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粉和平菇作为主要原材料制作面包。以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以小麦粉100%(500 g)为基准,平菇12%、绵白糖12%、酵母2.5%、面包改良剂1.5%,在此优化配方下研制的平菇面包感官品质评分最高,口感细腻,风味独特,色泽均匀。平菇添加量对面包影响最大。抗老化试验表明:平菇面包具有一定的抗老化作用,且在最优工艺参数下,其抗老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
以大黄鱼鱼卵油为主要配料制作大黄鱼鱼卵油面包。以质构指标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大黄鱼鱼卵油面包的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以高筋小麦粉质量为基准,大黄鱼鱼卵油添加量2.50%、绵白糖添加量15.80%、酵母添加量1.65%,在此条件下制作的大黄鱼鱼卵油面包口感松软,气孔均匀细密,色泽金黄,且没有刺鼻的鱼腥味,感官评分高达88.50±1.04。  相似文献   

3.
以米粉和高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制作大米面包。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了米粉添加量、谷朊粉添加量和加水量对大米面包感官评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产大米面包的最佳米粉添加量为50%,谷朊粉添加量15%、加水量85%,其中米粉添加量和谷朊粉添加量是影响大米面包的主要因素。运用该配方制作的大米面包感官评分最高,其体积、组织结构、口感等感官指标都接近于普通面包,并有甜香的大米味。大米面包的开发丰富了现有面包品种,提高了碎米的利用率,降低了普通面包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小米粉和小麦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次发酵法制作营养型面包,采用粉质仪、拉伸仪和糊化仪对制作面包的原料小麦粉及混合粉进行工艺性能的分析。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通过对小米营养面包成品进行质构特性的测定及感官品质的鉴定,确定了小米营养面包的最佳制作配方及工艺。结果表明:水的添加量对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小米粉添加量、糖的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制作小米营养面包的最佳配方及工艺为:以小麦粉为基准,小米粉添加量20%、水的添加量45%、糖的添加量20%、发酵时间2.5 h。另外还对小米营养面包的保存期限进行了研究,以最佳配方及工艺制作的小米营养面包在夏季常温下可保质7 d。  相似文献   

5.
以高筋小麦粉和香菇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香菇面包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香菇面包最佳工艺参数为以高筋小麦粉质量为基准,香菇粉添加量2.0%、绵白糖添加量18.0%、酵母添加量2.5%、黄油添加量16.0%。在此条件下,香菇面包感官评分最高,为80.5分,制得的香菇面包形状完整,呈金黄色,具有浓郁的香菇风味,有弹性,口感好。  相似文献   

6.
《粮食与油脂》2016,(9):15-18
采用直接发酵法生产面包,以面包专用粉为主料,添加东北土当归根茎汁液、酵母、改良剂等辅料,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生产工艺配方,并对产品进行了酸度、比容以及物性等的测定。确定东北土当归根茎汁液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方参数:以面粉用量100%为基准,东北土当归根茎汁液添加量为20%,酵母添加量为1.5%,改良剂添加量为0.8%。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小麦面包配方基础上,以小麦粉为基准,添加马铃薯全粉和木瓜粉,研制马铃薯-木瓜面包。根据单因素以及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比容为单因素试验评价指标,以感官评分和咀嚼性为正交试验评价指标,探究马铃薯全粉、木瓜粉、酵母、白砂糖、黄油添加量对马铃薯-木瓜面包品质的影响,并确定马铃薯-木瓜面包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终优化配方以100 g高筋粉为基准,添加马铃薯全粉17.5%,木瓜粉10.0%,酵母2.5%,白砂糖10.0%,黄油10%;该配方制得的马铃薯木瓜全粉面包呈金黄色,香味浓郁,柔软有弹性,口感松软细腻,咀嚼时有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8.
以面粉为主要原料,探究压缩饼干最佳基础配方,在单因素试验明确棕榈油添加量、全麦粉添加量、全脂奶粉添加量对压缩饼干感官评分影响的基础上,按Box-Behnken设计试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二阶多项式非线性回归方程和数值模型,并优化压缩化饼干基础配方。结果表明,压缩饼干的最佳配方为:面粉(全麦粉35%小麦粉65%)100%,棕榈油20%,全脂奶粉9%,白砂糖6%,食用盐1%,小苏打1%,水16%,姜粉0.35%(此配方以面粉为基准),感官评分最高,优化后验证试验的感官评分为85,与理论预测值较为接近,偏差为0.74%,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具有实用价值。此配方下的压缩饼干口感疏松舒适,风味纯正,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9.
以蒜薹、山药和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蒜薹山药营养面包的最佳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蒜薹浆添加量、山药浆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水添加量、发酵时间和烘烤时间等因素均对蒜薹山药面包的感官品质产生明显影响。其最佳配方和工艺为:以100 g面包粉为基础,蒜薹浆15 g、山药浆15 g、白砂糖20 g、水35 g、发酵时间70 min、烘烤时间12 min。在此条件下制作的蒜薹山药营养面包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10.45%,对DPPH·的清除率为5.70%,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黑小麦面包工艺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秦黑1号小麦粉为原料,与廊雪面包专用粉进行配粉,优选黑小麦面包工艺配方;通过黑小麦粉添加量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正交试验中黑小麦粉添加量的范围;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面包的硬度为评价指标,建立面包硬度与黑小麦粉、白砂糖和干酵母添加量的回归模型。在正交试验中,黑小麦的添加量为20%;黑小麦面包最佳工艺配方:黑小麦粉为17.7%,白砂糖19.9%,干酵母1.3%。采用优选最佳工艺配方生产的面包硬度为520.3g,验证试验结果与模型的预测值相符,证明该模型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1.
以萌芽藜麦粉和高筋面粉混合制作萌芽藜麦儿童挂面,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面条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萌芽藜麦儿童挂面的配方,结果表明:当萌芽藜麦粉的添加量为20%、水分添加量为42%、食盐添加量为1.0%时,感官评分达88.6、断条率为0%、烹调损失率4.8%,面条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2.
糯小麦面包的研制及货架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糯小麦粉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将其添加到面包中可以制作出货架期较长的面包。以面包的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考察糯小麦粉、酵母、白砂糖、奶油添加量对糯小麦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糯小麦面包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糯小麦粉对面包感官品质影响最大,其次是酵母、奶油和白砂糖。糯小麦面包的最佳配比为:糯小麦粉12.0%、酵母1.6%、白砂糖7.0%、奶油4.0%。由此配比制得的糯小麦面包表面金黄、色泽均匀、形态饱满、口感纯正、松软可口,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通过ASLT法预测糯小麦面包的货架期得出:储藏温度20℃和湿度60%的条件下,糯小麦面包的货架期大约为13 d,比市售白面包的货架期(7 d)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青麦仁冷冻面团面包品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面包的比容、质构、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复配改良剂配方进行优化,得到复配改良剂的最佳配方为:硬脂酰乳酸钠添加量0.3%、海藻糖添加量4.14%、抗坏血酸添加量0.005%、葡萄糖氧化酶添加量0.003%,此条件下制作的面包,实测比容为4.2 mL/g、硬度为14.5 N、弹性为4.35 mm,感官评分为94分,与预测值(94.6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以小麦粉和甘草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甘草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甘草馕的配方工艺。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以小麦粉质量为基准,甘草粉添加量3.00%、加水量48.00%、酵母粉添加量0.90%、植物油添加量6.00%,在此条件下制作的甘草馕金黄明亮,口感佳。  相似文献   

