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探索一种更有效的延长桑叶菜货架期的保鲜技术,本试验以单一气调包装为对照,研究不同真空预冷终温结合气调包装对桑叶菜在模拟电商物流贮藏条件下外观品质、失重率、顶空气体分压、呼吸强度和部分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预冷对桑叶菜品质具有双面性。较低的预冷终温(5 ℃)反而加速桑叶菜采后品质劣变、不利于贮藏保鲜;适宜的预冷终温(15 ℃)可显著延缓桑叶菜采后外观品质劣变、抑制呼吸作用,减少营养价值流失。15 ℃真空预冷结合气调包装技术可使桑叶菜在模拟电商物流条件下(非冷链)的保鲜期延长到不少于96 h;处理后桑叶菜的呼吸强度显著低于CK(597.20~308 mg CO2/(kg h) vs 464.66~298 mg CO2/(kg h)),袋内的气体氛围保持较佳水平(氧气:1.44~3.13 kPa、二氧化碳:7.30~7.56 kPa);贮藏96 h后,与CK相比,真空预冷+气体包装处理桑叶菜的色差L*值高0.52°,a*值低0.41°,多酚和维生素C保留率分别高了7.89%和7.00%,这表明适宜的真空预冷结合气调包装技术可延缓桑叶菜采后品质下降。研究结果不仅为桑叶菜常温物流保鲜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而且对丰富目前有关桑叶菜采后保鲜技术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真空预冷压力对菠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将菠菜分别置于600、800和1000 Pa真空预冷压力下冷却至4℃,然后于(4±1)℃贮藏15 d。以常压冷藏样品为对照,通过分析菠菜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色差、失重率、维生素C、叶绿素和酶活变化,研究真空预冷压力对菠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预冷处理可有效延缓菠菜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的劣变,降低失重率和VC、叶绿素等成分损失,抑制色泽变化,抑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下降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升高。综合来看,1000 Pa预冷压力处理组菠菜的贮藏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2):124-129
该文以新鲜桑叶菜为原料,采用自发气调包装技术贮藏,研究了采后处理时间间隔(1、2、4 h)对桑叶菜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采后处理时间间隔的延长,桑叶菜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和多酚等含量降低,木质素含量和硬度等逐渐增加,细胞膜透性增大和丙二醛积累加剧。这些结果表明,采后处理时间间隔的延长会加速桑叶菜采后品质劣变,不利于后续贮藏过程中品质的维持,桑叶菜采后商品化处理前的品质变化规律的明确,有望为桑叶菜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贮运保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处理对采后秋葵常温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分别用不同浓度(5、10、15 mmol/L)GABA水溶液浸泡黄秋葵3 min,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室温下(25℃)贮藏,并定期测定黄秋葵贮藏过程中失重率、叶绿素、VC含量、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0 mmol/L的GABA处理效果最好,能够明显减缓黄秋葵的采后失水,延缓叶绿素和VC的降解,能明显提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减少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积累。其中贮藏21 d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0.074 mg/g)高出37.49%,VC含量比对照组(3.61 mg/100 g)提高了69.23%,SOD活性相比对照组(47.05 U/g)提高了30.35%。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表明,黄秋葵贮藏时间和失重率、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绿素含量、VC含量、CAT活性和P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黄秋葵贮藏品质和综合评价指数均随贮藏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而不同浓度的GABA处理能延缓黄秋葵贮藏品质的下降。这些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GABA处理可以延缓黄秋葵果荚的采后衰老,并保持良好的采后品质和营养价值,为GABA的应用及黄秋葵的采后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真空预冷中的雾化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鸡毛菜低温流通及其货架期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鸡毛菜为实验材料,分析在低温((4±1)℃)流通和货架贮藏((20±1)℃)条件下,真空预冷、真空预冷+自来水和真空预冷+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鸡毛菜外观品质、营养成分、抗氧化物质及自由基清除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不进行真空预冷及补水处理)和单独真空预冷处理组相比,真空预冷+自来水处理可延缓鸡毛菜的黄化萎蔫,维持组织较高的营养品质和抗氧化能力;而与真空预冷+自来水处理组相比,真空预冷+微酸性电解水处理组可进一步延缓采后鸡毛菜的黄化衰老进程、感官品质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维持组织较高的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延缓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叶酸、总酚等活性物质含量的下降和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从而抑制亚硝酸盐和丙二醛的积累,延长鸡毛菜的货架期。综上,真空预冷中联合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可有效延缓采后鸡毛菜的黄化衰老进程、维持组织较好的商品特性。  相似文献   

6.
