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采用P-C-T曲线测试和XRD分析研究了Ti/Zr比变化对Ti-Mn基Layes相贮氢合金贮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Ti/Zr比降低,合金放氢压力降低,贮氢量略微增加,平台坡度变陡。同时还研究了Mn/Cr比变化对Ti-Mn基Layes相贮氢合金晶体结构、活化性能以及贮氢性能的影响。着重探讨了Mn/Cr比变化时影响合金平衡压力的2个因素。对(Ti0.85Zr0.15)1 xMn1.4Cr0.2V0.32Fe0.08(z=-0.025,0,0.05,0.1)系列合金,根据其P-C-T测试和XRD分析结果,讨论了x的变化对合金贮氢量、平衡压力、α区宽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日本东北大学的工程研究部新近开发成功了一种高容量贮氢合金,其吸氢量比目前的稀土系贮氢合金还高1倍。这种新合金与传统贮氢合金一样,也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结晶,是在结晶构造的间隙存贮氢原子,其化学成分中含有较低的V,而含Cr和Ti的总量约为80%左右。该合金是将氢形成钛和钒的化合物形式而贮氢的,而铬的影响则使得化合物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减压和增压循环时则发生吸放氢的过程,贮氢量大为增加。其平衡氢压约为0.01MPa至7MPa之间,贮氢量最高值约为2.6%(质量)。因含V量低故价格便宜。(文凡取自日刊《工…  相似文献   

3.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低温形变热处理时冷轧变形道次及不同变形量对Inconel 718合金中金属间化合物γ″相和δ相的分布﹑形貌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析出相由晶内和晶界析出逐渐转变到形变带及位错墙处析出,δ相形状由针状过渡到短棒状或颗粒状,γ″相的尺寸逐渐减小。形变既促进γ″相的析出又促进γ″相向δ相的转变。γ″﹑δ相的含量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两道次冷轧的低温形变热处理工艺提高了δ相的含量,却减少了γ″相的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XRD的Rietveld全谱拟合技术以及利用储氢合金吸氢量与其体积膨胀成线形关系的原理,研究了Ti—Ⅴ基贮氢电极合金的电化学吸放氢机理.结果表明,铸态合金Ti0.8Zr0.2V1.867Mn0.373Cr0.56Ni0.7由C14型Laves相和Ⅴ基固溶体相构成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时间由3.33增至120min时,Laves相的晶胞体积膨胀率△Ⅴ/Ⅴ分别由0.301%增加到2.719%,而Ⅴ基固溶体相的△Ⅴ/Ⅴ由0.011%增至1.685%.在放电过程中,放电时间从0min增加到165min时,Laves相的△Ⅴ/Ⅴ从14.542%降到8.119%;而Ⅴ基固溶体相的△Ⅴ/Ⅴ从8.117%减小到6.248%.说明电化学吸氢时,氢首先被Laves相吸收,然后再扩散进入Ⅴ基固溶体;电化学放氢时,Ⅴ基固溶体中的氢首先扩散进入Laves相然旨再释放.因此,该合金中,Laves相既是吸氢相又是催化相,提高合金中Ⅴ基固溶体相的利用率,从而使Ti—Ⅴ基贮氢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冷轧对GH4169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冷轧变形道次及不同变形量对GH4169合金中金属间化合物γ″相和δ相的分布,形貌,数量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析出相由晶内和和晶界析出逐渐转变到形变带及位错墙处析出,γ″相的尺寸逐渐减小,γ″、δ相的析出含量以及材料的强度逐渐增加,双道次冷轧变形提高了δ相的含量,但降低了γ″相的析出量和材料的强度。  相似文献   

6.
杨若凡 《热加工工艺》2006,35(12):38-40,43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低温形变热处理时冷轧变形道次及不同变形量对Inconel 718合金中金属间化合物γ"相和δ相的分布、形貌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析出相由晶内和晶界析出逐渐转变到形变带及位错墙处析出,δ相形状由针状过渡到短棒状或颗粒状,γ"相的尺寸逐渐减小.形变既促进γ"相的析出又促进γ"相向δ相的转变.γ"、δ相的含量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两道次冷轧的低温形变热处理工艺提高了δ相的含量,却减少了γ"相的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元素Ti对贮氢电极合金ZrMn0.7V0.2Co0.1Ni1.2的相结构、相组成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合金Zr1-xTix(Mn0.7V0.2Co0.1Ni1.2),其母体合金的主相为C15型Laves相,并含有少量的非Laves相Zr7M10;但随着掺Ti量的增加,合金中出现C14型Laves相,而且其含量逐渐增加;在x=0.1~0.2时,合金中还出现少量的TiNi相,而在x=0.4~0.5时,非Laves相Zr7M10和TiNi相全部消失,说明元素Ti大量的掺杂抑制了第二相的产生:而且随着Ti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的C15型和C14型Laves相的晶格常数逐渐减小。电化学测试结果发现,当含Ti量x=0.2时,合金有最大放电容量Cmax为354mAh/g,在放电电流为300mAh/g条件下,高倍率放电性能比母体合金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8.
钢的磁导率和矫顽力受钢中夹杂物和内应力的影响很大。SUH409钢板在加工后进行消除应力退火时会同时发生回复和Ti系夹杂物的析出,显著影响其软磁特性。因此,研究了含Cr11.41%、Ti0.23%、C0.009%、Si0.5%、Mn10.25%、N0.0046%的SUH409L冷轧钢板的软磁性能与冷轧加工和退火的关系。研究结果证明:(1)冷轧使钢的矫顽力提高。(2)409L钢板预先经过780℃x10h析出处理,20%变形量的冷轧材经600℃以上退火后可使矫顽力降至318A/m,在700℃以上消除应…  相似文献   

