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地衣芽孢杆菌所产凝乳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在不同的温度、pH值、底物浓度、不同金属离子等条件下测定地衣芽孢杆菌产凝乳酶相对酶活力。结果:地衣芽孢杆菌所产凝乳酶最适凝乳温度为70℃;40℃以上热处理后凝乳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损失,75℃热处理10min后凝乳酶活性丧失;pH值为5~8时凝乳活性随乳pH值的降低而增强,pH值为7时凝乳酶最稳定;Ca~(2+)、Fe~(2+)、Fe~(3+)、Mn~(2+)、Mg~(2+)、Al~(3+)对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Li~(2+)、Na~+、Cu~(2+)、Zn~(2+)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底物浓度最适为250 g/L、Ca~(2+)的最适浓度为0.014 g/L。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发酵产凝乳酶的工艺条件:发酵温度35℃,装液量40%,摇床转速180 r/min,发酵时间84 h。在此优化条件下,获得的凝乳酶凝乳活力为558.14 Su/m L。进一步研究了该酶的酶学性质,凝乳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酶活力在25~45℃比较稳定,60℃保持50 min完全失活。在p H5.5时凝乳酶活力最高,在pH 5.5~7.0范围内,随着pH增大,凝乳酶活力逐渐下降,p H 6.5时,凝乳酶活力稳定性最高。Ca~(2+)、Mg~(2+)、Fe~(2+)、Zn~(2+)以及Al~(3+)均对凝乳酶的凝乳活力有促进作用,其中Ca~(2+)对凝乳活力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且Ca~(2+)浓度为0.020 mol/L时凝乳酶的凝乳活力达到最大值,而Na~+、K~+和Cu~(2+)对凝乳活力均有抑制作用;凝乳酶Km为2.35 g/L,Vmax=1.18 U/m L。  相似文献   

3.
我国凝乳酶特性及其替代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凝乳酶的性质,酶凝乳的机理,及其凝乳酶在干酪生产中的作用,并对影响凝乳活性的各因素:pH值,温度,钙离子浓度等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介绍。同时还介绍国内凝乳酶替代品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4.
对重组毕氏酵母菌分泌表达的凝乳酶进行酶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凝乳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5.0;在45℃以下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活力,55℃(6 min)丧失全部活性;酶在4.0~7.0之间凝乳活性稳定;该酶在押肽酶、亮抑酶肽、苯甲基磺酰氟、1,10-菲咯啉等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下均保持了大部分的活性,浓度为1μmol/L胃蛋白酶抑制剂Pepstain A可以明显抑制重组凝乳酶的活性.研究结果证明了重组凝乳酶与商品凝乳酶酶学特性相近,可以应用于干酪生产.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所产凝乳酶的活力,利用响应面实验法对该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其最佳发酵产酶条件为发酵时间26.76 h、发酵温度31.98℃、p H6.82、装液量40%(v/v)、接种量4%(v/v),在该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的凝乳酶活性为456.72 SU/m L,接近理论预测值461.54 SU/m L。利用乙醇沉淀法对最佳发酵条件下生产的凝乳酶进行提取,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中沉淀的凝乳酶活性最高。进一步对提取的凝乳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温度为60℃,且有较强的低温热稳定性,在(40~55)℃范围内保持1 h酶活无显著损失,在60℃保持60 min后完全失活,最适p H为6.5,Ca~(2+)能显著提高其凝乳活性,最大值为1.01×10~6 SU/g,Na~+和K~+的存在完全抑制其凝乳。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干酪生产中起重要凝乳作用的凝乳酶的原核表达效率,分析了Genbank中牛、羊和骆驼凝乳酶原(prochymosin,pCHY)的保守序列及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爱性,合成了凝乳酶原序列,并将其克隆至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上。经IPTG的诱导得到高效表达的凝乳酶原;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明了其具有免疫原性;经pH值2到6活化后成功自剪切,得到大小约36 ku的有凝乳活性的凝乳酶。研究获得较高表达水平具有凝乳活性的重组凝乳酶。  相似文献   