15.
以面粉、西葫芦为主要原料研制西葫芦面包,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西葫芦面包的最佳配方。西葫芦面包的最佳配方是:面粉100%,西葫芦汁20%,酵母2.2%,加糖量25%,奶粉的添加量4%,鸡蛋添加量15%,植物油添加量15%,食用盐添加量1%。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荞面碗托生产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荞面碗托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并比较最优组与传统工艺制作出的荞面碗托物理指标(质构、色差、水分含量、水分活度)的区别。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分析荞面与小麦粉添加比例、水与面粉添加比例、食盐添加量对荞面碗托品质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的生产工艺配方为:荞面与小麦粉添加比例6∶4、水与面粉添加比例2.3∶1(m∶m)、食盐添加量1.5%,在该工艺条件下制作的荞面碗托色泽、结构、滋味都能达到较好值,可以作为工业化生产的基本加工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以马铃薯全粉和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结合质构特性主成分分析为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马铃薯全粉添加量、酵母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及水添加量对马铃薯全粉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感官评价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并在此基础上,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全粉馒头的制作配方为:以面粉(即马铃薯全粉与小麦粉)总量计,马铃薯全粉与小麦粉添加比例为3∶7,酵母添加量为1.2%,蔗糖添加量为0.9%,水添加量为50%。  相似文献   

18.
以面包粉为主要原料,强化燕麦粉和菊粉,提升面包中膳食纤维和益生功能因子水平,开发了一种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微生态的"膳纤维生"吐司面包。试验以感官评价和质构(硬度、弹性)测定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吐司配方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 10%的燕麦粉和8%的菊粉添加量对吐司的口感和结构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吐司的最佳配方为:面包粉100%(100 g),燕麦粉10%,菊粉8%,酵母1.5%,食盐2%,奶粉4%,起酥油3%,白砂糖6%,面包改良剂2%,水58%。此配方下吐司不仅具有优良的口感和质地,还可达到保健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高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比体积、质构特性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果蔬酵素魔芋粉面包的工艺配方,并分析其质构特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以高筋小麦粉质量为基准,果蔬酵素3%、酵母2.0%、魔芋粉0.20%、奶粉4%、黄油7.5%、白砂糖15%、全蛋液12.5%、食盐1.5%、水42.5%,在此配方下制作的面包外形饱满、色泽金黄、气味香甜、口感松软,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0.
青稞面包加工配方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青稞粉、小麦粉为原料,通过添加转谷氨酰胺酶(TG)和谷朊粉提高面包品质、增加青稞粉的添加量。采用一次发酵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青稞面包的最佳配方(以青稞粉和小麦粉的总量为基准)为:青稞粉35%,谷朊粉用量6%,酶用量0.04%,酵母用量1%。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面包比容较大,感官评分最高,表皮色泽较均匀,外形均整,体积饱满,内部组织较均匀,口感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