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制备了冬凌草甲素/壳聚糖(OR-CS)复合膜,考察了其对冰鲜鸡胸肉的保鲜效果。将复合膜覆盖于鸡胸肉表面,复合膜外再包被一层保鲜膜,4℃贮藏,检测贮藏过程中鸡胸肉的pH、色度、保水性、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菌落总数、感官质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通过OR-CS复合膜处理的冰鲜鸡胸肉能显著延缓贮藏期间的pH值、菌落总数、TVB-N含量和汁液损失率的上升。OR-CS复合膜包装组使冰鲜鸡胸肉的货架期由4 d(对照组)延长至9 d;此外,通过色差测定和感官评定,OR-CS包装组可以更好地保持冰鲜鸡胸肉的品质和色泽,在贮藏期间能有效延缓肉表面亮度的减弱,显著改善了肉的颜色、气味、黏度和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内源化学反应及细菌活动对冰温贮藏罗非鱼片腐败变质的贡献。方法 研究经抑菌处理及未经抑菌处理的罗非鱼片在冰温贮藏期间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volatilebasicnitrogen,TVB-N)值、pH、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TBA)值及感官鲜度的变化,采用电子鼻监测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并对未经抑菌处理罗非鱼片各指标与菌落总数间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 贮藏期间经抑菌处理的样品的菌落总数始终小于5.05 log CFU/g, TVB-N值小于3.00 mg/100 g, pH及电子鼻测定的各种挥发性成分基本未变,未发生感官腐败,虽然TBA值有所增加(P<0.05),但始终低于0.05 mg MDA/100 g。而未经抑菌处理的罗非鱼片,菌落总数在21 d时达到9.19 log CFU/g, TVB-N值增至40.69 mg/100 g, pH由6.65增至7.63,电子鼻测定的氮氧化合物、硫化物及有机硫化物骤增, TBA值增至0.072 mg MDA/100 g,显著高于抑菌处理的样品,感官腐败明显。结论 冰温贮藏条件下内源...  相似文献   

3.
试验对比研究了-0.5±0.5℃贮藏、使用复合保鲜剂-0.5±0.5℃贮藏、使用复合保鲜剂-2.0±0.5℃贮藏,三种不同冰温贮藏条件下,鸡胸肉TVB-N值、TBA值、TVC对数值的变化。试验表明:在-0.5±0.5℃冰温贮藏时使用复合保鲜剂处理鸡胸肉,比不使用保鲜剂处理鸡胸肉保鲜期延长了约4d;使用复合保鲜剂处理后鸡胸肉在-2.0±0.5℃环境中,冰温贮藏比-0.5±0.5℃冰温贮藏时保鲜期延长了约15d。使用复合保鲜剂以及较低的冰温贮藏温度,均能提高鸡肉在冰温贮藏条件下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4.
以4℃冷鲜贮藏条件为对照,设置-0.7℃和-2.4℃两个冰温贮藏条件,贮藏期内定期对鸡胸肉的剪切力、硬度、p H值、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鸡胸肉品质的变化;以贮藏时间为因子、菌落总数对数值为指标,建立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0.7℃和-2.4℃条件下贮藏鸡胸肉,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鸡胸肉的剪切力、p H值、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值缓慢上升,硬度迅速下降,大肠菌群变化缓慢,货架期分别为13 d和19 d;在4℃条件下贮藏鸡胸肉,其货架期为6 d.由此可见,冰温贮藏可有效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5.
