减慢,利用系数降低,转鼓强度略有降低;总体上液相量逐渐变少,矿物结构的粘结性与结晶性变差;滴落温度明显升高,软熔区间变宽,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波动;混合料液相生成温度升高,生成量降低,成矿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