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一)确立脏器疗法 脏器疗法是应用动物内脏器官补益和治疗人体内脏器官疾病的疗法,中医认为,动物的脏器大部分可以治病。根据“同气相求”的原理,发明了脏器疗法。如用动物的心脏补心安神,用动物的肝养肝明目等。孙思邈一生治病反对杀生取药,但是长期的医疗实践使他认识到脏器疗法是行之有效的医疗手段,其疗效是其它药物不能替代的。于是旁证博引,在《千金方》中记载了许多脏器食疗方。如用羊骨粥治肾脏虚冷;用猪肾汤治疗产后虚赢;用鹿肾治疗阳痿;鹿或羊靥(甲状腺)治疗甲状腺疾病;用龟甲治疗佝偻病;用谷白皮(猪皮)煎汤煮粥治疗脚气病;用烧鲤鱼骨治疗小儿暴痢等。体规了“以脏补脏”、  相似文献   

2.
赵德贵 《烹调知识》2004,(12):44-44
以脏补脏是中医学说和食疗内容之一,用相应的动物脏器来治疗人体疾病,或单独使用或配伍使用,往往能收到一定的疗效,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吃啥补啥”。因为动物内脏与人体脏器在形态、组织、功能上都十分相似,中医学认为,动物脏器气味醇厚,为血肉有情之品,较草木药物更易被人体吸收,因而能迅速起效,尤其在调养、补益方面效果明显。现代研究表明,各种动物(包括人类)的脏器对不同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都有不同的亲合力,所谓“同气相求”。人和动物相同的脏器对微量元素的亲合力是大体相同的,如心脏对钴,眼对锌,骨骼对钙、镁,肝和肾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划分,人们每日进餐所摄取的营养物中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包括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和其他成分(包括膳食纤维、水和植物化学物)。植物化学物包括很多种类,其中有植物激素,与其相对应的是动物食品化学物中的动物激素。不过,人们习惯上所称的植物激素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激素,只是与动物激素相对应的一种通俗和习惯说法。  相似文献   

4.
转SCK基因大米对小型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观察和比较转SCK基因大米和亲本大米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评价转SCK基因大米的营养价值,选用15头雄性断乳中国实验用小型猪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3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NG)、亲本大米对照组(CG)、转基因大米组(GG),饲料根据实验目的配制,共饲养62d。观察3组动物体格发育(体重、体长、体高、胸围)和脏器发育(脏器重、大体病理和组织病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亲本大米对照组和转基因大米组动物的体格发育均优于正常对照组;3组动物脏器发育差异不明显,大体病理和组织病理均未观察到转SCK基因大米具有明显的非期望效应。说明外源性基因的插入未改变大米的营养价值或产生对动物的不良影响,转SCK基因大米和亲本大米在动物喂养方面基本满足“实质等同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棉籽的食用安全性及对大鼠抗氧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转基因棉籽的食用安全性以及对动物肌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实验中无动物死亡,并且所有动物都表现正常。结果表明,食用转基因棉籽的处理组与食用非转基因棉籽的对照组相比,动物体重增长率及食物利用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重等均无显著差异。受试大鼠的大体解剖及脏器的组织切片镜检结果,均未发现异常病理性改变。大鼠在食用转基因棉籽和非转基因棉籽后,肌体的抗氧化酶活性无明显差异。通过对大量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转基因棉花棉籽与非转基因棉籽在营养学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  相似文献   