利用静电场结合冰温技术对凡纳滨对虾进行保鲜,通过不同静电场处理,测定凡纳滨对虾贮藏期间多酚氧化酶(PPO)相对酶活、白度值、感官评分、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pH值、汁液流失率、K值和流变学特性的变化,研究不同静电场(1.5,2.5,3.5kV)结合冰温[(-1±1)℃]技术对凡纳滨对虾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冰温条件下,静电场处理的凡纳滨对虾的PPO酶活有所抑制,感官色泽等指标明显优于单纯冰温样品。贮藏后期,虾肉中菌落总数因电场的作用得到抑制,TVB-N值与K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减缓,虾肉的汁液流失率在贮藏后期也保持在较低水平。通过流变学特性的测试,发现静电场对延缓虾肉软化也有一定的效果。总体上,2.5kV静电场保鲜效果较优,可延长凡纳滨对虾保质期至8d。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酸性电解水(acidicelectrolyticwater,AEW)前处理对鲟鱼肉冰温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有效氯浓度(available chlorine concentration, ACC)不同的AEW处理鲟鱼块后进行冰温(–1℃)贮藏,测定贮藏期间鱼肉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含量、K值、pH值及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 TBARS)的变化。结果经AAC分别为67、49、36 mg/L的AEW处理后,鲟鱼块减菌率分别高达99.7%、98.9%和96.5%,且贮藏期间菌落总数始终保持ACC67组ACC49组ACC36组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AEW处理能有效延缓鲟鱼肉pH值、TBARS值、TVB-N值、K值的上升, ACC含量越高,延缓作用越强。结论 AEW前处理能够有效提升冰温贮藏鲟鱼肉的鲜度、延长其贮藏期,ACC67、ACC49、ACC36组分别可将鲟鱼肉冰温贮藏期延长8~11 d、6~8 d、2~4 d。  相似文献   

7.
将新鲜鸡胸肉分别置于4℃和-1℃环境中贮藏,定期取样测定其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nitrogen,TVB-N)、失水率、感官性状等指标,比较冰温和冷藏对鸡胸肉保鲜期的影响,为鸡肉的保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冰温保鲜能很好控制鸡胸肉的细菌总数和TVB-N,延缓pH升高。冰温贮藏至18 d时,细菌总数为4.6×10~5 cfu/g,在国家标准(≤10~6 cfu/g)的范围内,TVB-N值为18.95 mg/100 g,符合国家二级鲜肉的标准(≤20 mg/100 g),pH为6.30,符合国家二级鲜肉的标准(6.3~6.6)。-1℃冰温较4℃冷藏能更好地延缓鸡胸肉的腐败变质,可延长保鲜期13 d。  相似文献   

8.
贮藏温度对半滑舌鳎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谢晶 《食品与机械》2018,34(3):116-122
分别采用10,4,0,-3℃对半滑舌鳎进行贮藏,研究其菌落总数、滴水损失、蒸煮损失、电导率、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K值、生物胺、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综合感官评价可得出:保水性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而下降,电导率、TVB-N值、K值、总氨基酸含量、菌落总数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且降低贮藏温度可明显延缓各指标变化速率。半滑舌鳎在贮藏期间积累的生物胺主要为尸胺、腐胺和酪胺,仅有少量精胺检出,且降低温度可明显抑制生物胺的生成。10,4,0℃货架期分别为8,13,15d;相比较于10,4,0℃,采用-3℃微冻贮藏可分别延长货架期19,14,12d,可见降低温度可明显延长半滑舌鳎货架期。  相似文献   

9.
贾磊  熊善柏  赵思明 《食品科学》2012,33(22):328-331
