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粮食与油脂》2013,(10):18-21
该文研究了胶液浓度、pH、剪切速率对魔芋葡甘聚糖及明胶溶液表观粘度影响,并将两者进行复配,研究了pH、复配胶溶液浓度、复配比例对复配胶液表观粘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和明胶溶液表观粘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随pH增高呈现出先升后降趋势。魔芋葡甘聚糖溶液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升高而降低,并表现出了剪切变稀假塑性。明胶溶液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趋于稳定。复配胶液表观粘度随魔芋葡甘聚糖所占比例增加而增大,随复配胶液浓度变大而变大,随pH增加先升后降;在总胶浓度为2%、魔芋葡甘聚糖与明胶为7∶5的配比、pH=8情况下,复配胶液表现出较好流动性,且形成富有弹性和咀嚼性凝胶体。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普鲁兰多糖对κ-卡拉胶凝胶特性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实验表明:κ-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凝胶温度和熔化温度随着κ-卡拉胶和K+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普鲁兰多糖添加量的增加,κ-卡拉胶的凝胶强度、凝胶温度和熔化温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胶体的持水能力得到改善,胶液的流动行为指数(n)减小,表观粘度逐渐增大,胶液近似于牛顿型流体。  相似文献   

3.
将大目金枪鱼皮明胶和κ-卡拉胶按不同配比混合制成复配胶,测定了复配胶的凝胶强度、流变学性质、凝胶持水性、质构、红外光谱和电镜。结果表明:复配胶的凝胶强度、粘度、储能模量和耗能模量均随着κ-卡拉胶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复配胶的凝胶持水率在明胶/κ-卡拉胶比例为7:3时为75.9%,远低于单组分明胶凝胶的97.1%,但继续增大κ-卡拉胶的比例会出现显著增大的趋势,质构特性与持水率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κ-卡拉胶与明胶之间的交互作用随着κ-卡拉胶比例的增大而减小,说明复配胶中形成了以κ-卡拉胶为主体的结构。电子扫描结果显示复配胶中出现褶皱与聚集,进一步说明κ-卡拉胶与明胶以不同比例混合后通过氢键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改变明胶/κ-卡拉胶的配比来调节复配凝胶的特性,适应不同产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κ-卡拉胶与魔芋胶复配胶的流变性能及其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κ-卡拉胶与魔芋胶(质量比为5.5:4.5)复配胶的流变特性,考察剪切速率、振动频率和温度等对复配胶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0℃时复配胶的储能模量G′高于κ-卡拉胶和魔芋胶单体胶的储能模量G′,其损耗模量G"低于κ-卡拉胶的损耗模量G",复配胶的凝胶性质更加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复配胶体系的G′始终大于G",具有典型黏弹性流体的特性。结构分析表明κ-卡拉胶与魔芋胶之间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了以κ-卡拉胶网络结构为主,魔芋胶穿插其中的交联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不同配比、浓度、pH和不同阳离子对κ-卡拉胶与刺槐豆胶复配胶粘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κ-卡拉胶与刺槐豆胶(质量比为6∶4)复配胶的静态和动态流变学特性,以及温度对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胶的质量比为6∶4时存在协同增效作用,粘度最高;浓度和pH都对粘度有所影响;不同阳离子都会使复配胶的粘度降低,但KCl对粘度的影响最小。根据剪切速率与粘度的变化规律可以发现,κ-卡拉胶与刺槐豆胶复配后抗剪切能力增强。一定温度范围内,复配胶的储能模量高于单体胶的储能模量,而复配胶的损耗模量低于单体胶损耗模量,这表明复配胶的凝胶性质较两种单体胶更加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在65℃时损耗模量大于耗能模量,体系由凝胶状化向溶胶状态转换,确定了复配胶的融化点为65℃,这为今后的植物胶囊的制备提供了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亲水胶体混合物的凝胶特性对食品的质地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论文重点研究了κ-卡拉胶/明胶复配胶浓度对牛奶布丁凝胶强度、质构特性、水分分布和微观结构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K-G复配胶浓度的增加,体系中凝胶强度、硬度、咀嚼性、内聚性和回复性均显著增大,黏性和弹性变化不显著;牛奶布丁体系中以不易流动水为主,单组分弛豫时间(T2W)及不易流动水弛豫时间(T22)随K-G复配胶浓度增加而略微增加,当K-G复配胶浓度在0.6%以上时,水分比例(S21、S22、S23)结构相对稳定。微观结构结果表明,K-G复配胶浓度的增加有助于牛奶布丁凝胶体系趋于均一、致密。总体而言,添加0.6%的κ-卡拉胶/明胶的复配胶有助于牛奶布丁的制备。  相似文献   

