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蔗糖为原料,采用单基团保护法合成蔗糖-6-乙酯;采用固体光气与DMF合成Vilsmeier试剂,氯化蔗糖-6-乙酯过程中不污染环境。经IR、1H NMR确认三氯蔗糖-6-乙酯结构。考察了投料比、缚酸剂及升温时间等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乙酰化反应较佳条件为:m(水)∶m(原乙酸三甲酯)∶m(对甲苯磺酸)= 10.0∶3.5∶0.06;氯化反应较佳条件为:n(固体光气)∶n(蔗糖-6-乙酯) =5∶1,以吡啶为缚酸剂,分3个阶段升温,2 h升温到70 ℃、2 h升温到90 ℃、3 h升温到110℃最适宜进行氯代反应,总收率为57.3%。  相似文献   

2.
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料,而α-甲基-缩二乙醇酸二乙酯是合成呋喃酮的重要中间体.本论文采用苯的同系物为溶剂,用金属钠和乳酸乙酯为原料制得乳酸乙酯钠盐,然后与氯乙酸乙酯制得该中间体.研究了加料顺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摩尔比、溶剂效应对收率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采用正加的加料方式;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h;n(Ethyl chloracetate):n(Na)=1.2:1.0;所用溶剂为甲苯.在此条件下该中间体的总收率高达58.6%.  相似文献   

3.
以2,4-二乙氧基-5-硝基苯胺(DEANB)为原料,先经酰化反应得到N-(2,4-二乙氧基-5-硝基苯基)苯甲酰胺(DEBNB),最后经还原得到蓝色基BB的同分异构体N-(5-氨基-2,4-二乙氧基苯基)苯甲酰胺(DEBAB)。DEBNB的较佳合成条件:n(DEANB):n(苯甲酰氯)=1∶1.25,丙酮和水作溶剂,K2CO3作缚酸剂,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1 h,收率90.95%,HPLC纯度98.35%;产品DEBAB的较佳合成条件:Fe粉为还原剂,n(DEBNB):n(铁粉)=1∶4,水和乙醇作溶剂,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80℃,收率89.93%,HPLC纯度98.96%。  相似文献   

4.
N-(α-苯氧基)十四酰牛磺酸钠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α-溴代十四酸乙酯、苯酚、牛磺酸为原料,经W illiam son醚化,水解,催化酰化等反应制备了一种芳氧基作疏水基团支链的牛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即N-(α-苯氧基)十四酰牛磺酸钠(SPTT)。研究了W illiam son醚化制备α-苯氧基十四酸乙酯的反应条件,考察了几种常用酰化方法对于合成N-(α-苯氧基)十四酰牛磺酸钠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醚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n(α-溴代十四酸乙酯)∶n(苯酚)∶n(K2CO3)=1.05∶11∶,DMF为溶剂,用苯回流分水3 h,α-苯氧基十四酸乙酯的收率为78.3%;合成N-(α-苯氧基)十四酰牛磺酸钠(SPTT)的最佳方法是催化酰化法,即在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的催化下,α-苯氧基十四酸与牛磺酸及碳酸钠反应,n(α-苯氧基十四酸)∶n(DCC)∶n(NHS)∶n(牛磺酸)∶n(碳酸钠)=1∶1∶1∶1.5∶1.5,收率为72.3%。中间体及产物经FTIR,1HNMR,ESI-MS等表征,符合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V_2O_5和磷酸为原料,采用有机相法制备负载型钒磷氧(VPO)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在乳酸乙酯氧化合成丙酮酸乙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P)∶n(V)=1.4∶1.0,TiO_2为载体制备的VPO/TiO_2最好;合成丙酮酸乙酯的最适宜条件为:n(乙腈)∶n(H_2O_2)∶n(乳酸乙酯)=12∶2∶1,催化剂添加量为10%(以乳酸乙酯质量计),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5 h;在该条件下,乳酸乙酯的转化率为85.24%,丙酮酸乙酯的收率可达80.96%。催化剂重复利用5次,丙酮酸乙酯收率仍稳定在70%以上。通过对催化剂进行XRD、FTIR、XPS和钒价态分析,提出了反应机理可能涉及以V4+和V5+动态变化为活性中心的氧化还原循环。  相似文献   

