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分析不同地域滩羊肉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有效的溯源指标,构建用于原产地鉴别的判别模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技术测定宁夏盐池县、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陕西省定边县和甘肃省环县滩羊背最长肌样品中25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对采样地区样品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线性判别分析,建立判别模型并验证。结果显示,滩羊肉样品中测定的25种矿物质元素其中17种矿物质元素含量在不同地域间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1主要由Cr、Mn、Ni、Cu、Se和Rb 6种元素构成,判别贡献率最大,为26.403%;主成分2主要由K、P、Fe和Sn 4种元素构成,贡献率为22.285%。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Ca、P、Cr、Mn、Ni、Cu、Se、Rb、Mo和Sn 10项元素指标建立滩羊肉产地判别模型,所建立的模型对滩羊肉产地判别整体正确率均为100%,模型对不同产地滩羊肉的区分判别准确。因此,基于矿物元素指纹的判别可以有效鉴别不同产地滩羊肉。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元素分析的冬枣产地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利用产地间差异性元素进行产地判别的可行性,测定了不同产地冬枣样本中10种元素的含量,并对数据进行了差异性分析、聚类分析、Fisher判别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冬枣中Mg、B、Mn、Fe、Zn元素存在显著差异,是具有产地特征的指纹元素。R型系统聚类分析也证实B、Mn、Fe和Zn元素具有共同特征。基于产地特征元素和Q型聚类、Fisher判别和PLS-DA建立的冬枣产地鉴别模型正确率均高于基于全部元素的分析结果,其中利用特征元素建立的PLS-DA模型鉴别正确率最高,回代检验和交叉检验正确率均为94.0%,Q型聚类模型的判别能力最差,最高的判别正确率为84.06%。本研究证实了产地间差异性元素是有效的产地判别因子,具有监督模式的Fisher判别和PLS-DA算法准确率远高于无监督模式的系统聚类法,更适于产地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鉴别绞股蓝产地的来源,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8个产地绞股蓝中K,Ca,Na,Mg,Fe,Zn,Cu,Mn等矿质元素的含量,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的聚类结果比较理想,8个产地能够各自聚为一类。采用判别分析方法的总判别正确率为98.96%。矿质元素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为鉴别绞股蓝产地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矿质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在马铃薯产地鉴别上的可行性,分别对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四川和广东5个马铃薯主产区进行代表性样品采集,测定其矿质元素含量和稳定同位素比值,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表明:采用步进式方法筛选出钠、铝、磷、锰、钴、镍、铜、镉8种矿质指纹指标,8种元素的交叉验证的正确判别率为89.3%;δ~(13)C比值和δ~(15)N比值基本可以成功区分内蒙古样品与黑龙江、新疆、广东样品,采用δ~(13)C和δ~(15)N建立的产地判别模型的判别正确率为82.0%;在钠、铝、磷、锰、钴、镍、铜、镉、δ~(13)C和δ~(15)N的综合指标下,不同产地的初始判别正确率达94.7%,交叉验证正确率达93.2%,均高于矿质元素含量和同位素比值单独判别正确率,判别结果良好。结果证明利用矿物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对马铃薯进行有效的产地判别,判别正确率较高,是产地溯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不同地域来源大米理化指标含量差异,分析各理化指标对大米产地的判别效果,探讨理化指标指纹分析技术对大米产地鉴别的可行性。通过对来自查哈阳、建三江和五常3个产区89份大米样品的蛋白质、直链淀粉、脂肪和灰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大米的理化指标有显著差异。建三江大米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直链淀粉和脂肪含量最低;五常大米样品的脂肪含量最高,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最低;查哈阳大米样品的各指标含量均处于中间状态。进一步利用蛋白质、直链淀粉、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对大米产地进行判别分析,交叉检验正确判别率为95.5%,说明不同地域来源的大米有其独特的品质特征,理化指标指纹分析是鉴别大米产地的一种潜在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不同主产区小米矿物元素含量特征,结合化学统计学建立小米产地判别模型。该研究以甘肃省陇中地区、陇东地区和河西地区的主栽小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小米中18种矿物元素含量,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聚类分析(HCA)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小米样品18种矿物元素中有13种元素含量在3个主产区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主产区小米矿物元素含量具有独特的地域分布特征;18种矿物元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PCA分析共提取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82%;基于LDA和OPLS-DA的判别模型对小米产地判别正确率均为100%,基本可以实现甘肃省不同区域小米产地的精准判别,通过OPLS-DA模型确定了小米产地判别的特征元素(V、Fe、Cu、Cd、Se、Pb);基于特征元素的HCA分析可以成功地对小米产地进行判别。研究证明基于小米矿物元素含量构建的判别模型可以有效区分甘肃省不同产区的小米,为小米产地溯源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矿物元素指纹图谱技术的芸豆产地溯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对芸豆产地溯源的可行性,筛选出判别芸豆产地溯源的有效指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来自依安县和拜泉县2个地域54份芸豆样品中31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研究表明,芸豆中25种矿物元素含量在地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Ca、As、Mg和Pt 4项元素指标建立芸豆产地判别模型,所建立的模型对芸豆产地整体交叉检验判别率为94.4%。因此,矿物元素指纹图谱技术可用于判别芸豆产地来源。  相似文献   

8.
