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粗煤泥液固流态化分选技术的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选理论和设备上介绍了TBS、克劳斯和RC分选设备及其在细粒煤分选中的应用,分析表明,液固流化床分选技术是适合细粒煤分选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2.
细粒煤液固流化床分选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细粒煤分选在洁净煤技术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液固流化床分选机的应用和理论研究的现状,指出液固流化床分选细粒煤是经济适用的分选方法。建议加强液固流化床分选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对液固流化床分选动力学特性以及结构参数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细粒煤流化床分选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比较了几种细粒煤分选方法,并对细粒煤进行了实验室流化床分选实验,试验结果表明:液固流化床分选技术是一种较好的细粒煤分选技术,其工艺简单、能够实现脱灰降硫且分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细粒煤重选设备的技术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细粒煤的分选技术装备是洁净煤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而重选是当前最经济环保的选矿方法。文章从旋流器分选、液固流化床分选、离心重选等四个方面对当前细粒煤重选技术装备的研究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设备的优缺点,指出引入离心力等复合力场的新型高效重选设备将是细粒煤分选技术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细粒煤分选方法评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进行细粒煤分选的必要性,介绍了浮选、重介质旋流器、高效离心分选机、振动流化床、液固流化床等目前比较常用的细粒煤分选方法、分选原理及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6.
细粒煤干法分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振动流化床特性的分析,得出振动流化床可以达到适用于细粒煤分选的流化状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细糕革分选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工艺和操作条件下,振动流化床可以有效地分选-6mm粒级细粒煤,可能偏差Ep值达0.07,是一种有效的细粒煤干法分选技术。  相似文献   

7.
液固流化床高效分选粗煤泥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虽然在国外已应用较多,但国内研究尚属空白,是目前粗煤泥分选和回收的先进技术。通过自行设计和制作液固流化床分选设备,建立了初步的试验研究系统。对3~0.5 mm粉煤试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和探讨,指出液固流化床分选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分选效率高、单位面积处理能力大、维修工作量小、投资少的技术,是一种适合粗煤泥分选的先进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细粒煤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的分层规律,试验采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对3~6mm细粒煤在床层高度分别为150,200,250mm时的分选做了初步的探讨,所用实验设备为直径170mm,高为500mm的圆柱体流化床.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细粒煤大部分聚集在床层中下部;低密度细粒煤则倾向于在床层中上部聚集.因为在此加重质粒度组成及流态化条件下达到了颗粒分选下限,导致分选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9.
细粒煤分选是目前选煤界较为关注的一个技术课题。文章介绍了细粒煤分选的常规分选技术与设备和新型技术及设备,并针对目前细粒煤分选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7,(8):289-291
将-9 mm细粒煤作为分选对象,对宽粒级细粒煤在振动流化床的分选特性进行研究,探索振动流化床分选的入料粒度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细粒煤在低振动频率(10 Hz)内具有较好的灰分分选效果,且煤炭灰分随着床高增高而减小。分选试验结果显示选后细粒煤的发热量随床高增高而增大,硫分随着床高增高略有减小,为振动流化床对细粒煤的高效分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倪超  谢广元  蒋兆桂  刘博  彭耀丽 《煤炭学报》2013,38(11):2035-2041
针对煤泥“2+2”分选工艺在工业应用中处理粗煤泥灰分较高和(或)高灰细泥含量大的煤泥时,存在粗精煤泥和二次浮选精煤灰分偏高、重介精煤“背灰”的问题,提出在该工艺中引入TBS分选粗煤泥和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二次浮选设备的工艺技术,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利用TBS不仅分选出合格的粗精煤泥,而且数量效率达85.01%,可能偏差Ep=0.069;旋流微泡浮选柱作为“2+2”分选工艺的二次浮选设备比常规浮选机优势明显,当煤油用量1 000 g/t,仲辛醇用量125 g/t时,浮选柱比浮选机的精煤灰分降低3.76%,精煤产率增加4.10%,浮选完善指标提高9.97%。  相似文献   

12.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细粒煤的流化与分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3~1 mm粒级细粒煤介于煤粉与传统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所适用的粒度之间,其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被分选的同时对自身分选与流化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利用高速动态摄影等手段详细研究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3~1 mm细粒煤过程中不同流化数下床层的流化特性、压降波动、煤粒分离混合规律以及流化床中不同高度处的密度分布,阐释了气泡在分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细粒煤后床层密度降低,流化效果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随着气速的增加,煤粒在流化床中先后经历了分离与混合两种状态,流化床各高度的密度也随之改变。当流化数在1.8~2.0时煤粒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随着气速增大煤粒受气流影响增大,不再严格按照流化床密度分离。  相似文献   

13.
TBS分选机在张小楼井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勇  朱爱敏  孙建利 《选煤技术》2012,(3):31-34,52
阐述了TBS分选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介绍了该设备在张小楼井选煤厂的应用效果。生产实践表明,采用TBS分选张小楼井选煤厂1~0.25 mm粗煤泥,其精煤平均灰分为8.72%,尾煤平均灰分为79.65%,取得了良好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迟明 《中州煤炭》2016,(12):179-182
普通空气流化床主要是分选6~50 mm的粗粒煤,且取得了良好的分选效果,而对于小于6 mm的细粒煤,因其粒度不是足够大导致分选效果变差,该试验在振动流化床中引入振动能量使细颗粒处于流化状态,通过调节振动频率来实现对细粒煤的分选,当频率过大或过小时,分选效果都较差,但当频率适中时,能够较好地降低精煤灰分,提高精煤产率,达到较理想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液固流化床在粗煤泥分选过程中入料粒度范围过宽、高灰细泥进入溢流污染精煤导致的粗精煤灰分偏高,严重影响液固流化床分选效果和精煤产品质量的问题,提出了液固流化床分级与分选联合工艺,即采用液固流化床对粗、细煤泥进行分级,溢流的细煤泥采用浮选处理,底流的粗煤泥进入第二台液固流化床分选,从而使粗、细煤泥均实现了高精度的分选。液固流化床分级与分选联合工艺在梁北选煤厂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入料中高灰细泥减少了80.32%,粗精煤灰分下降了2.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干扰床对细粒煤的分选性能,在干扰床内加入内构件,对比分析了加入内构件前后干扰床的分选效果。结果表明,对于灰分21.57%的1.50~0.25 mm细粒煤,为使精煤灰分不超过10.00%,普通干扰床的表观水速不宜超过23.50 mm/s,所得精煤灰分和精煤产率分别为9.00%、72.56%,可能偏差Ep为0.123 g/cm3。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加入内构件的干扰床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煤粒的错配效应,强化了煤粒基于密度差异分离的趋势,提高了干扰床的分选性能,所得精煤灰分和精煤产率分别为8.83%、80.12%,可能偏差Ep为0.085 g/cm3。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透射电镜研究了粉煤灰的微观特征 ,提出了降低粉煤灰残余炭含量并提高粉煤灰活性的脱炭思路。采用摩擦静电分选、流态化分选以及常规浮选三种方法 ,对粉煤灰脱炭的具体工艺和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表明 :这些脱炭方法 ,对解决我国粉煤灰的综合利用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