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卡拉胶/魔芋胶复合膜保鲜纳米SiO2修饰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绿色合成方法以卡拉胶/魔芋胶为基膜,添加纳米SiO_2和甘油对其进行修饰,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卡拉胶/魔芋胶/纳米SiO_2复合涂膜的制备工艺条件,且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分析(FTIR)、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XRD)和紫外光谱分析(UV)对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纳米SiO_2添加量、卡拉胶与魔芋胶质量比、甘油添加量分别为0.03%,1∶3,0.7%时,复合膜具有最佳综合性能,其透光率为84.26%,透氧性为0.15 g/(m2·d),透CO2性为0.207 g/(m2·d),水溶性值为51.78%,溶胀度为76.90%,透水率为62.31%。比未修饰的卡拉胶/魔芋胶复合膜的性能更优。纳米SiO_2的添加使复合膜中的氢键加强。将制备的纳米复合膜用于双孢蘑菇的保鲜,保鲜质量和保鲜时间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选取表面改性的纳米TiO2制备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膜,以复合膜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透光性、透氧性、透二氧化碳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制膜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复合膜的最佳成膜工艺条件为SPI添加量4.5?g/100?mL、改性TiO2添加量2.0?g/100?mL、甘油添加量1.5?g/100?mL,其接触角为115.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纳米TiO2-SPI复合膜与纳米TiO2-SPI复合膜、普通SPI膜在4 000~600 cm-1波数范围内呈现出相似的红外光谱,且由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结果可以看出,与纳米TiO2-SPI复合膜及普通SPI膜相比,改性纳米TiO2-SPI复合膜表面更为致密平整,表面性能表现更佳,改性纳米TiO2-SPI复合膜的结构性质要优于纳米TiO2-SPI复合膜及普通SPI膜。当改性TiO2添加量为2?g/100?mL、365?nm波长紫外灯照射6?h时,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李斯特菌的抑菌性能最强,抑菌率达到91.14%和92.81%。改性纳米TiO2-SPI复合膜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抑菌性能,在食品包装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改性马铃薯淀粉可降解性包装膜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声波处理糊化的马铃薯淀粉为成膜原料,添加不同浓度的甘油作为增塑剂,海藻酸钠作为增强剂,通过测定膜的抗拉强度、水蒸汽透过性、CO2透过性,优选超声处理条件45min条件下,马铃薯淀粉浓度为9.0g/100mL,甘油含量为5.0g/100mL,海藻酸钠含量为0.6g/100mL。所制成的马铃薯淀粉膜抗拉强度、水蒸汽透过率、CO2透过率等指标可满足部分替代聚乙烯包装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马铃薯淀粉为基材,壳聚糖和纳米TiO_2为增强相,共混制备马铃薯淀粉单膜(P)、马铃薯淀粉/壳聚糖复合膜(P+Ch)、马铃薯淀粉/纳米TiO_2复合膜(P+TiO_2)、马铃薯淀粉/壳聚糖/纳米TiO_2复合膜(P+Ch+TiO_2),对圣女果和青椒进行涂膜保鲜实验,通过测定贮藏期间圣女果和青椒的失重率、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评估复合涂膜对圣女果和青椒的保鲜效果,同时对四组复合膜的吸湿性、力学强度和保鲜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TiO_2与马铃薯淀粉共混制膜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P+Ch+TiO_2的拉伸强度相比P、P+Ch、P+TiO_2分别提高了91.13%、77.78%、84.82%;吸湿性依次降低了60.91%、6.76%、49.45%。室温15℃存储30 d后,圣女果和青椒处理组的失重率均低于对照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组,处理组中P+Ch+TiO_2复合涂膜表现最佳保鲜效果。综上,壳聚糖和纳米TiO_2的添加改善了淀粉复合膜的性能,复合膜液对圣女果和青椒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纳米SiO2对聚乙烯醇(PVA)基复合涂膜包装材料进行改性,通过测定PVA基纳米复合涂膜材料的成膜透湿率、吸水率、透光率、透气性以及抑菌效果,研究纳米SiO2对其成膜包装效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2改性PVA基复合膜的透湿率(18.78g/(m2.d))比未改性PVA基复合膜(27.39g/(m2.d))降低31.43%,吸水率(1.40%)降低了35.34%,透O2率(0.055g/(m2.d)和透CO2率(0.174g/(m2.d))分别降低了17.91%和18.31%,且复合膜的抑菌性能也得到提高。