微真空条件下复合保鲜剂对西兰花采后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微真空贮藏条件下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和0.2%苯甲酸钠(SBN)复合保鲜剂对西兰花采后衰老的影响,以西兰花为试材,贮藏于温度为3±0.5℃、真空压力为400-500 torr的微真空贮藏条件下,通过对西兰花贮藏期间叶绿素、Vc及丙二醛含量(MDA)与PPO、POD活性的测定,探讨较佳的复合保鲜剂浓度。结果表明:3种浓度的复合保鲜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西兰花叶绿素、Vc的降解,减少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降低PPO、POD活性,其中40 mg/L6-BA+0.2%SBN处理对调控西兰花采后衰老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乙醇处理对采后绿芦笋木质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温条件下 1 5mL/kg乙醇可明显延缓采后绿芦笋木质化进程。乙醇处理可抑制木质素合成前体总酚含量的上升 (P <0 0 1) ,抑制木质素合成相关酶PAL(苯丙氨酸解氨酶 )和POD(过氧化物酶 )活性上升 ,延缓可溶性蛋白、DNA(脱氧核糖核酸 )的降解 ,降低活性氧和木质素含量 (P <0 0 1) ,保持绿芦笋鲜嫩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微真空贮藏条件延缓果蔬采后衰老的生理机制,以莱阳梨为试验材料,在贮藏温度为3±1℃、真空压力为66 661~79 993.2Pa的微真空贮藏条件下,通过对莱阳梨果实中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及活性氧O2-.、H2O2摩尔质量浓度消长的变化、LOX活性与MDA摩尔质量浓度、膜透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与相同温度下的常压贮藏相比,微真空贮藏能显著提高CAT、SOD、POD活性,降低LOX的活性及O2-.、H2O2摩尔质量浓度,延缓相对电导率和MDA摩尔质量浓度的增加(P≤0.05)。表明微真空贮藏条件可能通过上调莱阳梨果实中内源抗氧化酶活性和下调LOX活性,以减少活性氧的产生及对膜的损伤,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延缓梨果实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减压冷藏(40 kPa)和常压冷藏对毛笋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冷藏能够抑制毛笋贮藏期间的组织褐变和霉变的发生,减少组织中丙二醛的积累,降低PAL、POD和PPO等酶的活性,延缓木质素合成和组织硬度的增加。减压贮藏对毛笋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茭白采后衰老的调控机制,研究了采后10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和1.25 mg/L乙烯利(ET)处理对茭白常温(25℃)贮藏期间呼吸代谢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茭白贮藏期间色差L、a*值、b*值和失重率的上升;呼吸强度和还原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贮藏第1 d高于对照,其余贮藏时间低于对照,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整个贮藏期间低于对照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性高于对照,维持较低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贮藏6 d后细胞壁完整、线粒体清晰。乙烯利处理对呼吸和活性氧相关代谢与1-MCP处理有相反效果。以上结果表明,采后1-MCP处理可显著抑制茭白采后呼吸代谢和活性氧产生,从而有效保持能量代谢平衡和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延缓茭白组织的衰老和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鲜切甘薯在18、10、4℃下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的变化。测定了呼吸强度、总酚含量、MDA、相对电导率、颜色饱和度及亮度,以及PPO、POD、PAL、CAT、SOD的活性。结果表明:切割伤害导致鲜切甘薯呼吸强度增大,引发膜脂过氧化程度加深,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PAL活性呈现上升趋势,其催化底物总酚也随之增加,与果蔬组织褐变相关的PPO、POD等酶活性也相应增大。抗氧化体系的两种主要酶SOD、CAT变化趋势相近。低温贮藏能够有效地保持鲜切甘薯的感官品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生理生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李新平  臧润清  董杰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2):265-269,277
