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很多人会把新茶定义为当年采制的春茶。春茶一般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之间采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一个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集了多种与品质相关的有效物质,如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不但使绿茶滋味鲜爽、香气浓郁,而且有益健康。因此明前茶、雨前茶往往是品质最好的新茶。  相似文献   

2.
品茗居     
绿茶采摘的时间尤为重要,基本有三大特点:一早、二嫩、三勤。绿茶采摘以早为贵,茶家常说:“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明代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曾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说,说明绿茶向来就强调要早采。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绿茶为最佳,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质尚好,称雨前茶。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且集中产于狮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栖、虎跑、灵隐等地。这里的茶园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长年处在云雾缭绕之中。  龙井茶的采摘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只采一个嫩芽的称为“莲心”;采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称为“旗枪”,采一芽两叶初展的,叶形卷如雀舌,称为“雀舌”。通常制造1公斤的特级龙井茶,需要采摘7-8万个细嫩芽叶,全年茶叶生产季节中要采摘30批左右,采摘次数之多是龙井特有的。  高级龙井茶全凭一双手在一口光滑的特制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炒制而成。炒制手式有抖、搭、拓、捺、甩、抓、推、扣、压、磨十大手法。龙井茶色泽翠绿,外形扁平光滑,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滋味甘醇鲜爽,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茗之誉。  品尝高级龙井...  相似文献   

3.
<正>从来佳茗如佳人春茶,是头春茶的简称,即春天采制的茶叶,也有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采制的茶叶。对于不少茶友,春茶是一年到头最好的茶,特别是明前茶,浓香、饱满、厚实。在习惯上,大家喜欢以清明为限,认为清明前后采制的春茶,最为珍贵,它的品质、价格走势是往往影响了一整年茶叶市场的风向标。茶叶中的珍品有机茶,一直是广  相似文献   

4.
22种不同来源信阳毛尖茶的分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采制时节、产地、等级等因素对信阳毛尖茶品质成分的影响,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22个不同来源的信阳毛尖茶中儿茶素、黄酮类、酚酸类、嘌呤碱等品质成分进行测定。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乘法-判别分析显示采制时节是影响信阳毛尖品质成分的主要因素,不同来源信阳毛尖基本可按照采制时节分为明前、雨前和春尾。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采制时节信阳毛尖茶在8种儿茶素、5种黄酮类、2种嘌呤碱以及没食子酸、游离氨基酸等品质成分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明前茶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儿茶素(C)含量最高、而(+)-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酸、芦丁、杨梅素、槲皮素、可可碱含量最低,与雨前茶和春尾茶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产地和等级之间C、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等儿茶素;芦丁、花旗松素、杨梅素等黄酮类;以及可可碱、茶碱等嘌呤碱含量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相对而言,四望山毛尖茶中非酯型儿茶素含量较高,而黄酮总量较低;芽头中游离氨基酸和C含量最高,而EGC和杨梅素含量最低,这对信阳毛尖采制时节的识别有一定影响。本文首次基于茶叶中品质成分对不同来源的信阳毛尖进行了分类比较,为明前茶的识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春茶格外受欢迎,"明前茶"更是受到众人追捧,民间甚至流传着"明前茶,贵如金""明前金,明后银,谷雨过后采茶停"等说法.很多人为了能喝到第一口鲜,就疯狂追求早春市场上的春茶.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沈红表示,春茶未必是越早采摘的越好.  相似文献   

