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姜新强  刘庆华 《园林》2023,(5):68-77
学位论文是反映学科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风景园林学科自2011年被列入一级学科目录以来,学位论文质量和数量均有了飞速的发展。为了明确风景园林学科不同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2-2021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风景园林学科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学位论文这一视角研究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以及研究前沿。结果表明,近10年间,风景园林学科博士、硕士和专硕论文数量均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不同类型论文研究侧重点不同,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知识子群是博士、硕士和专硕论文的主要研究选题;专硕论文的研究内容更趋向于应用实践。最后,对未来风景园林学科研究选题和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朱光亚 《园林》2022,(2):2-3+56
<正>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守正创新,继往开来。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将"风景园林学"正式列入工科门类,成为110个一级学科之一。这意味着风景园林行业从国家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和认可。十多年来,风景园林学科得到了蓬勃发展,全国已有数百家高校设有风景园林相关专业。2021年,是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批准设立10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  相似文献   

3.
林广思 《中国园林》2007,23(5):7-13
通过对55年来的学科与专业名称变更、设置时间以及院系分布等资料的普查,从学校、院系、学科、专业4个层次描述2006年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概况。结果表明,当前我国风景园林高职高专层面的专业有6个、本科层面的专业有6个、研究生层面的学科有13个;2006年招生的风景园林学科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和研究院共449个单位,开设的高职高专专业点438个、本科专业点140个、专业硕士点25个、科学硕士点51个、科学博士点21个;风景园林学科综合性强,与园艺、人文艺术、土木建筑与城市规划、地理环境与资源、生物与生命科学等领域均有良好的包容性,本科专业点和学科点的设置数量已经超过了城市规划专业,该学科和专业不宜再分散在工学和农学门类下;风景园林的学科群和专业群分别需要独立的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和风景园林二级类(专业)来统领。  相似文献   

4.
杨锐 《中国园林》2021,37(1):6-11
回顾了《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史》写作的缘起,总结了学科史的特征、结构和内容,划分了世界和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阶段。世界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可划分为5个阶段:造园阶段(1828年以前)、孕育和创立阶段(1828—1900年)、现代主义运动阶段(1900年—1960s)、生态运动阶段(1960s—1980s)、多元发展阶段(1980s—)。与此相对,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也可分为5个阶段:中国风景园林知行传统(1912年以前)、孕育和萌芽(1912—1949年)、创立和艰辛曲折发展(1949—1978年)、蓬勃发展(1978—2011年)、全面规范发展(2011年以后)。重点阐述了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外部条件和内生动力,总结归纳了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林箐 《风景园林》2011,(2):16-17
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其中,"0834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短短17个字所传达出的信息无疑最令园林人欣喜和振奋。它意味着1951年成立的风景园林学,在经历了整整60年的跨越式发展后,已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齐列一级学科,人居环境建设三大学科鼎足协调共进的全新面貌自此开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也将迈入新时期。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风景园林学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担负起更大的责任。本刊针对"风景园林学升至一级学科"主题,专程采访到中国著名风景园林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教授,并邀请到20多位专家学者,就学科内涵、学科基础与建设、学科竞争力、学科交叉、国际接轨、人才培养,以及一级学科申报背景和深远意义等内容进行了多角度的剖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6.
刊首语     
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自此,风景园林学成为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齐头并行的一级学科,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值此之际,我们特别采访到中国著名风景园林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教授,并特约全国高校风景园林教育专家学者20余人撰文,共商策略,一起绘制风景园林学的美好蓝图。  相似文献   

7.
杨蓉  王琼萱  王云才 《风景园林》2019,26(S2):23-28
风景园林教育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承担着输送高质量人才的责任,风景园林学科中生态教育的成功与否是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途径中的重要环节。为科学评价风景园林学科的生态教育质量,选取国内10所开设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的典型院校,以其近3年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以及近10年的课题组织教学平台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风景园林学科硕士研究生阶段生态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组成及自科基金科研项目在生态方向的比重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总结中国现阶段风景园林院校硕士研究生阶段生态教育的现状、特征及不足,并对完善风景园林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生态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科门类从12个调整为13个,新增加了艺术门类.一级学科从89个增加至110个."风景园林学"新增为国家一级学科,设在工学门类,可授工学和农学学位.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是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件大事,也是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的改革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价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划分的提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通过区分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中职中专生的教学层次,提出了在研究生教育层面,作为一级学科的风景园林学科可以下设3个二级学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评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植物资源与应用:在本科教育层面,作为风景园林二级类(专业),设置风景园林学1个专业;在高职高专教育层面,可以设置-插花与盆景技艺、园林工程技术与养护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经营3个专业:在中职中专教育层面,设置园林专业.这是在风景园林学科群理念的统领下,整合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各种资源,全面推进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的一套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是内蒙古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早的院(系)之一。经过58年的建设与发展,现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力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8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分别于2006年、2011年通过了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教育初评及复评,学院拥有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力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其中,结构工程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为内蒙古科技大学重点学科,建筑学、工程力学为内蒙古科技大学重点培育学科。  相似文献   