6.
采用2-氯-4-氟苯酚为原料,水为溶剂,经氯甲酸乙酯酰化,得到2-氯-4-氟苯基碳酸乙酯,后经混酸硝化,最终得到2-氯-4-氟-5-硝基苯基碳酸乙酯。研究了合成2-氯-4-氟苯基碳酸乙酯和2-氯-4-氟-5-硝基苯基碳酸乙酯的生产工艺条件,并对其反应机理和硝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酰化反应较佳条件为:n(2-氯-4-氟苯酚):n(氯甲酸乙酯)=1:1.06,pH值为6.8~7.0,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h;硝化反应的较佳条件为:n(硝酸):n(2-氯-4-氟苯基碳酸乙酯)=1:1.25,温度为15℃下滴加发烟硝酸,混酸中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80%,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20℃。以2-氯-4-氟苯酚计两步总收率为92.95%,2-氯-4-氟-5-硝基苯基碳酸乙酯的HPLC纯度为99.21%。2-氯-4-氟苯基碳酸乙酯和2-氯-4-氟-5-硝基苯基碳酸乙酯产品结构经1H-NMR、FT-IR和元素分析表征确认。  相似文献   

7.
以2-氨基-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NSIZ)为原料、采用溴化铜为催化剂及溴代剂通过重氮化法合成了2-溴-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BSJZ)。确定了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40 min,物料比n(NSJZ)∶n(H3PO4)∶n(HNO3)∶n(Na NO2)∶n(Cu Br2)=1.0∶8.0∶8.0∶1.3∶2.5。优化条件下产品纯度为99.5%,收率达84.7%。  相似文献   

8.
以铁粉作还原剂,冰醋酸为溶剂,回流条件下,2-氰基-3-(2-硝基苯基)-丙烯酸乙酯经还原-加成环合得到2-氨基喹啉-3-甲酸乙酯。实验优化原料比为n[2-氰基-3-(2-硝基苯基)-丙烯酸乙酯]∶n(铁粉)=1∶5。在此反应条件下,标题化合物经还原-加成环合后的收率达到94.7%,其结构经1H NMR和GC-MS表征确认。  相似文献   

9.
以1-[4-(乙氧羰基)苯基]-5,5-二甲酸二乙酯-2-吡咯烷酮(2)为原料,经硝化得1-[4-(乙氧羰基)-2-硝基苯基]-5,5-二甲酸二乙酯-2-吡咯烷酮(1),并对硝化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的反应条件为:以8 m L乙酸酐为溶剂,投料比为n(H2SO4)∶n(KNO3)∶n(2)=6∶2∶1,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0℃以下;优化条件下目标化合物的收率为78.7%。  相似文献   

10.
以对氯苯甲腈,对甲酚为起始原料,经醚化、还原两步合成4-(4-甲基苯氧基)苄胺。详细考察了缚酸剂、催化剂及氨水的影响,得到了产品合成优惠条件:n{4-(4-甲基苯氧基)苯甲腈}n∶(催化剂)n∶(氨水)=10∶.78~0.91.∶1,反应温度20~35℃,反应至原料消失。总收率(以对氯苯甲腈计)72%,产品含量96.5%。  相似文献   

11.
朱驯  魏运洋 《农药》2012,51(3):182-183
[目的]寻找一条合成4-甲基-5-咪唑甲酸乙酯的新工艺路线。[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磺酰氯与甲酰胺为原料,采用一锅法合成一种用途广泛的多功能单体4-甲基-5-咪唑甲酸乙酯。[结果]通过实验,确定了一条合成4-甲基-5-咪唑甲酸乙酯的新工艺:以二氧六环为溶剂,环化时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4 h,n(乙酰乙酸乙酯)∶n(磺酰氯)∶n(甲酰胺)为1∶1∶2,在该条件下,4-甲基-5-咪唑甲酸乙酯的产率为70%。[结论]该方法路线简单,原料易得,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废PS(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主要原料,乙酸乙酯、甲苯、丙酮和四氯化碳为混合溶剂,制备溶剂型PS胶粘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探讨了PS含量、低毒性混合溶剂的选择及配比等对PS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V(四氯化碳)∶V(乙酸乙酯)∶V(甲苯)∶V(丙酮)=1∶8∶3∶2或2∶4∶3∶4时,相应溶剂型PS胶粘剂的综合性能优于市售白乳胶;该PS胶粘剂对木材、铁片、玻璃和塑料的剪切强度依次为4.8、4.0、3.0、1.0 MPa,并且其制备工艺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异烟酸乙酯的相转移催化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BTEAC(苄基三乙基氯化铵 )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异烟酸乙酯。无水乙醇既为溶剂又为反应物 ,所以固定无水乙醇与异烟酸的比例为 1∶ 1 7(摩尔比 ) ,即异烟酸 4.9g( 0 .0 4 mol) ,无水乙醇 40 m L,使无水乙醇大大过量。利用正交实验考察浓 98%H2 SO4(质量分数 ,下同 )用量 ,BTEAC用量 ,反应液最终温度对产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H2 SO45 .5 g,相转移催化剂 0 .3g,最终反应温度 1 0 5°C,收率 82 .6%。在其他条件相同而不加相转移催化剂时收率只有44.6%,实验结果表明相转移催化剂的使用可以提高异烟酸乙酯的产率。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固体超强酸 SO2 -/Ti O2 /La3 + 为催化剂 ,己酸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合成己酸乙酯 ,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 ,醇酸比为 2 .0∶ 1 ,催化剂用量为0 .5g(己酸为 0 .2 mol的情况下 ) ,带水剂苯为 1 5m L,反应时间为 2 .0 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 ,酯化率达 96.8%。  相似文献   

