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烤卤肉制品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食品,但肉类富含水分及蛋白质,产品质量较难得到控制。利用HACCP对烤卤肉制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管理,能够减少甚至避免食品安全事故,是一种低投入、高成效的食品安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肉类研究》2016,(12):41-47
酱卤肉制品是中华传统肉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养丰富、造型别致、风味独特备受人们青睐。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理念的转变,对酱卤肉制品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本文概述了酱卤肉制品的分类和风味来源,重点论述了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技术,指出我国酱卤肉制品研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酱卤肉制品加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为传统酱卤肉制品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酱卤肉制品是一类色泽美观、质地酥软、风味浓郁、口感适中的传统熟肉制品,深受我国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人们的饮食观念由过去的片面追求吃饱转变为如今的迫切要求吃好,国家对传统肉制品绿色生产与产业化加工日益重视,对传统酱卤肉制品的安全与营养及绿色加工提出更高要求,很多研究人员正致力于酱卤肉制品加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本文概述了酱卤肉制品的定义、特点和分类,重点阐述了酱卤肉制品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酱卤肉制品的注射腌制、滚揉腌制、真空腌制等腌制技术和定量卤制技术,真空冷却技术、超高压、辐照和微波等杀菌技术和防腐保鲜技术,真空、气调、活性和可食性涂膜等包装技术以及有害物质控制检测技术等,指出了我国酱卤肉制品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和展望,以期为酱卤肉制品绿色加工与新产品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传统酱卤肉制品工业化生产中香辛料的调味调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传统酱卤肉制品在调味调香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香辛料在其中的应用及老汤的煮制,并为今后传统酱卤肉制品工业化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肉类研究》2017,(8):55-59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营养的饮食需求日益增长。酱卤肉制品属于低温肉制品,是我国的传统特色肉制品,因其保留了原材料的营养及风味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较低的加工温度使酱卤肉制品杀菌不彻底,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可能受到二次污染,使得酱卤肉制品的货架期普遍较短,其发展也受到制约。本文介绍了酱卤肉制品的超高压杀菌技术及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情况,对影响酱卤肉制品品质指标(感官品质、微生物生长、蛋白质结构、脂肪氧化、p H值变化、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并详尽阐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HACCP在湖南卤肉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南卤肉制品生产中工艺步骤,采用HACCP体系进行管理,确立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以及有效监测方法.实施HACCP体系管理后,卤肉制品产品合格率显著性提高.此体系以期为相关卤肉制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7.
饱含民间乡土气息的“乡巴佬”卤肉制品入巴蜀盆地后,许多巴蜀民众舍弃“辛辣”爱上清淡醇朴浓郁漂香的卤肉制品。“乡巴佬”食品源于江浙一带乡村中小型肉类加工企业,尤其是温州与福建交界的一些乡镇。率先以小包装120g、150g、200g等规格,生产加工的鸡翅尖、鸡爪、皮蛋等类小产品上市,以直销方式进入巴蜀各地。借乡巴佬之盛名,率先推出乡巴佬卤肉制品,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一种地方传统特色菜卤肉制品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酱卤肉制品关键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酱卤肉制品是深受我国居民喜爱的一种传统肉制品,在从作坊式生产到工业化生产的转变过程中,通过持续的技术改进,产品品质得到不断提高。本文围绕酱卤肉制品3 个主要的加工环节:腌制、卤制和杀菌,对酱卤肉制品的加工技术进行总结。目前,腌制技术主要有滚揉腌制、注射腌制、高压腌制、超声波辅助腌制等;卤制技术主要有老汤卤制技术和定量卤制技术;杀菌技术主要有热力杀菌、微波杀菌、超高压杀菌、高压电场杀菌、超声波杀菌、辐照杀菌等。这些技术,特别是新技术在改善肉制品等食品品质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使用这些技术将有助于提高酱卤肉制品质量,更好适应消费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肉及肉制品中复合磷酸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铁良  李瑾  林秋萍 《食品科学》2006,27(12):694-696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肉及肉制品中磷酸盐的分析研究发现,原料肉中的磷酸盐不低于0.5%,磷酸盐易溶于水中。市场销售卤肉制品的复合磷酸盐超标问题,与生产厂家的复合磷酸盐添加剂量和卤肉制品生产工艺相关。所以,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卤肉制品生产工艺、科学添加复合磷酸盐,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为解决卤肉制品的复合磷酸盐超标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896 份酱卤肉制品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句容市酱卤肉制品细菌污染状况,提出合理建议,提高酱卤肉制品的卫生质量.方法:2006-2008年在句容市辖区内,采集酱卤肉制品检测大肠菌群.结果:酱卤肉制品菌落总数合格率2006、2007年与2008年分别为:75.9%、80.4%、84.9%;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21.3%、34.5%和45.8%.