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海藻萜类化合物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凹顶藻萜类化合物(Laurencia extract, LET)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每日给予蒸馏水18mL/(kg·d)灌胃.B组为酒精模型组,每日给予乙醇[7]2g/(kg·d)灌胃,乙醇体积分数为50%.C、D、E组分别为LET低、中、高剂量干预组,每日分别给予LET 25、50、100mg/(kg·d)灌胃.F组为甘利欣药物对照组,每日给予甘利欣200mg/(k9·d)灌胃.C、D、E、F组酒精剂量同模型组.试验进行了7d.末次灌胃24h后,乌拉坦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留取肝组织.用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水平.结果:电镜下观察到B组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脂滴数量增加,Kupffer细胞周围可见胶原纤维;C、D组线粒体结构基本正常,部分肝细胞胞浆内可见少量脂滴;E组肝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多;F组肝细胞内脂滴数量较多,狄氏隙内偶见胶原纤维.B组大鼠血清ALT、AST、TG、CHO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剂量的LET干预组和酒精模型对照组比较.血清ALT、AST、TG、CHO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其中LET中、高剂量干预组血清ALT、AST、TG、CHO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T可明显改善肝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损伤.可降低因酒精暴露而引起的血清转氨酶增高,降低机体血脂水平,对酒精造成的脂质代谢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慕萨莱思葡萄酒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SD大鼠血脂调节的影响,选用SD大鼠,通过高脂饲料饲喂建立高脂模型,分别灌胃慕萨莱思(3 mL/kg、6 mL/kg、9 mL/kg)、脱酒精慕萨莱思(9 mL/kg)、生理盐水(9 mL/kg)、酒精(11%vol),全部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计算致动脉硬化指数(AI)和肝脏指数。结果显示,慕萨莱思高中低剂量组和慕萨莱思脱酒精组能显著降低高脂血SD大鼠血清内TC、TG、LDL-C含量、显著降低AI和肝脏指数(P<0.05)。慕萨莱思脱酒精组、慕萨莱思中剂量组效果较好(TC(1.58 mmol/L/1.6 mmol/L)、TG(0.77 mmol/L/1.05 mmol/L)、LDL-C(0.49 mmol/L/0.65 mmol/L)),酒精组(11%vol)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卓怡云  吕婧  刘颖  王子龙  刘曼  梁惠 《食品科学》2019,40(7):156-162
目的:探讨纳豆激酶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改善效果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 组,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酒精模型组(酒精体积分数56%的白酒灌胃:第1周灌胃6 mL/(kg?d mb),第2周灌胃8 mL/(kg?d mb),第3周灌胃10 mL/(kg?d mb),第4~10周灌胃11 mL/(kg?d mb))、纳豆激酶对照组(灌胃530.39 FU/(kg?d mb)纳豆激酶)、纳豆激酶干预组(灌胃530.39 FU/(kg?d mb)纳豆激酶+酒精)、甘利欣干预组(灌胃200 mg/(kg?d mb)甘利欣+酒精);后两组酒精剂量同酒精模型组,实验持续10 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活力;计算脾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比例。结果:酒精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形态结构和肝细胞超微结构均出现明显的病变损伤,纳豆激酶和甘利欣干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与酒精模型组相比,纳豆激酶干预组和甘利欣干预组大鼠血清ALT、AST、GGT活力显著下降(P<0.05),CHE活力有一定上升趋势。与酒精模型组相比,纳豆激酶干预组和甘利欣干预组大鼠脾指数、CD3+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3+CD8+ T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TCRαβ+CD161a+ NK细胞比例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结论:纳豆激酶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改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D4+、CD8+ T淋巴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比例,提高机体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华雨薇  李春阳  王帆  刘晓林 《食品科学》2016,37(11):222-225