15.
以丁香酚为原料,碳酸二乙酯(DEC)为乙基化试剂,通过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制备合成丁香酚乙醚。通过筛选多种催化剂,最终确立了以K2CO3为催化剂采用精馏工艺合成丁香酚乙醚。以丁香酚乙醚的得率为标准,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温度(X1)、K2CO3质量分数(X2)、n(DEC)∶n(丁香酚)(X3)、时间(X4)对丁香酚乙醚得率的影响,拟合得到多元二次方程;得出当反应温度177.5℃,K2CO3质量分数8.66%,n(DEC)∶n(丁香酚)=4.64∶1,反应时间6.38 h时,制备的丁香酚乙醚得率最高,达到93.8%。该路线为绿色合成方法,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6.
乙硫醇氯化法合成乙烷磺酰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控制料比n(乙硫醇 )∶n (水 )∶n (氯气 ) =1∶(3~ 4)∶3 15 ,前期氯化温度不超过 5℃ ,中后期氯化温度不超过 2 0℃ ,原料乙硫醇、水和氯气反应生成中间体乙烷磺酰氯 ;控制胺化温度不超过30℃ ,乙烷磺酰氯与氨同时投入四氢呋喃 -氨介质中反应 ,胺化料比n(乙烷磺酰氯 )∶n(氨 ) =1∶(2 .6~ 3.0 ) ,m(乙烷磺酰氯 )∶m (四氢呋喃 ) =43∶10 0 ,过滤滤除副产品氯化铵 ,常压蒸除四氢呋喃 ,得到乙烷磺酰胺粗品 ,然后用乙酸乙酯重结晶 ,活性炭脱色 ,冷却 ,过滤结晶得到产品乙烷磺酰胺 ,w (乙烷磺酰胺 )≥ 99% ,以乙硫醇计总收率≥ 85 %。  相似文献   

17.
韩玉英  宋健  冯荣秀  赵君彦 《精细化工》2011,28(6):599-602,619
以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考察了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的制备工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n(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n(浓硫酸)∶n(乙醇)=1∶6∶50,反应温度83℃,反应时间10 h,0℃下析晶,氨析时的pH=7.5,在该条件下,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收率为92%。对酯化废液及氨析废液中的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进行回收,最终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的收率提高到98%左右。采用IR1、HNMR和HPLC对所合成的产物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进行了分析与表征。以D-酒石酸作为手性拆分剂,对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进行拆分,结果表明,拆分最佳工艺为:n(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n(D-酒石酸)∶n(甲醇)=1∶1∶50,氨析过程中的pH=7.5时,D-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收率为93%。  相似文献   

18.
以精C9馏分为原料,丙烯酸为接枝单体,选择偶氮二异丁腈和无水乙醇作为引发剂和溶剂,石油醚作为萃取剂,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C9-AA石油树脂。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反应中原料配比、溶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对可聚组分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为10%,溶剂用量为25%,在65°C下反应5.5 h,当n(C9馏分)∶n(丙烯酸)为1∶2时,可聚组分转化率可达96.74%。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接枝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乳酸乙酯合成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酸乙酯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溶解性好等特点,在工业上可以作为 “绿色溶剂”取代目前使用的有毒有害的有机溶剂。结合作者课题组近年的研究工作,对以乳酸和乳酸铵两种物质为原料,通过化学法和生物法合成乳酸乙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总结了以不同原料和不同方法合成乳酸乙酯的优点和不足,对乳酸乙酯合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