以臭氧水减菌化处理的鳙鱼头为原料,研究采用真空(Ⅰ)、30%N2+70%CO2(Ⅱ)、45%N2+55%CO2(Ⅲ)、60%N2+40%CO2(Ⅳ)4种不同包装方式的鳙鱼头在冰温贮藏期间鲜度的变化,对其细菌总数、TBA值、TVB-N含量、K值、感官进行测定,以探讨包装方式对冰温贮藏鳙鱼头鲜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装方式对冰温贮藏期间鳙鱼头的鲜度变化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充气包装冰温贮藏的效果比真空包装冰温贮藏效果好。在3种充气包装中,比较适宜的充气比例为30%N2+70%CO2混合气体包装,鳙鱼头保鲜期较长。采用30%N2+70%CO2混合气体包装鳙鱼头在冰温(-1±0.5)℃条件下贮藏15d时,鳙鱼头的TVB-N值含量为11.37mg/100g,细菌总数1.83×105CFU/g,保鲜期比真空包装鳙鱼头延长了3d。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延长鸡胸肉的保质期,采用甘露聚糖复合保鲜液对鸡胸肉进行涂膜保鲜。以贮存过程中p H、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作为参考指标,挥发性盐基氮值作为评价指标与不同的保鲜剂之间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保质期进行了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甘露聚糖涂膜组的挥发性盐基氮值符合指数增长模型且保鲜效果显著(p0.05),对数学模型的验证发现甘露聚糖涂膜处理可以延长鸡胸肉二级鲜度至18 d,与模型预测值接近,说明此模型预测鸡胸肉保质期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以鸡胸肉为原料,研究4℃冷鲜和-0.7℃冰温贮藏期间鸡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强度、保水性和水分分布状态变化。采用动态流变仪测定其凝胶强度,用离心法测定凝胶的保水性,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凝胶的水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冷鲜和冰温组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强度和保水性均呈下降趋势,冰温组蛋白凝胶强度和保水性显著高于冷鲜组(P0.05);低场核磁共振分析表明持水性的下降与不易流动水比例降低和自由水比例提高有关;冰温组蛋白凝胶不易流动水下降和自由水的上升幅度显著低于冷鲜组(P0.05)。冰温贮藏可以更好地保持肌原纤维蛋白的热诱导凝胶性能,从而保证鸡肉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低频电场延长冰温保鲜对虾货架期的可行性。在冰温基础上施加低频电场(LFEF+冰温)保鲜对虾,监测贮藏期间对虾的菌落总数和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变化,分析微观结构变化,通过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探究虾肉和虾头的水分迁移和变化规律,并与常规冰温保鲜作对照。结果表明:贮藏第9 d,LFEF+冰温组的菌落总数和TVB-N含量开始表现出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趋势(P<0.05);第12 d后,LFEF+冰温组的菌落总数比对照组低一个数量级;其TVB-N含量在第11 d比对照组显著低36%(P<0.05),货架期可达13 d以上。相比对照组的松散结构,LFEF+冰温组的虾肉微观结构变化程度明显较小。LF-NMR结果表明,低频电场从第7 d开始明显抑制冰温保鲜对虾虾头部位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的迁移,MRI成像可见水分扩散较慢。虾肉的腐败速率则低于虾头,LFEF+冰温组虾肉15 d内未出现明显的水分迁移。低频电场有利于延缓冰温保鲜期间对虾的腐败,延长货架期3~5 d。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冷藏成熟过程中鸡肉新鲜度和嫩度与肽含量的关系,以刚屠宰的鸡胸肉为研究对象,探究宰后鸡肉常规冷却与快速冷却过程中的肽含量与其感官评分、新鲜度和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鸡肉中肽含量随冷藏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上升,在冷藏0.5 d时达到最低值,冷藏3 d后逐渐上升,且常规冷却组鸡肉肽含量极显著高于快速冷却组(P<0.01);鸡肉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与肽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冷藏0.5 d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鸡肉中肽含量与pH值、菌落总数及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同步上升,而剪切力及感官评分逐渐降低。快速冷却能够延长成熟的时间,有利于鸡肉贮藏保鲜。冷藏期间,2 组鸡肉中的肽含量与菌落总数、pH值和TVB-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肽含量可用于评价鸡肉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14.