7.
魔芋葡甘聚糖/明胶流变特性及其成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配胶溶液浓度、复配比例、pH对魔芋葡甘聚糖-明胶复配溶液流变特性及复配膜拉伸特性的影响,然后选取最佳复配工艺,以拉伸强度为指标用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复配溶液的表观黏度和复配膜的拉伸强度随魔芋葡甘聚糖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复配溶液浓度的变大而变大,随着pH值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在总胶质量浓度为2.0 g/100 mL、魔芋葡甘聚糖与明胶的比例为7:5、pH为8的情况下,复配胶液表现出较好的流动性,形成富有弹性和咀嚼性的凝胶体,且制得的复配膜拉伸强度最佳。响应面优化结果说明了3个因素对复配膜拉伸强度有显著的影响,且试验得出的真实最佳参数:质量浓度为2.13g/100 mL、魔芋葡甘聚糖/明胶为1.46、pH为8.13,在此条件下,魔芋葡甘聚糖-明胶复配膜拉伸强度的理论预测值为42.9 MPa,验证值为42.3 MPa。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荠蓝胶溶液的流变学特性.应用NDJ-1型旋转粘度计和AR550流变仪,考察了浓度、温度、pH、剪切速率、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荠蓝胶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及其动态流变性质.结果表明,低浓度荠蓝胶具有很高的粘度;荠蓝胶溶液是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其表观粘度随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着温度的上升,荠蓝胶溶液的表现粘度下降;pH对荠蓝胶溶液的表观粘度影响很大;盐、蔗糖、柠檬酸在一定浓度范围都会使荠蓝胶溶液表现粘度显著下降.动态流变性质的研究表明,荠蓝胶溶液显示弱凝胶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以低浓度卡拉胶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流变性能及浓度、剪切速率、温度、pH值、搅拌时间对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卡拉胶溶液的黏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溶液呈现假塑性,表现出剪切稀化的特点;其黏度先随温度的升高逐步上升,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溶液黏度开始下降;在酸性条件下(pH<5.0)其黏度随pH的增大而下降,在接近中性时基本稳定,随后又下降;低浓度卡拉胶溶液在不同的搅拌时间作用下具有不同的黏度。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亚麻籽复配胶体系性质,研究总胶浓度、钾、钠、钙离子浓度,以及柠檬酸浓度、温度和蔗糖浓度对亚麻籽复配胶体系性质的影响。以魔芋胶、卡拉胶、亚麻籽胶为原料制备亚麻籽复配胶,测定亚麻籽复配胶体系的质构、凝胶透明度、析水率,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检测魔芋胶、卡拉胶和亚麻籽胶复配前后的结构性质变化。实验表明:当总胶浓度增大,亚麻籽复配胶的凝胶透明度和析水率均降低。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亚麻籽复配胶的体系析水率先减小后增大,凝胶透明度增加。增大KCl的浓度,亚麻籽复配胶的凝胶透明度和析水率均增大。增加CaCl_2的添加量,亚麻籽复配胶的析水率先增大然后降低再增大,凝胶透明度增大。亚麻籽复配胶的析水率随着柠檬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加,凝胶透明度先降低再增大。升高水浴温度,凝胶析水率先降低后增加,凝胶透明度增大。蔗糖浓度增大,亚麻籽复配胶析水率降低,凝胶透明度增大;由此可见3种胶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相似文献   

11.
葫芦巴胶溶液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和分析浓度、剪切力、温度、pH和冻融等变化对葫芦巴胶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及与黄原胶等食品胶的协效性,对葫芦巴胶溶液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冷水溶和热水溶葫芦巴胶溶液的表观粘度都随浓度的升高而呈指数规律的上升;葫芦巴胶溶液为非牛顿流体,其剪切稀化具有瞬时恢复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葫芦巴胶溶液的表观粘度呈半对数规律下降;且溶液具有很强的耐热性;葫芦巴胶溶液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较为稳定;冻融处理可使葫芦巴胶溶液的表观粘度下降;葫芦巴胶与黄原胶、海藻酸钠有一定的协效性,但其协效性较低,而与CMC却有很强的相互增效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κ-卡拉胶与魔芋胶复配胶体系的流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κ-卡拉胶与魔芋胶(质量比为5.5:4.5)复配胶的流变特性,考察温度、电解质等对复配胶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时复配胶的储能模量G'高于κ-卡拉胶和魔芋胶单体胶的储能模量G',其损耗模量G低于κ-卡拉胶的损耗模量G,复配胶的凝胶性质更加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复配胶体系的G'始终大于G,具有典型黏弹性流体的特性。加入0.1g/100mL KCl和CaCl2均能使复配胶体系的G'下降,使复配胶溶胶转化温度提高,但KCl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温敏型胶体的相转变特性,辅助实现淀粉在打印过程中的成型固化,并揭示不同种类胶体-淀粉体系的固化性能变化规律。方法:将不同比例的温敏型胶体(低酰基结冷胶、明胶、κ-卡拉胶)与玉米淀粉进行复配并测定其流变性能,通过打印圆柱及空心球模型、测试产品力-位移曲线、温度扫描流变、全质构分析及微观结构观测评估体系可打印及固化性能。结果:结冷胶和卡拉胶在2%~4%添加量,明胶在0%~2%添加量时,体系具有适宜的流变性能及良好的可打印性能。添加4%结冷胶及4%卡拉胶的产品表现出显著的塑性,固化效果较好;添加明胶的打印产品无显著塑性,打印产品不固化。结冷胶-淀粉混合体系的固化温度在35~43℃之间;卡拉胶-淀粉混合体系的固化温度在30~40℃之间,随着胶体含量增加,固化温度上升,固化速度加快。而随着明胶含量增加,固化温度从25℃下降至20℃以下且固化速度减慢。4%低酰基结冷胶产品具有更致密的凝胶网络,硬度高于4%κ-卡拉胶产品。明胶对硬度、弹性都有削弱作用,但使粘附力大幅提高。结论:适宜含量的低酰基结冷胶和κ-卡拉胶能够实现淀粉的成型固化,且卡拉胶固化性能优于结冷胶,而明胶则无辅助固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pH值、温度、NaCl以及SDS对大豆浓缩蛋白(SPC)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aCl和提高溶液的pH能使SPC的表观粘度升高,剪切速率的影响增加;添加SDS能降低SPC溶液在低剪切速率时的粘度,剪切速率的影响较小;SPC表观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先是升高后再降低.  相似文献   

