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报道了N,N-二辛基甘氨酸从盐酸体系中萃取铑的机理.结果表明:铑的萃取率随酸度、氯离子浓度、铑离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采用斜率法测得萃合物组成为:R2NCH2COOHHRh(H2O)2Cl4.萃取反应方程式为:R2NCH2COOH.HCl(O)+Rh(H2O)2Cl-4(A)=R2NCH2COOH.HRh(H2O)2Cl4(O)+Cl  相似文献   

2.
Daly.FP 《绿箭信息》2000,1(5):21-25
在高活性且低失活速率催化剂的存在下,可由亚氯酸钠溶液制备二氧化氯。适宜催化剂为含La2O3和Nd2O3的Pd/Al2O3或钯和其它铂族金属(例如Pd+Pt/Al2O3)或钯和IB族金属(例如Pd+Au/Al2O3)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在微酸性条件下(pH3.9~4.9),镉与7-(2,4-二羟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DHBAQS)的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45×105Lmol-1cm-1。Cd2+浓度范围在0~20μg/25mL符合比耳定律。结合DAM-CHCl3萃取Cd2+与其他干扰离子有效分离,据此测定微量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Pd2+-I--TBAB(四丁基溴化铵)三元缔合物萃取光度法测定钯的方法。该方法以L(+)抗坏血酸作为掩蔽剂,干扰离子Cu2+,Fe3+的允许量均为2.5μg/mL,Pd2+浓度为0~4μg/mL,完全符合比耳定律(萃取剂作参比),方法的相关摩尔吸光系数ε为2.09×104L/(mol·cm),桑德尔灵敏度S为5.07×10-3μg/cm2。工作曲线的应用范围为1~4μg/mL。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4-苯基-2-噻唑(CPDAPT)的合成方法,并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OP-SDS存在下,它与钯(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6.4~7.0范围内,钯(Ⅱ)与该试剂形成1∶2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90nm,摩尔吸光系数为2.47×105L·mol-1·cm-1。Pd(Ⅱ)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对MNA-TBP从盐酸介质中萃取Ir(Ⅳ)作了研究.结果表明:MNA-TBP对Ir(Ⅳ)萃取有协同效应.当MNA和TBP在正辛烷中的浓度各为0.45mol/L,待萃液中HCl总浓度为4mol/L,铱浓度为173.13μg/ml,相比为1时,协萃系数R为2.33,协萃合物的组成为(MNAH)+.IrCl$2-6.(HTBP)+.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竹红菌素HA,HB以及13-SO3Na-DDHA在DMF-H2O(体积分数ψ=1)混合体系中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结果表明,它们都为两步单电子还原过程,反应机理为:油 HA,HB:HA(HB)+e+H^+-HA(HBH)+e-HAH,水溶性13-SO3Na-DDHA:(第一步)13-SO3Na-DDHA+e-13-SO3NaDDHA,(质子化)13-SO3Na-DDHA+H^+-13-S  相似文献   

8.
以二乙胺为例研究了胺对Ni(naph)2-Al(-Bu)3-BF3·OEt2+n—C8H17OH(简称Ni-Al-B+ROH)和Ni(naph)2-Al(i-Bu)3-BF3·OEt2+CH3COOC4H9(简称Ni—Al—B+BA)两体系聚合活性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并与Ni—Al—B体系进行了对比.考察了通常条件下肢的允许含量,讨论了有胺存在时Ni/Bd、Al/Ni、Al/B摩尔比的变化对聚合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胺的含量高于20ppm时将使聚合活性和分子量降低,提高催化剂用量可以抑制胺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相转移催化合成1-辛氧基-4-硝基苯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氢氧化钾碱性介质中,以四丁基溴化铵Bu4 N+ Br- (TBAB) 为相转移催化剂,由对硝基氯苯(PCNB) 和辛醇(C8 H17 OH)反应合成了1 辛氧基 4 硝基苯醚,研究了催化剂、碱、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n(PCNB)∶n(C8 H17 OH)∶n(KOH)∶n(TBAB)= 1∶1.2∶1.5∶0.03,反应温度为100℃,产品收率为85 .0 % ,经液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为95.5% 。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5-吡唑酮(HPMFP,HA)与氧化三正辛基膦(TOPO,B)或氧化三苯基膦(TPPO,B)的甲苯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对钍(IV)的协同萃取行为.用斜率法确定了HA-TPPO-C6H5CH3体系萃取钍(IV)的协萃配合物组成为ThA4·TP-PO,求得了体系的协萃平衡常数,比较了在不同稀释剂中HA-TPPO对钍(IV)的萃取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当混合溶剂乙酸丁酯/二甲苯质量比为1∶1,过氧化苯甲酰(BPO)为1%,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乙酯(HEA)(质量比)为62∶38,反应温度为133℃时,可获得转化率为95.3%、[η]为0.16dL/g的St-BA-HEA共聚物。该共聚物(HEA的结合量为2%~4%)在同一溶剂中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或聚醚型二异氰酸酯(PEDI),当—NCO/—OH摩尔比为1.2~1.5∶1,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用量为0.3%~1.0%时,可于室温下交联,交联度为58.3%~59.1%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种新的水溶性显色剂2-2-噻唑偶氮)-5-[(N,N-二羧基甲基)氨基]苯甲酸(TADCAB)。试验了试剂与29种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其中11种离子能显色;同时测定了试剂的离解常数、试剂与CO2+、Co2+、Ni2+、Pd2+、V(V)络合物的络合比、稳定常数和摩尔吸光系数等特性数据。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6种2-[2'-(6’-取代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6-R-BTAMB,其中R=CH3,OCH3,Cl,Br,CH3SO2,NO2)新试齐4。初步研究了6-CH3-BTAMB与Fe(Ⅱ)、Co(Ⅱ)、Ni(Ⅱ)、Cu(Ⅱ)和Pd(Ⅱ)等离子的络合显色反应的光度特性。  相似文献   