淀粉的老化机理及抗老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谷物淀粉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淀粉的老化机理及老化模型.根据淀粉的特性,选用酶制剂、乳化剂和胶体等作为抗老化剂用于谷物食品保鲜,能有效延长食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磷酸盐混合物对鸡胸肉盐溶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艾维茵肉鸡鸡胸肉为试材,采用混料回归试验设计,在特定的条件下加入不同配比的磷酸盐TSPP、STPP、HMP,提取盐溶蛋白,制备热诱导凝胶。通过蛋白含量及其组分、凝胶保水性、流变性的测定,筛选最适磷酸盐混合物。结果表明,不同磷酸盐混合物改善凝胶特性的程度不同。在0.01mol/LMgCl2、0.6mol/LNaCl和pH7.0条件下,改善鸡胸肉盐溶蛋白凝胶特性的最佳磷酸盐配比为TSPP:STPP:HMP=1/3:5/12:1/4。当这种磷酸盐混合物的添加量为3g/kg时,可使鸡胸肉盐溶蛋白凝胶保水性和流变特性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冻藏条件对鸡胸肉品质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新鲜鸡胸肉为原料,于-16、-26和-36 ℃分别冻藏1、2、3、4、5、6个月,分析比较不同冻藏温度和时间对鸡胸肉的系水力、色泽、蛋白质变性程度、嫩度、脂肪酸败及新鲜度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温度的升高及冻藏时间的延长,pH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鸡胸肉的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剪切力以及b*值也逐渐增加,L*值、总蛋白及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显著降低(p<0.05),但对肌浆蛋白的溶解度无显著影响(p<0.05);a*值则在冻藏前1个月显著增加(p<0.05),但随后逐渐降低,且随着冻藏温度升高而减小(p<0.05)。衡量系水力指标的解冻损失和蒸煮损失结果,衡量色差的L*、a*和b*值以及衡量蛋白变性指标的三大蛋白溶解度和TBARS值与TVB-N值均表明,鸡胸肉在冻藏温度为-36~-26 ℃及冻藏时间为5个月内能有效维持较好的鸡胸肉食用品质。此外,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冻藏条件下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剪切力、TVB-N值、TBARS值、a*值、b*值、蛋白溶解度与新鲜鸡胸肉呈现显著的差异(p<0.05),而pH、L*值与新鲜鸡胸肉差异不明显(p>0.05)。本文为快速发展的冷冻禽肉的加工及贮藏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感官评分、pH值、TVB-N值以及汁液流失率为指标,研究白豆蔻挥发油涂膜保鲜对冷却鸭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豆蔻挥发油涂膜保鲜过程中,不同质量浓度的白豆蔻挥发油对鸭肉均有一定的保鲜作用,其中以0.40g/L的白豆蔻挥发油保鲜效果最好,该保鲜剂能有效地延缓感官评分值下降速度,抑制pH值、TVB-N值和汁液流失率的上升速度,从而延长冷却鸭肉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低温贮藏过程中水牛肉品质变化规律,选取新鲜水牛肉为原料,采用4、-18、-60℃三个温度梯度贮藏肉样,测定不同贮藏期水牛肉的色泽、滴水损失、pH、双烯值、蒸煮损失、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水牛肉的蒸煮损失、b*值、双烯值、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显著增加(P<0.05),但水牛肉的a*值、L*值显著降低(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水牛肉的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双烯值、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显著增大(P<0.05);这表明水牛肉品质劣变程度进一步加剧。三个贮藏温度条件下,4℃冷藏的水牛肉双烯值、TVB-N值、菌落总数比-18、-60℃冻藏的水牛肉增长速度快,其中贮藏第10 d的TVB-N值和菌落总数分别为20.08 mg/100 g和6.7lg (CFU/g),显著高于-18、-60℃冻藏水牛肉(P<0.05),且-18、-60℃冻藏水牛肉均在卫生标准(GB 2707-2016)范围内。综上,贮藏时间的延长与温度的升高均会导致水牛肉品质下降。4℃冷藏适合水牛肉的短期保藏,货架期为8 d;但-18、-60℃冻藏适合水牛肉的长期保藏,其中60℃冻藏更有利于水牛肉品质的稳定和卫生安全,同时有效延长水牛肉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9.
针对减脂减盐引起的肉凝胶品质劣变问题,基于镁离子的生理功能和κ-卡拉胶(κ-carrageenan,KCG)食用及补偿作用,以肉中具有凝胶形成能力的肌球蛋白(myosin,M)为研究对象,考察MgCl_2添加量(0~12 mmol/L)对KCG-M(质量比15∶85)混合凝胶保水性(water-holding capacity,WHC)和硬度的影响,并从KCG-M混合溶胶流变特性、热学特性及凝胶微观结构角度,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添加6~10 mmol/L的MgCl_2可减弱KCG-M、M-M等分子间相互作用,降低混合体系的热稳定性(热相变温度Tpeak1值减小)和热诱导凝胶能力,并通过形成细密的三维网状凝胶结构而截留水分子,由此显著提高了低钠盐KCG-M混合凝胶的WHC,并降低了凝胶的硬度(P0.05)。这一结果将为开发适于老年人等特定人群消费的低钠盐、多汁性肉制品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