为开展不同产地陈皮中矿物元素含量和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影响,并建立产地溯源模型,采集我国4个地区(广东、福建、四川和重庆)共160份陈皮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陈皮中21种矿物元素的含量,用元素分析质谱法测定陈皮中4种稳定同位素比值,研究不同产地陈皮中矿物元素含量、稳定同位素比值差异并进行产地溯源。结果表明,除Zn外,其余20种矿物元素的含量、4种稳定同位素的比值在4个地区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陈皮样品中含量最高的是K,其次是Ca,最低的是Y。对160个陈皮样品的矿物元素含量和稳定同位素比值进行主成分分析法(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和交叉验证的结果表明,矿物元素、稳定同位素可以对不同产地来源的陈皮样品进行鉴别,线性判别(LDA)交叉验证准确率为93.8%,通过VIP值筛选得出产地鉴别的关键因子是Cu、K、Ga、Ni、Y、Ba、La、Nd、V、Cr、Rb、Fe、Mn、Co及δ18O。综上,利用矿物元素结合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有效地鉴别陈皮的地理来源,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判断陈皮的产地和真实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矿质元素指纹分析的陈皮产地溯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不同产地陈皮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基于矿质元素指纹分析技术的有效产地溯源指标,构建陈皮不同产地鉴别的判别模型。该研究采集了广东、福建、重庆3个不同产地的206份陈皮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32种矿质元素含量,结合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陈皮产地判别模型。结果表明,陈皮样品的32种矿质元素中有26种元素含量在广东与其他两个产地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中11种元素在3个不同产地间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主成分分析,从32种矿质元素可提取出4个主成分,代表了总指标70.0%的信息。基于主成分分析,陈皮样品可根据其来源进行初步聚类。其中前2个主成分的主要变量为Dy、Sm、Gd、Pr、Nd、Y、La、Fe、Be、V、Ce、Sc、Co、P、Mo、As、Pb、B这18种元素。通过线性判别分析确定了K、P、Ca、Co、Cu、Mn、Mo、V、Ni、B、Li、Pb、As、Sr、Ti、Th、Gd、Sc、Nd、Pr、Y这21种矿质元素为陈皮的有效溯源指标,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建立的判别模型确定了Sc、B、Y、Co、Nd、La、Pr、Be、Gd、Dy、Sm、Mo、Fe这13种元素的重要性。2种判别分析方法构建的判别模型的交叉验证和外部样品验证的整体正确判别率均达到100%,基本实现了陈皮的产地判别,研究证明矿质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可用于陈皮的产地溯源判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稀土元素指纹分析对紫菜产地溯源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南北两地区(江苏条斑紫菜,福建坛紫菜)的36个紫菜样品中16种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紫菜的产地判别模型。结果:聚类分析将紫菜分为五大类,主成分分析提取了两个主成分,占方差解释的97%,这两种分析方法均可以将不同省份的紫菜样品完全区分;Fisher线性判别(fisher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FLD)验证了产地判别模型的适用性,对6个采样点的样品判别准确率达到100%。结论:稀土元素可以作为紫菜产地溯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紫菜、螺旋藻中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采用微波消解,直接测定.其方法检出限低,准确度好.  相似文献   

12.
普洱茶根据不同来源分为古树茶和台地茶。古树茶被认为是一种有别于台地茶的茶,具有特殊的香气和品质。本研究为探讨基于稀土元素指纹对普洱茶不同来源判别的有效性,找寻表征判别特性的元素指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MS)测定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代表性普洱茶古树茶和台地茶中的15种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Y、Er、Tm、Yb、Lu和Sc)含量,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筛选出4个有效判别指标La、Ce、Eu和Sc,分别建立普洱茶古树茶和台地茶的判别模型,产地检验判别率为94.4%,交叉检验判别率83.3%;身份判别检验率为100%,交叉检验判别率91.65%。利用不同来源的普洱茶稀土含量差异,结合稀土元素指纹技术判别普洱古树茶和台地茶的分类方法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3.
