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主要研究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在颗粒型灌肠加工中的应用.通过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当肉灌肠中瘦肉含量大于等于38%时,使用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最佳;当肉灌肠中瘦肉含量低于30%时,使用大豆分离蛋白最佳:当肉灌肠中瘦肉含量在30%~38%之间时,使用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混合物最佳.  相似文献   

2.
大豆蛋白生产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该文综述大豆蛋白制品—大豆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组织蛋白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大豆蛋白在面制品、肉制品、乳制品、饮料制品等中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以商业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为原料,通过喷射蒸煮结合超滤技术,制备一种高纯度、高溶解性、低异黄酮、易消化的大豆分离蛋白。主要制备过程为:商业功能性大豆浓缩蛋白调pH值至9.0,进行胶体磨处理,120℃、90 s喷射蒸煮处理,再过80 ku超滤膜,所得蛋白分散液经酸沉、复溶、透析得大豆分离蛋白。所制备的蛋白纯度为84.63%(提高17.06%),氮溶指数为76.48%(提高67.71%),异黄酮含量由0.15 mg/g降至0.07 mg/g,且更容易被消化。相比于商业大豆浓缩蛋白,所制备的蛋白品质改善,制备工艺简单,可开发应用于特定人群专用蛋白配料。  相似文献   

4.
大豆分离蛋白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阐述了大豆分离蛋白在乳制品中应用的可行性,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在奶粉、酸奶、冰淇淋、液态奶和乳饮料等产品中应用的现状,提出大豆分离蛋白在奶粉中添加可以与糖混合加入,添加量为1%~5%,同时介绍了分离蛋白在其他乳制品中的应用方法,目前国内外有一些大豆分离蛋白的相关报道,但总体上分离蛋白产品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了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对蛋糕品质的影响。利用空白实验作对照,对不同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替代率的蛋糕进行品质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分数为20%、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鸡蛋的最适比例为20%、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和鸡蛋总量与面粉的比值为3.25时,制作的蛋糕具有较高感官特性。  相似文献   

6.
王淑娟 《肉类研究》2007,(10):53-54
<正>一、大豆蛋白的结构大豆蛋白的分类与组成大豆中大豆球蛋白占85.0%,大豆清蛋白占5.0%,蛋白胨占4.0%,非蛋白态氮占6.0%,因此,大  相似文献   

7.
大豆蛋白源配料特性对素肉饼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大豆拉丝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2种大豆蛋白源配料的功能特性对素肉饼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豆拉丝蛋白的蛋白含量越高,素肉饼的品质越高,主要表现在口感韧性强、弹性高,更接近肉的纤维状质构和口感;而在素肉饼配方一定的情况下,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值对素肉饼的品质影响呈现先提升再降低的趋势,凝胶值太高、太低都会降低素肉饼的质构和口感,但通过配方的调整优化,可以缓解凝胶值太高对素肉饼品质的影响,同时可以提高素肉饼的得率。配料选用70%蛋白含量的大豆拉丝蛋白和凝胶值在600~700 g范围内的大豆分离蛋白利于素肉饼形成且更接近肉的质构和口感。  相似文献   

8.
利用″碱溶酸沉″方法,得到富含大豆球蛋白的大豆分级蛋白产品Ⅰ和富含β-伴球蛋白的大豆分级蛋白产品Ⅱ。经与市售的大豆分离蛋白产品进行功能性质的比较,大豆分级蛋白的某些功能性质,如胶凝性、乳化性、发泡性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大豆拉丝蛋白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类似于肉类的口感,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采用大豆拉丝蛋白和谷朊粉为主要原料,添加淀粉、植物油、调味料等辅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大豆拉丝蛋白素火腿配方进行研究,确定了其配方。即大豆拉丝蛋白31%,谷朊粉12%,马铃薯淀粉10%,大豆色拉油5.0%,卡拉胶0.35%,肉蔻0.5%,食盐、味素、糖、香辛料4.15%,葱、姜3%,香油2%,素食肉味香精3%,水29%。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豆蛋白生产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蛋白加工是最近10多年来我国大豆加工利用的新方向。其加工工艺和传统大豆加工工艺的区别在于大豆经过浸出法提取油脂后,豆粕在低温条件下脱除溶剂,大豆蛋白质基本不变性。利用此低温脱溶豆粕(俗称白豆片)可以进一步生产出大豆蛋白粉、大豆组织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等大豆蛋白产品。  相似文献   