6.
有人认为,常吃荤油易使人发胖,而常吃素油则没有这种弊端.这种说法,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有人用不含亚油酸的饲料喂养动物,发现动物体内脂肪分解速度加快,动物瘦了.这正与人们通常的看法相反.原来,动物体内的两种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能激活肌肉与脂肪组织中的脂肪水解酶,这种酶促进体脂加速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以供热能消耗.体内的另一种激素前列腺素能抑制脂肪分解.亚油酸是制造前列腺素必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并分析牡蛎致敏大鼠模型,利用牡蛎过敏原Cra g 1,通过灌胃和腹腔注射相结合的方式致敏雌性棕色挪威大鼠(BN大鼠)。观察各组BN大鼠过敏反应及体重、体温、脏器指数、血象指标变化;通过ELISA法检测抗体、组胺变化;通过苏木精-伊红(HE)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组织器官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动物均发生过敏反应,对照组无明显症状;实验组动物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脏器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液中细胞数量发生变化;另外,致敏期间实验组抗体及组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染色结果表明实验组大鼠脏器出现明显的病变损伤,肠道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严重。该研究获得了Cra g 1蛋白致敏血清,同时证明BN大鼠是良好的动物致敏模型,为研究食物过敏原致敏机制及其体内免疫调节提供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食品中激素的残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糖皮质类激素能提高饲料转化率, 促进畜禽生长, 常用于畜牧生产中。然而动物生长过程中过量使用这些激素, 会导致激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 影响人类健康。本文介绍了糖皮质类激素及其对人类的危害, 总结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质类激素的检测方法, 包括利用振荡提取、超声提取、固相萃取、液液分配、加压溶剂萃取等提取和净化方法, 以及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检测糖皮质类激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动物源性食品中激素的残留会影响人体内的正常激素功能,因此需要开发具有低检出限、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以保证食品安全。分析动物源性食品中性激素残留对人体造成的可能危害,综述我国现行的动物源性食品中性激素的检测标准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源性食品中性激素的提取、净化及检测方法的前景和局限性进行展望和分析。重点讨论高灵敏度的色谱-质谱法在动物源性食品性激素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希望为检测人员及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脏补脏     
西方人不喜欢吃动物的脏器。近年来美国人不太排斥猪肝了,这是一位学者在唐人街中国餐馆中几次品尝、研究,并加以宣扬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5):17-17
欧盟科学委员会日前重申 ,食用激素催生的动物食品对人体有害。欧盟的这一立场是建筑在审查 17个科研课题的成果以及有关部门对此问题的最新科学见解的基础上。这 17个科研课题是欧盟委员会直接布置的 ,目的是堵塞在这个问题的研究方面存在的漏洞 ,使欧盟禁止用激素喂养过的动物食品进口无懈可击。在最近一段时间 ,我国农产品出口屡次受到阻 ,原因之一是因为残留农药值超标 ,因此我们推出了中国农药残留量国家标准情况 ,希望广大农产品生产厂家了解具体的农药残留量的国家标准。这些科研课题涉及的是 6种激素的毒性、滥用的可能性、监测、对…  相似文献   

12.
用去毒菜籽饼酱胚进行大白鼠亚急性毒性试验,其结果对动物生长发育及饲料进食量无明显影响,且随加入酱胚浓度增高,动物体重呈剂量梯度增加。对动物的脏器功能和免疫功能均无明显影响。对脏体比也无影响,可以作为大豆的代用品用于制酱业。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1种激素残留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4项标准业经专家审定通过,我部审查批准,现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特此公告二○○八年五月九日序号标准名称标准代号1动物源性食品中11种激素残留检  相似文献   

14.
“吃啥补啥”,是说可通过食用动物脏器来调补身体相同脏器的功能。此说法很不准确,它是对“以脏补脏”、“以形补形”的一种扩大化误读。现代医学虽也有以脏补脏的做法,如将猪胃黏膜加工制成胃膜素,有保护人的胃黏膜作用,用于治疗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用动物睾丸制成的睾丸片,可治性功能减退症;  相似文献   

15.
小麦胚芽油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胚芽油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为保证小麦胚芽油安全使用,该研究利用小鼠和大鼠作为实验用动物,通过急性和亚急性毒理实验,检测小麦胚芽油对实验动物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对实验动物外周血象、主要脏器病变等指标影响上均无显著差异,小麦胚芽油可在食品工业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6.
微量元素是生命运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又被称为“生命金属”。它们在动物体内参与酶、维生素和激素的形成及激活作用;也参与调节物质代谢,并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机能以及动物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但是如果使用不当,过量或不足,都可扰乱生命运动的机理,引起动物营养不良或中毒,使动物呈现一系列的疾病。这类事例屡见不鲜。因此,在饲料中必须严格控制、合理地使用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7.
脏器生化药物是从动物的组织、器官、腺体、体液、分泌物以及胎盘、毛、皮、角和蹄壳中提取的药物。这些药物在治疗疾病中能起到调节、补充和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的作用。利用动物的内脏器官防治疾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有  相似文献   

18.
大鼠长期食用高脂饲料可使体重明显增加,导致脏器脂质积累及病变.主要研究甘薯糖蛋白(SPG)对高脂血症大鼠的体重及各种脏器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甘薯糖蛋白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肝脏/体重比值,提高动物的机体免疫能力.且对肝脏、胸腺、脾脏、肾脏、心脏等器官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业生产中激素滥用现象屡禁不绝,动物源食品中性激素的残留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指出性激素在动物源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现况,分析食品中性激素残留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动物源食品中性激素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植物雌激素是来源于植物.分子结构和雌激素相似,在体肉有雌激素样作用的一组非类固醇多酚化合物.分为异黄酮.类黄酮类、木酚素类和coumestans,主要存在于大豆.三叶草、紫花苜蓿、黄豆,豌豆等豆科植物中。与合成激素不同,天然植物雌激素没有副作用。但是随着合成激素和动物雌激素在废水中的排放.植物雌激素也被认为会干扰鱼的内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