11.
以寻找自然原野在风景园林推动人类健康中的源头与基本作用,以及基于原野旷奥空间、建立风景感应健康世界的"元素周期表"为目标,尝试以风景旷奥空间感受及其测度为主线,探寻自然原始空间环境的健康与疗愈作用。追溯分析了"景分内外""景分旷奥""主客合一"的中国风景源头;回顾了风景旷奥理论的研究进程,从空间环境促进生命健康出发,探讨了风景旷奥的健康作用,提出并分析了空旷型、奥秘型和复合型3种原野的旷奥感受特征及其在生理、心理和精神3个层面上对于人类健康的作用,揭示了原野旷奥感应对于人类健康与疗愈的积极作用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无论在环境、生态、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艺术各类型的议题上,都面临着全球化、后工业化及瞬息万变的局势,景观设计专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因为其“介质”与“跨领域”的特性、与当代理论的深化,除了传统中的公园、花园、户外空间之外,专业的范畴与焦点已扩展到基础设施、大小尺度公共空间、后工业基地与都市空间,鉴于此,一些具有前卫与实验性质教育课程使景观设计教育的风格逐渐多元化,专业事务的类型也衍生转变,以适应这样的潮流,而FO(Field Operations)与易道(EDAW)就是操作方式全然不同的两个例子。在个人的景观设计专业中,只有不停地努力吸收各类的经验与知识,并且了解全球以往与未来的专业环境与变迁,才能随时审视自己与作品在当代设计地图中的位置,明晰自己在景观设计史上的定位,作为自己实践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张云路  李雄 《中国园林》2023,39(1):26-28
2022年9月在教育部新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风景园林学科转为专业学位,并将其专业学位类别上升到博士层次。面对新形势和新变化,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丰富和完善风景园林专业学科教育体系,高质量地培养出满足风景园林行业需求、富有实践创新思维的高层次人才是时代所需和人民所向。以“要求-需求-追求”为线索,对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教育的未来发展要求、目标、方向进行探索,提出了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应呼应深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调整要求、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人居绿色发展需求、实现新时代风景园林专业学位内涵式发展追求的三大核心内容,并希望通过“提高站位、问题导向、质量优先、响应变革、产教融合、制度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持续推动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教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商业街魅力度已成为衡量商业街价值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以南京市传统商业街为研究对象,从游客角度出发,分析归纳出景观性小品、传统建筑元素等7个影响传统商业街魅力度的景观因子。结果发现:提取出的7个景观因子均对提升传统商业街魅力度有积极作用,其中景观性小品对传统商业街魅力度影响最大。游客大多聚焦于商业街中参与性及观赏性强的景观要素,对照明系统、标识系统和功能性小品等实用性景观要素关注度较低。最后结合调研及分析结果,对传统商业街的景观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马婕  成玉宁 《风景园林》2020,27(1):104-109
景观的空间结构组织与游人行为活动的开展以及空间使用效率密切相关。1)针对园路系统与节点系统2个结构要素,基于空间句法、ArcGIS核密度分析以及UNA 3种算法,分别从园路整合度、节点密度、时空选择度3个层面对游客时空分布特征进行预测;2)通过统计预测数据和离散度计算,对3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匹配度分析,探讨景观结构设计与游人时空分布之间是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3)结合实践方案,将测算结果对应到方案设计图中,标识出匹配度较低的区域。形成从空间结构预测人流分布情况,到匹配度分析,再将分析结果反馈设计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具有针对性的方案调整与优化设计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6.
赖文波  蒋璐韩 《风景园林》2019,26(S2):62-66
风景园林行业的复杂特性与匮乏的师资类型之间存在矛盾,专业硕士的培养需要优化升级。以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师职业规划与事业拓展专业硕士课程为例,探讨多元师资背景下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课程围绕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将校外导师的多元优势与特点结合,增强学生专业与行业认知,引导学生展开个人职业认知。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促进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对职业规划的思考、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教学培养模式、搭建校企互动的学生职业发展平台,以期为校企合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翅  徐桐 《中国园林》2020,36(7):54
为使风景园林评论更雄辩,需让评论建立在坚实的证据之上。引入现代口述史作为风景园林评论的一项重要证据,并提出风景园林四重证据法,即让文献资料、影像资料、调研数据和口述史资料相互印证补充。现代口述史既指记录和保存口述内容的方法,也指该过程的产物。区别于传统口述史,其因严谨的操作规范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现代口述史在风景园林评论中的运用方法分为收集式运用和验证式运用2种。收集式运用是现代口述史在风景园林评论中的基本运用;验证式运用是创造性运用。2种方法可以分别或结合使用。最后强调通过严守操作规范、减少听者设计、提前策划倾听和保持评论距离来保证现代口述史在风景园林评论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植物景观空间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声景品质直接影响游客的游憩满意程度。对福州市5个城市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公众问卷调查,探究不同类型植物景观空间在游客声景感知方面的差异及影响总体声景感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植物景观空间声源优势度感知差异最明显,尤其是交通声,但是声源和谐度感知差异不明显。植物景观空间的总体声景感知在愉悦度与宁静度2个维度均有显著差异。影响各类空间总体声景感知的主要声源感知特征不同,与声景愉悦度和宁静度关系最为密切。半开敞空间的植物色彩和密闭空间的郁闭度分别与声景丰富度和愉悦度有密切关系。密闭空间中声景宁静度营造需考虑不同教育背景的游客的需求。研究结论可为提升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声景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5个美国风景园林学位从5年改革为4年在专业课程安排、大学核心通识课程要求、实习要求等方面的情况。这场教育改革工作的最主要的原因多数来自大学内部教务行政单位的要求。该要求源于大学所在州的命令,都要求一个本科学位必须在4年内完成120个学分。其次,这场变革还要归根于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风暴,其触发了对高等教育在责任和效率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有些大学可以为继续实施五年制本科课程寻求免责,但是目前的五年制学位自身也正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尤其在招生方面。文章内容还包含了美国风景园林学科认证委员会关于该教改的一些观点。最后,笔者们就风景园林本科学位应该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20.
近自然园林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近自然园林发展模式对我国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国内园林建设的一些反自然现象,借鉴近自然林业思想,提出近自然园林的新概念和理论支撑体系以及近自然园林的科学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近自然园林的营造原则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