6.
手工茶     
谷雨前后的每天下午,茶树枝条上所有的"嫩芽"跟着父母回家后,就被母亲迅速摊放于偌大的几块圆簸箕上,待那些"仙草"散尽"闷热气"凉快好了,母亲又忙着开始选茶、炒茶……了解绿茶制作的人都知道"茶叶是个时辰草,过时不炒真变草"。所以,鲜叶摘回家,母亲都是掐着钟点精心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夏季日照绿茶的整体品质,采用循环滚炒(加工30 min)和茶叶复干技术(加工30 min、60 min和90 min)对夏季日照绿茶进行干燥,分别从感官审评、主要品质成分以及香气组成等方面对茶叶品质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炒干条件下的夏季日照绿茶品质差异明显,其中采用茶叶复干技术加工30 min后的绿茶外形更紧结、色泽更润、汤色更绿,滋味无明显水闷气;茶叶中的内含物质保留量更高(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是44.70%、16.00%、2.20%),且对叶绿素总量(0.27%)破坏程度低,具有高火香气的杂环化合物相对含量(1.61%)大幅减少。4种炒干处理的夏季日照绿茶被检测到38种共有香气成分,茶叶复干技术加工30 min的绿茶香气组分以酯类为主,其他3种炒制条件下的绿茶则以酸类为主。因此,在130 ℃的温度条件下,采用茶叶复干技术加工30 min,可有效解决传统夏季日照绿茶存在的色香味形欠佳的品质问题。本研究结果为茶叶复干技术在日照绿茶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优质绿茶“三杯香”采制加工技术王亦财林尧忠李岩志(浙江泰顺县茶叶特产局325500)泰顺县地处浙南山区,是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是浙江省的眉茶出口基地县。1995年全县茶叶总产量1728.3吨,总产值2329.74万元。茶叶是泰顺县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香气是评价茶叶风味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形成茶叶香气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多但含量低。与其他茶类相比,绿茶香气成分数量少而且含量低。绿茶香气的特点表现为嫩香、清香、栗香或嫩栗香、花香等特征性香型。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不同香型绿茶香气中的关键呈香成分及其形成途径,以期为特色风味绿茶的精准定向加工和茶叶香气品质调控提供依据,不断满足消费者对多元化绿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正春茶正在大量上市,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和国家茶叶质检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沈红提醒大家,喝之前,要先明白下面几件事。春茶并非越早品质越好。很多人认准清明这个节气,认为清明前采制的茶才是新茶,品质最好。事实上,全国各茶区因纬度、海拔高度不同,茶树开采时间相差很大。比如海南、四川宜宾在清明前一个月就可以  相似文献   