14.
用DSC研究了HAN-H2O二元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H2O含量的关系,发现在一定的H2O含量范围内,玻璃化转变温度具有依数性。根据Tg的变化规律初步推测该二元体系的分子结构,认为HAN-H2O二元体系可随H2O含量的不同而形成HAN/H2O摩尔比不同的分子簇,而一个HAN分子最多能与三个H2O分子形成分子簇,当H2O含量8超过75mol%(HAN/H2O摩尔比为1/3)时,只能形成HAN/H2O摩尔比为2/3的稳定分子簇。  相似文献   

15.
比较不同NaCl、Ca2+、PO3-4等离子浓度对嗜盐隐杆藻(Aphanothecehalophytica)细胞生长及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产量的影响。在各影响因子不同浓度的培养条件下,0.5mol/L的NaCl、1.0g/L的Ca(NO3)2·4H2O、0.1g/L的KH2PO4分别是其最佳生长浓度。EPS的产量在0.5mol/LNaCl、,0.5g/LCa(NO3)2·4H2O、0.5g/L的KH2PO4培养条件下最高。在较低的Ca2+、Mg2+、PO3-4浓度下可提高EPS产率。  相似文献   

16.
当混合溶剂乙酸丁酯/二甲苯质量比为1:1,过氧化苯甲酰(BPO)为1%,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羟乙酯(HEA)(质量比)为62:38,反应温度为133℃时,可获得卖座经率为95.3%,「η」为0.16dL/g的St-BA-HEA共聚物。该共聚物(HEA的结合量为2-4%)在同一溶剂中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或聚醚型二异氰酸酯(PEDI),当一NCO/-OH摩尔比为1.2-1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新发光试剂N-(β-羧基丙酰基)异鲁米诺(CPIL),并对其化学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CPIL在NaHCO3-NaOH介质中与H2O2反应,线性范围为2×10-10~1×10-8mol/LCPIL,检测限为1×10-10mol/L,测定1×10-9mol/L CPIL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为6.4%。Co2+对CPIL的化学发光反应具有催化增强作用(增强10倍),当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Co2+溶液时,CPIL的浓度在4×10-11~1×10-9mol/L从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10-12mol/L,灵敏度高于文献报道的ABEI-Co2-NaCIO发光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以山苍子油为原料,采用自制的本身经过碱化处理的活性Al2O3载体试剂(NSOH/Al2O3)作反应缩合剂,经“萃取分馏”新工艺制得的柠檬酸来生产β-紫罗兰酮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以Pd(NH3)Cl2、NiSO4.6H2O和NH4Cl为基本组成的镀液中,Ni^2+浓度对高镍的钯镍合金镀层组成、硬度、孔隙率、耐蚀性,接触 电阻和可焊性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用新试剂4-(5-硝基-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5-NO2-PAR)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人发中微量锌。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9×105L·mol-1·cm-1。络合比为Zn2+:5-NO2-PAR=1:2。标准加入的回收率在96%~105%之间。方法用于人发中锌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