7.
国内凝乳酶的研究应用及其代替品的研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发展我国的干酪产业,阐述了干酪生产的现状,凝乳酶的结构和凝乳机理,影响凝乳酶活性的因素为pH值、温度、Ca^2+及其它因素,并介绍了国内凝乳酶代替品动物性凝乳酶、植物性凝乳酶、微生物性凝乳酶和基因工程凝乳酶的研发进展。  相似文献   

8.
以"曲拉"为原料,采用筛选的微小毛霉凝乳酶为凝乳剂,在酶添加量、凝乳温度、凝乳pH值、CaCl2添加量4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法进行试验设计,取得曲拉凝乳酶干酪素出品率与各单因素的函数关系,并建立曲拉凝乳酶干酪素凝乳工艺模型。回归方程和响应曲面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曲拉凝乳酶出品率影响大小依次为:凝乳pH值>凝乳酶添加量>CaCl2添加量>凝乳温度;最佳凝乳工艺为凝乳pH6.2、凝乳酶添加量0.05g/kg、CaCl2添加量2.5%、凝乳温度42℃。在此条件下,曲拉凝乳酶干酪素的理论出品率为75.23%,实验验证出品率为73.54%。  相似文献   

9.
黄粉虫浆的褐变和凝乳现象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黄粉虫浆的制备、应用,发现黄粉虫浆的褐变现象、凝乳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原因;进行了抑制褐变、凝乳的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菊粉酶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菊粉为底物研究了pH值、温度、底物浓度、金属离子对菊粉酶活性的影响及酶活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测定该菊粉酶的米氏常数和酶活。实验结果表明,该菊粉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4.7,最适温度为60℃,Ca~(2+)和Zn~(2+)对菊粉酶有激活作用。该菊粉酶的米氏常数Km为0.35mol/L,V_(max)为0.52mg/min。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黄粉虫抗菌肽的最佳酶解工艺。方法:以黄粉虫为原料,碱提酸沉法提取黄粉虫蛋白质,再利用筛选出的蛋白酶进行水解,并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打孔法)表征制得抗菌肽的抑菌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RSM)分析法,探讨酶解温度、pH值、酶解时间、加酶量及底物质量浓度对酶解产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碱性蛋白酶最适合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备抗菌肽,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810g/100mL、酶解时间4.4h、加酶量440U/g pro、酶解温度54℃、pH9.5;酶解物抑菌圈大小理论预测值为15.17mm,实际测量值为15.04mm。结论:碱性蛋白酶水解黄粉虫蛋白能够得到抑菌活性较强的酶解物,优化的工艺条件与理论预测拟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黑曲霉B0201生料发酵产单宁酶的提取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曲霉B0201利用五倍子为诱导物生料发酵产胞外单宁酶的提取及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两步沉淀的饱和度为40%和90%;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5.0,低于60%时的热稳定性高,60℃以上迅速失活.Zn~(2+)、Mg~(2+)、吐温80、EDTA等对酶活力无明显影响,Fe~(3+)、Cu~(2+)、Fe~(2+)、Ba~(2+)、Mn~(2+)、Ca~(2+)、Al~(3+)等对酶有抑制作用.以没食子酸丙酯(PG)为底物,单宁酶的米氏常数Km为0.514mmol/L,Vmax为71.8μmol/L·min.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黄粉虫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楠  陶晓赟  李娟  陈健  赵立仪  孙爱东 《食品科学》2014,35(15):156-160
以黄粉虫蛋白粉为原料,利用酶解技术对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确定木瓜蛋白酶的酶解工艺,利用酶标法测定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研究底物质量浓度、加酶量、pH值、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ACE抑制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底物质量浓度为7 g/100 mL、加酶量1%、pH 6.5、酶解时间7 h、酶解温度55 ℃时,黄粉虫蛋白粉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达到58.86%。  相似文献   