11.
时玉强 《中国油脂》2020,45(7):61-66
大豆蛋白富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动物蛋白不可比拟的功能特性。但是大豆作为高蛋白的植物性食品嘌呤含量较高,制约着大豆制品的应用。对嘌呤与痛风的关系,食品中嘌呤的检测方法,嘌呤与蛋白质的关系,传统大豆制品及大豆蛋白中的嘌呤含量及其控制等,特别是经过深加工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的低嘌呤工艺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大豆深加工制品如大豆分离蛋白和酸法大豆浓缩蛋白可为痛风病人提供低嘌呤、高蛋白食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大豆分离蛋白是大豆蛋白最为精制形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并在不同产品中表现出不同功能。该文综述近年来大豆分离蛋白物理、化学、酶法及基因工程改性对其功能性质影响,经不同方式改性可产生合适功能性质,从而拓宽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原料大豆粕分离蛋白提取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产地大豆粕为原料制取大豆分离蛋白(SPI),对比研究在工厂实际生产中相同工艺条件下大豆粕质量对SPI提取率影响;结果表明,高蛋白大豆粕提取SPI相对困难,有待提取新工艺开发。  相似文献   

14.
对大豆蛋白奶的配方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杀菌工艺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了大豆蛋白奶的最佳配方和最佳杀菌工艺。  相似文献   

15.
豆腐生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腐因其丰富营养和保健功能,深受人们喜爱。该文从生产条件、凝固剂和外加成分三个方面,综述国内外改善豆腐品质和提高其经济价值研究现状,旨在为提高豆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并对今后豆腐工业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豆奶粉是一种营养健康粉状植物蛋白饮料。该文综述目前豆奶粉生产工艺,分析其品质变化原因,并对其存在问题和今后重点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概述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质和机理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探讨蛋白质组成、温度、pH和离子强度、剪切力等因素对凝胶功能性质影响,并介绍在凝胶结构功能研究中采用方法,仪器及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豆低聚肽降胆固醇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豆低聚肽在降胆固醇方面的作用。方法:取5周龄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即Ⅰ(对照组)、Ⅱ(蛋白组)、Ⅲ(多肽组)、Ⅳ(低聚肽组1)、Ⅴ(低聚肽组2)、Ⅵ(低聚肽组3),在实验环境下,构建高胆固醇模型,在对各组继续饲喂高胆固醇饲料的同时,对第Ⅱ组口腔灌喂大豆蛋白,对第Ⅲ组口腔灌喂大豆多肽,对第Ⅳ、Ⅴ、Ⅵ组分别灌喂不同剂量的大豆低聚肽,第Ⅰ组口腔灌喂同体积的饮用水。饲喂6周,分别收集粪便、血清和肝脏,测定血清和肝脏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粪便重量及其中的类固醇含量。结果:第Ⅱ、Ⅲ、Ⅳ、Ⅴ、Ⅵ组血清和肝脏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鼠粪便的排泄量及粪便中类固醇的含量增加。大豆低聚肽组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大豆低聚肽组效果极显著。结论:大豆低聚肽具有比大豆蛋白和大豆多肽更强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9.
大豆制品生产废水综合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秋霜  应铁进 《食品科学》2007,28(9):594-599
豆制品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文章阐述了从大豆制品生产废水中提取功能性物质如大豆低聚糖、大豆乳清蛋白、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大豆多糖等的研究进展,为豆制品废水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大豆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莉莉  王恬 《中国油脂》2005,30(4):33-36
与具有相同氨基酸组成的大豆蛋白质相比,大豆蛋白酶解物中的大豆多肽具有许多独特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活性.目前,从大豆蛋白中已分离出多种纯化的大豆生物活性肽,如降血压肽、免疫调节肽、抗氧化肽等,对这些大豆活性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大豆活性肽的研究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