目的:通过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蓝莓叶多酚,研究蓝莓叶多酚对小鼠血脂及肝脏组织的影响。方法:60 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 组,基础组、高脂模型组、蓝莓叶多酚低剂量组(50 mg/(kg·d))、蓝莓叶多酚中剂量组(150 mg/(kg·d))、蓝莓叶多酚高剂量组(300 mg/(kg·d))、立普妥阳性对照组(3 mg/(kg·d)),连续灌胃30 d,眼球取血,取出肝脏,测定血脂及肝脏指标。结果:灌胃50 mg/(kg·d)的蓝莓叶多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且肝脏中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活力较高脂模型组的(329.57±15.06) U/g pro下降了26.7%;当蓝莓叶多酚的剂量增加至150 mg/(kg·d)时,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LDL-C水平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igh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5),且肝脏中谷草转氨酶的含量较高脂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当蓝莓叶多酚的剂量增加至300 mg/(kg·d)时,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且肝脏指数由高脂模型组的(4.98±0.33)%降至(4.19±0.14)%,肝脏中的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的活力分别比高脂模型组的(329.57±15.06)、(354.31±23.31) U/g pro下降了32.15%和22.96%。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蓝莓叶多酚具有调节血脂及保护肝脏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小鼠肝脏超微病理结构及酒精代谢相关酶乙醇脱氢酶2(alcohol dehydrogenase 2,ADH2)、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的mRNA表达方面研究鸡枞菌多糖(refined polysaccharidesfrom Termitomyces albuminosus,RPTA)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对照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d))、RPTA各剂量组(100、200、400 mg/(kg·d)),连续灌胃30 d,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第31天,给予50%乙醇(12 mL/kg)建立动物急性肝损伤模型。12 h后处死,取小鼠肝脏分别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 time-PCR)法检测肝脏ADH2和ALDH2的mRNA表达。结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模型对照组小鼠肝脏细胞内可见大量脂滴,细胞核呈不规则形态,局部核膜凹陷严重,线粒体严重变形,线粒体嵴模糊,内质网严重肿胀,核糖体脱落;而RPTA小鼠肝细胞内上述病变有所改善,尤以高剂量组最佳。Real time-PCR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ADH2和ALDH2的mRNA表达量降低,而RPTA组随着剂量的增加ADH2和ALDH2 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结论:RPTA可以上调ADH2和ALDH2 mRNA的表达,具有改善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状况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邢佳  陆文娟  赵云霞  陶明煊 《食品科学》2015,36(21):253-257
目的:探究石榴叶多酚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 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石榴叶多酚2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d))和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滴丸,150 mg/(kg•d)),每组10 只。空白组与模型组小鼠灌胃去离子水(0.1 mL/(10 g•d)),连续灌胃30 d;第31天,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小鼠均灌胃50%乙醇(12 mL/kg)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12 h后,取小鼠眼球血清测定生化指标,取肝脏观察肝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模型组小鼠肝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力及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ALT和AST活力明显升高,亚显微观察显示小鼠肝细胞膜结构异常,线粒体畸形,内质网明显扩张,内质网膜上附着的核糖体脱落,肝细胞内出现较多脂滴;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石榴叶多酚2各剂量组对上述情况的改善作用也不断加强。结论:石榴叶多酚2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瓜皮粗多糖对小鼠抗疲劳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龙洁  李贵节  王存 《食品科学》2014,35(13):254-257
研究南瓜皮粗多糖(pumpkin peel polysaccharides,PPPs)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小鼠的游泳耐力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对照组、PPPs低剂量组(125 mg/(kg·d))、中剂量组(250 mg/(kg·d))和高剂量组(500 mg/(kg·d))。通过腹腔注射100 mg/(kg·d)D-半乳糖,连续60 d建立衰老模型;灌胃给药20 d后,考察其对力竭游泳时间以及血尿素氮、血乳酸、肝糖原、肌糖原、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血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PPs能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增加小鼠游泳耐力、降低血尿素氮、血乳酸、丙二醛含量、增加糖原储备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血乳酸脱氢酶活性,说明PPPs对小鼠具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8.