纳米SiO2改性可显著提高PVA基纳复合涂膜材料的阻隔性,尤其是阻湿阻水性等成膜包装效能特性,改善其食品保鲜包装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豌豆淀粉/ε-聚赖氨酸为主要基材,以甘油、海藻酸钠等为增塑剂制备复合膜包装材料。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等方法,在设定的工艺条件下流延成膜,进行复合膜的配方研究和最佳条件下膜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100 mL水中加入10.5 g豌豆淀粉、1.5 g聚赖氨酸(调pH9)、1.80%甘油、0.50%海藻酸钠;产品性能检测表明,抗拉强度约为18.35 MPa,断裂延伸率约为34.79%,水蒸气透过率为12.10 g/(m2·h),透油率为0.682 g·m/(m2·h),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性。本研究表明豌豆淀粉/ε-聚赖氨酸复合膜具有功能性包装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明胶为基材,添加适量的蜂胶和纳米SiO2制备分散均匀的蜂胶/纳米SiO2复合膜。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明胶、蜂胶和纳米SiO2添加量对复合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透光率、水蒸气透过性、氧气透过性和二氧化碳透过性的影响,对实验结果进行多指标主成分分析。获得膜综合性能优良的组合因素与水平为:明胶添加量2g/100mL,蜂胶添加量1.5g/100mL,纳米SiO2添加量0.03g/100mL。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纳米淀粉为基质,甘油为增塑剂、纤维素纳米晶(CNC)为增强剂采用流延成膜法制备玉米纳米淀粉/CNC复合膜,成膜基质和干燥温度对纳米淀粉成膜影响较大,聚氯乙烯基质板对纳米淀粉成膜较好,干燥温度25℃,成膜平整光滑;单因素探讨了玉米纳米淀粉、甘油和CNC含量对纳米淀粉/CNC复合膜强度性能的影响,在该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正交优化研究表明,对玉米纳米淀粉/CNC复合膜的抗张强度影响为:CNC甘油玉米纳米淀粉,正交试验优化结果为CNC 2%,甘油8%,玉米纳米淀粉10%,制备的玉米纳米淀粉/CNC复合膜抗张强度达20.18 MPa;FTIR分析表明玉米纳米淀粉、甘油、CNC混合均匀,形成了均一稳定的纳米淀粉/CNC复合膜。该玉米纳米淀粉/CNC复合膜在食品药品可食性包装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刘瑶  章建浩  龙门  李璨  刘桂超  梅玉 《食品科学》2014,35(14):17-23
为提高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基涂膜保鲜材料的阻湿性能,以水蒸气透过系数(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研究硼砂协同纳米SiO2、TiO2交联改性PVA基膜材料对WVP的影响。结果表明:硼砂协同纳米SiO2、纳米TiO2交联改性PVA能显著降低PVA基膜材料的WVP(P<0.05),硼砂与纳米SiO2及TiO2添加量对WVP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以膜材料WVP最低为响应值,优化成膜工艺条件为纳米SiO2添加量0.033 g/100 mL、纳米TiO2添加量0.042 g/100 mL、硼砂添加量0.032 g/100 mL,此条件下WVP为(9.729±0.074)mg/(m·d·kPa),比PVA单膜降低了44.68%。优化的PVA基复合膜抑菌性提高,可以使大肠杆菌菌落总数降低1 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优化壳聚糖纳米SiO2复合膜透CO2性,并将其应用于草莓保鲜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膜最佳配方为:壳聚糖含量2 g,纳米TiO2含量0.07 g,冰乙酸含量1.4 mL,且透CO2量达到最低为0.0909 g/d;优化膜处理的草莓常温下贮藏6 d后,腐烂指数比空白组降低了5.1%;低温4℃下贮藏11 d后,腐烂指数比空白组降低了23.9%。这证明,优化膜处理可有效延长草莓室温、低温下的贮藏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11.
双孢蘑菇工业化生产液体菌种繁育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双孢蘑菇工业化生产需要,以控制菌丝球直径和密度、并提高菌丝体生物量为目的,实验以双孢蘑菇As2796为出发菌株,采用单因素、正交设计方法,优化其液体菌种繁育条件。结果表明,筛选的双孢蘑菇一级液体种子的优化培养基为:马铃薯80 g、红糖12 g、葡萄糖9.0 g、蛋白胨2 g、酵母膏1 g、KH2PO42g、MgSO4.7H2O 1g、VB10.01 g、水1 000 mL;优化的二级种子液体繁育条件为:转速150 r/min、培养温度25℃、初始pH6.0、接种量12%、装液量100 mL。在此条件下菌丝球直径可有效控制在1.5~2.0 mm之间,菌丝体生物量干重可达25.0 mg/mL。  相似文献   

12.
