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介绍了国外大米品质检测的研究现状及国内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大米品质进行检测的研究动态,指出了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大米品质检测存在的问题,并提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大米品质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国内外大米品质检测研究现状,重点介绍国内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大米品质进行检测研究动态,指出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大米品质检测存在问题,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机器视觉技术在谷物识别与分级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为了能充分解国内外在谷物方面的研究状况,综述了机器视觉技术在大米、小麦、玉米以及其它谷物的识别和分级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是通过获得图像,对图像处理分析的无损检测技术。随着图像技术专业化发展和计算机成本的不断下降,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在农产品方面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为了充分了解这方面的技术,介绍国内外机器视觉技术在粮食等农产品表观品质、破损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展望机器视觉技术在粮食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垩白度是衡量优质大米品质的重要指标,随着农业检测自动化发展,利用机器视觉准确检测大米垩白度对大米生产加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算法在分割垩白区域时存在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以及准确度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显著性区域提取的垩白区域提取算法。利用大米垩白区域图像显著性的特点,对图像特征变化边缘进行提取,计算出边缘像素点个数以及边缘的总像素值,从而计算出边缘像素的平均值作为该区域的阈值。最后,利用计算得到的阈值对该区域进行分割,分割出整张图片的垩白区域,并计算出大米的垩白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识别准确率为96.76%,相较于传统的OTSU算法检测准确率平均提高了 26.87%,相较于改进的OTSU算法检测准确率平均提高了 7.26%。  相似文献   

6.
大米外观形状参数是大米品质和品种分类标准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GB/T 17891—2017中对大米的粒型、外观检测的方法还停留在人工检测阶段。虽然有大米外观品质判定仪设备,但其价格昂贵、操作繁琐。本研究利用手机拍照获取图形,通过ImageJ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提出了一种简单、准确、快速的大米外观品质相关特征量的测定方法。与人工检测和大米外观品质判定仪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优于人工检测,与仪器相当,最后通过该方法对比分析了东北大米和湖南大米的外观品质。该方法简单方便,开发手机App后可在粮食企业和检测机构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稻米品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米现已成为国人的第一大主食粮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大米的食用品质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在储藏、流通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状况亦备受关注。因此做好稻米在储藏、加工、市场流通等环节的品质检测及品质变化的预测工作已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无损检测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电子鼻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色谱分析技术、扫描电镜技术、质构分析技术等在稻米品质分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这些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其中,无损检测技术在稻米品质分析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开发性能稳定、精确度高、操作方便、小型化的稻米分析检测系统,建立标准化的测量方法及分析方法,将会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随着粮食物流过程品控追溯技术的研究,稻米物流环节的品质变化也将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8.
JMWT12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是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检测大米外观质量的专用检测仪器。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结构以及主要功能,通过对仪器检测性能进行精确性和稳定性验证,论证了仪器方法完全可以代替人工方法检测大米的外观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多样化的印刷品需求越来越多。印刷企业因此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更快、更准确地评定印刷质量。传统的利用人工检测印品质量的方法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检测任务。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利用机器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进行印品表面图像质量的自动检测已变得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大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正从数量消费型向质量消费型转变,日益注重粮食的质量和营养。国际上对不同类型、不同品种大米的理化特性作过较深入研究,但对大米深加工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大米特性与米制品加工的相关性还不很清楚,因而对食品加工的原料选择和工艺确定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主要概括了大米的理化特性及食用品质的影响,对指导大米食品的加工、食品品质的控制等都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稻米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稻米的品质成为民众关心的重点。为了保证稻米品质,有必要寻找或开发更为快速和无损的检测方法。稻米无损检测技术是建立稻米质量和稻米安全有效监控体系的关键技术。综述了我国近年来稻米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从近红外光谱技术、电子鼻技术及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在稻米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品质、食味品质5个方面的应用阐述了稻米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对稻米品质检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肉与肉制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肉制品的种类、品质和安全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给国内外学者们在肉制品加工技术研究方面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肉制品加工的现状及现有加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肉制品加工新技术进行了介绍, 