15.
西米淀粉糊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研究西米淀粉糊流变性、抗剪切能力、触变性以及温度、浓度和剪切速率对表观粘度的影响,为西米淀粉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提供理论上的依据。结果表明:西米淀粉糊属于非牛顿流体。温度、浓度、剪切速率对流变性质均有影响,在同一浓度和剪切速率下,表观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温度和剪切速率下,表观粘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温度和浓度条件下,淀粉糊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西米淀粉糊属于剪切稀化体系,抗剪切能力优于马铃薯淀粉糊和木薯淀粉糊;淀粉糊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的上行线与随剪切速率减小的下行线之间存在滞后圈,说明西米淀粉糊具有触变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菠萝蜜多糖(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Pulp Polysaccharide, JFP-Ps)的流变学特性,分析浓度、剪切速率、温度、加热时间、pH、冻融变化和盐离子等因素对JFP-Ps溶液的表观粘度和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JFP-Ps溶液的表观粘度与浓度呈正相关;JFP-Ps溶液的表观粘度与剪切速率呈负相关,出现剪切稀释的现象,为“非牛顿流体”,呈现假塑性行为;JFP-Ps溶液表观粘度与温度呈负相关;随加热时间的延长,JFP-Ps的表观粘度先上升后下降;JFP-Ps溶液在pH4~10范围内表观粘度值变化不大;冻融变化可使JFP-Ps溶液表观粘度增大;5%NaCl溶液使JFP-Ps溶液的表观粘度减小,5% KCl溶液使JFP-Ps溶液的表观粘度增大;在粘弹性测试中,JFP-Ps的储能G′和损能G″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且G′始终高于G″,另外,JFP-Ps溶液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上升,呈现凝胶性质。研究结果可为菠萝蜜果肉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利用质构仪和流变仪对低酰基结冷胶(low acyl gellan,LA)和果胶复配体系的胶体质构和流变性能进行研究。考察不同种类离子(Ca~(2+)、K~+)、离子浓度(0、2、4、6、8、10、20、40 mmol/L)以及LA和果胶不同质量比(100:0、75:25、50:50、25:75)对复配体系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破坏应力先增大,当达到临界值后开始减小,二价离子(Ca~(2+))的作用效果要强于一价离子(K~+)。复配胶破坏应力随LA比例降低先增加后减少,质量比在75:25时具有显著协同效应。复配体系的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当剪切速率相同时,黏度随LA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离子种类和浓度对复配体系黏度的影响与质构特性一致。随着温度的升高,复配体系黏度减小,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结冷胶与果胶质量比75:25时,体系的黏度最大。储能模量G’大于相应质量比损耗模量G",且G’和G"随LA比例的增加而增大,说明体系的黏性和弹性随LA比例增加而变大。  相似文献   

18.
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纺丝溶液的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定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纺丝溶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纺丝溶液是"切力变稀"流体,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纺丝液的表观粘度ηa下降.纺丝液中CMC的含量和温度影响纺丝液的流变行为,纺丝液的表观粘度ηa和结构粘度指数△η随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的降低和纺丝液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纺丝液的非牛顿指数n随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的降低和纺丝液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纺丝时应控制40℃左右的纺丝液中CMC的含量低于20%.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κ-卡拉胶和魔芋胶及其复配在添加了咸蛋清的罗非鱼鱼糜凝胶中的应用,通过质构测定和感官评价,结果发现:κ-卡拉胶和魔芋胶及其复配均能够显著提高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和持水力(p<0.05),随着添加量的增大,鱼糜凝胶断面也逐渐变得粗糙从而影响其质构。当κ-卡拉胶与魔芋胶的质量比为2:1,添加量为0.1%时,咸蛋清鱼糜凝胶品质较好,整体接受性强。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浓度、温度、剪切速率、pH和离子浓度对低酰基结冷胶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酰基结冷胶为典型的切力变稀流体,其表观黏度和剪切速率的关系符合幂律方程。在同一剪切速率下,表观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同一温度下,结冷胶溶液的表观黏度则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低酰基结冷胶凝胶强度随着Ca2+和Na+浓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相对于Na+而言,Ca2+形成的凝胶强度更高,且用量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