14.
The steady increase in world cheese demand keeps the search for appropriate coagulating enzymes as rennet substitutes in the scientific focus. This work reports the milk-clotting activities of aqueous crude enzyme (CE)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Calotropis gigantea using skim milk as substrate. CE from latex exhibited high caseinolytic (86.445 ± 1.055 U/ml) as well as milk-clotting activity (450 U/ml) when compared to other parts. Significant milk clotting index (MCI) was presented by crude enzyme of latex followed by stem, flower and leaf in the decreasing order (p < 0.05). CE from all parts showed an optimum activity at 37 °C, pH 5.5 and 10 mM calcium chloride concentration with excellent pH (4.5–6.5) and thermal stability (30–60 °C). Hydrolysis pattern of casein components by CE during 1 h incubation, as assessed by Tricine–SDS-PAGE, and subsequent peak analysis revealed CE from stem to be closely similar to that of rennin. However, extensive casein hydrolysis was observed when incubated with crude latex enzyme. Casein bands of CE and rennin tended to disappear as incubation progressed to 24 h. Proteolytic degradation was found to be advanced and resulted in complete breakdown of casein fractions unravelling the importance of incubation time as a possible essential requisite for controlled and appropriate casein hydrolysis. The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of rennin-like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C. gigantea plant parts which may serve as a promising source of vegetable milk coagulant.  相似文献   

15.
以黄粉虫脱脂粉为主要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黄粉虫高蛋白火腿肠的最佳配方为:黄粉虫脱脂粉粗细度为100目,猪肉与黄粉虫脱脂粉的质量比为73∶27,猪肉的肥瘦质量比为1∶5,红薯淀粉添加量为猪肉和黄粉虫脱脂粉总量的45%,食盐3%,味精0.6%,红薯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1∶2.5,亚硝酸钠为瘦肉的0.015%,香辛料适量。黄粉虫高蛋白火腿肠的蛋白质含量为13.90%,而未加黄粉虫的对照组火腿肠的蛋白质的含量仅为8.63%。在火腿肠中添加黄粉虫脱脂粉可大大提高火腿肠中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6.
水酶法提取黄粉虫油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复合水解黄粉虫提取黄粉虫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酶解时间、加酶量、液料比、温度、pH五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油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温度、加酶量、pH等酶法提取黄粉虫油的条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04℃,加酶量799.38U/g(原料),pH8.49,液料比5:1,酶解时间120min,此条件下提油率为78.51%。水酶法提取黄粉虫油品质优于石油醚提取,采用GC-MS法对黄粉虫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共检出18种脂肪酸,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6.22%。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CO2萃取黄粉虫油脂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粉虫幼虫为原料进行采用超临界CO2技术对黄粉虫油脂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3个参数对黄粉虫油脂得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黄粉虫油脂的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萃取时间对黄粉虫油得率影响最大,其次是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黄粉虫油脂超临界CO2萃取最佳条件为:萃取时间60min、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60℃。  相似文献   

18.
芦笋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特性及抑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芦笋组织中与老化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芦笋POD和PAL的最适pH分别为4.0和8.8,且在pH值6的柠檬酸缓冲液中酶活力均明显下降;最适温度分别为55℃和60℃,且在20℃以下和60℃以上活性显著降低;1mmol/L Ca~(2+)显著(P<0.05)抑制芦笋POD和PAL酶的活力;POD和PAL最适底物浓度分别为70μL/100mL和0.02mol/L,Km分别为2.694×10~(-4)mol/L和0.1381mmol/L。  相似文献   

19.
黄粉虫油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粉虫油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雄性ICR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以不同剂量(5、10、20mL/(kg·d))的黄粉虫油对小鼠进行灌胃,观察各实验组小鼠血脂水平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黄粉虫油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 亦显著降低;黄粉虫油能降低小鼠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肝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提高肝脏总抗氧化(T-AOC)能力。结论:黄粉虫油具有调节血脂和增强抗氧化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