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亮度、亮度比、光源等因素对照明环境的影响,为照明设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低亮度的典型场景,对比不同色温的光源,设置不同的亮度和亮度比,进行现场实验、测量,并利用Excel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初步得到在低亮度光环境下,不同光色、不同亮度和亮度比等物理量对照明效果的影响趋势和影响程度.结论在背景环境亮度较低时,低色温光源的视觉效果更容易满足并达到人们的要求,在一定的照度范围内,对目标的可识别性也要好于色温较高的光源;亮度、亮度比的降低可以提升目标与背景环境之间的融合与协调的关系,尤其在5-10lx之间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析因实验,测量被试者在不同色温和照度组合的照明环境下进行不同时长学习的眼电信号,分析其眨眼频次和闭眼时间变化率,从而判断视疲劳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照度、色温、光照时间、色温和照度的交互作用对眨眼频次和闭眼时间的变化率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色温和照度的交互作用影响力最大;视疲劳随着照度的提高,总体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照度的最优水平为1 000~2 000 lx,超过3 000 lx的高照度应避免;4 000 K色温条件下,眨眼频次和闭眼时间的变化率均较小,视疲劳相对较低;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眨眼频次和闭眼时间变化率均变大,视疲劳加重;光照时间最佳为0.5~1 h,且不宜超过1.5 h。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利用地铁调度中心照明环境辅助性支持设计来缓解调度员脑力疲劳以实现人机增效的可行性,研究了动态照明对疲劳调度员的影响效应及神经机制。基于实验室环境搭建了可见光谱人工照明实验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调制了两种环境光照参数(常规照明:500 lx,4 000 K;动态照明:500 lx,4 000~12 000 K),采用单因素两水平被试内设计开展人因照明工效学实验。基于地铁调度任务分析设计了分别表征持续注意、工作记忆和执行控制认知功能的PVT、N-back和MABT-Ⅱ范式,对比分析了16名被试在不同光暴露期间的主观评估、行为绩效和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指标等神经行为反应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照明,疲劳被试在动态照明下的主观感觉更警觉,情绪更积极,其持续注意、工作记忆和执行控制等认知功能得到显著改善。EEG数据揭示这种疲劳干预机制可能来源于动态光线对大脑额叶区α、θ和α-θ等低频频段活动的有效抑制。当前研究初步验证了动态照明对脑力疲劳的影响效应,为城市轨道交通照明设计和疲劳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11个大型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调研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讨客观照明参数与主观评价的关系,建立主观评价视觉满意度与照明参数相关的预测模型。该模型表明,在图书馆开放阅览空间中使用电子阅读媒体阅读时,读者视觉满意度随着水平照度平均值和垂直照度平均值的增加而提高;随着斜面照度平均值减少而增加;随着斜面照度均匀度和垂直照度均匀度的增加而提高。由此可以看出,斜面照度均匀度对视觉满意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试3种不同色温、3种照度下学生脑电图α波、β波指数的变化,观察光照对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实验发现,不同色温、光照强度下的脑波指数变化率差异存在显著性。其兴奋度及敏感性随光源色温、照度值增加,大体呈正相关关系。学习效率随光源色温、照度值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关系。推测原因似与高色温、高照度状态下更易出现疲劳,低色温、低照度状态下可能对大脑存在"唤醒"作用,以及大脑功能分区、光源光谱组成有关。实验结果显示教室光环境的选择,应考虑学生学习的长期性、高负荷等特点,考虑"时间累积"效应的综合影响,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教室荧光灯色温对学生学习效率和生理节律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了3种典型色温T5荧光灯在不同照度水平下对受试人学习效率、视疲劳、脑疲劳的影响。实验采用安菲莫夫字母表和近点测定法对学习效率和视疲劳进行测试,用学习效率变化率作为特定光环境下出现的脑疲劳指标。结果表明,由于Cirtopic效应作用,中间色温荧光灯在恰当的时间长度内可对学生产生适量的良性刺激,对大脑起到“唤醒”或“放松”的作用,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缓解视/脑疲劳的效果;而高、低色温荧光灯的作用则相反;不同色温的荧光灯光源,其最佳照度值并不相同;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室照明中应避免的色温一照度组合。  相似文献   