Even though rare earth metals are indispensible in modern technology, very littl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ther than combined rare earth oxide extraction is available on their life cycles. We have drawn upon published and unpublished information from China,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lsewhere to estimate flows into use and in-use stocks for 15 of the metals: 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and Y. Here, we show that the combined flows into use comprised about 90 Gg in 2007; the highest for individual metals were ~28 Gg Ce and ~22 Gg La, the lowest were ~0.16 Gg Tm and ~0.15 Gg Lu. In-use stocks ranged from 144 Gg Ce to 0.2 Gg Tm; these stocks, if efficiently recycled, could provide a valuable supplement to geological stocks.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了烟叶中钇(Y)、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和镥(Lu)共15种稀土元素。利用硝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溶液微波消解(MD)进行样品前处理。通过在线加入铑(Rh)和铼(Re)内标的方法来校正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方法的回收率为91.00%~103.00%,检出限为0.001~0.004 mg/kg,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1.20%~4.78%。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烟叶中15种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粮食中稀土元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了解本地区粮食中稀土残留情况。方法 2014年河北10个重要地区开展的食品安全监测项目中,采用ICP-MS法对Sc、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 16种稀土元素进行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296份样品中,全部样品均检测出Y元素,其余元素均在样品中部分检出,检出样品均未超出国家规定的稀土元素的最大残留限量(MRLs)。结论 ICP-MS法可以有效地检出Sc、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共16种稀土元素,通过检测结果可看到有必要持续监测和控制粮食中稀土元素的残留情况,从而保障人们的安全健康。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植物源性食品中稀土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分析方法。实验过程中优化了微波消解条件和ICP-MS工作参数。在微波条件下,采用HNO3+H2O2+HF混酸体系消解样品,以Rh(铑)、Re(铼)作为内标测定样品中的15种稀土元素La(镧)、Ce(铈)、Pr(镨)、Nd(钕)、Sm(钐)、Eu(铕)、Gd(钆)、Tb(铽)、Dy(镝)、Ho(钬)、Er(铒)、Tm(铥)、Yb(镱)、Lu(镥)、Y(钇)。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可靠性,对照分析了2种国家标准物质芹菜(GSB-26)、大葱(GSB-27),其实验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15种稀土元素的检出限为7.0~18.6μg/L,各元素测定的RSD(n=11)为0.7%~3.9%。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火棘叶和火棘果两种组织中稀土元素含量。方法: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火棘果和火棘叶中Sc、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等16种稀土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该方法简单、快速、可靠,线性关系好,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991,检出限低于0.5 μg·kg-1;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3.2%之间;准确度实验黄芪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均在推荐值范围以内。结论:火棘叶和火棘果中均含有较高的稀土元素,火棘叶中含量(592 μg·kg-1)远远高于火棘果中含量(104 μg·kg-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的河北鸭梨产地溯源模型.方法 对鸭梨中40种矿质元素(Ag、As、Al、Au、Ba、Cr、Cd、Ce、Co、Cs、Dy、Er、Eu、Gd、Ge、Ho、Lu、Li、La、Mo、...  相似文献   

19.
孙梦寅  吴颖  姜洁  路勇  张卫民  何涛  王振 《食品工业科技》2011,(11):424-425,430
目的:建立谷类食物中18种微量元素(89Y、139La、140Ce、141Pr、142Nd、152Sm、153Eu、158Gd、159Tb、163Dy、165Ho、166Er、169Tm、174Yb、175Lu、75As、208Pb、111C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优化消解方法,使基质消解更完全,用ICP-MS进行分析,用混合内标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结果:该法所有元素的检出限均小于30ng/kg,回收率介于92.35%~109.31%。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和多种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大米中无机多元素分析数据建立判别模型,实现对4个我国进口大米主要产地的鉴别。方法采用ICP-MS和ICP-OES分析技术,测定了泰国、巴基斯坦、柬埔寨、缅甸4个产地的76份大米样本中磷、钾、镁、钙、锌、钠、锰、铁、铷、铜、硼、铝、钼、镍、钡、锶、砷、钛、硒、铬、钴、铯、铅、镉、锂、钒、银、锑、铍、铊、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等46种无机元素含量。通过对检测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判别分析,建立了产地判别模型。结果4个产地大米的部分元素存在显著性差异,产地判别模型的原始校验准确率100%,交叉验证准确率96.1%。结论所建方法和判别模型对泰国、巴基斯坦、柬埔寨、缅甸所产大米具有很好产地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