旨在为促进肉制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生鲜果蔬物流及包装技术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鲜果蔬是人们膳食结构的基本组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生鲜果蔬在物流过程中存在保质期短、营养流失严重等难题,难以满足产业快速发展及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作者从生鲜果蔬动态物流保鲜的视角,从采后预冷技术、物流包装材料与技术、蓄冷与保温技术、物流过程品质监测技术等方面,全面综述了国内外生鲜果蔬物流及包装技术的研究现状和科技前沿,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旨为生鲜果蔬物流与包装技术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罐头食品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近二十年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出口食品行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促进了国内农副产品的转化与加工,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军需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工艺的成熟,罐头食品行业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罐头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原材料与包装材料、杀菌工艺、微生物的控制等生产安全因素将会影响罐头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本文对罐头食品发展现状、加工工序、行业状况进行了概述,对罐头食品加工生产时涉及的生产安全风险因素分析总结,将促进罐头食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消费者对葡萄酒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快速发展的国产酒与迚口酒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国产酒的质量安全对我国葡萄酒产业诚信体系和品牌形象的建立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我国现行法规标准对葡萄原料及葡萄酒加工中影响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迚行分析,包括:食品安全有关的基本质量要求、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污染物质、食品添加剂、致病性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等,幵根据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阐述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从标准和技术两方面为我国葡萄酒质量安全的改善提出了参考建议,以期为加强我国葡萄酒质量安全管理和体系健全,促迚葡萄酒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质量与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稻米消费观念已从“吃得好”转变为“吃得健康”,对稻米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提出更高要求。稻米食味品质是衡量稻米品质的重要指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稻米中各营养组分的含量、结构、相互作用及其呈现的理化性质是导致稻米食味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不同蒸煮方法下采用不同的米水比、蒸煮压力、蒸煮温度亦使稻米呈现出不同食味品质,显著影响着稻米可接受度。稻米食味品质虽与加工精度呈正比,但过度加工可导致稻米营养成分大量流失及人体糖分摄入过高,故平衡稻米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的适度加工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总结了稻米的营养组分、理化性质、蒸煮方法及加工精度等因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规律,概述了未来稻米食味品质的研究与发展方向,为稻米食味品质的改善和稻米品种的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禽蛋产业是世界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禽蛋产业也是我国农业的关键组成,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目前,禽蛋企业主要是依靠人工挑选及分级,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检测精度无法保证。因此,禽蛋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及分级研究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现有研究,针对禽蛋无损检测中广泛使用的声学检测、机器视觉检测、光学检测等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明不同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实际的禽蛋挑选及分级中的适用性。其中,声学检测主要应用于禽蛋表面的裂纹检测与分级;机器视觉技术主要应用于禽蛋的大小、颜色等外观参数检测;光学特性检测主要是用于禽蛋新鲜度等内部品质检测。本文有望为禽蛋产业智能化分级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会更加注意摄入低糖低热的食品,无糖食品逐渐得到尤其女士、肥胖人士等人群喜爱。无蔗糖蜜饯不采用传统蜜饯糖渍加工工艺,不添加蔗糖,是一种新兴健康高品质的蜜饯食品。由于不含蔗糖,满足了人们特别是特殊人群对无糖蜜饯产品的需求,逐渐得到国际市场上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环保、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外"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严格,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对于蜜饯等食品的农残要求达到近乎苛求的地步,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对于农药限量等食品安全限量的要求同样日趋严格,我国出口蜜饯产品因为农药残留、添加剂等食品安全不达标而被退货的例子屡见不鲜,已成为制约出口的重大质量隐患。本文通过对无蔗糖芒果蜜饯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限量比对,分析出主要贸易国家限量与我国标准的差异,指导我国出口生产企业及时作出应对措施,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无蔗糖芒果蜜饯,提高我国无蔗糖芒果蜜饯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  相似文献   

19.
植物基仿肉制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基本的感官和营养需求,缓解肉类消费增加带来的环保压力,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动物福利、性价比和素食的需求,受到市场的持续关注。植物基仿肉制品的感官属性是其重要的品质之一,其原料组成和加工工艺会对产品质地、外观、风味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从植物基仿肉产品的加工工艺、原料、配方等角度出发,对植物基仿肉制品原料蛋白、油脂和水分对纤维化蛋白和产品品质的作用进行阐述,并以市场上的典型产品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和金字火腿为例,分析了植物牛肉饼所用着色剂、粘结剂和风味物质的来源、分类和功能。最后对植物基仿肉制品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总结,以期为植物基仿肉制品的进一步研究与产品品质提升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也日趋迫切。本文主要对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奶源品质管理及乳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乳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以发挥其优点,实现从研究开发、原料获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监督管理到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的高效管理,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乳制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相结合,能够在源头上遏制问题产品的扩散,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