为研究叶菜类蔬菜在真空预冷过程中温度场、水及水蒸气浓度场变化规律,利用Comsol软件建立真空预冷模型,模型包括多孔介质的扩散与传热耦合过程,由五部分联立求解。通过对结构简单的肉制类火腿的模拟,验证了真空预冷模型可靠性,进一步验证模型对叶菜类蔬菜的适用性。模拟与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肉制类表面最大温差3.1 ℃,中心最大温差4.3 ℃,整体趋势相同,模型具有可靠性;叶菜类中菠菜最大温差在3 ℃以内,菠菜、小白菜、菜心、芥兰温度变化趋势与模拟一致,模型适用于叶菜类蔬菜。预测表明:叶脉影响叶菜类蔬菜的参数分布,沿叶脉处温度、水及水蒸气浓度均较低,模拟对真空预冷中各参数设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戴云云  罗海波  姜丽  蒋娟  郁志芳 《食品科学》2010,31(20):430-433
为研究不同预冷方式和气调处理对模拟货架后荷兰豆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分别于0、6h 和12h 三种不同放置时间后对荷兰豆进行预冷并立即建立气调(体积配比为3% O2+5% CO2+92% N2)条件1℃贮藏,荷兰豆贮藏0、10、20d 和30d 后进行2d 常温模拟货架实验。结果表明:与6h 或12h 后预冷比较,立即预冷的荷兰豆在模拟货架后呼吸作用弱,纤维素增加量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保持在较低水平,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较高的活力。立即预冷可有效抑制货架期荷兰豆的生理活动和更好地保持其品质。  相似文献   

14.
荷兰豆真空预冷及其对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刘宝林  宋晓燕 《食品科学》2013,34(6):276-279
真空预冷可在果蔬采后迅速移除果蔬田间热,有效延长产品保质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果蔬保鲜技术之一。为考察真空预冷对荷兰豆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采用1、3、5、7℃四个终温和3%、5%的补水率,8组交叉实验分别对样品进行真空预冷处理。结果表明:补过水的荷兰豆经真空预冷处理后,不仅货架期得到延长,而且贮藏品质较好,差异突出体现在失水率及感官品质方面。其中,经5%补水预冷终温为5℃的荷兰豆在16d的贮藏过程中各项指标均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液结合异抗坏血酸钠对鲜切梨的保鲜效果。方法:以鲜切砀山梨为材料,探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25(处理1)、0.50(处理2)、0.75 mg/m L(处理3)的银杏叶提取液结合1%的异抗坏血酸钠(D-sodium ascorbate,D-VCNa)溶液对鲜切砀山梨在4℃条件下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SPSS软件分析了贮藏期间鲜切梨的呼吸强度、质量损失率、色差、VC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相对电导率及pH值的变化等。结果:不同质量浓度黄酮的银杏叶提取液结合D-VCNa溶液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减缓鲜切梨的呼吸强度、质量损失率、色差的增加,减缓VC含量、硬度、SSC的下降速率,延迟褐变发生、POD活力高峰的出现时间,抑制果实pH值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结论:银杏叶提取液结合D-VCNa对鲜切砀山梨的贮藏品质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其中以总黄酮含量为0.50 mg/m L银杏叶提取液结合1%的D-VCNa溶液处理的鲜切梨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不同预冷方式对西兰花货架期品质的影响。将三组西兰花分别做如下三种预冷处理:冷库预冷(对照)、冰预冷、冷水预冷。西兰花中心品温度降至(1±1) ℃后,将西兰花从箱中取出后将西兰花放入温度为(20±1) ℃的库中贮藏。取降至(1±1) ℃的西兰花作为初值,之后每24 h取一次样,用于各种指标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与冷库预冷比较,冰预冷和冷水预冷处理可以有效抑制西兰花黄化,保持西兰花的色泽和良好的感官品质;提高了西兰花VC含量、叶绿素和硫代葡萄糖苷含量,贮藏至4 d,冰预冷和冷水预冷处理西兰花的VC含量要比CK处理分别高出15.6%和39.2%,叶绿素含量分别是CK组的1.87倍和2.44倍,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仍能达到0.71 mg/g;抑制了西兰花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提高了西兰花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岐化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其中冷水预冷的西兰花POD活性变化最为显著,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清除了西兰花体内的H2O2和过氧化物、促进了抗氧化系统中的物质,增强了西兰花的抗氧化能力。冰预冷和冷水预冷处理可提高西兰花感官品质,延缓西兰花衰老,延长货架期2~3 d。  相似文献   

17.