7.
夏广军 《宁夏工程技术》2009,8(3):238-239,243
针对多媒体教室光环境存在的问题,对宁夏大学多媒体教室的座位分布、教室光环境照度、教室人工照明分布等进行测试分析,并由学生视觉疲劳问卷调查,得出教室最佳人工照明灯分布.该照明分布可提供舒适的教学光环境,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论述在中间视觉下道路照明中应用的不同光源、不同色温光源对人眼的反应时间,反应时间与背景亮度、亮度对比和视标偏心角的关系,及中间视觉下道路照明用典型光源的光谱光视效率,提出人眼在中间视觉状态下的光谱响应特性不同于明视觉状态下的光谱响应特性,应使用反应时间对人眼的视觉功能进行评价;中间视觉条件下照明的节能设计不能单纯从光源的发光效率考虑,还必须考虑到人眼的视觉功效及人的反应时间,这对照明节能设计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视觉要素是公众感知街景的主要信息来源,公众感知评价和情绪价值对街景设计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深度学习网络分割图片并量化街景要素,结合眼动与生理指标评估行人情绪表征,探究建筑视觉占比对行人情绪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老旧街景环境中空间丰富度的变化对行人愉悦度无显著影响;街景空间中行人视觉搜索过程与街道建筑视觉占比显著相关,行人在不同建筑视觉占比的街景中视觉偏好差异显著;随建筑视觉占比变化,行人情绪唤醒度呈不同的变化规律,提供心理愉悦感的建筑视觉占比存在一定的范围阈值。通过主客观结合探求街景建筑对行人心理的潜在影响,可为城市街道更新提供人本视角下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人机航拍低照度图像存在亮度低、噪声大、细节不明显等问题,受人类视觉系统中的双路径模型启发,提出一种双路径模型的无人机航拍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构建了一种基于残差单元的U-Net网络将图像分解为结构通路和细节通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生成对抗网络对结构通路进行增强处理,并添加边缘增强模块来增强图像的边缘信息;在细节通路中采取噪声抑制策略减少噪声对图像的影响;融合2条路径的输出得到增强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提高了图像的亮度和细节信息,客观评价指标上优于其他对比算法。此外,还验证了所提算法对低照度条件下目标检测算法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有效提升目标检测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标志设计课程是平面设计(或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等设计专业主干专业课和必修课。标志是一种用特殊文字或图形构成的传播符号,它具有视觉审美、寓意象征和特定的文化或商业内涵。标志符号的应用使其成为一种传播媒介,独特的标志符号传递着标志拥有者所独有的信息,这种方寸大小的视觉媒介也因此成为其拥有者与他人和社会沟通的桥梁,有助于其拥有者树立与传播形象。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视中枢神经机制的视觉信息处理模型,该模型以人类视觉的生理机制为基础,有效地模拟了人类对视觉信息处理的过程。设计相关实验模拟了视网膜对信息处理的过程,生成了相应的视网膜图像,简单细胞的感受野又以视网膜图像为输入,通过对特定的朝向刺激,产生了许多边缘信息,形成了边缘轮廓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仿真性。  相似文献   

13.
青蛙视觉行为研究对一般视觉和计算机视觉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对国内外青蛙视行为的研究工作做了概述,对多个青蛙视行为信息加工模型进行了研究,最后总结了对青蛙视觉行为的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14.
在有限网络带宽的网络中控制有限的参数传输量,以达到连续视觉运动效果时,采用“视景联邦”方式是有效措施.它常用于工业设计、军事演习、城市规划仿真、虚拟现实模拟培训、交互式娱乐仿真等领域.视景联邦对象模型是解决交互视景问题的重要措施.主要定义和介绍在这种方式上建立的模型结构表.  相似文献   

15.
视觉测量技术在滚针轴承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视觉研究基础上的一门新兴技术,基于视觉测量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效率高,组成简单等优点,非常适合生产现场的在线、非接触检测及监控.介绍了该技术在滚针轴承自动生产线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驾驶视认需求的隧道中间段路面亮度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驾驶视认需求角度出发,研究在自由流条件下隧道中间段亮度与驾驶员安全视认需求的关系。以色温5700 K、显色指数70的LED灯为隧道基本照明灯具,通过驾驶员在光源特性下的动态视认试验,分析驾驶员在隧道中间段的视觉特性及需求,得出自由流、不同设计速度条件下能满足驾驶员安全视认需求的亮度阈值,研究结论均低于现行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17.
建筑设计与视觉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建筑设计与视觉心理的关系,把建筑设计的具体形式上升到心理学与美学的理论上来认识。并且说明了理论对于具体形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高效获取词包模型中视觉字典容量的方法,并研究了该方法与隐狄利克雷分配模型(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 )相结合情况下的场景分类性能.在用SIFT特征构建场景图像数据集特征矩阵的基础上,首先采用吸引子传播方法获取场景图像集特征矩阵的合理聚类数目族,并将其中的最小聚类数目作为视觉字典容量,进而生成视觉字典;然后利用所构建视觉字典中的单词描述场景图像训练集和测试集;最后采用LDA模型对场景图像测试集进行场景分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保持了较高场景分类准确率,同时显著提高了场景分类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儿童医疗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视觉理论和儿童心理方面考虑,从色彩、材质、造型等视觉元素对医院儿科护理单元的视觉环境设计展开研究,提出相应的视觉环境设计原则,以期对儿科护理单元视觉环境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营造视觉张力是包装外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如何经营视觉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营造包装视觉空间和精神空间两个方面阐述了包装设计中体现视觉张力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