11.
对名优绿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机理及不同场合的保鲜技术方法进行了论述.名优绿茶贮藏过程品质陈化劣变是茶叶内含成分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的结果,这种变化的大小直接受茶叶含水量、温度、氧气、光线等条件的影响.名优绿茶贮藏保鲜,首先,茶叶必须充分干燥;大批量名优绿茶采用茶叶专用低温冷藏库保鲜(0℃~8℃);销售小包装茶叶采用真空或除氧剂除氧密封包装比较理想;茶叶专用低温冷藏库保鲜与真空或除氧剂除氧密封包装综合应用,可以达到理想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名优绿茶的家庭贮藏方法研究是茶叶贮藏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四川名茶蒙顶甘露为试验材料,研究名优绿茶几种家庭适用贮藏方式。结果表明,常温下添加干燥剂贮藏,有利于保持茶叶品质;低温贮藏较常温在保持茶叶品质上有明显优势。低温下,以铁听为外包装、铝塑袋为内包装并添加干燥剂的贮藏方式为本研究的最佳方案,建议在名优绿茶家庭贮藏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正>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接受国家技术监督局下达的任务,于1996年第一季度,对全国红、绿茶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结果总合格率为65.0%,不合格率为35%,其中感官品质不合格率占32.5%。下面就抽查中红、绿茶感官品质审评情况作一综述,并对如何提高茶叶品质提出几点建议。 一、红、绿茶感官品质情况 本次红、绿茶感官品质审评方法,按《GB/T10157—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进行密码审评。审评结果的判定,执行企业标准,无企业标准的,执行相应茶类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夏秋绿茶的品质特征及其提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色泽、香气、滋味等方面综述了夏秋绿茶的品质特征,提出了有利于夏秋绿茶品质提升的方法,分析了运用在茶叶初加工中的高新技术,认为这些高新技术可以运用在改善夏秋绿茶色香味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15.
选择了槠叶种鲜叶为茶叶原料 ,研究了茶叶糖苷类香气前体在不同季节和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消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槠叶种鲜叶中存在以顺 3 己烯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香叶醇、苯乙醇、苯甲醇等为苷元的糖苷类香气前体。不同季节 ,茶叶糖苷类香气前体在组成和含量上差别较大。单萜烯醇糖苷特别是香叶醇糖苷在春茶中的含量很高 ;秋茶中以芳香族醇、酯、脂肪族醇为苷元的糖苷含量显著增加 ,而单萜烯醇糖苷含量降低 ;夏茶中水杨酸甲酯、苯甲醇糖苷含量处于低水平 ,但苯乙醇糖苷含量较高。从春季到秋季 ,顺 3 己烯醇和水杨酸甲酯糖苷的含量逐渐提高 ,而芳樟醇和香叶醇糖苷的含量却逐步减少。茶鲜叶摊放 2h后 ,糖苷类香气前体的总量提高 ,并在绿茶加工的后续阶段逐步降低 ,特别是在干燥阶段。在成品绿茶中仍保留约 77%的糖苷类香气前体 ,这为绿茶香气品质的进一步改善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1961年春天,周总理陪同外宾到梅家坞,茶农泡了龙井绝品明前茶,请周总理和外宾品尝。周总理品了一口茶,赞道:"龙井茶叶虎跑水,江南一绝。"接着又说:"龙井茶多香啊,日本茶叶不香。"茶农告诉周总理:"龙井茶制作工艺精细,要经过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10大手法。炒1斤特级龙井茶需要采摘3万多个芽头,一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湿度对龙井绿茶和工夫红茶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4):209-217
为探究环境湿度和温度对茶叶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龙井绿茶和工夫红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其贮藏于室温及4℃的高湿区(RH 65%)、中湿区(RH 45%)、干区(RH 25%)共6种贮藏环境中3个月后,分析茶叶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整体上环境湿度越低,茶叶生化成分含量及干茶色泽品质就会越高,其中中湿区部分生化成分含量已显著高于高湿区(P<0.05),且与干区无显著差异(P>0.05);相同湿度环境下,对于龙井绿茶,4℃更有利于其生化成分含量和干茶色泽品质的保持,对于工夫红茶,则4℃和室温均可;龙井绿茶和工夫红茶的感官品质分别在4℃和室温的中湿区最优。综上,4℃中湿区和室温中湿区可分别作为绿茶和红茶短期贮藏环境。同时逐步回归结果表明氨基酸、V_C、a值及茶黄素可分别作为表征其短期贮藏品质的主要指标。该研究为茶叶贮藏保鲜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饮食科学》2008,(4):43-43
绿茶不宜放冰箱吗?NO 在所有的茶叶中,绿茶最好放在冰箱里储存。如果保存时间短,需要随时喝,可将绿茶放入冷藏室,并将冰箱温度调至5摄氏度左右;但如是未开封的茶叶,想保存一年以上,则应放入冷冻室。另外,为防止茶叶变成冰箱的“除臭剂”,在茶叶放入冰箱前要密封包装,并在包装袋内装入足量的专用保鲜剂,包装材料最好用铝箔复合袋。需要注意的是,从冰箱中取出茶叶后,切勿立即将包装打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南茶高纬度北引后对茶类适制性及绿茶品质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理化方法,分析同一品种茶树在高纬度北引后对其叶片厚度、鲜叶成分、不同茶类感官品质、绿茶成分及感官品质所产生的变化。结果随着纬度的增加,绿茶品质较好,而红茶品质较差;随着南茶高纬度北引,叶片厚度、氨基酸、水溶性糖、水浸出物和芳香物质(精油)总量等含量随纬度增大而增加;茶多酚含量则相反;对精油中各成分分析显示,北方茶烃类成分较多,醇类成分较少。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南茶高纬度北引后茶叶品质特点及化学成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优越的茶香品质是名优绿茶的突出特征之一,它们的香气总体相似又各具特色。选取了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信阳毛尖、黄山毛峰4种典型名优绿茶,结合绿茶的成分与加工特点,分析了名优绿茶中的香气物质的来源及其理化性质,并对比其感官品质和香气组成。茶树的品种和生长环境、茶叶制作工艺以及贮藏条件等因素都对不同种类的名优绿茶在香气品质表现上的差异有着复杂的影响,今后,对上述名优绿茶香气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与调控方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仍将是名优绿茶香气化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