戚颖欣  孟军  曹柏营  昌友权  苏伟 《食品科学》2009,30(21):377-379
采用CCl4 灌胃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大豆多肽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3、1.8、0.6g/kg·d喂饲小鼠30d,观察其对血清GPT、GOT 和ALP 及肝脏TG、TC、MDA 和GSH 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与模型组比较,大豆多肽可显著降低血清中GOT、GPT 和ALP 活性和肝脏TG、TC和MDA 含量,提高肝脏中GSH 含量,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大豆多肽对CCl4 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鸡枞菌精多糖(refined polysaccharide from Termitomyces albuminosus,RTAP)对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肾、脾脏及胸腺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的热水浸提法提取鸡枞菌多糖,小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饲喂联苯双酯,150 mg/(kg·d))、RTAP各剂量组(100、200、400 mg/(kg·d)),连续灌胃30 d,正常组按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31天除了正常组外,给予50%乙醇(12 mL/kg)建立动物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处死后取肾脏、脾脏、胸腺,测定各项抗氧化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RTAP各剂量组均能降低肾脏、脾脏及胸腺丙二醛含量,提高各器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谷胱甘肽含量。结论:RTAP对酒精性损伤小鼠肾及免疫器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其原理应该与其所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探讨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组织抗氧化与学习记忆的影响,揭示白藜芦醇延缓脑衰老的作用。将50 只雄性ICR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及白藜芦醇治疗组连续8周于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d),给予不同剂量白藜芦醇(25、50、100 m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注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白藜芦醇能够显著缩短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Morris水迷宫中找到隐藏平台时间(P<0.01),提高游泳速度(P<0.01)和穿越目标象限的次数(P<0.01);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脑组织SOD(P<0.01)、T-AOC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1)。白藜芦醇能够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延缓脑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鸡枞菌多糖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鸡枞菌多糖(refined polysaccharide from Termitomyces albuminosus,RPTA)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对照组(联苯双酯灌胃,150 mg/(kg·d),以体质量计,下同)、RPTA各剂量组(100、200、400 mg/(kg·d)),连续灌胃30 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按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31天,给予50%乙醇(12 mL/kg ,以体质量计)建立动物急性肝损伤模型。去除死亡小鼠,在灌胃12 h后各组均取10 只小鼠摘眼球取血并分离血清,测定谷草转氨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处死后取小鼠肝脏测定各项抗氧化指标,并采用石蜡切片分析小鼠肝损伤程度。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RPTA各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AST和ALT活性、TG水平及肝脏丙二醛含量,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肝脏变性和坏死等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尤以RPTA高剂量组为佳。结论:RPTA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RPTA预处理可以提前增强机体的自由基清除防御体系,可以有效地拮抗急性酒精所导致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及GSH耗竭,抑制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脂肪酸在细胞内代谢,保护细胞膜,促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相似文献   

12.
郭苗  杨小兰 《食品科学》2015,36(3):183-187
啤酒酿造废酒花(超临界CO2萃余物)中富含多酚,评价从废酒花中分离的多酚提取物(hop polyphenolextract,HPE,纯度为88.7%)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抗氧化作用,并与同剂量的茶多酚降脂抗氧化效果进行比较。用HPE以200~800 mg/(kg·d)的剂量持续灌胃高脂小鼠5 周,高脂血症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显著下降,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另外,小鼠血液、肝脏中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显著减少,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提高,红细胞和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全血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均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HPE对高脂血症小鼠具有显著的降脂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扬  孙和平  刘卓  周鸿立 《食品科学》2015,36(23):279-282
探索紫苏油作为抗氧化功能性食品的潜力,研究紫苏油在小鼠体内的抗氧化作用。给昆明小鼠每日灌胃不同剂量的紫苏油,饲养30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实验组灌胃乙醇造成小鼠氧化损伤模型,并对小鼠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蛋白质羰基(protein carbonyl,PC)含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100、200、400 mg/(kg•d)紫苏油剂量组小鼠肝脏的MDA含量分别降低了46.08%(P<0.01)、17.28%(P<0.05)、25.12%(P<0.05)、48.16%(P<0.01);100 mg/(kg•d)紫苏油剂量组小鼠血清的SOD活力极显著增强(P<0.01);100、200 mg/( k g • d)紫苏油剂量组小鼠肝脏的GSH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100 mg/(kg•d)紫苏油剂量组小鼠肝脏的PC含量显著降低(P<0.05)。