9.
针对部分普通钢涂搪后由于H原子扩散导致鳞爆现象,在DC01EK钢中添加Ti 元素,研究了Ti 对钢板退火过程的再结晶行为及其贮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 的添加可形成大量粗大、弥散的第二相粒子Ti4C2S2,阻碍了再结晶过程,改变了钢板的再结晶温度范围,形成了大量的贮氢陷阱,有效提高了钢板的贮氢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Gleeble-11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时效温度对Ti+Nb IF钢冷轧后第二相的影响。设定不同时效温度的连续退火试验,并测定了钢中Nb、Ti的固溶与析出,分析了连续退火过程中过时效段影响IF钢第二相的原因。结果表明:过时效段的存在增加Nb的析出量,使含Nb的第二相粒子增加,进一步固定了C、N原子,增加析出相的体积量,提高析出强化的作用,因此Ti+Nb IF钢连续退火过程中需要增加过时效段。  相似文献   

11.
The reduction of TiO2 to Ti2O3 with hydrogen cold plasma generated by a DC pulsed glow discharge was realized under 2 500 Pa at 1 233 K. Only a little of Ti10O19 and Ti9O17 was detected for using molecular hydrogen.Enhancement effects of hydrogen cold plasma on the reduction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rmodynamic coupling,kinetics and plasma sheath. The exited hydrogen species are considered more effective reducing agents. It is instructive to reduce refractory oxides with plasma hydrogen at the reduced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冷却速率对多相V55Ti30Ni15合金的显微组织、硬度和氢渗透性能的影响。V55Ti30Ni15合金显微组织由V(Ti, Ni)固溶体、NiTi和NiTi2化合物组成。凝固时冷却速率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合金铸锭凝固过程中V(Ti,Ni)固溶体的体积分数随冷却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二次枝晶臂间距和宽度也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合金硬度随着冷却速率的升高不断增大,氢渗透率却随之降低。V-Ti-Ni多相合金400℃的氢渗透率与V(Ti, Ni)固溶体体积分数成线性关系。合金铸锭氢渗透率不仅与V(Ti, Ni)固溶体的相对含量有关,而且与固溶体中Ti、Ni合金元素含量和相界的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13.
对真空熔炼V-5Cr-5Ti合金开展了均匀化退火、热锻开坯、冷轧变形和热处理实验,利用万能试验机、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V-5Cr-5Ti合金中析出相对力学性能影响,估算了V-5Cr-5Ti合金中析出相强化的效果。结果表明:铸态V-5Cr-5Ti合金存在以片层状析出相为特征的树枝状析出相,合金均匀化退火后析出相由片层状转化为针状,由树枝状转化成团聚状。析出相在变形过程中破碎成短条状或球状颗粒。铸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平均值分别为505.0 MPa、415.0 MPa和8.2%,断裂机制为脆性的解理断裂。均匀化热处理后断裂机制转变为沿晶断裂和准解离断裂共存的混合型断裂。80%冷变形+热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平均值分别为487.3 MPa、382.7 MPa和26.2%,由于晶粒及析出相形态的变化,合金塑性得到大幅改善。锻造和冷轧后合金断裂机制为韧性的微孔型断裂。析出相以Orowan强化机制增强V-5Cr-5Ti合金,以80%冷轧1000 ℃/1 h退火状态合金为例,由析出相强化获得的屈服强度增量约为50.1 MPa。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脱氢分析装置 (TDS) 研究了含复合 (Ti,Mo)C析出相的马氏体钢的氢的捕获与解吸附行为。结果表明,36-60 nm的未溶球形(Ti,Mo)复合析出相在室温电化学充氢过程中不能捕获氢,而回火析出的1-5 nm的复合 (Ti,Mo)C析出相是有效的氢陷阱,尽管其氢陷阱激活能相对较低,为16.4-22.1 kJ/mol,与晶界、位错处的氢陷阱激活能相近,同时远低于纯的共格TiC析出相的氢陷阱激活能,但在大气中放置时,被回火析出的1-5 nm的复合 (Ti,Mo)C析出相捕获的氢无法解吸。  相似文献   

