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南极磷虾壳中虾青素酯的皂化条件,以游离虾青素含量为指标,分析了粗提液浓度、皂化温度和碱浓度对皂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粗提液浓度在0.1g/mL时,完成皂化所需的时间和碱浓度较为合适;皂化温度和碱浓度越高,完成皂化所需的时间越短,而损失也越大。最适皂化条件为,粗提液浓度0.1g/mL、皂化温度5℃、碱浓度0.020mol/L,皂化时间12h时,此条件下游离虾青素含量为55.75μg/mL。  相似文献   

2.
采用低温皂化中华管鞭虾的虾青素提取物,比较皂化前后虾青素总浓度、抗氧化活性、游离型和酯型虾青素相对浓度以及虾青素光学异构体组成变化。结果表明:适当皂化处理可显著提高虾青素提取物的总虾青素浓度,皂化时间对虾青素提取物的抗氧性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皂化2 h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25.85%,显著高于未皂化的15.16%,虾青素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总抗氧化能力则在皂化6 h时分别达到3.17和0.62 U/μg。高效液相分析结果显示:皂化2 h时虾青素提取物中酯型虾青素已经大部分转化为游离型虾青素,而延长皂化时间会造成游离型虾青素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未皂化的虾青素提取物光学异构体以3S, 3′S型为主,经过皂化处理后光学异构体3S, 3′S:3S, 3′R:3R, 3′R比值保持在2.4:1.5~1.7:1.0之间。此外,研究还发现皂化后虾青素提取物中三种光学异构体含量均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0.784)。综上,皂化后中华管鞭虾的虾青素提取物抗氧化性变化与游离型和酯型虾青素组成变化及光学异构体组成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影响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冻干的雨生红球藻粉为原料,采用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进行虾青素酯的提取。L9(33)正交试验筛选获得虾青素酯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5℃,提取时间为6h,乙酸乙酯和乙醇的配比为1:2,固液比为1:120(g/ml)。对提取的虾青素酯进行皂化,分别研究了4℃和40℃时碱的浓度及皂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06mol/LKOH甲醇溶液于4℃皂化12h效果最好,从100mg藻粉可以得到(575.86±5.68)μg虾青素单体。  相似文献   

4.
皂化对虾青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品包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皂化条件对虾青素 β 环糊精包合物制品包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当虾青素提取液按每克干酵母加入 2 5mLC (NaOH) =0 . 0 2 1mol/L的水溶液 ,在 2 0℃、避光条件下反应 2 0min时 ,皂化效果较理想 ,虾青素保存率可达 86 . 5 4 % ,包合率由未皂化前的 2 6 . 6 7%提高到 87.77%。于 5 0℃ ,5 0 0 0lx条件下进行稳定性加速实验 ,结果表明 ,经皂化后的包合物中虾青素稳定性与虾青素提取液相比提高了约 2 0倍。  相似文献   

5.
利用木瓜蛋白酶将克氏原螯虾虾壳中的结合型虾青素水解,获取游离虾青素。以虾青素提取量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蛋白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溶液pH值及酶解时间等因素对水解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10%、酶解温度45℃、溶液p H值5.5、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虾青素的提取量为97.26μg/g;各因素对虾青素提取量的影响依次为溶液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木瓜蛋白酶添加量。  相似文献   

6.
稀碱法提取虾壳中虾青素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低温稀碱浸提法从虾壳中浸提天然虾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4(m∶V)、氢氧化钠浓度0.5 mol/L、提取温度50 ℃,该条件下虾青素的提取率为9.31%.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纯化粗提品中虾青素的工艺,提高游离虾青素含量和提取率。方法以碳酸钠水溶液洗涤虾青素粗提品为去除杂质的最佳方法。结果洗涤条件是碳酸钠洗涤浓度0.025 g/mL,温度25℃,时间6 min,以虾青素的提取量和杂质沉淀量评价提取纯化工艺,提取量为375μg/g,杂质沉淀量为199μg/g。结论此法提高了虾青素的提取量,减少了杂质含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响应面法构建虾青素纳米乳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虾青素的稳定性,以生物大分子卵磷脂为乳化剂,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负载虾青素的纳米乳液,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纳米乳液粒径和虾青素负载率为响应值,以乳化剂浓度、油水比、虾青素添加量3个因素为响应因子,利用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回归方程模型,获得制备虾青素纳米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浓度1%(w/w),乳化温度55 ℃,乳化时间45 min,油水比1:8.5,虾青素添加质量分数为0.5%(w/w),按此工艺条件制备得到虾青素纳米乳液的粒径为238.84 nm,虾青素负载率可达到90.41%。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雨生红球藻中3S,3’S-虾青素的分离纯化工艺条件,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分离纯化得到的虾青素单体的纯度和手性结构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连续相变萃取技术,选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的正丁烷作为萃取剂,在萃取压力0.55~0.60 MPa、萃取温度45℃、解析温度55℃下萃取2 h,与传统溶剂浸提和索式抽提2种方法的提取率无显著差异(P0.05),且此技术具有萃取过程温度低、密闭装置中连续的逆流萃取、可实现溶剂与萃取物的自动分离等优点,能够有效减少反式虾青素的异构化程度;萃取物经碱皂化反应、硅胶柱层析和结晶等一系列分离纯化方法,得到全反式游离虾青素的纯度高达96.16%;采用CHIRALPAK IC手性固定化纤维柱HPLC分析,制备的虾青素几乎全为3S,3’S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以雨生红球藻粉为原料,选取乙酸乙酯:乙醇(1:1,v/v)为提取溶剂,以虾青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虾青素提取条件的强弱分别为温度>液固比>时间,通过计算回归方程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50℃,时间100 min,液固比1.5:1。通过与荆州公司提供的提取方法和碱提法对比,应用此方法虾青素提取率分别提高了44.31%和86.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