因此,紫苏油在乙醇诱导氧化损伤模型小鼠的体内具有抗氧化作用,其通过降低小鼠肝脏内MDA、PC含量,提高GSH含量,升高血清SOD活力发挥作用,其中100 mg/(kg•d)为紫苏油推荐剂量,应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陈朝军  刘芸  陆红佳  郭婷  刘雄 《食品科学》2014,35(19):231-235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比的花椒麻素与辣椒素对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协同作用。方法:将40 只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按体质量分为5 组,空白组、高脂模型组、其余3 组按花椒麻素和辣椒素的质量比分为1∶8(剂量A组)、2∶7(剂量B组)和3∶6(剂量C组)3 个剂量组,研究花椒麻素和辣椒素不同质量比时的降血脂作用。所有大鼠饲喂基础饲料,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天测量大鼠体质量和采食量,灌胃4 周后处死解剖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肝脏总脂肪、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含量,观察大鼠肝脏的切片。结果:灌胃不同质量比的花椒麻素与辣椒素的剂量组能延缓大鼠的体质量增加,降低大鼠的血脂和肝脂水平,减轻大鼠的脂肪肝症状,对胆固醇代谢循环有较好效果,但不影响大鼠肝脏的正常发育。其中花椒麻素与辣椒素的质量比为3∶6时效果最好。结论:不同质量比的花椒麻素和辣椒素有降血脂和延缓体质量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体内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醇提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的体内体外抗氧化性。通过测定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对体外大鼠肝组织匀浆、肝线粒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生成量及大鼠红细胞溶血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在0.5~10 mg/mL范围内能抑制大鼠肝组织匀浆及肝线粒体MDA的生成,抑制大鼠红细胞溶血,具有量效关系,表明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具有体外抗氧化效果。随着剂量的增加,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可提高S180荷瘤小鼠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提高其体内抗氧化活性,当剂量达到300 mg/(kg·d)时,芦苇叶黄酮类提取物与10 mL/(kg·d)的氟尿嘧啶均可促进荷瘤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的提高,且二者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以及抗疲劳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SPD低剂量组(0.5 mmol/(kg·d))、中剂量组(1.0 mmol/(kg·d))、高剂量组(1.5 mmol/(kg·d))以及西洋参口服液阳性对照组(总皂苷30 mg/(kg·d)),每周灌胃6 d共30 d,每次灌胃前称量小鼠体质量调整灌胃溶液量,灌胃期间进行每天45 min无负重游泳训练。各组随机选取10 只小鼠测试力竭游泳时间;各组剩余10 只负重游泳30 min,休息30 min后取材,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骨骼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superoxide dismutase,T-SOD)、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和骨骼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SPD能显著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P<0.05);低、中剂量组骨骼肌中GSH-Px、T-SOD、SDH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PD组与西洋参组比较,低、中剂量抗疲劳效果有非常显著性(P<0.05)差异,高剂量抗疲劳效果略优(P>0.05)。结论:0.5~1.0 mmol/(kg·d) SPD可以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自由基的积累,提高骨骼肌细胞膜代谢能力和抗损伤能力,显著推迟小鼠疲劳发生。  相似文献   

17.
药桑多糖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药桑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40 只,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5 组:对照组、CCl4损伤组、药桑多糖低(50 mg/(kg•d))、中(100 mg/(kg•d))、高(200 mg/(kg•d))剂量组,每组8 只,连续灌胃7 d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制造肝损伤模型。24 h后,取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以及胆红素含量,取各器官计算脏器指数并测定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peroxidase,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并对肝脏进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100、200 mg/(kg•d)剂量的药桑多糖能显著增加大鼠体质量(P<0.05),降低肝脏指数(P<0.05)、肾脏指数(P<0.05)和脾脏指数(P<0.01),能显著抑制CCl4所致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力和胆红素含量的升高(P<0.05);肝脏MDA、IFN-γ、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CAT、GSH-Px活力以及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50 mg/(kg•d)剂量的药桑多糖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大鼠的肝脏指数、肾脏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显著增加肝脏GSH-Px活力和IL-10含量(P<0.05),降低肝脏TNF-α含量(P<0.05)。结论:药桑多糖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肝脏保护作用与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及抑制肝脏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8.
谢飞  李伟  陈美珍  余杰 《食品科学》2016,37(13):209-213
目的:研究野生蝉花多糖(wild Cordyceps sobolifera polysaccharide,CSP)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考察不同剂量蝉花多糖体外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并以移植性S180实体荷瘤小鼠为模型检测体内抗肿瘤活性,通过机体免疫系统各项生化指标的测定,初步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当蝉花多糖质量浓度为400~800 μg/mL时,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关系,当作用质量浓度为800 μg/mL时,抑制率达到61%。体内实验表明,蝉花多糖高剂量组(200 mg/(kg·d))、低剂量组(100 mg/(kg·d))均有一定抗肿瘤活性。当多糖给药剂量为200 mg/(kg·d)(以体质量计)时,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率达到42.9%;同时,荷瘤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显著增大(P<0.01),并激活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对抗氧化应激系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野生蝉花多糖在体内、外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其原因可能与增强免疫调节能力及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