15.
Nb—Ti—Ni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氢渗透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b50Ti25Ni25及Nb40Ti30Ni30合金的显微组织及氢渗透性能,并与贵金属Pd、Pd-Ag合金及纯Nb的氢渗透性能进行了比较.两种合金的显微组织均由先析出的bcc-Nb(Ti,Ni)固溶体和bcc-Nb(Ti,Ni) B2-TiNi共晶组成.随Ni、Ti合金元素含量增加,合金中共晶相的含量增加.氢渗透温度为673 K时,两种合金的氢渗透系数分别为1.71×10-8和1.03×10-8mol·in-1·s-1·Pa-0.5,接近Pd的氢渗透系数,略低于Pd-Ag合金的氢渗透系数.共晶相的比例增加有利于提高合金的抗氢脆性能,增加先析出相的比例可提高合金的氢渗透系数.适当调整合金元素含量可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氢渗透合金.  相似文献   

16.
包含富V相和共晶Ni-Ti化合物的多相V-Ti-Ni合金能够在氢渗透率与氢脆抗性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在氢气膜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此类合金变形抗力大、易氧化、低温成形困难。本研究对多相V60Ti20Ni20合金进行热处理+电塑性轧制以提高轧制成形性能与效率,降低合金膜制造成本,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维氏显微硬度计,研究轧制过程中脉冲电流密度对合金显微组织、轧制成形性能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电塑性轧制能够有效提高合金的轧制成形能力,其单道次轧制极限压下量达到13.3%,相较于热处理态合金冷轧成形的增幅达到155%。在电塑性轧制成形过程中,随着脉冲电流密度增加,合金组织变形更加均匀,组织的流变方向一致性较好,而合金的显微硬度随之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电致塑性效应在轧制过程中促进了位错运动,从而减少位错的缠结。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Al Tialloyisoneofthemosttypicaltargetmaterialsforsputterdepositionforitsexcellentproperties .Targetmicrostructureinfluencesthepropertiesofsputteringfilms .Aluminumhasseveraldesirableproperties ,suchaseaseofdeposition ,pat ternability ,highcond…  相似文献   

18.
Nb-V-Ti和V-Ti微合金钢中碳氮化物的回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EM和EDX技术,研究了低碳微合金钢中Nb,V,Ti的碳氮化物在不同温度保温后的回溶行为.结果表明,Nb-V-Ti微合金钢中存在尺寸明显不同的两类析出,较大的析出颗粒平均尺寸在80 nm以上,其心部为(Nb,V,Ti)(C,N),而边部为(Nb,Ti)(C,N),较小的析出颗粒平均尺寸在20 nm以下,其类型为(Nb,Ti)(C,N).两类析出物中Nb/Ti原子比均随回溶温度的升高而减小.V-Ti微合金钢中,Ti的存在对V的回溶具有拖曳作用,提高了V的碳氮化物的热稳定性.Nb-V-Ti微合金钢中,由于Nb,V,Ti之间综合作用,使得析出相中V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Ti55合金电子束焊缝氢致延迟裂纹的扩展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钛合金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领域 ,但是一些钛合金在焊接条件下 ,焊缝会产生氢致延迟裂纹 ,其致裂机理尚不十分清楚。通过充氢CT(Compacttension)试件的恒载拉伸试验 ,研究了氢浓度对Ti5 5合金电子束焊缝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门槛值Kth及裂纹扩展速率da/dt的影响规律 ,分析了氢致延迟裂纹扩展的机理。结果表明 ,氢在Ti5 5合金焊缝中的固溶度约为 79× 10 -4%。当充氢浓度C0 低于 79× 10 -4%时 ,随着焊缝氢浓度C0 的增大 ,裂纹开始扩展的应力强度因子门槛值Kth迅速减小 ,而裂纹扩展速率da/dt随着C0 的增大而增大 ;C0 为 79× 10 -4%时 ,Kth为最小值并呈恒值特征。裂纹尖端应力场诱导氢原子扩散导致氢化物TiH2 析出是Ti5 5合金电子束焊缝氢致延迟裂纹扩展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低碳微合金钢中Nb、V、Ti碳氮化物的回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谱技术,研究了低碳微合金钢中Nb、V、Ti的碳氮化物在不同温度保温1 h后的回溶行为.结果表明,低碳微合金钢中存在尺寸明显不同的两类析出,其中颗粒尺寸较大的在80 nm以上;这种颗粒的心部是(Nb,V,Ti)(C,N)相,而颗粒边缘为(Nb,Ti)(C,N)相;颗粒尺寸较小的在20 nm以下,其类型为(Nb,Ti)(C,N).两类析出物中Nb与Ti的原子比均随回溶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