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句容市酱卤肉制品卫生质量逐年提高,但总体合格率较低,酱卤肉制品仍然是卫生监督、检测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增城市2004年市售熟肉卫生质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增城市市售烧、卤肉制品的卫生状况并作卫生学评价,以便为进一步加强烧、卤肉市场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参考,卫生监督人员,每月不定期对本市辖区内市场、超市烧、卤肉摊档及酒家销售的烧、卤肉制品进行随机抽样468份,样品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及亚硝酸盐含量。468份烧、卤肉制品总体合格率为70.7%,其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亚硝酸盐含量合格率分别为84.8%、75.4%及98.5%,未检出致病菌。监测结果表明增城市市售烧、卤肉制品的卫生质量不容乐观,细菌尤其是大肠菌群污染严重,市场与超市销售的熟肉制品合格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对烧、卤肉制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酱卤肉制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了酱卤肉制品的分类、加工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保鲜技术和风味,并提出酱卤肉制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尹佳  陈翔  董曼  陈锂  郭鹏程  张涛  文红 《食品科学》2022,43(3):121-128
为实现酱卤肉制品安全风险精准预警,本研究基于2014-2019年全国酱卤肉制品历史抽样检验数据信息,尝试将小波分解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全国31个省份酱卤肉制品安全风险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小波分解-LSTM预测模型对酱卤肉制品安全风险预测有较高的准确...  相似文献   

15.
食品添加剂-复合磷酸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肉及肉制品中磷酸盐的分析研究,发现原料肉中的磷酸盐≥0.5%;卤肉制品磷酸盐超标问题与生产厂家的添加剂量成正相关。所以,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卤肉制品生产工艺,并科学添加,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茶多酚在卤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茶多酚对卤肉制品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将经卤制、添加茶多酚(0.6g/kg)、真空包装、灭菌的自制卤肉制品于4℃贮藏,定期测定其pH值、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过氧化值(POV)、二苯基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和感官评价指标,以不添加茶多酚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试验组各个指标都低于对照组,即茶多酚能够明显降低贮藏期间卤肉制品的pH值、TVB-N值、POV值,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使感官品质的下降减缓,有效清除DPPH.。茶多酚对于冷藏卤肉制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抑菌作用,可应用于卤肉制品的保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快捷消费酱卤肉制品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潜力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增长、收入提高、城市化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等给快捷消费酱卤肉制品行业带来快速发展的机会,其巨大的市场空间仍有待开发,未来几年仍然会保持很高的发展速度.与此同时,我国快捷消赍酱卤肉制品生产企业的数量也在迅猛增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简要介绍贝叶斯网络基本概念和算法,建立贝叶斯网络预警模型对酱卤肉制品进行安全预警。方法利用领域专家知识对可能影响酱卤肉食品安全的重金属污染物、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微生物、非食用物质5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划分食品安全状况等级与预警指标;运用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和贝叶斯网络建立酱卤肉制品安全预警模型结构,使用VS code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对酱卤肉制品安全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类预测。结果贝叶斯网络模型得到的酱卤肉制品总体情况与实际的数据统计值的误差在0.005-0.006的范围内,属于合理误差范围。BP神经网络和贝叶斯网络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0.85和0.99。在此次实验中,贝叶斯网络的准确率较高。结论在小样本情况下,贝叶斯网络在酱卤肉制品安全风险预警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能准确、稳定实现酱卤肉制品安全风险预警的算法,且方法优于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酱卤肉制品质量与安全,应用HACCP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原理对熟肉制品生产全流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提出控制措施。经分析得出,酱卤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为原辅料验收、卤煮熟制、高温灭菌和人工灯检。通过构建酱卤肉制品质量控制HACCP体系,为熟肉制品的生产管理和食品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晨燕 《肉类工业》2009,(11):19-20
酱卤肉制品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其因独特的色、香、味和口感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袋装酱卤肉制品在贮、运、销过程中,随着外界气温的不断升高易败坏变质,发生“胀袋”,导致商品货架期缩短,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制约了其发展。尤其是夏季,温度的升高,使得袋装酱卤肉制品的常温保鲜性能下降,产品安全性的控制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