可食用性包装材料被认为是可以直接被食用的特殊包装材料,可食用性淀粉包装薄膜是其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而其中的甘薯淀粉薄膜更是具有代表性。本文主要探索和研究不同浓度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加入对甘薯淀粉薄膜的拉伸强度、吸湿度、透气性、透湿性和色差等指标的影响,希望能为进一步加快可食用性淀粉膜的深层技术开发、相关产品能够早日面市和大规模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研究的结果表明:当魔芋葡甘露聚糖浓度(g/100g淀粉)为3%7%时,薄膜的断裂伸长率有上升,将对薄膜的脆性有一定的改善;当淀粉浓度在4%时,薄膜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有较好表现。另外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添加使透湿性和透气性都有显著的降低,但对薄膜色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运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乙醇再沉淀的方法提取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在单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水料比及提取次数)实验基础上,运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对多糖的提取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为:温度80℃、时间4 h、水料比50 mL/g、提取3次,该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3.5105%。苯酚-硫酸法测量粗多糖产品的多糖含量为71.84%。在10 mg/mL、25℃条件下,乌氏黏度计法测量粗多糖产品的相对黏度(相对于去离子水)为1.109 6。KBr压片法扫描了粗多糖的红外光谱,多糖的特征吸收峰(3 700~3 100 cm-1和3 000~2 800 cm-1)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双孢菇菇柄的综合利用率,以双孢菇废弃菇柄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超声功率、超声提取时间、液固比、超声提取次数、醇沉体积对双孢菇菇柄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提取次数为2次、乙醇用量为4倍体积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700 W、超声提取时间50 min、液固比为20:1(mL·g-1),此时双孢菇菇柄多糖得率可达5.35 g·100 g-1。与抗坏血酸相比,双孢菇菇柄多糖具有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对·OH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5.
以甘薯淀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碱法制备颗粒状冷水可溶性甘薯淀粉,系统研究了淀粉乳浓度、乙醇浓度、碱用量、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时间对冷水可溶淀粉溶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制备条件,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淀粉乳质量浓度4.0 g/100 m L,乙醇体积分数81%,超声波功率为300 W,超声时间22 min。经验证,在最佳条件下,所制得的甘薯淀粉溶解度达到96.38%,回归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1%。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在制备冷水可溶性甘薯淀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李云云  赵春霞  程曦  李婧  张敏 《食品科学》2016,37(2):261-265
对双孢蘑菇进行80%高氧处理,研究高氧气调包装对双孢蘑菇微生物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高氧气调包装能明显抑制双孢蘑菇中霉菌及酵母菌的生长,对假单胞菌属总数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在贮藏前期,高氧气调包装可以抑制嗜常温菌总数的增加,但在贮藏后期反而促进其生长。高氧气调包装也能明显抑制双孢蘑菇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P<0.05),维持较高的总糖含量(P<0.05)、较好的感官品质,但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双孢菇挂面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玮  樊红秀  刘振春 《食品科学》2011,32(6):314-317
为了提高挂面的营养价值,制备双孢菇挂面。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双孢菇挂面的制备工艺,得出最佳配方为(以面粉质量为基准)双孢菇的添加量5%、海藻酸钠添加量0.3%、食盐添加量3%、水40~45mL/100g,其最终产品具有良好的外观,独特的风味及一定的营养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添加不同的辅助剂配制成涂膜保鲜剂,在常温下对黄瓜进行涂膜保鲜,定期检测黄瓜生理生化指标,从而获得马铃薯淀粉对黄瓜涂膜保鲜剂的最佳有效配方,马铃薯的单因素试验结果:对黄瓜保鲜效果最佳的涂膜剂保鲜配比为每100mL水中含氯化钙5g、甘油1mL、马铃薯淀粉量4g、海藻酸钠2g,此时获得的黄瓜失水率最低、硬度保持最好和VC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5 种包装材料处理对双孢蘑菇品质影响,建立综合评价函数,筛选最佳包装材料。结果表明,9 个检测指标可简化成2 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6.224%,能够较好地反映原始数据的信息;不同包装膜处理双孢蘑菇的品质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为:低压高密度聚乙烯>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对照。由此可见,包装袋有利于双孢蘑菇贮藏保鲜,且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包装材料的保鲜效果最佳,为双孢蘑菇的贮藏保鲜提供了科学和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