以草菇为研究对象,采用纳米聚乙烯包装袋、普通聚乙烯包装袋结合打孔的方式贮藏草菇,以无包装作为对照,研究薄膜包装结合打孔气调对草菇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在(15±1)℃、相对湿度(85±5)%贮藏6 d期间,跟踪测定贮藏过程中草菇的质量损失率、褐变度、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多酚氧化酶(PPO)活力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等指标。结果表明:两种打孔薄膜包装组的贮藏期较对照组延长2 d,其中纳米聚乙烯包装结合打孔处理的草菇品质最好。贮藏6 d后,纳米聚乙烯包装打孔处理的草菇质量损失率(4.47%)、褐变度(3.29)、呼吸强度(988.26 mg/(kg·h))、丙二醛含量(8.17 mmol/g)、PPO活力(246.67 U/g)、POD活力(8.02 U/g)均低于普通聚乙烯包装,而CAT活力(43.20 U/mg)高于普通聚乙烯包装。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13.15、6.21 mg/g,分别高出普通聚乙烯包装组的13.85%、6.5%。纳米聚乙烯包装与普通聚乙烯包装相比,能够有效抑制贮藏期间草菇感官品质的劣变,维持较高的营养价值,提高综合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8.
对比分析热泵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三种干燥方式对桑叶粉色泽、粉体特性、氨基酸组分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L*、b*最大,a*最小;微波干燥润湿性、持水力和持油力最差,溶解性和堆积密度最强;真空冷冻干燥桑叶粉润湿性、吸湿性、持水力和持油力最强,堆积密度最小;微波干燥桑叶粉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及必需...  相似文献   

19.
“三冠王”黑莓果实分别用5μg/L 1-MCP 和真空预冷(10℃)处理,然后于0℃贮藏21d,并测定黑莓果实的贮藏效果及活性氧代谢。1-MCP 和真空预冷处理均抑制黑莓果实色泽L*、a*、b* 值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升高,其中真空预冷作用效果优于1-MCP。虽然1-MCP 和真空预冷处理均推迟了LOX 活性、花青素含量的上升,但1-MCP 处理还具有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MDA 的积累和对总还原能力的推迟作用,而真空预冷处理能够提高总还原能力,但也诱导MDA 含量升高。结果表明1-MCP 和真空预冷处理均可有效延缓黑莓果实的品质劣变,但对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出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花蕾为试材,研究了采后水分胁迫和营养胁迫对西兰花贮藏过程中色值变化、叶绿素含量、抗坏血酸(Vitamin C,Vc)含量、呼吸强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兰花在采后贮藏过程中花蕾出现黄化现象,采后水分和营养胁迫加速了西兰花叶绿素、Vc的降解。采后12 h,对照、水处理、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处理、PEG加营养液处理和营养液处理的花球Vc含量为8.84 mg/100g,12.16 mg/100g,PEG 24.44 mg/100g,PEG 30.68 mg/100g,27.56 mg/100g。采后水分和营养胁迫均可导致西兰花花蕾POD活性下降,CAT活性峰值升高,两者同时发生时,延缓了西兰花花蕾总抗氧化性的上升。SOD、POD、CAT活性和总抗氧化性相比较可以看出,总抗氧化能力比单纯的某一种抗氧化酶更能反映西兰花的抗衰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